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4 、訪客IP:3.135.187.164
姓名 何涵(Han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代蔭監出身高官探究--以黃綰為例 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黃綰為主題,藉由研究其生平歷程、行事作風,以探討黃綰對於當時的政治與學術的影響,並且透過他的仕宦歷程,觀察文官蔭敘制度在明代中期的實際運作情況。
黃綰由祖蔭獲官,並未參加過科舉,然而蔭監出身者所獲官職多半卑冷。黃綰在嘉靖三年(1524)參與「大禮議」事件,繼張璁、桂萼之後上疏支持世宗追尊生父。和其他議禮諸臣一樣,黃綰因為支持世宗而受其賞識,並得到驟升的機會,在短時間內由都察院經歷躍升至南京禮部右侍郎,最終官拜禮部尚書。更難得的是,黃綰在翰林官因大量外補而缺員之際,以蔭監出身獲兼翰林院學士,是明代少有的案例。黃綰雖以蔭監而居禮部卿貳,但他深厚的學識素養足以承擔此職,也使旁人心服。
黃綰的家鄉台州府位於浙東,該地以朱子學為主流學術,他早年對於理學充滿興趣。黃綰於正德五年(1510)結識心學大家王守仁並與之為友,屢次上疏為王守仁抗辯。嘉靖元年(1522),黃綰因佩服王守仁的致良知之教,轉而向其執弟子禮,以門生自居。黃綰晚年對於理學、心學空虛化的趨勢大為不滿,對宋儒、王畿、甚至王守仁皆有所批評,並且開展自身的理論,試圖修正心學空虛之弊,將其導向平實的面向。
在史書中,黃綰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他著重經世實學,對治水、刑獄、賦稅與教育皆有獨到見解,從他與師友之相處情形,亦可見其仁厚的一面。然而黃綰中年競逐權利,亦被史家批評首鼠兩端、黨附柄臣。本文以多個面向審視其學行、交遊與政務績效,並檢討明代中後葉的蔭敘制度和官場文化,以期建構黃綰在歷史上之公允定位。摘要(英)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Huang Wan(黃綰) as the theme of study, which aims to understand his influence over the political and the academic situations through investigating what had happened to him, what he had done, and how he reacted. Yinxu(蔭敘) system allows the offsprings of particular officers to obtain civil posts directly. This research also provides an observation of the actual operations of Yinxu system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Huang Wan’s political course.
Instead of obtaining an civil post through tak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uang Wan obtained the post through the Yinxu system. However, he was not given an important or a high one. He took over “Great Ritual Controversy” in 3rd of Jiajing(嘉靖). In the event, Shi Zong (世宗) attempted to give his father the title of emperor which he had never served as. Huang Wan approved Shi Zong’s position and submitted a report to the thorne to assert his idea after Zhang Cong(張璁) and Gui E(桂萼) submitted theirs. As well as other officials who approved Shi Zong in “Great Ritual Conversy, ” Huang Wan was appreciated by the emperor and got promotion rapidly. He was promoted to Assitant Minister of Nanjing Ministry of Rites from an entry level secretary in Supervisory Institution, and finally to the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Rites in a short time. Despite being a Yinguan(蔭官), a person who got his post because one of his forefathers had been a senior official, Huang Wan had become a member of Hanlin Academy which usually didn’t accept a Yinguan. This made him a very rare case in Ming Dynasty. The fact that Huang Wan held the post of the Assitant Minister in Ministry of Rites was not questioned because he possessed profound knowledge.
Huang Wan’s homeland is at Taizhou(台州) Prefecture, the east of Zhejiang(浙江). Zhu Xi Conusianism(朱子學) is the mainstream school in this region, so Huang Wan was influenced by it in his early years. He made friends with Wang Shouren(王守仁), the master of Neo-Confucian School of Mind in 5th of Zhengde(正德) and submitted reports to the throne to defend Wang Shouren many times. In 1st of Jiajing, Huang Wan became Wang’s student because he admired Wang’s Zhi-Liang-Zhi(致良知) doctrine. In Huang Wan’s later years, he was dissatisfied with the empty trend in the School of Mind of Neo-Confucian, and he criticized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Wang Ji(王畿) and even Wang Shouren. Huang Wan developed his own theory, tried to fix the empty trend in the School of Mind, made it more practical and plain.
