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1816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7 、訪客IP:18.218.209.8
姓名 吳堯(Yao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中的青春主題
(The theme of youth in the documentary literature of educated youth in the new century)
相關論文
★ 明清女性自傳劇作之夢境書寫★ 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電視劇研究
★ 知青問題研究——以雲和縣為例★ 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 漢語舌尖元音的歷史演化與地理分布★ 晚唐「溫李」作品對南朝宮體詩之承傳與創變
★ 清代女性作家戲曲:《繁華夢》、《喬影》、《梨花夢》「擬男」題材之性別意識反思★ 越南詩人阮勸對陶淵明的接受之研究
★ 家學建構與傳承對清代才女文學的影響—— 以錢塘袁氏女性文學為中心探討★ 王小波〈黃金時代〉之暴力敘事與成長啟蒙
★ 回城知青的集體記憶──以梁曉聲《雪城》為中心★ 食指後期詩作之人生主題探討
★ 盜墓小說《鬼吹燈》研究★ 從青樓到閨閣的文學跨越-以柳如是與徐燦為例
★ 李銳小說的悲劇意識與生命關懷---以《厚土》、《無風之樹》為例★ 氣候變遷對漢末三國的影響——以文學為探討核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知青是「青春」的天選之子,從第一次被稱作「知識青年」起便終身被冠以「青年」之名,官方與民間的一致認可,歷史與文學的共同形塑,更使得「青春」固化成為知青一代無始無終、不可動搖的生命底色。知青的時代橫跨著一個文學的年代,回顧以近半個世紀歷史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為主題的文學創作,隨著知青社會群體命運的起落沉浮,知青文學的書寫亦是幾經跌宕。長期以來文學敘事與研究賦予了知青群體的過多文化屬性,直至新世紀,隨著知青文化跌落主流輿論的風口浪尖,知青文學開始呈現出深入內向自我挖掘,與專注青春主題回溯的發展趨勢。
本文選取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為具體研究對象,運用文學社會學理論,通過文本細讀與文史結合的研究方法,探討處於年輕時代、身在年輕國度、作為年輕個體的知青一代,其知識青年本質屬性的「青春」如何作用於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的書寫接受,並獲得廣泛認同。知青紀實文學可以說是知青文學中,牽涉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波及範圍最廣、寫作目的也最為一致的分支之一。在新世紀不同往昔的嶄新語境下,知青紀實文學經歷了「小陽春」「地火湧動」「紅色浪潮」三個截然分明的發展階段,呈現出以「史料化」、「邊緣化」、「民間化」等特質為代表的整體樣貌。在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的書寫筆觸下,作為年輕個體、群體的知青,被與自我幾乎同齡的年輕國度所牽引,置身於在世界青年運動浪潮,「青春」於他們不僅是值得永恆定格的「生命高光」,是「知青共同體」持續想像的認同基礎,更是時代與歷史賦予知青命運共同體的、經典化的「青春」名義。
摘要(英) The educated youth is the son of "Youth". Since being called " the Educated Youth" for the first time, it has been labeled as the "Youth" for life. With the general recognition of the official and people, and the common shaping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which makes "Youth" become the the eternal and unshakable life background for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 The era of educated youth is a period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with the theme of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the writing of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has gone through up and down with the fate of rise and falls of the educated youth social groups. The literary narrative and research have endowed the intellectual youth with too many cultural attributes for a long time. Until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educated youth culture falling into the cusp of mainstream public opinion, the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began to present a development trend of deep inward self-digging and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youth trace.

The paper selects the educated youth documentary writing in the new century as the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 it uses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method of textual rea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explore the generation of the educated youth with young age, born in a young country, and as a young individual, their essential attribute of "youth" how to affected the writing acceptance of the educated youth documentary writing in the new century and gained widespread recognition. The documentary writing of the educated youth can be said to be one of the branches of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volved, the longest duration, the widest scope, and the most consistent writing purpose. In the brand-new context in the new century, the documentary writing of the educated youth has undergone three distinct development stages with "Spring", "Earth Fire", and "Red Tide", which is presenting an overall appearance that represen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marginal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Under the writing strokes of the documentary writing of the educated youth in the new century, as you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educated youth are led by young nations with the same age and are exposed to the tide of youth movements in the world. The word of "Youth" is not only the "highlight of life" that worthy of freezing eternally, but it also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tinued imagination of the " the educated youth community", and the classic name of "youth" that given to the educated youth community by the times and history.
