博碩士論文 10442403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9 、訪客IP:18.223.195.127
姓名 羅嵐(Lan L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論勞工工資債權於我國破產法上之清償順位 ─兼論美、德、日破產法制之比較
(Employee′s wage claims in bankruptcy Act and comparing with the Bankruptcy Laws in Taiwan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Germany)
相關論文
★ 論企業重整運作機制---兼論公司重整治理及新資金取得★ 評析我國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之規範—以美國立法例為借鏡
★ 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研究- 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 婚姻制度之過去、現在及未來-以兩岸為研討對象
★ 論我國公司治理規範-兼論公司內部稽核制度完善★ 論銀行保證制度之研究
★ 非常規交易稅制問題之研究★ 中國銀行產業分析—兼論台資銀行西進策略
★ 網路購物標價錯誤法律效果之研究★ 股東表決權-論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設質股票之表決權限制
★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對區域房市價格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 土壤液化公告對區域房價影響之研究 -以板橋及新莊為例
★ 論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機制的更新與新設-以個人重整程序為核心★ 網路數位化商品之消費者保護-以郵購買賣為核心
★ 論公司股份回籠與內線交易★ 內線交易的法律與經濟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自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出現資本家與勞工階級觀念,由於資本家掌握了財富及生產工具而為勞資關係之主導,不論是簽訂勞動契約或政府制定政策及法律時,資方都具重要的發言權及影響力,使勞資關係處於不對等之狀態。19世紀勞工意識興起後,各國開始致力於對勞工權益之保障,包含立專法、社會保險等方式,我國亦追隨國際立法潮流,制定相關立法及政策並以勞動基準法最為重要。
然近年來,由於我國經濟不景氣,企業陸續出現經營不善之情事,此時容易出現拖欠勞工工資或延遲發放之問題,也可能出現資不抵債或支付不能之情形,後續將開啟破產重整或清算之程序,而多數企業都有大量抵押權,故當債務人支付完抵押權、程序費用及先順位之稅捐債權後,財產已所剩無幾,幾乎無法支付積欠勞工之工資債權,導致眾多勞工走上街頭抗議。我國學者們考量到憲法所賦予勞工之工作、生存及財產權之保障,多主張應進一步使勞工工資債權盡可能受清償,以穩定我國勞工之工作情緒並增加生產力,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建議將勞工工資債權於公司破產時,應優先於抵押權而最優先受償。
然考量到長遠經濟發展,若任由勞工工資債權優先於抵押權而受償,將阻塞融資管道,停滯經濟發展,而就銀行立場而言,擔心其債權無法獲得足夠之保障,將妨礙銀行之貸款意願,可能變相提高貸款利息或減少貸款額度,將對企業發展更加不利。
企業破產倒閉時,所剩資產有限,多數情況不足以清償所有債務,因此破產法透過統一之破產程序使各債權人得以公平受償,然政府基於特殊考量,會將部分債權之受償順位優先於其他債權而受償,如勞工工資債權,而抵押權人與勞工團體間之利益衝突,也是長久以來的備受爭議問題。
本文考量到國際立法趨勢與現行國內現況,提出勞工工資債權分類之方式,逐步減少對於勞工工資過度保障,並建議政府輔以完整的社會保險或社會政策,真正達到確保勞工得以轉嫁相關風險並盡可能獲得完整受積欠之工資。
摘要(英)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begun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the capitalists and the labors emerged. The capitalists are dominant in labor relations, because of wealth and production tools. After the rise of labor consciousness in the 19th century, countries began to protect their labor’s rights by legislation, social insurance, and other methods. Taiwan has also followed the trend and formulated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policies, and Labor Standards A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economic downturn, the companies have experienced mismanagement or even forced into bankruptcy. Most companies have some mortgages, and when the debtor paid off mortgages and procedural fees, there was very little left, and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to pay all the overdue wage claims and other debts, that was the reason why many labors want to protest themselves. Consider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labor by the Constitution, most scholars advocate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labor wage claims.
