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40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6 、訪客IP:3.144.102.1
姓名 涂藍云(TU, LAN-YU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走向經典的意義之途--王弼《周易注》的當代詮釋
(Towar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Classics : On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Wang Bi′s Zhou Yi Zhu)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中國傳統上,「經典」具有絕對的優先性,歷來學者皆從經典出發,透過注疏工作的進行,開顯出經典的意義。本論文由經典的優先性出發,清楚界定「經典」與「詮釋者」之間的主從關係為──「經典」為主、「詮釋者」為從,並自哲學詮釋學的視角,以呂格爾語義學路徑的詮釋學理論為基礎,藉由呂格爾定義下的象徵的多義性質、隱喻的作用、語境在詮釋時的重要性等,探究《易經》意義開顯背後的理論基礎與詮釋方式,歸結出詮釋者在進行《易經》詮釋時的三個進程。

本論文以上述的詮釋理論為基礎,對王弼《周易注》進行逐句說解,審視王弼《周易注》對《易經》意義的開顯進程、《周易注》所呈現出的意義內涵,並在思想史脈絡中破除了傳統上認為王弼「援老入易」的合理性──本論文以嚴格的方式審視此說,探究王弼是否將「援老入易」視為其解《易經》時的原則性方法?本論文最終指出,王弼以回歸《易傳》解經模式的方式,開顯出面對《易經》時屬於王弼的「《易經》的意義」。當中詮釋的偏重點在面對卦象時人事的應世或個人的自處,儒、道、《易傳》的相關觀念及語彙在《周易注》中乃為王弼為了解通《易經》這本卜筮之書時的工具性援用。王弼在社會意義的層面使用了儒、道、《易傳》之概念與語彙,而非站在哲學的高度,將相關觀念視為解《易》時貫穿全書的問題意識,亦未對各家理論進行系統性的闡發。故統觀《周易注》,我們無法因此將王弼納入任一家派,也無法藉《周易注》而將其視為一具有核心問題意識的哲學家,王弼注《易》乃是以一名經典詮釋者的立場出發,開顯出其面對《易經》時的「不同的理解」。
摘要(英)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tudies, the classics have an absolute priority in interpretation. Scholars have been using the classics as the basis for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they have begun to interpret them through their annotations to uncover their meaning. The focus of the dissertation was on the precedence of the classics. First, it clearly def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c" and the "interpreter" -the "classic" as primary and the "interpreter" as a subsidiary.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based on the hermeneutic theory of Ricoeur′s semantic path, it studied and analyzed how to explore and interpret the contents and meanings of the Yijing through the important factors defined by Ricoeur, such as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symbols", "the role of metapho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interpretation".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interpretative approaches behi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and finally summarized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interpreter′s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interpretive theories, the dissertation explained Wang Bi′s Zhou Yi Zhu,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examines the methodology and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the Yijing in Wang Bi′s Zhou Yi Zhu, as well as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Zhou Yi Zhu as it is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reviewed and challeng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belief that Wang Bi’s "Invoking the ideas of Lao Tzu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jing". It critically reviewed this statement to examine whether Wang Bi took the principle approach of "Invoking the ideas of Lao Tzu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jing" in Zhou Yi Zhu. Finally, it was indicated that Wang Bi adopted a mode of revert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 Zhuan, interpreting a whole series of Yijing that belongs to Wang Bi himself. The main focus of his interpretation was on the personal treatment of people and the individual′s self-knowledge of the world. The concepts and vocabulary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Yi Zhuan were only used as a tool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jing. He used them in a socially meaningful way, but did not take the relevant concepts as the problema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book in interpreting Yijing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nor did he make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of the theories of each school. After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book Zhou Yi Zhu, it was impossible to place Wang Bi in any academic school or to consider him as a philosopher with awareness of core issu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categorize Wang Bi into any school of thought or to consider him as a philosopher with a central problemat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his Zhou Yi Zhu. One conclusion was that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wa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terpreter of the classics, interpreting his "Andersverstehen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Yijing.