關鍵字(中) ★ 知青
★ 紀實文學
★ 青春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誌 謝 ⅳ
目 錄 ⅴ
第一章 緒 論 1
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1. 知青群體的重要歷史地位 1
2. 新世紀以來知青文學創作的落潮 2
3. 潛藏湧動的地火——紀實文學在民間的持續發展 5
二、 範疇界定 9
1. 「知青」範疇的界定 9
2. 「紀實文學」含義的界定 14
三、 文獻回顧 16
1. 知青文學研究的總趨勢 16
2. 知青紀實文學的相關研究 22
四、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25
1. 研究方法 25
2. 章節安排 27
第二章 知青紀實文學的發展歷程與「青春」想像 31
一. 知青紀實文學熱潮的發生 32
1. 社會風向的新語境 33
2. 知青群體的呼聲 36
3. 物質基礎的儲備 42
二. 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的新特徵 45
1. 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的發展概況 46
2. 新特徵的外部社會化呈現 50
3. 新特徵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 54
三. 知青紀實文學與「知青共同體」的持續想像 58
1. 被想像的「知青共同體」 61
2. 以「青春」為基礎的持續想像 65
第三章 知青個體——广阔天地间的「人之子」 69
一、 流連童蒙的「成長歷程」 71
1. 青春之眸映射的生活畫卷 73
2. 青春之口宣洩的語言張力 79
二、 青春永駐的「人之子」 83
1. 「味覺」封印的青春密碼 84
2. 苦中作樂的「遊戲」記憶 88
3. 「負重」掙扎的日常勞動 91
三、 廣闊天地見證的「任情」与「隨性」 95
1. 「任情」的揮灑 96
2. 「隨性」的克制 102
第四章 知青群體——「兵團」與「插队」的共同成长 108
一、 「兵團」與「插隊」知青紀實文學場域空間的差別 109
1. 開放又封閉的「兵團」知青紀實文學場域空間 111
2. 無邊界又閉塞的「插隊」知青紀實文學場域空間 116
二、 「兵團」與「插隊」知青紀實文學敘事中的青春體驗 119
1. 「兵團」的生產衛士 120
2. 「插隊」的文化使者 123
第五章 知青支流——「域外聖火」與「滄海漂泊」 127
一、 域外知青的燃情青春 128
1. 自發越界的「飛蛾撲火」 130
2. 異域燃燒的青春之焰 135
二、 海外知青紀實文學書寫的青春歸途 140
1. 海外知青紀實書寫的興起 141
2. 新世紀海外知青紀實書寫的新趨勢 143
3. 新世紀海外知青紀實書寫中的青春主題 147
結 論 151
參考文獻 162
附錄:新世紀知青紀實文學作品出版情況不完全統計 16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 學術著作:
[1]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 丁曉禾,塵劫:《知青暢想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
[3]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4] 史衛民、何嵐:《 知青備忘錄︰上山下鄉運動中的生產建設兵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年。
[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6] 托馬斯‧伯恩斯坦著,李楓譯:《上山下鄉》,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7] 李瑞騰:《文學的出路》,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9月。
[8]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9] 孟繁華:《眾神狂歡: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化現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
[10]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 相江宇, 楊韻:《知青掌握中國》,紐約:明鏡出版社,2012年。
[12] 姚新勇:《主體的塑造與變遷——中國知青文學新論(1977—1995)》,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13] 郭小東:《中國知青文學史稿》,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
[14] 郭小東:《中國敘事:中國知青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2月。
[15] 郭小東:《中國當代知青文學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月。
[16]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臺北:萬象圖書公司,1993 年。
[17] 埃裡克森著,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
[18]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9]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 : 敘述文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年。
[20]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 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21] 菲力浦·勒熱納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22] 符傑祥:《知識與道德的糾葛:魯迅與現代中國文學者的選擇》,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
[23] 斐迪南·滕尼斯著,林榮遠譯:《共同體與社會》,上海:商務印書館,1999年。
[24] 康德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 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26] 楊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27] 趙慶慶:《楓語心香——加拿大華裔作家訪談錄》,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8] 趙園:《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9] 潘鳴嘯著,歐陽因譯:《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
[30] 劉廣濤:《二十世紀中國青春文學史研究——百年文學青春主題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31]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 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 年。
[32] 劉小萌:《中國知青口述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33] 劉小萌、定宜莊、史衛民、何嵐:《中國知青事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4]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35] 曠新年:《寫在當代文學邊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 作品:
[1] 凡草:《天涯憶舊時——海外知青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
[2] 王力堅:《轉眼一甲子:由大陸知青到台灣教授》,臺北:獨立作家,2015年。
[3] 王曦:《紅飛蛾——薩爾溫江絕唱》,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4]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年。