Consider the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if wage claims were given priority over mortgages, it will reduce banks’ willingness to lend money to other companies or persons, block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s and ceas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aiwan’s labor protection policy is overprotected. Other than that, the policy is also insufficient. So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we should protect employees by providing related statutes in Labor Standards Act and Bankruptcy Act simultaneously. In the case of the sequences between wage claims and mortgages, there are three suggestions worthy considering to carry out. First, the method of classifying wage claim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labors. Second, reducing the excessive protection of labor wage claim step by step. Thir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upply other complete social insurance or social policies to truly ensure that the labors can be passed on to the relevant risks and to obtain the overdue wage as much as possible he or she can. From all of these suggestions, I think the labor will be protected more properly.
關鍵字(中) ★ 破產法
★ 債務清理法草案
★ 勞動基準法
★ 勞工工資債權
關鍵字(英) ★ Wage Claim
★ Overdue wage
★ Business Bankruptcy
★ Priorit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勞工工資債權之理論與定位 10
第一節 勞工工資保護之意涵 10
第一項 工資之定義 10
第二項 工資之保護原則 12
第三項 積欠工資之原因 14
第四項 小結 15
第二節 勞工債權保障之緣由與目的 16
第一項 憲法基本人權保障 16
第二項 其他立法目的 18
第三項 小結 19
第三節 國內外經濟型態轉變對勞工債權保障之改變 19
第一項 雙薪家庭型態逐漸普遍 19
第二項 有限責任制度之興起 20
第三項 破產清算與重整制度之成熟 21
第四項 全球化危機造成學界對勞動市場管制之態度轉變 21
第五項 小結 22
第四節 勞工工資保障於我國之相關規範 22
第一項 國際公約及他國立法例 22
第二項 我國保障制度之緣起與現行法 28
第三項 我國現行勞基法積欠工資之保護類型 29
第四項 現行積欠工資墊償制度之概述與配套措施 31
第五項 小結 37
第五節 小結 37
第三章 國際及外國立法例上之勞工工資債權 38
第一節 聯合國債務清理法立法指南 38
第一項 聯合國債務清理法立法指南之起源與目的 38
第二項 聯合國債務清理法立法指南體系介紹 40
第三項 聯合國債務清理法立法指南之優先權規範 41
第四項 勞工債權於聯合國債務清理法立法指南之定位 42
第二節 美國聯邦破產法 43
第一項 美國聯邦破產法之立法沿革 43
第二項 現行美國聯邦破產法之體系 45
第三項 美國聯邦破產法上之優先權規範 45
第四項 勞工工資債權於美國聯邦破產法上之定位 51
第三節 德國破產法 53
第一項 德國破產法之起源與立法沿革 53
第二項 現行德國破產法之體系 57
第三項 德國破產法上之優先權規範 58
第四項 勞工工資債權於德國破產法上之定位 59
第四節 日本破產法 60
第一項 日本破產法之起源與立法沿革 60
第二項 現行之日本破產法體系 61
第三項 日本破產法之先取特權規範 62
第四項 勞工工資債權於日本破產法上之定位 65
第五節 小結 66
第四章 我國破產法制之破產債權組成 67
第一節 我國破產法之概述 67
第一項 破產法立法沿革 67
第二項 債務清理法草案概述 69
第二節 破產債權之意義與要件 76
第三節 破產債權之範圍 79
第四節 破產債權之確認程序 82
第一項 破產債權之申報 82
第二項 破產債權之調查 83
第三項 破產債權之確定 84
第五節 破產債權之順位 85
第六節 破產債權之行使 86
第七節 財團債權 86
第一項 財團債權之債務人 86
第二項 財團費用 88
第三項 財團債務 89
第四項 財團債權之行使與順位 90
第五章 勞工工資債權於我國法制上之定位 92
第一節 優先權之意涵 92
第一項 優先權之意義 92
第二項 優先權之基本原則與功能 92
第三項 安排優先權清償順序之原則 93
第二節 優先債權之類型 94
第一項 一般優先債權類型 94
第二項 特定優先債權類型 95
第三項 一般優先權與特定優先權間之次序 96
第三節 勞工工資債權之概述 97
第一項 勞工工資債權之立法背景 97
第二項 勞工工資債權優先之意義 97
第三項 具體規範與立法理由 98
第四項 勞工工資債權之限制 99
第四節 勞工工資債權與其他優先權之次序 102
第一項 擔保物權 102
第二項 稅捐債權 105
第三項 污染清理費用債權 108
第四項 家庭扶養費用 111
第五節 小結 112
第六章 勞工工資債權於我國破產法上之定位 113
第一節 現行破產法相關規範 113
第二節 債務清理法草案相關規範 113
第一項 債務清理法草案第171條第3項之解釋 113
第二項 債務清理法草案第172條之解釋 115
第三項 債務清理法草案第173條第2款之解釋 115
第四項 債務清理法草案第217條第3款之解釋 116
第三節 比較國際規範與我國法之保障差異 117
第四節 比較各國破產法與我國之規範差異 118
第一項 美國聯邦破產法 119
第二項 德國破產法 119
第三項 日本破產法 120
第四項 總結 122
第五節 我國破產法對勞工債權保障之目標與利益平衡 122
第一項 勞工工資保障之目標與經濟分析 122
第二項 我國立法政策上之目標與困難 124
第三項 利益平衡 124
第六節 小結 130
第七章 勞工工資債權於我國之現況與建議解決方法 132
第一節 勞工工資債權之限縮理由 132
