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55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7 、訪客IP:18.223.210.76
姓名 黃國仲(Kuo-Chu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Conception of the Postwar World Order -Taking the ”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日治時期休閒景點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篇論文主要為探討1941年國民政府為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和會,以籌組「國際問題討論會」,參與構想重建戰後世界秩序的經過。論文研究範圍以1941年1月國民政府邀請美國羅斯福總統私人代表居里訪華,至國民政府派遣中國代表團參加1945年4月至6月之舊金山會議為止。論文內容針對「國際問題討論會」籌組前的時事背景、開始籌組、構想重建世界秩序和參與制訂《聯合國憲章》等歷程所呈現的歷史意義,分別予以分析、探討。
1941年2月蔣介石與居里的會談,是中、美高層首度會商中日戰事與戰後問題,雙方對於戰後和會的策略不同,為確保美援迅速到位,中方勢必對應調整,以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同年4月《日蘇中立協定》簽訂,中國深受打擊,為鞏固國際地位,國民政府協調英美兩國發表聲明,承諾於戰後談判放棄對中國不平等條約之特權。國民政府遂開始籌組「國際問題討論會」,提出重建集體安全制度和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並參加國際重大會議,共同創建世界和平組織。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mainly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for the ”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 held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1941 in order to build the conception of the postwar world order which would be proposed in the Post-War Peace Conferenc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scope of the thesis began from Jan. 1941, whe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vited Lauchlin Curie, the personal representative of President Roosevel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visit China, till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sent a Chinese delegation to the San Francisco Conference from Apr. to Jun. 1945.Th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ch included the current events pre ”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 the progress of preparing the conference, the forming of the conception to rebuild the world order and the prepara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drafting of the ”UN Charter”.
The high-level meeting between Chiang Kai-shek and Lauchlin Curie in February 1941 was the first meet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the issues of Sino-Japanese war and post-war order. The two sides had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the contents of the post-war peace conferences. In order to get the rapid aid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d no choice but to follow the global strategic layou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pril 1941, The China was severely impacted by the signature of the ”Japan-Soviet Neutrality Agreement”.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oordinate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issue a statement promising to abandon the extraterritorial privileges in China after the war. Consequentl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egan to organize the ”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rebuilding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post-war world order, and to participate in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to jointly create a world peace organization.
關鍵字(中) ★ 國民政府
★ 國際問題討論會
★ 大西洋憲章
★ 集體安全
★ 國際聯盟
★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
★ 開羅會議
★ 舊金山會議
★ 聯合國憲章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回顧……………………………………………………………3
三、史料運用說明………………………………………………………9
四、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11
五、章節安排與說明……………………………………………………12

第一章 中、美對戰後世界秩序構想之會通……………………………… 14
第一節 居里第一次訪華原因與背景………………………………… 14
第二節 中、美對日戰後和議之差異………………………………… 23
第三節 居里第一次訪華之影響……………………………………… 32

第二章 國際問題討論會之籌組………………………………………… 41
第一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與中美、中英換文……………………… 41
第二節 國民政府開始籌組國際問題討論會……………………… 52
第三節 國際問題討論會之籌組問題……………………………… 64

第三章 國際問題討論會與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76
第一節 國際問題討論會之集體安全理念…………………………… 76
第二節 國民政府對大西洋憲章之反應……………………………… 87
第三節 國際問題討論會與戰後世界和平組織之創建……………… 95