[5] 休斯頓知青聯誼會:《三色土——旅美知青的故事》,香港:文匯出版社,2001年。
[6] 老鬼:《烈火中的青春——69位兵團烈士尋訪紀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7] 老知青網:《知青:老知青網文集》,2010年。
[8] 池莉:《懷念聲名狼藉的日子》,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9] 任國慶:《天蒼蒼野茫茫——赴內蒙兵團四十週年紀念》,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2009年。
[10]林春芬:《無華歲月:我們的1966—1976》,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林梓:《夏天的倒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12]孫玫:《滄海漂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13]張承志:《張承志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
[14]渭水:《陝西知青紀實錄》,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15年。
[15]鄧賢:《中國知青終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三. 學位論文:
[1] 王露:《兵團文學敘事中的文化形態研究》,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2] 艾娟:《知青集體記憶研究》,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3] 車紅梅:《北大荒知青文學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4] 李新:《社會保障視角下退休回滬知青社會融合指標研究》,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5] 李明華:《文革背景下的知青語言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6] 姚凱:《傳承與新變——論「尋根」視域下的知青鄉土小說》,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7] 陳桃霞:《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中的南洋書寫》,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8] 陳雪梅:《知青文學的場域書寫——兵團知青文學與插隊知青文學比較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9] 詹孟榮:《「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之研究》,淡江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10] 魯弘:《知青記憶的不同書寫——知青作者知青小說的差異性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11] 劉瀏:《「非虛構」寫作論》,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12] 劉可可:《知青小說敘事的演變及其背後》,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13] 劉廣濤:《百年青春檔案——20世紀中國小說中的青春主題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四. 期刊論文:
[1] 丁媛:〈知青紀實文學的歷史品格〉,《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年第六期。
[2] 上海市青年運動史研究會:〈一次還原和澄清歷史的有益探索——「2008知青學術研討會」綜述〉,《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一期。
[3] 石曉楓:〈王小波小說中的身體與存在——以《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為例〉,《中山人文學報》,2013年1月。
[4] 石曉楓:〈苦悶年代下的性格書寫——歐陽子成長歷程小說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二期,2010年3月。
[5] 李頻:〈 1985年中國期刊總量增長的成因問題〉,《出版史料》,2013年。
[6] 李秀芳:〈從「下鄉上山」到「上山下鄉」——知青運動轉變探析〉,《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三期。
[7] 宋莊:〈知青文學,還有無超越的可能?〉,《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1月14日。
[8] 洪士惠:〈動物敘事與中國崛起:薑戎《狼圖騰》和楊志軍《藏獒》裡的政治〉,《文化研究》,第二十一期,2015年。
[9] 洪士惠:〈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格薩爾史詩」與「史詩說唱藝人」的民族文化意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15年9月。
[10] 郭小東:〈中國敘事:知青文學流程的基本範式〉,《粵海風》,2003年第五期。
[11] 陸新和等對談:〈致敬一個年代!——五十年過去了,青年文化怎樣了?〉,《青年學報》,2018年第四期。
[12] 陳思和:〈從「少年情懷」到「中年危機」——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視角〉,《探索與爭鳴》,2009年五月。
[13] 梁麗芳:〈記憶上山下鄉——論知青回憶錄的分類、貢獻及其他〉,《當代文壇》,2008年第一期。
[14] 梁麗芳:〈覺醒一代的聲音——與陳駿濤先生談知青作家和知青小說〉,《小說評論》,1994年第二期。
[15] 梁麗芳:〈私人經歷與集體記憶: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驚和歷史反諷〉,《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四期。
[16] 張堂錡:〈體系化和探索、建構與可能——台灣報道文學理論研究綜述〉,《政大中文學報》,2006年6月。
[17] 章羅生,石海輝:〈關於紀實文學研究的思考〉,《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二期。
[18] 趙慶慶:〈海外傷痕回憶錄:祛魅的身份和歷史重建〉,《華文文學》2012年第二期。
[19] 劉可可:〈知青小說研究綜述〉,《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二期。
[20] 劉複生:〈重新打開記憶之門——韓少功《日夜書》對青春經驗的反思〉,《創作與評論》,2013年第一期。
[21] 劉維:〈記憶的祛魅與重構——韓東知青小說的敘事策略〉,《哈爾濱學院學報》,2016年四期。
[22] 薛冰潔:〈 2015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綜述〉,《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6年第二期。
[23]謝敏幹:〈十萬上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參加新疆建設始末〉,《青年學報》,2016年第一期。

五. 網絡資料:
[1] 〈一場沒有人願意張揚的學術研討會,和一個日漸緊迫的話題〉,《好奇心日報》,網址如下: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8-07-05/174018.html ,引用於2018年11月。
[2] 「回眸知青50年」—— 「2018溫哥華知青文化月」暨「首屆環球知青論壇」通知,網址如下:http://www.sohu.com/a/238517300_652725 ,引用於2018年11月。
[3] 李敬澤:《關於非虛構答陳競》,2010年12月9日發表於新浪微博,具體網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02d30100n70t.html?tj=1 ,引用於2019年1月。
指導教授 王力堅(Li-Jian Wang) 審核日期 2019-12-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