第二節 勞工工資債權之現況與保障理由 134
第三節 勞工工資債權區分而採用不同標準 135
第一項 區分高階管理人員及普通勞工之理由 136
第二項 勞工工資債權區分之標準 138
第三項 現行法中勞動契約之範疇 140
第四項 建議於債務清理法中新增勞工債權區分之標準 145
第五項 勞工工資債權於債務清理法上受償順位之調整 145
第四節 小結 147
第八章 勞工工資債權排序之建議與結論 148
第一節 債務清理法草案上之立法建議 148
第二節 勞動基準法上之立法建議 149
第三節 本文限制與建議 150
第四節 結論 151
參考文獻 152
壹、 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52
一、專書: 152
二、期刊文獻: 153
三、學位論文: 156
四、法院判決書(取自司法院法學資料資料檢索系統): 157
五、政府公報: 158
六、網路資料: 158
七、其他: 159
貳、 外文文獻 160
一、國際公約或法律 160
二、美國法院判決 160
三、英文文獻 160
四、德文文獻 161
四、日文文獻 162
五、網路資料 16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
1. DAVID G. EPSTEN ET AL.著,韓長印等譯,美國破產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3年9月。
2. REINHARD BORK.著,王艷柯譯,德國破產法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第6版,2014年11月。
3. WILLIAM B. GOULD, IV著,焦興鎧譯,美國勞工法入門,國立編譯館,初版,1996年5月。
4. 丁文聯,破產程序中的政策目標與利益平衡,法律出版社,第1版,2008年2月。
5. 尹正友、張興祥著,中美破產法律制度比較,法律出版社,第1版,2009年6月。
6. 王延川主編,破產法理論與實務,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3月。
7. 台北大學法學院勞動法中心主編,勞動法文獻研究—理解、分析與重構,第1版,2017年9月。
8. 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書局,增訂10版,2011年1月。
9. 吳建斌,現代日本商法研究,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3年6月。
10. 李飛,當代外國破產法,中國法制出版社,第1版,2006年。
11. 林佳和,勞動與法論文集,元照出版社,初版,2014年10月。
12. 林振賢,勞基法的理論與實務,捷太出版社,初版,2001年9月。
13. 林豐賓、劉邦棟,勞動基準法論,三民書局,修訂10版,2017年9月。
14. 林繼恆,債務清理法草案有關有擔保債權人權利限制之研究,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2009年1月。
15. 張欽昱,破產優先權之限制理論研究,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6年8月。
16. 許士宦,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元照出版,初版,2008年4月。
17. 郭玲惠,勞動契約法論,三民書局,初版,2011年9月。
18. 陳計男,破產法論,三民書局,修訂3版,2015年4月。
19. 陳榮宗,破產法,三民書局,增訂新版,1994年2月。
20. 曾湘泉主編,勞動經濟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3年11月。
21. 黃健彰,法定優先受償權,元照出版社,第1版,2018年1月。
22.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第4版,2013年9月。
23. 黃樂平、朱茂林、楊永琦,新法下的勞務派遣操作實務與風險防控,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3年3月。
24. 楊忠孝,破產法上的利益平衡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8年10月。
25. 趙炳昊,債務的世界-美國破產法史,中國法制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
26. 劉清波,破產法新論,東華書局,增修初版,1984年。
27. 鄭有為,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元照出版,修訂3版, 2012年9月。
28. 鄭津津,職場與法律,新學林出版社,修訂3版,2010年9月。
29. 寰瀛法律事務所,公司重整與破產單一法典之研究(第一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九十三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05年5月。
30. 韓長印主編,破產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7年3月。
二、期刊文獻:
1. 尤重道,租稅優先受償權之探討,稅務旬刊,第2208期,頁14-20,2013年1月31日。
2. 王惠玲,工資義涵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3期,頁24-30,1996年5月。
3. 江炳俊,論德國破產法上的剩餘債務免除,全國律師,第10卷第4期,第75-82頁,2006年4月。
4. 吳明軒,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之商榷,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頁63-74,2014年6月。
5. 吳凱勳、陳明裕,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實施概況及問題探討 ,勞工行政,第27期,頁11-17,1990年7月。
6. 林永裕,韓國「工資求償保證基金」簡介--兼論與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之比較 ,臺灣勞工季刊,第13期,頁99-104,2008年5月。
7. 林良榮,工資債權給付、雇主義務與國家責任的確認與立法妥協──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2015年1月20日立法院三讀)之政策解讀,月旦法學教室,第153期,頁68-78,2015年7月。
8. 林良榮,是「委任」的經理還是「僱傭」關係的經理?/高院99勞上47,台灣法學雜誌,第168期,頁177-182,2011年1月。