結論………………………………………………………………………… 116
徵引書目…………………………………………………………………… 119
附錄一、關於軍縮之原則………………………………………………… 132
表目錄
表一、國際問題討論會組員表…………………………………………… 55
表二、國際問題討論會歷次會議討論主題表…………………………… 65
表三、國際問題討論會各組員擔任研究題目一覽表…………………… 94
表四、國際集團會組織草案國際機構系統表…………………………… 133
表五、國際問題討論會相關事件年表…………………………………… 134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史料匯編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寵惠著,張仁善編,《王寵惠法學文集》,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頁383。
《外交部檔》,台北,國史館藏。
安徽省文物局新四軍文史徵集組編,《皖南事變資料選》,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
(宋)宋允文撰,《尊孟辨》,中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呂芳上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六冊,臺北: 國史館,2014-2015年。
吳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駐美時期電報選 : 1940-1943》,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周谷編,《胡適、葉公超使美外交文件手稿》,臺北: 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郭榮趙編譯,《蔣委員長與羅斯福總統戰時通訊》,臺北: 中國研究中心,1978。
陳志奇編,《中華民國外交史料彙編》,第十冊,臺北: 渤海堂出版社,1996年。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一冊〈民族主義第六講〉,臺北: 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1989。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篇,戰時外交,台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81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4,下冊,臺北: 出版者不詳,1978年。
黃月波、于能模、鮑釐人編,《中外條約彙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蔡威琦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5卷,臺北:國史館,2010年。
葉惠芬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6卷,臺北:國史館,2010年。
葉惠芬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 籌設篇》,臺北:國史館,2001年。
薛月順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4卷,臺北:國史館,2010年。
《國防最高委員會檔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
《蔣中正總統文物》,台北,國史館藏。
聯合報社編譯,《一九四一年 :《美國遠東外交關係文件》,臺北: 聯合報社, 1962年。
韓信夫、姜克夫合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八卷,北京: 中華書局,2011。

(二) 日記、回憶錄
《王子壯日記手稿本》,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1年。
《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邵毓麟,《勝利前後》,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3。
胡適,《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年。
《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浦薛鳳,《太虛空裏一遊塵:八年抗戰生涯隨筆》,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翁文灝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張忠紱,《迷惘集: 張忠紱回憶錄》,台北:雙子星出版社,1971年。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困勉記》臺北: 國史館,2011年。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第三、四、五分冊,北京: 中華書局,2013年。
(三)報紙
《大公報》(重慶),1941、1943年。
《中央日報》(重慶),1941、1943年。
《申報》(上海),1941、1943年。
《新中華報》(延安),1941年。

(四)期刊及專書論文
左雙文、王英俊,〈王寵惠的戰後集體安全思想〉,《安徽史學》,6期(2014年),頁18-27。
朱建民,〈談國際組織的表決問題〉,《新時代》,第四卷第六期 (1964年6月15日) ,頁3-12。
任東來,〈美國在華治外法權的放棄(1942-1943)〉,《美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第1期(1991年),頁116-133。
王慕義,〈聯合國維和部隊與國際法對其之適用〉,收於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編,《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102年會暨國際法與超國界法研討會論文集》,2014,頁1-11。
王學斌,〈勞而無獲:王寵惠與法權會議〉,《文史天地》,2013年第6期,貴州:文史天地雜誌社出版,頁36-38。
李洋,〈治外法權,還是領事裁判權?-從民國以來學者論爭的焦點切入〉,《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第6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13-117。
李育民,〈廢約史研究30年〉,《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頁109-126。
李朝津,〈抗戰時期中國對聯合國成立的態度〉,收於《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近代史學會,1996年。
李朝津著,〈重塑世界:抗戰時期中國對戰後世界的發想與實踐〉,收於《蔣介石與抗戰時期的中國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13年。
李朝津,〈顧維鈞與舊金山會議〉,收於於金光耀編,《顧維鈞與中國外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李鴻禧,〈多數決原理之民主憲政真義〉,《中國論壇》,25卷2期(1987年10月25日) ,頁44-52。
邱玉蟾,〈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課程研究》,7卷2期(2012年9月),頁1-30。
林文程,〈聯合國與國際和平及安全的維護〉,《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0期(2012年12月30日),頁7-14。
金光耀,〈顧維鈞與中國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收於金光耀,《顧維鈞與中國外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金光耀,〈國民政府與聯合國的創建〉,《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頁175-187。
呂芳上,〈為戰後中國外交綢繆-國防最高委員會「國際問題討論會」的組織與運作(一九四一~一九四五) 〉,收於《民國史論》下冊,頁1315-1373。
段瑞聰,〈太平洋戰爭前期蔣介石的戰後構想(1941-1943)〉,《國史館館刊》,第32期(2012 年 6 月),頁121-152。
許志吉,〈中共在聯合國安理會對維和議題的投票行為研究〉,《東亞研究》第四十一卷第二期(2010年7月) ,頁75-110。
陳士誠,〈論康德之國際聯盟與國家理念〉,《歐洲國際評論》,2010年第6期,頁129-150。
陳永發,〈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 期(2012年3月),頁213-222。
陳亞平,〈《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與 清末修律辨析〉,《清史研究》2004年2月第一期,頁58-65。
陳儀深,〈自由民族主義之一例-論《獨立評論》對中日關係問題的處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12月1日),頁261-289。
夏晉麟著;蕭廉任譯,〈我五度參加外交工作的回顧〉,《傳記文學》,第28卷第4期,( 1976 年 4月),頁80-81。
賈欽涵,〈皖南事變后周恩來與居里會談述析〉,《中共黨史研究》,2016年第2期,頁121-126。
馮玉軍,〈法律全球化的可能之道與東亞法治的建構〉,收於顏厥安,羅昌發主編,《全球化、正義與人權》,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1。
董霖譯著《顧維鈞與中國戰時外交》,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
滕珺,〈理想、困境與新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六十年的發展演變〉,《教育學報》,第7卷第2期( 2011年4月),頁28-39。
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2期(2013年12月),頁145-174。
閻書欽,〈從推崇到反思——抗戰時期國統區知識界對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認知〉,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著,《一九四○年代的中國》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蘭州大學孟子譯注小組著,《孟子譯注》,香港:香港文言書局,1960。
賴小剛,〈苦撐待變:從南京失陷到皖南事變期間的蔣介石(1937年12月-1941年1月)〉,收於吳景平編,《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在評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鍾芳樺,〈凱爾生:《純粹法學第一版》導讀〉,《台灣法學》,187期(2011年11月1日),頁119-127。