關鍵字(中) ★ 王弼
★ 《周易注》
★ 援老入易
★ 經典詮釋
★ 象徵
★ 隱喻
★ 語境
關鍵字(英) ★ Wang Bi
★ Zhou Yi Zhu
★ Classic Interpretation, Invoking the ideas of Lao Tzu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jing
★ Symbol
★ Metaphor
★ Context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賢研究成果概述………………………………………………………………………………………….14
一、湯用彤先生之王弼論述 14
二、牟宗三先生之王弼論述 20
三、當代學界之王弼論述 27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47
第二章 對湯牟戴三位先生王弼詮釋之反省──以「援老入易」為討論核心 61
第一節 湯用彤先生王弼論述之反省──以「援老入易」為討論核心…………………….62
一、王弼與荊州學派之關聯 62
二、王弼與漢代道家之關聯 72
三、小結 77
第二節 牟宗三先生王弼論述之反省──以「援老入易」為討論核心…………………….78
第三節 戴璉璋先生王弼論述之反省──以「援老入易」為討論核心…………………….85
第四節 結論……………………………………………………………………………………………………………….101
第三章 從《易經》意義的開顯到王弼《周易注》的詮釋方法 105
第一節 《易經》意義開顯的理論探討…………………………………………………………………….105
一、《易經》詮釋的難題 105
二、「語境」的定義及其重要性──兼論《易經》的語境問題 108
三、如何引發《易經》的意義 112
四、《易經》意義的進一步分殊 124
五、《易經》意義的開顯──以〈象傳〉解〈乾卦〉為例 126
第二節 王弼《周易注》的詮釋方法──由《周易略例》見王弼解《易》之基本方針…………………………………………………………………………………………………………………..129
一、由〈明彖〉見「一卦之主」在王弼解《易》時的引領地位 132
二、由〈明爻通變〉見王弼解卦時對六爻變化的重視 135
三、由〈明卦適變通爻〉見王弼在解卦時對「時」的重視──適時而變的必然 138
四、由〈明象〉見「言」與「意」間的互動──卦爻意義的產生 142
第三節 王弼《周易注》的詮釋方法──由《周易略例》見王弼解《易》時的應用與例外……………………………………………………………………………………………………………….145
一、由〈辯位〉明爻位說裡的例外──「初上无陰陽定位」 145
二、由〈略例下〉見王弼在解卦上的彈性與變動 148
三、由〈卦略〉見王弼對解卦方法的具體演示 158
第四節 結論……………………………………………………………………………………………………………….167
第四章 王弼《周易注》對《易經》意義的開顯 177
第一節 王弼《周易注》的詮釋脈絡1──自〈乾〉、〈坤〉兩卦起論…………………..178
1‧〈乾〉䷀(乾下乾上) 178
2‧〈坤〉䷁(坤下坤上) 187
第二節 王弼《周易注》的詮釋脈絡2──舉上經八卦為例…………………………………..195
1‧〈泰〉䷊(乾下坤上) 195
2‧〈否〉䷋(坤下乾上) 199
3‧〈臨〉䷒(兌下坤上) 203
4‧〈觀〉䷓(坤下巽上) 206
5‧〈剝〉䷖(坤下艮上) 210
6‧〈復〉䷗(震下坤上) 213
7‧〈習坎〉䷜(坎上坎下) 219
8‧〈離〉䷝(離下離上) 223
第三節 王弼《周易注》的詮釋脈絡3──舉下經十卦為例…………………………………..226
1‧〈遯〉䷠(艮下乾上) 226
2‧〈大壯〉䷡(乾下震上) 228
3‧〈夬〉䷪(乾下兌上) 230
4‧〈姤〉䷫(巽下乾上) 233
5‧〈震〉䷲(震下震上) 236
6‧〈艮〉䷳(艮下艮上) 238
7‧〈巽〉䷸(巽下巽上) 242
8‧〈兌〉䷹(兌下兌上) 245
9‧〈既濟〉䷾(離下坎上) 247
10‧〈未濟〉䷿(坎下離上) 251
第四節 王弼《周易注》所開顯的意義世界──兼論「援老入易」說的合理性…..255
一、由《易傳》而來的養分 256
二、《周易注》中的道家語彙與概念 265
三、王弼《周易注》的問題意識及其所開顯出的語意性意義 274
總結──經典意義下的王弼《周易注》 277
徵引書目 281
參考文獻 一、古籍(以原作者年代先後排列)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第9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第8冊),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上冊),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據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朱熹撰,鄭明等校點,莊輝明審讀:《朱子語類(三)》,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第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收入《黃宗羲全集》(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張惠言:《茗柯文編》(二編),卷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後漢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焦循著,陳居淵校點:《易章句》卷8,收入《雕菰樓《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新北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二、今人論著(以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年。
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卷第9,收入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8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佛性與般若》(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牟潤孫:《注史齋叢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1卷),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范良光:〈坤傳道德創造的存有論〉,《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真理與方法》解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胡頌平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10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高 