9. 林良榮,勞基法第二十八條積欠工資申請墊償之「僱主」與「勞工」概念—最高行政法院ㄧO四年度判字第四七二號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第42期,頁5-14,2015年12月。
10. 林良榮,僱傭契約的「偽裝」與勞動權利之保護,勞動市場變遷與社會安全制度—兩岸勞動法與社會法的比較,頁43-69,2013年12月。
11. 林繼恆、徐漢堂,論我國債務清理法制之體系及檢討,律師雜誌,第 344 期,頁10-29,2008年5月。
12. 胡健,德國破產法:歷史發展、現實狀況和制度創新,德國研究,第20卷第4期,頁44-48,2005年。
13. 胡健,破產立法研究資料(六)日本破產法律制度,北大法律信息網,2004年。
14. 胡健,破產立法研究資料(五)德國破產法律制度,北大法律信息網,2004年。
15.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破產法修正草案較具特色之重點介紹,法扶會訊,第44期,40-41,2014年7月。
16. 國家發展委員會,全球金融危機之成因、影響與因應,經濟研究年刊,地9期,2009年3月,頁261-296。
17. 張昌吉、姜瑞麟,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制度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7期,頁39-74,2005年1月。
18. 許士宦,消費者債務清理制度之新變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7卷第4期,頁179-251,2008年12月。
19. 許士宦,債務清理法制之新進展(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40期,頁61-81,2015年5月。
20. 許士宦,債務清理法制之新進展(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頁176-191,2015年6月。
21. 郭大維,從國際主要金融機構對赤道原則之採行探討我國金融業對公司社會責任之實踐,經社法制論叢,第45期,頁69-92,2010年1月。
22. 郭玲惠,企業關廠或倒閉時,勞工權益之保障--以德國制度為例,中興法學,第42期,頁53-93,1996年7月。
23. 陳國奇,日本破產法最新修改,廈門大學法律評論,第9輯,頁189-200,2005年9月。
24. 陳聰楷,中、日、德、香港保障積欠工資制度之比較,勞工行政,第72期,頁41-44,1994年4月。
25. 陳駿璧,破產法(更名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簡介(上),司法周刊,第1750期,頁2-3,2016年6月5日。
26. 陳駿璧,破產法(更名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簡介(下),司法周刊,第1751期,頁3,2016年6月12日。
27. 黃健彰,工資優先權,財產法暨經濟法,第15期,頁195-234,2008年9月。
28. 黃健彰,稅捐優先權之分類及其與抵押權間之次序,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3期,頁97-132,2010年9月。
29. 楊通軒,論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之勞動者身分,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4期,頁1-182,2006年12月。
30. 楊與齡,工資應優先於抵押權而清償,司法周刊,第1611期,頁2-3,2012年9月13日。
31. 溫國恩,「債務清理法草案有關擔保債權人權利限制規定」之評析,銀行公會會訊,第43期,頁1-2,97年1月1日。
32. 萬小華,從基金提繳、墊償及運作方式一一闡述12大項業務的變革讓工資保障更彰顯,勞動保障月刊,第11期,頁37-44,2006年11月。
33. 廖欽福,臺灣與中國大陸關於稅捐優先權之比較初探(上),稅務旬刊,第1932期,頁41-43,2005年5月31日。
34. 廖欽福,臺灣與中國大陸關於稅捐優先權之比較初探(下),稅務旬刊,第1935期,頁46-48,2005年6月30日。
35. 劉士豪,台灣地區積欠工資墊償制度之分析,東吳法學2006秋季卷,頁44-80,2007年7月。
36. 鄭有為,一年,一百年,還是一千年?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元照出版,修訂三版,頁205-234,2012年9月。
37. 鄭有為,論非自願性破產,收錄於氏著「破產法學的美麗新世界」,元照出版,修訂三版,頁1-44,2012年9月。
38. 鄭冠宇,德國一九九四年破產法簡介,華岡法粹,第25期,頁163-174,1997年10月。
39. 鄭津津,勞動契約、僱傭契約、承攬契約與委任契約之區別,月旦法學教室,第93期,頁22-23,2010年7月。
40. 鄭津津,勞動債權最優先受清償,月旦法學教室,第156期,頁36-38,2015年10月。
41. 鄭欽哲,赤道原則採行之國際法意涵—邁向永續金融,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4卷第1期,頁201-227,2008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 李蕙安,日本工資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2. 林欣慧,債務清理程序中之利益衡量,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3. 林慶和,勞工債權優先受償保障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4. 姜瑞麟,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 郝月葵,論破產程序中「進行中雙務契約」之處理 —以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5月。
6. 莊敏萱,論我國個人債務清理機制之程序轉換-以法院裁定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
7. 陳采婷,論破產和解前置主義─以債務清理法草案及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建立我國未來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之機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8. 陳建文,勞動基準法上工資定義規定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9. 彭雨筑,論員工薪資債權於破產法上之優先受償順位,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10. 黃惠玲,論我國事業單位關廠時勞資權利義務關係-以勞工工資、資遣費、退休金之保障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1. 廖瑞涓,勞動基準法中工資定義之法律問題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12月。
