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728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13.58.247.31
姓名 羅程詠(Chen-Yung L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語碩士班
論文名稱 海陸客家話音韻特色的接觸比較研究──以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為例
(The Language Contact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ǎilù Hakka Dialect’s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Take Taiwan, China′s Chao-Hui Region, and West Borneo as Examples)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海陸客家話音韻特色的接觸比較研究──以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為例》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部分,先簡單介紹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三地的海陸客家話相關文獻,再來則是和方言語言接觸與演變的文獻分析,最後針對其他相關研究理論與方法進行介紹,並且也明確指出本研究將使用的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共時比較法」、「歷時比較法」、「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與分析法」。

  第二章則針對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的海陸客家話進行更詳盡的介紹,包含了原鄉的語言分布,移民居地的語言分布以及使用人口,並針對共通的音韻系統以聲母、韻母、聲調為單位的方式分別介紹,以表格呈現,個別的特色則以條列式分點列出。

  第三章分析了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聲、韻母內部的差異以及演變的過程,聲母部分,筆者分析了見曉組的影、云、以母實際音值,精知莊章組讀音的實際音值差異,以及個別特殊字音的聲母比較,包含了「鎮」、「貓」、「事」三字。韻母的比較方面,筆者分析了遇攝一等與三等在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的讀音差異由來,以及合口介音的去留比較,並透過與畲話、東江本地話的外部比較分析了主要元音o、a分布的可能差異來由。最後也針對部分個別特殊字音的韻母進行比較,包含了「話」、「國」、「柿」、「名詞詞綴」等等,這些分析的過程都搭配了地理分布與語言接觸的理論作為輔助。

  第四章將臺灣、中國潮惠地區、西婆羅洲海陸客家話的聲調調值透過平山久雄教授「聲調環流說」進行分析,除了探究海陸客家話內部調值差異的由來,也透過與龍華小片客家話的比較,擬測了海陸客家話今日聲調的七調格局的可能源頭。

  第五章為結論,除了將二到四章的內容進行統整之外,也將這些分析的結果應用到方言的區分與地區分片上。筆者重新確立了中國潮惠原鄉「海陸片」客家話的分片依據基礎,並且也將內部分小片的名稱修訂,舊稱的「河田小片」改為「陸揭小片」,「新田小片」改為「普豐小片」,以求更符合今日的行政區劃與實際語言分布代表性。
摘要(英) This thesis The Language Contact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ǎilù Hakka Dialect’s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Take Taiwan, China′s Chao-Hui Region, and West Borneo as Example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mainly elaborates the motivation, purpose, literature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s,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Hǎilù Hakka dialects in Taiwan, the Chao-Hui region of China, and West Borneo.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HRE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contact and evolution of other dialects and languages. The third part is introducing other related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which are Document Analysis, Fieldwork, Synchronic Comparison, Diachronic Comparis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Hǎilù Hakka dialects of The THREE in more detail, including the languag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of the original residences and immigration residences. It also presents the common phonological system (initials, rhymes, tones) in a table.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re listed by points.

In the chapter 3, we analyze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s initials and rhymes. In the part of initials, it not only clarifies the actual sound value of the Yǐng (影), Yún (云), Yǐ (以) of the initials Jìen, Xiǎo groups (見曉組) but the Jīng, Zhī, Zhuāng, Zhāng groups (精知莊章組). The other part of initials analysis presents comparison of the initials of individual special characters, including Zhèn (鎮, town), Māo (貓, cat), Shì (事, the thing to do). On the side of the rhymes comparison, we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rigins of division 1 and 3 (一、三等) of the rime Yù Shè (遇攝) and compared the existence of the medial “-u-” of The THREE. We used Shē Huà (畲話) and Dōng Jiāng Běndì Huà (東江本地話) as external comparison templates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owels “-o-”, “-a-” ‘s distribution (the vowels of division 1 and 2) in the syllable.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chapter, we also compare the rhymes of some individual special characters, including Huà (話, the words or dialects), Guó (國, country), Shì (柿, persimmon), and the noun affix (仔).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is supplemented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ories of language contact.

The fourth chapter use Hirayama Hisao (平山久雄)’s Tone Circulation Theory (聲調環流說) to analyze the tones of The THREE. Not only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the Hǎilù Hakka dialect’s tone differences, we also compare The THREE and Lúnghúa Hakka dialects sub-group (龍華小片客語), which help us find out the possible origins of Hǎilù Hakka dialect’s “7 tones” tone system.

