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40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18.227.161.226
姓名 呂銘崴(Ming-Wei L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顧憲成、高攀龍的思想型態:從二子對陽明學與朱子學的詮釋與反省說起
(The ideologies of Gu Xian-cheng and Gao Pan-long: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flection of Yang-ming School and Zhu Xi School)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李翱思想研究
★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旨在對於顧憲成與高攀龍這兩位晚明儒者的思想型態給出衡定。對於涇陽與景逸的思想型態的爭論由來已久,過往的研究成果或認為二人是晚明朱子學的復興者,或是陽明學的修正者,又或是會通朱子與陽明思想的理論調和者,這樣分歧的研究成果正好凸顯了顧、高二子思想的複雜性。涇陽與景逸以其身處於朱子與陽明之後的思想史位置,又同時是晚明東林書院的主盟者,為東林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與同時代的學者、哲學問題有諸多牽涉,對於二人的思想型態的討論不僅關係著我們對顧、高義理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是對於晚明思想史中朱子學與陽明學的發展樣貌的一種考察。通過這一型態衡定的工作,亦有助於我們在比較的方法中去彰顯朱、王兩大型態的思想核心價值,與其在不同時代背景中所面對的理解與挑戰。
本論文在寫作上可區分為兩大區塊,一是關於顧涇陽與高景逸對於陽明學的理解與反省,二是回到二子的心性論架構中,以針對各項重點給予主題式的探討。前一部份的討論集中在本論文的第二、三、四章,該部份首先自顧、高對於朱子與王陽明的評價展開分析,透過二子對於朱、王之為道德實踐的模範的取捨,以分析其理據,並釐清兩人所抱持的基本立場;其次,本文也涉及涇陽與景逸對王陽明四有句之「無善無惡心之體」說法的回應,以及有關於王門中對「良知」問題的論辯與理解,經由二子對於陽明思想中具備關鍵性的哲學概念的詮釋與反省,來加以衡量顧、高對於王學的消化、理解程度,及其在思想型態上與陽明、陽明後學之間的距離,也由此進一步回應過去研究中,二子於歷來為人所質疑其學近於陽明的觀點,而給出本文的解釋。在後一部分裡,本論文聚焦於涇陽與景逸在心性論議題上的觀念分析,通過第五、六章的主題式討論,以便能直接針對涇陽與景逸有關心與性的論述給予直接的檢視,而能夠對於兩人的心性觀點與其內涵給出說明與反省。由其心性論思想的探究,本文得以考察顧、高在繼承伊川、朱子主理型態架構下,如何對於性理給出對於法則性的注重、以及在性善論觀點下對於人性本質的理解與詮釋,最後則以心性論的設計為基礎,進一步討論二子在格物工夫中將遭逢的理論問題,以及由此問題所引發的實踐動力思考。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e essay is to compare the ideology between Gu Xian-cheng (顧憲成) and Gao Pan-long (高攀龍) who were the Confucian scholars in late Ming period. The argument of the two scholar’s ideology has lasted for a long time.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different statements: One statement is that they are the revivers of Zhu Xi School (朱子學), another is the correctors of Yang-ming School (陽明學), the other is they were the reconciliation of the two above-mentioned schools. These different results show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two ideologies clearly. Active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between Zhu Xi School and Yang-ming School and were the promoters of the Dong-lin Academy (東林書院) made Gu Xian-cheng and Gao Pan-long the representatives of Dong-lin School (東林學派).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two ideologi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ir main idea but also shows the ob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hu Xi School and Yang-ming School in late Ming period.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e essay. First is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f what they talked about Yang-ming School. This par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chapter 2,3, and 4. The part is also focused on what they accepted and rejected of Zhu Xi and Wang Yang-ming’s thoughts and also both of their individual standpoints. At the same time, we touch upon their feedback of The Mind-heart Substance Is of Neither Good Nor Evil (無善無惡心之體) from Wang Yang-ming respectively as well. We compare the two ideologies by their feedback and also the comprehension of Pure Consciousness (良知) from Wang School. Second, we emphasized on 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from Gu Xian-cheng and Gao Pan-long. This part is talked about in chapter 5 and 6. We probe into the Discussion of Mind and Nature (心與性) from the two scholars, the meaning of their thoughts separately and the Aspect of Emphasis on Moral Law (主理型態) and transcendental practical incentive of the Moral Practice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Mind and Nature in the two chapters.