12. 鄭永裕,勞工工資優先受償權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13. 黎秀梅,我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新制政策形成之研究:多元流觀點,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
14. 賴文琪,論破產免責制度--以美國聯邦破產法典為核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5月。
四、 法院判決書(取自司法院法學資料資料檢索系統):
1.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2年度簡上字第352號民事判決。
2.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3年度重勞訴字第3號民事判決。
3. 台灣台南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784號民事判決。
4. 台灣高等台中分院92年度上易字第404號民事判決。
5. 台灣高等法院90年度勞上字第72號民事判決。
6. 台灣高等法院93年度重勞上更一字第2號民事判決。
7. 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勞上易字第151號民事判決。
8. 司法院釋字第216號
9. 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472號判決。
10. 最高法院54年台上字第2091號判決。
11. 最高法院56年度台上字第2043號民事判例。
12. 最高法院68年度台上字第606號民事判例。
13.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638號民事判決。
14.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620號民事判決。
15. 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795號民事判決
16.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108號民事判決。
17.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67號民事判決。
18.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44號民事判決。
19.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140號民事判決
20.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450號民事判決。
21. 最高法院第62年度第二次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
五、政府公報:
1. 立法院公報,第71卷84期。
2. 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82期
六、網路資料:
1.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judicial.gov.tw/index.asp。
2. 立法院法律系統網: 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3.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http://npl.ly.gov.tw/。
4.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
5.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6.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http://www.bli.gov.tw/。
7. 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 https://laws.mol.gov.tw/FINT/index-1.aspx。

七、其他:
1.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新版破產法(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對債權銀行權益之影響,研究案研究報告,建業法律事務所,2014年4月。
2. 內政部(74)年台內勞字第294903號函。
3. 內政部(75)年台內勞字第430353號函。
4. 內政部(76)年台內勞字第463175號函。
5. 台灣省政府(85)年府勞三字第74748號
6. 司法院,破產法修正草案總說明(2016公告)。
7. 司法院,債務清理法草案條文對照表及立法理由,2016年4月。
8. 司法院字27年院字第1765號解釋。
9.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0)年台勞動一字第12352號函。
10.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2)年台勞動二字第18638號函
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台勞動二字第103252號函。
1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台勞動二字第129731號函。
1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01)年台勞動二字第1010015745號函。
14. 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台財證(三)字第0920001301號函。
15. 勞動部(82)年台勞動二字第83032號函。
16.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2017年度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決算書。
17.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6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2016年。

貳、 外文文獻
一、國際公約或法律:
1. C095 - Protection of Wages Convention (1949).
2. C173 - Protection of Workers′ Claims (Employer′s Insolvency) Convention (1992).
3. R085 - Protection of Wages Recommendation (1949).
4. R180 - Protection of Workers′ Claims (Employer′s Insolvency) Recommendation (1992).
5. UNCITRAL Legislative Guide on Insolvency Law, Parts One and Two (2004).
6. UNCITRAL Model Law on Cross-Border Insolvency (1997).
二、美國法院判決:
1. Howard Delivery Service, Inc. v. Zurich Am. Ins. Co., 126 S.Ct. 2105(2006).
2. Joint Industry Board of Electrical Industry v. United States, 391 U.S. 224(1968).
3. Kothe v. R.C. Taylor Trust, 280 U.S. 224, 227 (1930).
4. Kuebner v. Irving Trust Co., 299 U.S. 455, 451 (1937).
5. United States v. Embassy Restaurant, Inc.,359 U.S. 29, 31(3d Cir. 1959).
三、英文文獻:
1. Alexander Clarkson, In the End: Towards a Complete Regime for Cleaning up Environmental Messes in the Face of Bankruptcy, 69 U. Toronto Fac. L.Rev. 31 (2011).
2. Christopher Symes, A New Statutory Directors’ Duty for Australia: A “Duty” to be Concerned about Employee Entitlements in the Insolvent Corporation, 12 Int’l Insolvency Rev. 133 (2003).
3. Clayton Johnson, Case Note: Howard Delivery Service, Inc.v. Zurich American Insurance Co.: The U.S. Surpreme Court Resolves The Split Among Circuits Regarding Whether Workers’ Compensation Premiumx May Be Eligible For Priority Treatment In Bankruptcy Proceedings, 13 CONN. INS. L. J. 427 (2007).
4. Daniel Bussel, David Skeel Jr., Bankruptcy (University Casebook series) (10th ed. 2015).
5. David Sive & Frank Friedman, A Partical Guide to Environmental Law132 (1987).
6. Donald R. Korobkin, Employee Interests in Bankruptcy, 4AM. BANKR. INST. L. REV. 5 (1996).
7. Douglas G. Baird & Thomas H. Jackson, Cases, Problems and Materials on Bankruptcy, 244-245 (Little, Brown, 2d ed. 1990).
8. Employee, Pension and related Social Claims in Insolvency, Report by the Social Claims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Institute, Jun. 9,2009.
9. Frederick Tung, Fear of Commitment in International Bankruptcy, 33 GEO. WASH. INT’L L. REV. 555 (2001).
10. Jay Lawrence Westbrook, Universal Priority, 33 TEX. INT’L L. J. 27 (1998).
11. Lawrence P. Schnapf, Lender Liability Today under environmental laws, 60 CONSUMER FIN. L.Q. REP. 147 (2006).
12. Mary J. Koks & Tim Million, Environment Issues in Bankruptcy, 40 Tex. Envtl. L. J. 43 (2009-2010).
13. Nancy C. Dreher, 5 – 9th Circurt construes §507(a)(5) of the Code to apply only to claimants who are employed within the 180 days preceding the bankruptcy filing, 7 BANKRUPTCY SERVICE CURRENT AWARENESS ALERT 5 (2009).
14. Paul M. Secunda, An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Employee Pension and Wage Claim in Insolvency and Under Guarantee Schemes in OECD Countries: Comparative Law Lessons for Detroit and the United, 41, Fordham Urban L. J., 1, (2014).