The final chapter is Conclusion. We have organized the focus of the previous chapters, apply these findings to the distinction basis between dialects and delineation of dialect area. We also re-establish the basis of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of Hǎilù Hakka dialect in Chao-Hui region of China, revise the names of the varieties of it. The past “Hétián cluster”(河田小片) renamed “ Lùjiē cluster” (陸揭小片); the past “Xīntián cluster” (新田小片) renamed “Pǔfēng cluster” (普豐小片), which are more in line with today’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actual distribution.
關鍵字(中) ★ 海陸客家話
★ 臺灣客家話
★ 東南亞客家話
★ 接觸比較
★ 語言接觸
★ 地理資訊系統
關鍵字(英) ★ Hǎilù Hakka Dialect
★ Taiwan Hakka Language
★ South-East Asia Hakka Language
★ Language Contact Comparison
★ Language Contact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論文目次 目錄
致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圖次 XI
表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2
一、 三地海陸客家話研究文獻 2
二、 漢語方言語言接觸研究文獻 4
三、 漢語方言語音演變研究文獻 6
四、 其他理論與研究方法文獻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一、 文獻分析法 12
二、 田野調查法 17
三、 共時比較法 17
四、 歷時比較法 18
五、 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與分析法 18
第二章 海陸客家話概述與音韻系統描寫 19
第一節 海陸客家話簡述 19
一、 海陸客家人原鄉簡述 19
二、 臺灣、中國潮惠地區及西婆羅洲三地海陸客家話簡述 23
第二節 海陸客家話聲母系統 31
第三節 海陸客家話韻母系統 33
第四節 海陸客家話聲調系統 35
一、 聲調系統 35
二、 變調 36
第三章 聲、韻母內部差異演變分析與比較 41
第一節 聲母比較 41
一、 見曉組──影、云、以母 41
二、 精知莊章組 46
三、 個別特殊字音聲母比較 50
第二節 韻母比較 54
一、 遇攝讀音比較與層次分析 55
二、 合口介音去留比較 67
三、 主要元音o、a性質比較 72
四、 個別特殊字音韻母比較 76
第四章 聲調系統內部差異層次分析與比較 87
第一節 芎林王爺坑的特殊聲調格局概說 87
一、 基本調值(本調) 88
二、 替換調值(變調) 90
第二節 《陸豐方言》聲調構擬──文獻學的應用 93
一、 運用「元音上標符號」標示漢語聲調的歷史 93
二、 《陸豐方言》聲調擬測 95
第三節 聲調的源變 96
一、 各方言點聲調略述 98
二、 調值差異的演變過程 99
第五章 結論 113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13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1
附錄一:語音比較表格 133
一、 影云以母(潮惠原鄉、臺灣桃竹苗、西婆羅洲) 133
二、 溪母字(粵東客家話、東江本地話) 134
三、 精知莊章組(臺灣桃竹苗地區) 140
四、 遇攝字(粵東客家話、東江本地話) 141
五、 合口介音去留比較 145
六、 主要元音o、a性質比較 148
七、 個別特殊字讀音 151
附錄二:粵東、贛南聲調調值分布 155
一、 粵東、贛南客家話聲調表 155
二、 粵東閩語聲調表 157
三、 粵方言聲調表 157
四、 東江本地話聲調表 158
五、 粵東、贛南方言聲調調值分布圖 159
附錄三:其他語言分布相關數據表格 163
一、 清代吉康都聚落GIS資訊 163
二、 中國潮惠原鄉「海陸片」客家話鄉鎮 164
三、 臺灣桃竹苗中投客家地區語言分布(村里級) 16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丁思志,2013,〈香港:語言接觸的實驗室〉,《青海民族研究》第24卷第4期。頁171-176。
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1987,《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2,《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6,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2019年5月22日),取自網址https://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付新軍,2016,〈語言接觸下弱勢方言的微觀演變分析──以商洛客家方言詞綴的使用分析為例〉,《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頁109-111。
平山久雄,1984,〈江淮方言祖調值構擬和北方方言祖調值初案〉。《語言研究》第1期(總第6期),頁185-199。
平山久雄,2016,〈沿海閩南方言聲調的祖調值構擬〉。頁141-150。收錄於丁邦新主編,《漢語研究的新貌:方言、語法與文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向檸、貝先明,2013,〈穗、港、澳三地粵語單元音的聲學比較分析〉,《武陵學刊》第38卷第3期。頁114-126。
朱心怡,2007,《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桂芳,2013,〈客家人的遷徙与聚族而居_以廣東陸河為例〉,《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年05期。頁258-259。
江俊龍,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中杰,2004,《畲族語言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中杰,2009,〈大埔客家話與其週邊方言關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
吳中杰,2010,《廣東陸河客家話與其週邊方言關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
吳中杰,2011,〈臺灣南部、北部四縣話與廣東蕉嶺、梅縣客家話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
吳中杰,2012,〈臺灣海陸客家話的起源與形成〉,《歷史語言學研究》第5期。頁259-270。
吳中杰,2017,〈由對比分析的觀點看東勢客家語言的開放性質〉,《聲韻論叢》第19輯。頁47-62。
呂展曄,2013,《清領時期芎林、橫山地區客家地域形塑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十二屆教學碩士論文。
呂嵩雁,2007,《客家話《陸豐方言》的百年語言演變析探》。國立東華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計畫報告書。
李 菲,2018,《梅州客家方言語音的地理語言學研究》。中國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李如龍,2014,〈新界客家話百年接觸演變的啟發〉,《龍岩學院學報》第36卷第6期。頁1-7。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新魁,1990,〈宋代漢語聲母系統研究〉。頁217-228。收錄於李新魁主編:《語言文字論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慶華,2008,〈印尼棉蘭美達村客家話與苗栗四縣詞彙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在職專班田野調查發表。