Huang Wan had been a controversial figure in history. He emphasized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especially in the topics of water management, justice system, taxes system and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from his forties, he was eager for pursuing power. This concept was criticized as wavering in determination and Huang Wan was thought to be a sly figure by some historians. At last,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nstruct a fair place in history by examining his concepts of academic, social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Yinxu system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Ming Dynasty.關鍵字(中) ★ 黃綰
★ 蔭監
★ 文官敘廕制度
★ 陽明後學
★ 大禮議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黃綰的家世與仕途經歷 12
第一節 家世淵源 12
第二節 初仕歷練 19
第三節 再仕表現 32
第二章 黃綰仕途發展的關鍵因素 48
第一節 參與大禮議政爭 48
第二節 黃綰的政治交遊 72
第三節 蔭監出身對黃綰之影響 98
第三章 學術表現與交遊 109
第一節 黃綰的思想淵源 110
第二節 黃綰的理學思想 118
第三節 黃綰與師友之交遊 128
結論 149
參考書目 154參考文獻 一、古籍與史料
(一)官書典籍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申時行等,《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6。
朱元璋,《皇明祖訓》,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李默、黃蒙養等,《吏部執掌》,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1996。
施沛,《南京都察院志》,濟南:齊魯書社,2001。
徐學聚,《國朝典彙》,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65。
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佐,《南雍志》,臺北:偉文書局,1976。
楊一清、張璁等奉撰,《明倫大典》,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嘉靖八年湖廣重
刊本之膠片。
(二)地方志
李賢等,《明一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鍾英等,《黃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曾筠等,《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湯日昭等,《溫州府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三)奏議
胡世寧,《胡端敏奏議》,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摺卷》,北京:線裝書局,2005。
桂萼,《桂文襄公奏議》,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摺卷》,北京:線裝書局,2005。
陳子龍編,《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黃訓編,《名臣經濟錄》,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楊廷和,《楊文忠三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四)文集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臺北:學生書局,1965。
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1997。
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10。
王艮,《重刻心齋王先生語錄二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王畿著,《王龍谿先生全集》,臺北:廣文書局,2000。
方獻夫,《西樵遺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97。
夏言,《桂洲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夏鍭,《明夏赤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96。
高拱,《高文襄公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張璁撰,張憲文校注,《張璁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曹學佺編,《石倉歷代詩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1986。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97。
焦竑,《國朝獻徵?》,臺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84。
程頤,《河南程氏文集》,收入朱熹《二程全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
黃孔昭撰,徐三見點校,《黃孔昭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黃綰撰,張宏敏編校,《黃綰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楊一清著,唐景紳、謝玉傑點校,《楊一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葉良佩撰,張宏敏編校,《海峰堂前稿》,收入《葉良佩集.一》,杭州:浙江大學出
版社,2016。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1997。
鄭善夫,《少谷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3。
錢明編,《徐愛‧錢德洪‧董澐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謝鐸撰,林家驪點校,《謝鐸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儲巏,《柴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霍韜,《渭?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五)筆記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1976。
孫允中,《雲中紀變》,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張萱,《西園聞見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璁,《嘉靖祀典考》,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
焦竑,《玉堂叢語》,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
黃佐,《翰林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黃景昉,《國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魯論,《仕學全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六)私史
李文鳳,《越嶠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沈朝陽,《皇明嘉隆兩朝聞見紀》,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85。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2015。
查繼佐,《罪惟錄》,收錄於《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范守己,《皇明肅皇外史》,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18》,成都:巴蜀書社,2000。
夏燮,《明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14。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
徐學謨,《世廟識餘錄》,北京:國風出版社,1965。
高岱,《鴻猷錄》,臺北:新興書局,1977。
陳建,《皇明從信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蕭彥等,《掖垣人鑑》,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七)傳記與年譜
尹守衡,《明史竊列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