關鍵字(中) ★ 顧憲成
★ 高攀龍
★ 朱子
★ 王陽明
★ 東林
★ 良知
★ 主理型態
★ 無善無惡
關鍵字(英) ★ Gu Xian-cheng
★ Gao Pan-long
★ Zhu Xi
★ Wang Yang-ming
★ Dong-lin
★ Pure Consciousness
★ the Aspect of Emphasis on Moral Law
論文目次 中文提要 p. i
英文提要 p. ii
目錄 p. iii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p.1
第二節 顧涇陽與高景逸的生平 p.2
一、涇陽的生平 p.2
二、景逸的生平 p.6
第三節 前人研究:諸家對顧涇陽、高景逸義理型態的分判 p.8
一、承繼朱學 p.9
二、修正王學 p.13
三、調和、會通說與其餘諸論 p.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p.21
第二章 顧涇陽與高景逸對王陽明的評價 p.25
第一節 顧涇陽對王陽明的評價 p.25
一、涇陽對朱子與象山的取捨 p.25
二、涇陽對陽明的評價 p.32
第二節 高景逸對陽明的評價 p.35
一、景逸對陽明的評價 p.35
二、高景逸對朱、王調和的看法 p.43
第三章 顧涇陽與高景逸對「無善無惡」說的批評與回應 p.46
第一節 顧涇陽對「無善無惡」的批評 p.46
一、涇陽對陽明「無善無惡」說的批評 p.46
二、涇陽與東溟論「無善無惡」及其對陽明的回應 p.57
第二節 高景逸對「無善無惡」的批評與回應 p.66
一、景逸言「無聲無臭」與其對陽明「無善無惡」的回應 p.66
二、顧、高對「無善無惡」的理解及其同陽明的分別 p.74
第四章 顧涇陽與高景逸對「良知」的理解 p.78
第一節 顧涇陽對「良知」的理解 p.78
一、涇陽對陽明言「良知」的看法 p.78
二、龍溪的「見在良知」與念菴對「良知」的理解 p.82
三、涇陽對「良知」的理解與批評 p.92
第二節 高景逸對「良知」的理解 p.105
一、梨洲對景逸思想的詮釋 p.105
二、景逸對「良知」與「格物」的理解 p.109
第五章 顧涇陽的心性論 p.123
第一節 顧涇陽論性與理 p.124
一、性學的背景與外部問題 p.124
二、「性即理」觀點繼承的內涵 p.131
三、以公言理的形上意義 p.139
四、以善言性的「性善論」主張與氣質之性的表述 p.145
第二節 顧涇陽論心與性 p.156
一、涇陽對心的體認 p.156
二、主理型態的心說:「形而上、下之間者謂之心」 p.165
三、「性字作主」與「小心」的工夫主張 p.173
第六章 高景逸的心性論 p.184
第一節 高景逸的成學經歷與其對心性的體認 p.184
一、景逸的成學經歷與其對心與悟道工夫的體認 p.184
二、理氣、心性合一說與心即理的思維 p.199
第二節 高景逸心性論架構下的工夫理論問題 p.206
一、主理型態的工夫理論 p.206
二、景逸對敬的情感來源說明 p.215
第七章 結論 p.226
參考書目 p.231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依年代排序):
1. 漢‧孔安國 傳,唐‧孔穎達 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1版)
2. 魏‧王弼、晉‧韓康伯 注,唐‧孔穎達 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1版)
3.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1版)
4.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11月,初版)
5. 宋‧朱熹 著,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 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
6.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2版)
7. 宋‧趙順孫 纂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1版)
8. 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1版)
9.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1版)
10. 宋‧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1版)
11. 元‧郭成偉 點校:《大元通制條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版)
12. 明‧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13. 明‧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收入《船山全書》12冊(湖南:嶽麓書社,2011年1月,1版)
14. 明‧吳亮輯:《萬曆疏鈔》(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清光緖二年刻本影印)
15.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1版)
16. 明‧呂柟:《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1版)
17. 明‧宋濂 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4月,1版)
18.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 高子遺書未刻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8月,1版,明崇禎五年刻本影印)
19.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初版)
20.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4月,1版)
21. 明‧陳建:《學蔀通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1版)
22.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12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1版)
23. 明‧華允誠 編:《高忠憲公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清光緖二年刻本影印)
24.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1版)
25. 明‧羅洪先:《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26.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27.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1版)
28. 明‧顧憲成、高攀龍 等:《東林書院志》整理委員會整理:《東林書院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1版)
29. 明‧顧憲成:《大學意》、《中庸意》、《大學說》、《中庸說》、《語孟說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6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30. 明‧顧憲成:《涇臯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初版)
31.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1版)
32. 清‧永瑢、纪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初版)
33. 清.高世寧 編,高世泰 訂:《高忠憲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清康熙刻本影印)
34.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新北:漢京文化,2004年3月,初版)
35. 清‧張廷玉 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1版)
36. 清‧陳鼎:《東林列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8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初版)
37. 清‧費密:《弘道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4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38. 清‧黃宗羲 著,全祖望 補修:《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1版)
39.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2版)
40. 清‧顧炎武 著,黃汝成 集釋:《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1版)
41.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1月,1版)
42. 民國‧趙爾巽 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2月,1版)
43. 民國‧徐世昌 等編著:《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1版)

二、專書、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1版)
2.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1版)
3.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7月,1版)
4. 朱湘玉:《高攀龍心性論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8-1969年5月,初版)
6.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
7. 牟宗三:《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初版)
8.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初版)
9. 何炳棣 著,徐弘 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12月,初版)
10.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4月,3版)
11. 吳振漢:《顧憲成(1550-1612)之思想與講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12. 吳啟超:《朱子的窮理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12月,初版)
13. 呂妙芬:《陽明學世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4月,初版)
14. 呂思勉:《中國通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1版)
15. 呂銘崴:《從朱子的讀書法論其修養工夫》(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初版)
16. 岑溢成:《大學義理跡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9月,7版)
17. 李兵:《明代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4月,1版)
18.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6月,初版)
19.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7月,初版)
20.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21. 步近智、張安奇:《顧憲成 高攀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1版)
22.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
23.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2月,初版)
24.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25.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1版)
26. 唐伯瑜:《晚明顧憲成由王返朱的思想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2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研究所,1979年2月,4版)