(五) 碩博士論文
吳慧貞,〈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多邊主義:以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雅青,〈華盛頓會議中英、美對華政策〉,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周宗仁,《國父世界大同思想之研究》,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硏究所碩士論文,1982。
傅璿華,〈從戰火中孕育理想:中國對聯合國成立的看法(1941-1945)〉,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子震,〈帝國日本の崩壞と國民政府の台灣接收ー戰後初期日台關係における脫植民地化の「代行」〉,日本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科博士論文,2012年。
劉傳暘,〈王世杰與中國外交,1937-1949〉,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六) 專書
入江昭(Akira Iriye)著 ; 李響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政法分社, 2016年。
王芃生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王芃生先生紀念集》,臺北: 編者,1966年。
王建朗,《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寵惠,《困學齋文存》,臺北: 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
王寵惠著,張仁善編,《王寵惠法學文集》,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年。
中村哲著,陳應年、王炎、多田正子譯,《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2年。
匹克(Otto Pick)著,朱堅章等譯,《集體安全》,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田小惠,《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1939-1949):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田學斌,《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新發展理念的邏輯機理和實現路徑》,北京: 新華出版社,2017年。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四部:國師策士,1932-1962》,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申曉雲,《民國政體與外交》,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卡列維‧霍爾斯蒂 (Kalevi J. Holsti)著,王浦劬譯,《和平與戰爭︰1648-1989年的武裝沖突與國際秩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出口治明著,周若珍譯,《全世界史講義》,臺北: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吉田裕著,周保雄譯,《亞洲、太平洋戰爭》,香港 :香港中和出版,2016年。
阿諾德.湯因比編,《美國英國和俄國:它们的合作和衝突 1941-1946年》,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克勞德(Inis L.Claude)著,張保民譯,《權力與國際關係》,臺北: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
克里洛夫(Krylov,S.B.)著,張瑞祥等譯,《聯合國史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5年。
余偉雄,《王寵惠與近代中國》,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約斯特・迪爾弗耳(Jost Dülffer)著 ; 朱章才譯,《二次大戰與兩極世界的形成 : 1945年2月4日,雅爾達》,臺北: 麥田出版社,2000年。
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著,卿劼譯,《聯合國過去與未來: 聯合國與建立世界政府的構想》,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
杜蘅之,《國際法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臺北: 綜合月刊,1973年。
沈志華,《中蘇關係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社,2011年。
孟衛東,《國共相爭與皖南事變》,臺北: 新銳文創, 2012年。
金光耀編,《顧維鈞與中國外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信夫淸三郎著 ; 周啓乾、呂萬和譯,《日本近代政治史 》(第四卷,走向大東亞戰爭的道路),臺北 : 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南茜.弗雷澤(Nancy Fraser)著; 歐陽英譯,《正義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間的再認識》,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 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高爾德(Thomas Franklin Galt)著,吳明實譯,《聯合國的組織》,香港九龍: 今日書局,1965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三冊,臺北: 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
陶樾,《現代國際史論》,上海:大東書局,1946年。
浦薛鳳,《免於恐懼之自由》,臺北: 聯合國同志會,1954年。
陳立文,《宋子文與戰時外交》,新店: 國史館,1991年。
陳立文,《抗戰期間中國爭取國際地位之努力論文集》,臺北: 東北文獻雜誌,2000年。
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陳爾靖編,《王芃生與臺灣抗日志士》,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梁敬錞,《開羅會議》,台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3。
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唐納德.戴維斯(Donald E. Davis)、尤金.特蘭尼(Eugene P. Trani)著,馬建標等譯,《誤讀異邦 : 20世紀美國人與中國、俄國的關係》,臺北: 獨立作家,2014年。
張忠棟,《胡適五論》,臺北 : 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張忠紱,《美國戰前的遠東外交》,(重慶: 獨立出版社,1944年。)北京: 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 2009年)。
彭敦文,《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年。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
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臺北: 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
楊奎松著,《國民黨聯共與反共》,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雷崧生,《國際組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
黃振威,《傅秉常傳:從香港大學到莫斯科中國大使館》,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賀伯特·畢克斯(Herbert P. Bix)著,林添貴譯,《昭和天皇 : 裕仁與近代日本的形成》,新北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瑪肯姬(David MacKenzie),喀然(Michael W. Curran)合著; 蔡百銓譯,《俄羅斯・蘇聯與其後的歷史》,臺北 : 編譯館,1995年。
劉星漢、倪世雄,《中國大百科全書.集體安全(政治學卷)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
熊式輝,《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 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 2008年。
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 :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蔣永敬,《抗戰史論》,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大綱》,臺北: 啟明書局,1959年。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費正清(Fairbank, John King)著; 陸惠勤等譯,《費正清對華回憶錄》,上海: 知識出版社,1991年。
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 : 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戴安娜.拉里(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流離歲月 : 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臺北: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Joshua S. Goldstein, Jon C. Pevehouse.著,歐信宏、胡祖慶譯,《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7年。
羅伯特‧帕克斯頓(Robert O. Paxton)、朱莉‧何偉(Julie Hessler)著;陳美君、陳美如譯,《西洋現代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6年。
羅伯特.畢可思(Robert Bickers)著,胡訢諄譯,《滾出中國: 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羅香林,《傅秉常與近代中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年。
羅傳賢,《立法學實用辭典》,臺北 :五南出版社, 2014年。
關貴海、欒景河編著,《中俄關係的歷史與現實》(第二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藤原彰著,陳鵬仁譯,《解讀中日全面戰爭》,臺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