何喬遠,《名山藏》,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14》,成都:巴蜀書社,2000。
汪國楠編述,《皇明名臣言行錄新編》,收入《明人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周聖楷,《楚寶》,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孫奇逢,《理學宗傳》,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徐象梅,《兩浙明賢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張宏敏,《黃綰年譜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焦竑,《國朝獻徵錄》,臺北:臺灣學生,1984。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84。
雷禮,《國朝列卿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二、近人著述
(一)中文專書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著,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1992。
卜鍵,《嘉靖皇帝》,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包詩卿,《翰林與明代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吳緝華,《明代制度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系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杜婉言,方志遠著,白鋼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6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孟森,《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胡吉勛,《「大禮議」與明廷人事變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苗潤田編,《儒學與實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臺北:文津,1993。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郭培貴,《明代科舉史事編年考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郭培貴,《明史選舉志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
黃宛峰,《吳越文化與中州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葛榮晉,《王廷相與明代氣學》,北京:中華書局,1990。
董平,《王陽明的生活世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錢明,《浙中王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錢明,葉樹望編,《王陽明的世界:王陽明故居開放典禮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謝雋曄,《楊一清的政治生涯》,臺中:白象文化出版社,2001。
(二)學位論文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國立政治大學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方奕亮,〈黃綰研究〉,香港大學文科碩士論文,1995。
王寶漢,〈黃綰理學思想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朱紅,〈黃綰思想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7。
游騰達,〈湛甘泉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12。
葉淑萍,〈明中葉首輔楊廷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葉美惠,〈夏言與嘉靖政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趙秀麗,〈「角色失範」:明代「問題皇帝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碩士
論文,2005。
蕭慧媛,〈明代的祖制爭議〉,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三)期刊論文
尤淑君,〈從楊廷和到嚴嵩:嘉靖朝內閣首輔的權力交替〉,《政大史粹》,期10 (2006),頁29-88。
方弘仁,〈明嘉靖朝五次兵變初探〉,《明史研究專刊》,期5(1982),頁63-82。
牛紅亮、張小玲,〈略論明代的私家藏書〉,《當代圖書館》,卷97,期1(2009),頁
33-35。
王宇,〈合作、分歧、挽救:王陽明與議禮派的關係史〉,《中山大學學報》,卷49,
期6(2009),頁97-107。
王宇,〈如何致天理良知於事物之間—論黃綰對陽明思想的修正〉,《浙江學刊》,期
4(2016),頁11-17。
田澍,〈張璁與嘉靖內閣〉,《中國史研究》,期4(2009),頁121-130。
田澍,〈張璁議禮思想述論—對張璁在大禮議中「迎合」世宗之說的批判〉,《西北師
大學報》,卷35期1(1998),頁1-7。
田澍,〈雙向流動:嘉靖前期的人事制度改革〉,《社會科學戰線》,期3(2003),頁
245-249。
朱紅,王緒琴,〈從「大禮議」事件看??的政治思想〉,《浙江學刊》,期2(2013),
頁121-125。
朱湘鈺,〈王門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期55
(2013),頁107-146。
吳振漢,〈明代後期舉供出身文官之仕途〉,《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1,抽印本。
李洵,〈「大禮議」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期5(1986),頁48-62。
杜曉田,〈明代都察院運行機制考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卷38,期3(2011),
頁154。
孟廣軍,〈從嘉靖朝大禮議等事看閣權對皇權的制約〉,《北方論叢》,期3(1995),
頁91-93。
林家驪,〈謝鐸交遊考〉,《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2,期6(2007),頁
16-21。
林家驪,〈謝鐸的理學思想與浙東學派〉,《浙江社會科學》,期32005,頁144。
林家驪,〈謝鐸與「茶陵詩派」〉,《文學評論》,期52003,頁80。
侯潔之,〈黃久庵論「意」及其於陽明後學的意義 〉,《文與哲》,期28(2016),頁
153-192。
胡克誠,〈嘉靖八年內閣之爭發微〉,《遼寧師範大學學報》,卷37,期3(2014),頁
436-442。
唐宇元,〈黃綰思想新議〉,《齊魯學刊》,期3(1991),頁20-25。
宮維云,張宏敏,〈王畿佚文 《 石洞?公墓志? 》 考釋〉,《文獻雙月刊》,期6
(2016),頁 115-122。
容肇祖,〈王守仁的門人黃綰〉,《燕京學報》,期27(1940),頁53-113。
張克偉,〈試論黃綰對王學的評騭與乖離〉,《寧波大學學報》,卷5,期2(1994),
頁18-26。
唐宇元,〈黃綰思想新議〉,《齊魯學刊》,期3(1991),頁20-25。
張宏敏,〈浙中王門與嘉靖「大禮議」事件——兼論黃宗明、黃綰的學術生平〉,《貴
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6(2017),頁124-132。
張宏敏,〈黃綰與席書——浙中王學與黔中王學互動的一個案例〉,《貴州師範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期4(2015),頁32-37。
張宏敏,李青云,〈「慎獨而致吾之良知」--中年黃綰對王陽明良知學的一種闡釋〉,《貴州大學學報》,卷34,期1(2006),頁33-39。
張璉,〈從大禮議看明代中葉儒學思潮的轉向〉,《明清史集刊》,期3(1997.06),頁
51-68。
張顯清,〈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與後果〉,《史學集刊》,期4(1988),頁
7-15。
郭培貴,〈明代文官蔭敘制度考論〉,《歷史研究》,期2(2005),頁42-58。
陳文源、李耀國,〈方獻夫與「大禮議」之爭〉,《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期7(2012),頁117-122。
程志強,〈明世宗崇道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卷18,期1(2002),頁71-75。
葛榮晉,〈黃綰實學思想簡編〉,《浙江學刊》,期2(1989),頁86-92。
甄曉嵐,〈試論霍韜在大禮議中的作用和地位〉,《廣東教育學院學報》,卷23,期1
(2003),頁124-128。
翟愛玲,〈「大禮議」事件的政治意義與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勢〉,《史學集刊》,期4
(2013),頁112-121。
趙現海,〈楊一清的政治生涯:嘉靖初年在野正德舊臣與「大禮議」關係的探索〉,《中
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期50(2010),頁105-127。
劉輝玲,〈黃綰的義利觀及其當代價值〉,《船山學刊》,期4(2010),頁79-81。指導教授 吳振漢 審核日期 2018-8-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