2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香港:新亞研究所,1975年1月,出版)
29. 唐君毅:《哲學論集》,《唐君毅全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11月,出版)
30.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31.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7月,臺6版)
32. 徐儒宗:《江右王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版)
33. 高瑋謙:《王龍溪哲學系統之建構──以「見在良知」說為中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初版)
34. 張立文、祁潤興:《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版)
35.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1版)
36. 張藝曦:《陽明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1版)
37.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0月,初版)
38.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
39. 陳百興:《顧憲成(1550-1612)之思想與講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40.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41. 陳慈惠:《高景逸實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42.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初版)
4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11月, 6版)
4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11月,重印2版)
45.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
46.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6月,初版)
47. 曾光正:《東林學派的性善論與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6月)
48.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初版)
49.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12月,初版)
50.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1版)
51.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52.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 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8月,初版)
53.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4版)
54.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8月,初版)
55.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6月,初版)
56.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
5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1版)
58. 劉千惠:《陳澔《禮記集說》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59. 劉宗賢、蔡德貴:《陽明學與當代新儒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版)
60.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增訂版)
61.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3月,初版)
62.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2版)
63. 蔡嘉麟:《明代衛學教育》(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2年)
64. 蔡龍九:《高攀龍易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65.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6月,初版)
66.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6月,初版)
67.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1月,初版)
68. 蕭啟慶:《元代進士輯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年3月,初版)
69.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初版)
70. 錢穆 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88年2月,再版)
71.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9月,初版)
72. 錢穆:《國史大綱》,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8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9月,初版)
73.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0月,初版)
74. 鍾彩鈞:《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年12月,初版)
75. 羅傳樵:《論顧憲成之本體工夫論及其對朱王之評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哲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三、期刊、論文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王云:〈民間社學與明代基層教育〉,《聊城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3年)
2. 呂銘崴:〈朱子讀書法的工夫進路──以唐君毅的朱子學詮釋為考察〉,《北學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學人卷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5年4月,1版),頁229-246。
3. 呂銘崴:〈高攀龍對朱子格物工夫的詮釋──以牟宗三先生對朱子的衡定為起點〉,《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5年4月,1版),頁229-246。
4.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5月,初版),頁551-580。
5. 侯潔之:〈無善無惡之辯:以管東溟、顧涇陽論戰為中心的探討〉,《文與哲》第31期(2017年12月),頁379-416。
6. 秦保余:〈秦觀後裔秦鏞和秦御史祠〉,《祠堂博覽》總12期(2007年7月,夏之卷),頁51-52。
7. 楊自平:〈刁包《易》學的思想基礎及治《易》立場與作法〉,《臺大中文學報》第34期(2008年6月),頁263-304。
8. 楊祖漢:〈再論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19年9月),頁10-25。
9. 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9年3月),頁195-210。
10. 楊祖漢:〈朱子的「明德注」新詮〉,《泰東古典研究》第42輯(2019年6月),頁159-185。
11.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1月),頁151-205。
12. 楊祖漢:〈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總16期(2011年12月),頁177-203。
13. 楊祖漢:〈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當代儒學研究》第24期(2018年6月),頁49-96。
14. 葛榮晉:〈東林學派和晚明朱學的復興〉,《船山學報》(1988年7月)。
15. 蔡龍九:〈論陳建《學蔀通辨》之貢獻與失誤〉,《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6期(2008年10月),頁129-172。
16. 鶴成九章:〈明代科舉制度與朱子學──論制度化教學所帶來的學習模式的變化〉,《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頁89-100。

四、外文及譯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Jana S. Rošker. Search for the Way: Theory of Knowledge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hin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廖彥博 譯:《掙扎的帝國》(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4月,初版)
3. 土田健次郎 著,朱剛 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1版)
4. 小野和子 著,李慶、張榮湄 譯:《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1版)
5. 孔恩(Thomas 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1985年6月,1版)
6. 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1版)
7.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 等編:《劍橋中國明代史》卷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2月,1版)
8. 岡田武彥 著,吳光等 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1版)
9. 康德(Immanuel Kant) 著,牟宗三 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
10. 康德(Immanuel Kant) 著,李秋零 譯:《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臺北:商周出版,2005年4月,初版)
11.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編,郭曉兵等 譯:《中國的思想與制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1月,1版)
12. 溝口雄三 著,林右崇 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4年12月,初版)
13. 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4月,1版)
14.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過去與未來之間》(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10月,1版)
15. 福柯(Michel 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 譯:《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9月,4版)
16. 劉易斯‧貝克(Lewis W. Beck) 著,黃濤 譯:《實踐理性批判通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1版)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20-1-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