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高齡芬:《王弼與郭象玄學方法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程元敏:《漢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魏晉玄學──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魏晉的自然主義》,收入《魏晉玄學──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魏晉玄學論稿》,收入《湯用彤全集》(四),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魏晉玄學》,收入湯一介主編:《湯用彤全集》(六),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2020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蒙文通:《經學抉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廖炳蕙:《里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周易問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周易經傳疏解》,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1年。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謝維揚等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廣州:廣州教育出版社,2009年。
顧頡剛:《古史辨》,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德〕高達美(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真理與方法》(第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法〕呂格爾(Paul Ricoeur)著,陶運華、袁耀東、馮俊、郝翔等譯:《解釋學與人文科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呂格爾(Paul Ricoeur)著,公車譯:《惡的象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二)專書論文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15-50。
莊耀郎:〈牟宗三先生與魏晉玄學──《才性與玄理》讀後誌疑〉,《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頁311-324。
謝大寧:〈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收入《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頁285-329。
───:〈何謂「易經的意義」?〉,收入《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中國文學系,2008年),頁261-280。
劉笑敢:〈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芻議〉,收入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33-58。
〔法〕呂格爾(Paul Ricoeur)著,洪漢鼎譯:〈存在與詮釋學〉,收入《詮釋學經典文選(上)》,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頁259-280。

(三)期刊論文
何益鑫:〈伊川艮止大義解〉,《周易研究》2013年第2期(總第118期),頁57-63。
岑溢成:〈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第9期,1992年12月,頁27 - 54。
───:〈魏晉言意之辨的兩個層面〉,《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頁17-36。
沈清松:〈從「方法」到「路」──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9期,2005年9月,頁61-77。
洪漢鼎:〈文本,經典與詮釋──中西方經典詮釋比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 年第32 卷,頁19-35。
高齡芬:〈王弼《周易注》之主爻論述〉,《北臺國文學報》2期(2005年6月),頁47-59。
馬行誼:〈試論王弼《老子注》的思想脈絡〉,《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19卷2期(2005年12月),頁53-70。
程元敏:〈季漢荊州經學(上)〉,《漢學研究》,第4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66-183。
───:〈季漢荊州經學(下)〉,《漢學研究》,第5卷第1期,1987年6月,頁229-263。
楊自平:〈論古史辨易學之後的易學開展〉,《經學文獻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第18輯),頁220-236。
楊慶中:〈出土文獻、《易》與中國哲學史料〉,《國學學刊》2013年第2期,頁85-143。
鄭吉雄、傅凱瑄:〈《易傳》作者問題檢討〉(上),《船山學刊》2005年第3期,頁62-76。
───:〈《易傳》作者問題檢討〉(下),《船山學刊》2005年第5期,頁76-87。
賴賢宗:〈本體詮釋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省思:以老子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年4月,頁87-99。
謝大寧:〈經典的存有論基礎〉,《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7期(2005年12月),頁59-80。
───:〈經典的存有論基礎(續)〉,《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7年第1期(總第9期)(2007年6月),頁189-212。
───:〈再論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學版)》,第1期,2017年1月,頁6-12。
謝君直:〈王弼思想型態的再分判〉,《揭締》9(2005年7月),頁125-152。
龐秀成:〈思想文本的創造性翻譯:基於「五謂」的詮釋學進路〉,《譒》創刊號,2020年10月,頁39-53。

(四)學位論文
涂藍云:《王弼思想體系的反思與建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蔡月禛:《王弼易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五)會議論文
謝大寧:〈經典詮釋的認識論基礎──從經典存有論問題向認識論的過渡〉,《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10月,頁255-266。
───:〈道德、教養、知識、理解──經典詮釋的方法論困境〉,儒學傳統與現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暨「儒學在臺灣的研究現況與未來」論壇,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儒學研究室,2013年6月7日。
指導教授 楊祖漢 謝大寧 審核日期 2022-1-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