林倫倫,2000,〈廣東閩粵客方言古語詞比較研究〉,《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頁47-54。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3卷第1期。頁97-140。
邱仲森,2005,《臺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湘雲,2004,〈臺灣閩客方言比較研究的意義及其語言比較〉,《問學》第六期,頁1-23。
邱湘雲,2006,《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侯小英,2005,《龍川方言的南北比較研究》。中國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洪惟仁,2007,〈臺灣地區語言方言分區與分佈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完整版)。
洪惟仁,2009,〈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關係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
洪惟仁,2012,〈兩岸閩客交界地帶的語言分佈與語言使用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
洪惟仁,2013,〈臺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語言暨語言學》第十四卷第二期,頁313-367。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洪惟仁,2013,《臺灣語言地圖集》之寫作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精簡報告。
洪惟仁,2014,《閩南地區方言地圖集》之寫作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惟仁,2019,《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臺北:前衛出版社。
范文芳,1996,〈竹東腔海陸客家話之語音現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第三期,頁215-237。臺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韋煙灶,2009,〈桃園地區粵東移民分布的地理意涵解析──以觀音,新屋,楊梅三地調查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八年度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2009,〈清代竹塹地區粵籍移民裔的遷徙、語言重整與認同客家化歷程之探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八年度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2010,〈新竹地區客家移民祖籍分佈的空間意涵解析-以湖口及新埔的調查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九年度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2014,〈兩岸閩客交界地帶族群分布所顯示的地理與語言意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2014,〈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臺閩粵族群與語言之互動──清代臺灣漢人移民原鄉與現在語種分佈之關係 (I)〉,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2017,〈臺灣閩客族群界線之劃分與空間分布之變遷──以族譜考察為中心的區域研究 (I)〉,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韋煙灶、曹治中,2013,〈以閩、客式地名來重建臺灣閩、客族群原鄉之歷史方言界線〉,《臺灣博物季刊》第32卷第4期。頁54-59。
徐汎平,2010,《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建芳、賴文英,2014,《《客家話陸豐方言》之譯校問題探析》。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海豐縣地方志編委會,2005,《海豐縣志(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海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5,《海豐縣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張小倩,2016,〈印尼西加里曼丹省華人族群文化認同初探──以坤甸和山口洋為例〉,《八桂僑刊》2016年12月第4期,頁48-55。
張承堯,2005,《由臺灣客家話看客粵語共同詞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張屏生,2016,〈105海峽兩岸客家話語緣關係研究(三)〉,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成果報告書。
張為閔,2008,《臺海兩岸海豐客家話之變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振興,2000,〈閩語及其週邊方言〉,《方言》2000年第l期。頁6-19。
張靜芬、朱曉農,2017,〈聲調大鏈移──從惠來普寧一帶的共時差異看聲調的系統演化〉。《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380 期),頁522-638。
曹志耘,2013,〈漢語方言的地理分布類型〉。頁13-22。收錄於曹志耘主編,《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逢甫,2004,〈客家話的承續與調適:大埔和詔安客家話在東南亞、臺灣與大陸原鄉的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曹逢甫,2010,〈四溪流域客家話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國科會政府科技計畫「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以鳳山、頭前、中港及後龍四溪流域為範圍之跨學科研究計畫」子計畫四成果報告。頁362-372。
曹雲華,2014,〈印尼山口洋的客家人──海外客家人的社會變遷之一〉,《八桂僑刊》2014年3月第1期,頁23-30。
梁心俞,2008,《印尼西加地區海陸客家話接觸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初升,2012,〈保留陽上調的龍川縣大塘村客家方言〉,《語言科學》第11卷第1期(總第56期)。頁:81-87。
莊初升、魏小萍,2012,〈一種保留獨立陽上調的粵東客家方言──龍川縣龍母鎮大塘村客家方音記略〉,《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頁72-92。
郭云云,2016,〈全球化時代語言接觸研究的新視角〉,《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4卷第2期,頁93-98。
陳子祺,2000,《新竹海陸腔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5,〈知莊章聲母的捲舌音-舌位的前化運動〉。第九屆國際暨廿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陳秀琪,2012,〈客家話聲母的前化運動〉。頁93-115。收錄於揣振宇主編,《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秀琪、黃菊芳,2017,〈同源異境客家話語言接觸下的發展與挑戰:臺灣與馬來西亞的比較〉,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
陳秀琪、羅肇錦,2013,〈「梅縣化」的檳城客家話〉,《客家研究》第六卷第二期。頁1-28。
