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3305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4 、訪客IP:3.138.114.94
姓名 梁光宗(Kuang-Tsung L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系營建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重大災害工程事故證據調查管理原則之研究—以刑案現場及專家鑑定為中心
相關論文
★ 區域排水工程流廢標之有效因應對策評估與選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2024-7-1以後開放)
摘要(中) 摘要
「發現真實」是刑事司法的重要任務。重大災害工程事故發生時,以救災為首要任務,但事故是否涉有貪瀆舞弊或人為疏失應予刑事究責,每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工程災害責任之判斷,牽涉工程與法律的科際整合,具高度之專業性,每待專家參與鑑定。完備的證據調查,攸關鑑定之品質,倘若現場封鎖、人員管制、採證及證物監管等關鍵管理環節出問題,不僅倚為基礎的鑑定正確性堪虞,後續犯罪偵查及審判結論也會產生動搖。
依災害防救法相關規定,當重大災害發生時,各級政府機關(單位、團體)進駐現場,救災人員、重型機具雜沓進出,為搶救而拆移危險建築或工作物,屬緊急救災所必須之作業,但對刑案現場及證據也會造成破壞。我國檢察官為刑事訴訟之偵查主體,為廣義的司法官,指揮各級司法警察(官)、協調相關機關進行犯罪偵查,在憲法權力分立架構下,雖不參與行政救災措施,惟二者任務卻平行又緊密連結。工程災變案件,如何在無礙救災的前提下,調和災害應變措施,進行刑案現場管理措施,藉由專家協助鑑定,完善司法科學證據調查,正確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促進人民對司法之信賴,為辦理是類災害案件的核心課題。
妥善的現場管理及專業鑑定,為工程災變證據調查是否得宜的兩大礎石,本研究以刑事偵查為範圍,經由文獻回顧、實例探討及法律(規)分析,就相關法制及實務運作調和提出心得與建議,期災害應變、刑事偵查與行政或運輸事故調查等多元機制能併行順遂,進而優化災害事故犯罪偵查之效能,提升司法科學證據之品質。
摘要(英) ABSTRACT
“Seeking the truth” is the found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While the incidents of major infrastructure disaster, the public’s attention is often spotlighted onto crisis containment and victim rescue, rather than possible criminal activities underneath the disaster; in such case,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which seeks to prosecuting criminal acts must compete with the shifted public attention.
Seeking truth from the incident of infrastructure disaster involves the professional interplay of law and engineering.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what has actually happened and who has acted criminally often calls for forensic examination. A well-executed forensic examination requires containment of the crime scene, traceable control of relevant individuals, thorough collection of on-site evidence, and foolproof chain of evidence. Any faulty leakage throughout the process may cost the prosecution the case in futile.
According to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ct,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will first response to a specific disaster, along with its personnel, instruments and heavy equipment. These intervening activities obviously would pollute a “crime scene”. Since the prosecutor is not part of the first-response agencies, this creates immense difficulty as well as impairment for criminal justice to function normally. Thus, this research work would inquire the relationship, under the leg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prosecutor and those first-response agencies, regarding the control of the personnel, disaster site, and other relevant activities, for criminal justice to properly fruition. It is also the aim of this work to discuss a collaborative procedure, thru which the prosecutor can direct and lead the disaster investigation, while allow the disaster rescue to proceed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validation of field empirical evidence, this work has presented an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which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his work argues that the leadership of a prosecutor for managing a major infrastructure disaster is not just vital, but also constitutional legitimate. The parallel processing of disaster rescue and crime investigation is feasible, if the prosecutor would lay the rules for all stakeholders at the beginning and act as the pivot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them. The findings of this work can be adopted as part of the current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rotocol, and contribute to quality assurance for future disaster investigative operations.