二、英文部分
(Ⅰ)Books
Bentwich, Norman De Mattos, and Martin, Andrew, A Commentary on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by Norman Bentwich and Andrew Martin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1951).
Burns, James MacGregor, Roosevelt: The Soldier of Freedom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0).
Conn, Stetson, and Fairchild, Byron, The Framework of Hemisphere Defense :the Western Hemisphere (Washington : Government Reprints Press,2002).
Danchin, Peter G., and Fischer, Horst, eds., United Nations Reform and the New Collective Security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Dower, John W., War Without Mercy : 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1986).
Fairbank , John King, Chinabound : A Fifty-Year Memoir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1982).
Fishel, Wesley R., The End of Extraterritoriality in China ( New York: Octagon Books,1974).
Garver, John W., The Sino-American alliance : Nationalist China and American Cold War strategy in Asia(Armonk, N.Y. : M.E. Sharpe,1997).
Hilderbrand, Robert C., Dumbarton Oaks : the origi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search for postwar security(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0).
Inis L. Claude,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New York : Random House,1962).
Keylor, W New illiam R.,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and Beyond :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since 1900(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Kirby, William C.,“China Stands Up: The Wartime Foundations of China’s Emergence as a Great Power”,收於《戰爭的歷史記憶》,臺北: 國史館,2015年。
Langer, William L., and Gleason, Sarell Everett, The Undeclared War,1940-1941(New York : Published fo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y Harper,1953).
MacKinnon, Janice R., and MacKinnon, Stephen R., and Agnes Smedley,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 Radical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Marshall, Jonathan, To Have and Have Not: Southeast Asian Raw Material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Ninkovich, Frank A., The Diplomacy of Ideas : U.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 1938-1950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Notter, Harley A., Postwar Foreign Policy Prepararation,1939-1945 (Washington : U.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 1949).
Orakhelashvili, Alexander., Collective securit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O′Sullivan, Christopher, Sumner Welles, Postwar Planning,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World Order,1937-1943(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Plesch, Daniel, America, Hitler and the UN how the Allies won World War II and forged a peace (London : I.B. Tauris, 2011).
Rosenman, Samuel I., ed., The Public Papers and Addresses of Franklin D. Roosevelt, 1940 (New York: Macmillan, 1941).
Russell, Ruth B.,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1940-1945(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1958).
Sewell, James Patrick, UNESCO and World Politics : Engag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Stoler, Mark A., Allies and Adversaries :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e Grand Alliance, and U.S. Strategy in World WarII(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0).
Sun, YouLi, Chin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1931-1941(Basingstoke: Macmillan,1993).
Thorne, Christopher G., Allies of A Kind: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 1941-1945(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Ⅱ)Periodicals
Burley, Anne-Marie, et al,“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New Gene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ship,”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July 1998(Vol. 92,No.3), pp. 367-397.
Inis L. Claude, Jr.,“Collective Legitimization as a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ummer 1966(Vol.20,No.3),pp.367-379.
Keith, Petersen,“The Uses of the Uniting for Peace Resolution since 195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ring 1959( Vol. 13, No. 2) ,pp.219-232.
Krill de Capello, H.H., “The Cre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1 (Winter, 1970), pp. 1-30.
Ruggie, John Gerard,“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61-598.