15.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Bankruptcy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H. R. Doc. No. 93 – 137, (1st Sess. 1973).
16. Rupert Chartrand, Lobor and Insolvency in the 1990s, 24 Can. Bus. L. J. 193 (1994).
17. Victor A. Vilaplana & Seltzer Caplan McMahon Vitek, Stretching the Code for Critical Venders: Necessity in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862 PLI/ COMM 491 (2004).
四、德文文獻:
1. Begiebing, Contractual Trust Arrangement (CTA), 2011.
2. Behrens, Makroökonomie Wirtschaftspolitik, 2. Aufl., 2004.
3. BMJ (Hrsg. ), Erster Bericht der Kommisson für Insolvenzrecht, Köln 1985.
4. BMJ (Hrsg. ), Gesetz zur Reform des Insolvenzrechts: Diskussionsentwurf, Köln 1988.
5. BMJ (Hrsg. ), Gesetz zur Reform des Insolvenzrechts: Diskussionsentwurf (Ergänzungen), Köln 1989.
6. BMJ (Hrsg. ), Zweiter Bericht der Kommisson für Insolvenzrecht, Köln 1986.
7. Bork, Reinhard, Einführung in das Insolvenzrecht. 3. Aufl., 2002.
8. Grepl, Die Funktion des Insolvenzgeldes, 2007.
9. Hess, Insolvenzgelde, 1999.
10. Klaus ∕ Jaffe, Frankfurter Kmmentar zur Insolvenzordnung, 6. Aufl., 2011.
11. Klaus Kamlah, the New German Insolvency Act: Insolvenzordung, 70 Am. Banker. L. J. 417, (1996).
12. Leithaus, Rolf ∕ Dahl, Michael ∕ Anders, Dírk, Insolvenzordnung Kommentar, 2. Aufl., 2011.
13. Lohmann, Insolvenzsicherung von Arbeitszeitkonten, 2004.
14. Siehe W. Hoffmann-Riem,Modernisierung von Recht und Justiz, 2001.
15. Statt vieler T. Ramm, Pluralismus ohne Kodifikation, in: Simon u.a., Rechtswissenschaft in der Bonner Republik, 1994.
16. Thomas Apolte, Martin Kessler, Regulierung und Deregulierung im Systemvergleich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 Beiträge, Band 26), 1990.
17. Verhoeven, Alexander, Die Konzerninsolvenz, 1959.
四、日文文獻:
1. 小林秀之編,Q&A改正担保・執行法の徹底解說,中央经济社,2004年6月。
2. 山野目章夫,物権法,日本評論社,3版,2005年9月。
3. 田山輝明,「労働債権と先取特権」,堀龍兒=鎌田薫=池田眞朗=新美育文=中舎寛樹編,伊藤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担保制度の現代的展開,日本評論社,頁95-116,2007年3月。
4. 田山輝明,通說・物権・担保物権法,三省堂,3版2刷,2006年4月。
5. 田井義信=岡本詔治=松岡久和=磯野英徳,新物権・担保物権法,法律文化社,2版,2005年12月。
6. 西口元=玉井真理子,「雇い人給料の先取特権の範囲の拡大(担保法の最前線)—(第1部 新しい担保・執行法制の重要論点)」,金融・商事判例,通号1186(増刊)号,頁73-75,2004年3月。
7. 我妻栄,新訂擔保物権法,岩波書店,1993年12月。
8. 阿多博文,「労働債権の処遇について」,福永有利ほか,倒産実体法:改正のあり方を探る,商事法務,頁10-16,2002年5月。
9. 林良平編,注釈民法(8)物権(3),有斐閣,1970年6月。
10. 清水誠,「一般の先取特権の意義∙效力」,加藤一郎=林良平編,擔保法大系<第2巻>,金融財政事情研究會,頁342-360,1985年7月。
11. 遠藤浩=鎌田薫編,別冊法学セミナー 基本法コンメンタール No.188 物権,日本評論社,5版新條文對照補訂版(平田春二執筆),2005年l0月。
指導教授 鄭有為(Yu-Wei Cheng) 審核日期 2018-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