關鍵字(中) ★ 災害應變
★ 刑事偵查
★ 行政調查
★ 運輸事故調查
★ 刑案現場管理
★ 鑑定
關鍵字(英) ★ disaster response
★ criminal investigation
★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 transportation occurrence investigation
★ crime scene management
★ expert examination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範圍 5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 重大災害與應變法制 8
2.1.1 重大災害之法制定義 8
2.1.2 重大災害類型與應變機制 10
2.2 工程與法律科際整合 16
2.2.1工程與公法、私法及刑事法 16
2.2.2工程與「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法律規範 17
2.2.3工程生命週期與法律規範 20
2.3 鑑識工程及刑案現場管理 21
2.3.1鑑識工程與刑案調查 21
2.3.2刑案現場管理 24
2.4 刑事訴訟鑑定 25
2.5 行政調查與重大運輸事故調查 26
2.6 小結 29
第三章 重大災害應變與刑事犯罪偵查 31
3.1 重大災害應變體系與權責機關任務 31
3.2 重大災害刑事案例回顧與分析 38
3.3 重大災害應變與刑案現場管理 44
3.3.1重大災害現場概況 44
3.3.2救災工作與刑事偵查 47
3.3.3重大災害事故現場管理 50
3.4 重大災害刑案偵查、行政調查與重大運輸事故調查 54
3.4.1事故主管機關之行政調查 54
3.4.2運安會之重大運輸事故調查 58
3.5 小結 59
第四章 重大災害工程事故鑑定 62
4.1 刑事鑑定與行政調查、重大運輸事故調查 62
4.1.1鑑定制度概說 62
4.1.2行政調查、重大運輸事故調查之輔助應用 64
4.2 以鑑識工程為內涵的重大災害工程事故鑑定 66
4.2.1鑑識工程前置化導入現場管理及蒐證調查 66
4.2.2強化司法科學證據引用法則 67
4.2.3提升現場科學採證方法 69
4.2.4 結合災害應變與鑑識工程的證據調查流程 70
4.3 刑事訴訟法鑑定部分修正草案對重大工程事故災害案件之影響 73
4.4 重大災害工程事故刑事訴訟鑑定之難題 79
4.5 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圖目錄
圖1 研究流程圖 7
圖2 中央至地方防救體系架構圖 9
圖3 重大災害法制定義關係圖 10
圖4 工程與法律交錯圖 17
圖5 「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法律規範與營建工程關係圖 19
圖6 建築物生命週期與法律規範關係圖 21
圖 7重大工程災害事故現場進駐機關及在場人員示意圖 30
圖 8中央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圖 37
圖 9高屏大橋斷落塌陷民眾圍觀圖 46
圖 10 高雄大氣爆事件,出動人員機具搶救圖 46
圖 11南方澳大橋坍塌,大型平台船救災圖 47
圖 12 南方澳大橋坍塌事故無人機測繪正射影像圖 48
圖 13 南方澳大橋坍塌事故無人機測繪三維點雲資料圖 48
圖 14南方澳大橋坍塌事故LIDAR三維點雲成果圖 49
圖 15 刑案現場封鎖線概念圖 51
圖 16重大災害事故刑案現場管理流程圖 53
圖 17 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組織架構及成員圖 55
圖 18 1021普悠瑪翻覆事故原因歸納分析起司理論圖 56
圖 19災害應變、刑事偵查與行政調查順序概念圖 60
圖 20重大災害工程事故現場處置及證據調查管理原則彙總圖 72


表目錄
表1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標準 11
表2 各機關(單位、團體)進駐災害應變中心之任務 31
表 3檢察機關重大災害案件辦案實錄及有關機關調查報告回顧 39
表 4檢察機關及行政機關處置重大災變作為對照表 43
表 5 1021普悠瑪列車翻覆事故歷次行政調查報告 5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朱富美,科學鑑定與刑事偵查,初版,翰蘆,2004年1月。
李昌鈺,刑案現場蒐證,林茂雄譯,初版,中央警察大學,1999年。
法務部,第一審檢察官辦案手冊—重大災害案件之處理,2003年5月。
林明鏘、郭斯傑,工程與法律十講, 3版,2018年2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8版,新學林,2017年10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4版,元照,2014年9月。
林燦璋、林信雄,偵查管理—以重大刑案為例,2版,五南,2009年1月
曾春僑、莊忠進,刑案現場處理與採證, 4版,元照,2020年9月。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斷層上的烙痕—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檢察機關職權發動之具體實踐與作為,2000年3月24日。
臺灣澎湖地方檢察署,華航五二五空難事故檢察機關相驗實錄,2002年10月。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機關處理天然災害危機應變措施—以莫拉克災害為中心,2011年4月25日。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高雄大氣爆偵辦實錄,2015年3月。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0206臺南大地震偵辦實錄,2017年1月。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0816屏東恆春戰車翻覆偵辦實錄,2019年5月。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021普悠瑪翻覆事故偵辦實錄,2021年1月。
(二)專書論文
吳詩敏、劉素吟、李天惠,「營建工程爭議之鑑定」,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七) 法院判決與營建工程鑑定之探討,初版,元照,2016 年9月。
林貝珊、盧鏡臣、鄧子正,「台灣近年重大災害及其對防救災體系之影響回顧」,警大八十年—警察科技論文選輯校慶專書,2016年9月。
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新民事訴訟法之理論與實務第二卷—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2版,新學林,2014年12月。
郭品毅、饒孟皓、黃儉忠、林翊婷、顏漢彰,「法律規範方法隨新興價值變遷—以營建工程為例」,邁向科技整合的法學研究,初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2013年6月。
顏玉明,「司法實務之工程鑑定解析」,當代營建工程暨法律,初版,元照,2021年1月。
(三)期刊論文
李承龍,「犯罪現場調查與司法科技發展之研究」,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6),法務部司法官學院,2013年12月。