陳秀琴,2013,《河婆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陸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2,《陸河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陸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5,《陸豐縣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彭盛星,2018,〈廣東陸河東坑到臺灣海陸客話的語音變化〉,《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十二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彭瑞珠,2013,《臺灣、大陸、馬來西亞三地梅縣客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普寧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5,《普寧縣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温東芳,2014,《普寧“半山客”語音的比較研究》。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Saussure, Ferdinand de),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譯),臺北:弘文館出版社,頁189。(原著出版年:1916)
黃秀媛,2010,《揭西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惠珍,2008,《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菊芳、江敏華、鄭錦全,2012,〈後龍海陸客家話的語音變異〉。《臺灣語文研究》第7卷,第1期,頁129-150。
黃菊芳、陳秀琪、江敏華、鄭錦全,2013,〈臺灣南庄海陸客家話舌葉音的變異與消失〉。《客家研究》第六卷第二期,頁29-66。
楊時逢,1957,《臺灣桃園客家方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學研究所。
楊惠娟,2016,《紫金客家方言語音研究》。中國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萬波、莊初升,2014,〈粵東某些客家方言中古知三章組聲母今讀的音值問題〉。《方言》2014年第4期,頁334-342。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1959,《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臺北市: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遠藤雅裕,2019,〈Het Loeh-foeng-dialect (陸豐方言)所記錄的印尼陸豐客語語法特點〉,《中央大学論集》(日本)第40號。頁1-31。
劉秀雪,2010,〈四溪流域客家話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國科會政府科技計畫「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以鳳山、頭前、中港及後龍四溪流域為範圍之跨學科研究計畫」子計畫四成果報告。頁336-348。
劉秀雪,2012,《閩客互動下的語音變化:以廣東普寧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鎮發、劉慧玲,2000,〈印尼加里曼丹島西部的海陸腔客家話〉,《第三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潘家懿、謝鴻猷、段英,2000,〈陸河客家話語音概況〉,《第三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鄧盛有,2000,《臺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2014,〈揭西縣上砂客家話調查研究〉,《臺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三輯,頁47-62。臺灣:社團法人臺灣客家語文學會。
鄧盛有,2015,〈臺東關山四海話的研究〉,《聯大學報》第12卷第1期。頁135-157。
盧彥杰,1999,《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佳旻、盧秋蓉、黃菊芳、郭彧岑,2010,〈語言分布GIS地理資訊系統建置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語料庫建置入門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50-59。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初版,2010年再版)
鍾榮富,2006,〈四海客家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2期。頁523-544。
羅程詠,2017,〈苗栗南庄與新竹芎林海陸客家話比較研究〉。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術機構計畫成果全文。
羅程詠,2019,〈南庄海陸客家話的四縣客家話借詞舉隅與成因分析〉。新生醫校第十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揚學術研討會。
羅肇錦,1990,《臺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羅慶利,1947,《羅氏族譜》。作者自印。
蘇軒正,2010,《大埔、豐順客家話的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蘇媺祺,2010,《陸河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Adobe Inc. 2018. Adobe Photoshop CC. Softwares.
Heidhues, Mary Somers. 2003. Golddiggers, Farmers, and Traders in the“Chinese Districts”of West Kalimantan, Indonesia. New York: SoutheastAsia Program Publications, Cornell University.
QGIS Development Team. 2019. QGIS 3.6. Software.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83.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Eds. Charles Bally and Albert Sechehaye. Trans. Roy Harris.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Schaank, Simon. H. ;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Bennett M. Lindauer. 1979.《The LU-FENG dialect of Hakka》(陸豐方言)。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
Schaank, Simon. H. 1897. Het Loeh-Foeng Dialect.(《客家話陸豐方言》) Leiden, E.J. Brill.
Sridhar, S. & Sridhar, K. 1980. The syntax and psycholinguistics of bilingual code-switching.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4, 407–416.
Van Coetsem, Frans. 1988. Loan phonology and the two transfer types in language contact. Dordrecht, Holland ; Providence, R.I.: Foris.
Winford, Donald. 2005. Contact-induced changes: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es. Diachronica, 22(2), 373-427.

指導教授 陳秀琪 黃菊芳(Hsiu-Chi Chen Chu-Fang Huang) 審核日期 2020-8-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