(Ⅲ)Documents
Hovet, Thomas, and Hovet, Erica, A Chronology and Fact 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1-1979 : Annual Review of United Nations Affairs (Dobbs Ferry, N.Y.: Oceana Publications, 1979).
Notter Harley A., Postwar Foreign Policy Prepararation,1939-1945(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I,Washington, 1949).
The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 Report of a Study Group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1975).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ocumen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San Francisco, 1945, vol. I, General (London ; New York : United Nations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 1945-1955).
U. S., Dep.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FRUS),1940, Japan,1931-1941, Vol. 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1955).
________,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FRUS), 1941, Vol. V, The Far Eas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1956).
________,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FRUS), 1941, Vol.Ⅳ, The Far East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1956).
________,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FRUS),1944, General, Vol. 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1959).
________,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FRUS),1944, General, Vol. I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1959).
________,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FRUS), 1945, General: The United Nations, Vol. I.
三、日文部分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 日米交涉一九四一年》,東京: 外務省,1990年.
服部卓四郎,《大東亜戦争全史》,東京: 原書房,1996年.
家近亮子,《蔣介石の外交戦略と日中戦争》,東京: 岩波書店,2012年。
秦郁彥,《日中戦争史》,東京: 河出書房新社, 1977年。

四、數位網路資料
1.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2017/5/19點閱﹚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 http://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2017/1/12點閱﹚
3. 中國社會科學網 : http://jds.cass.cn/ztyj/mgzzs/201605/t20160506_3324371.shtml.﹙2017/5/3點閱﹚
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41v04/d26.﹙2018/2/19點閱﹚
5. 手機人民網 :https://kknews.cc/zh-tw/news/q6xomg.html.﹙2018/1/19點閱﹚
6.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http://www.mofa.go.jp/mofaj/annai/honsho/shiryo.﹙2017/3/2點閱﹚
7. 英國國家檔案館: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2017/2/24點閱﹚
8. 美國國務院外交文件檔案網:
https://history.state.gov.﹙2018/1/4點閱﹚
7. 美國國家檔案館:
https://www.archives.gov.﹙2018/1/5點閱﹚
10.http://documentstalk.com/wp/currie-lauchlin-bernard-1902-1993/#fnref-1381-4.﹙2018/1/12點閱﹚
11. 鎮江方志網/人物傳: http://szb.zhenjiang.gov.cn/htmA/fangzhi/dt/30.htm.﹙2018/1/13點閱﹚
12. 聯合國網站/聯合國憲章: https://www.un.org/zh/sections/un-charter/chapter-i/index.html.
指導教授 賴澤涵 審核日期 2020-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