李承龍,「強化鑑識科學—評估建置國家級鑑識科學中心和實驗室之研究」,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7),法務部司法官學院,2014年10月。
李承龍、方圓、蔡佩芬,「證物監管鏈之研究—從重大案例談強化之道」,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2),法務部司法官學院,2019年10月。
邱筱雯,「專家訴訟支援之立法研析」,全國律師雜誌,2020年6月
張熙懷,「正視道伯規定的蝴蝶效應」,人權會訊,第113期,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2014年7月1日。
蘇昭郎、李洋寧、鄧敏政,「都市基礎設施系統運作的災害管理模型」,環境工程會刊,第 24卷第2期,2013年6月。
(三)學位論文:
紀懿倫,「司法訴訟實務上營建工程爭議之鑑定使用研究」,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6月。
趙修美,「工程技術鑑定程序及類型化原則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
劉耀明,「刑事鑑定報告證據能力之研究-以美國法為借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7月。
施俊堯,「鑑識在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應用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6月。
(四)會議資料及調查報告: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2017年9月8日。取自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1581。
蔡崇義、楊芳婉、高涌誠、陳師孟、楊芳玲,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司法科學鑑定制度之研析」報告,2010年1月17。取自監察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nt.aspx?n=133&s=6932。
行政院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臺鐵6432次普悠瑪列車新馬站內正線出軌事故初步調查結果」記者會簡報,2018年12月21日。取自交通部1021普悠瑪事故調查資料專區網頁,網址:https://event.motc.gov.tw/index.jsp?webid=201812270001。
行政院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臺鐵6432次列車新馬站內正線出軌事故調查事實、原因及問題改善建議報告」,2018年12月21日。取自行政院網站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403c4c99-6884-4705-9887-c1972a4b83c5。
交通部,「臺鐵6432次列車新馬站內正線出軌事故行政責任調查報告」,2019年5月。取自交通部1021普悠瑪事故調查資料專區網站https://event.motc.gov.tw/index.jsp?webid=201812270001。
行政院,「臺鐵總體檢報告」,2019年11月18日。取自交通部1021普悠瑪事故調查資料專區網站https://event.motc.gov.tw/index.jsp?webid=201812270001。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臺鐵第6432次車新馬站重大鐵道事故(補強)調 查報告」,2010年10月。取自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網站https://www.ttsb.gov.tw/1243/22450/24366/。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108年10月1日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公路事故,(第一冊)(第二冊),2010年11月。取自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網站https://www.ttsb.gov.tw/1243/22385/23235/。
二、英文文獻
Edited by Stephen E.Petty(2013). Forensic Engineering: Damage Assessments for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Structures.CRC Press.
三、網路資料
(一)政府網站
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https://cdprc.ey.gov.tw/Page/A80816CB7B6965EB。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s://www.judicial.gov.tw/tw/mp-1.html。
司法院法學檢索系統 https://law.judicial.gov.tw/。
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 https://gase.most.ntu.edu.tw/。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 https://www.ilc.moj.gov.tw/。
(二)媒體網頁
中時新聞網,「打開台灣斷橋史 30多年來這5座最驚魂!」,2019年10月1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001002162-260405?chdtv。
中時新聞網,「不斷遭汙名化,殺警案精神科醫師曝開庭內幕:拒接鑑定工作」,2021年2月28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228002975-260402?chdtv。
中時新聞網,「太魯閣出軌 案發當下不只李義祥?檢察長:至少2人以上」,2021年4月5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05001733-260402?chdtv。
PeoPo公民新聞,「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事件圖輯」,2019年10月1日,取自https://www.peopo.org/news/424597。
自由時報,「最新:28具屍體確定為洪丕祥(50歲)」,2014年8月2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71317。
端傳媒新聞網,「王价巨:災難發生時,別讓失序的『危機溝通』成為更大的危機」,2021年4月17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417-taiwan-crisis-communication/。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ensic_engineering。
指導教授 謝定亞 博士 審核日期 2021-7-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