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鍾富順(CHUNG FU SHU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參與廟宇志工行為之研究:以平鎮義民廟為例 (The Research of Volunteers participating in Temple: Yi Ming Temple as the Case Study)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大數據的時代,服務是一種主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美德行為,服務必須擴大參與規模與權責,在你服務的經驗中,您遇到的志工有哪一些讓你覺得不合適的行為表現:亦才能,助人的美德及福利活動;並以自由意志付出自己從事福利;心理健康及社區發展等方面的工作;具組織性的利他行為;之中指志工沒有收取任何薪金報酬;之中指是以幫助他人或對所處的情境有益的活動,並為在其他周圍直接助人。
本研究旨在探討平鎮義民廟參與廟宇志工行為的動機因素、如何安排、成長轉變、宗教信仰等變項間之關聯性的影響,在研究方法上透過半結構式進行質化訪談,係針對以平鎮義民廟服務志工為研究對象,以人格特質來探討志工們的行為意向之影響。
一、 志工除了依個人的興趣和居住地的考量外,最重要的是參與志工服務的「動機」,由多個錯綜複雜所構成的因素,能引發內外在的作用,引起行為產生的來由,既是行為的來因,它也影響行為持續時間的長短。
二、 「安排」確定時間表預估工作時數,投入服務的期間和「如何安排」時間的彈性,工作地點,志工服務於那裡。
三、 在服務中獲得自我「成長轉變」,期待服務他人助人為善,從服務中可以得益就是:學習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打發時間、追求個人自我成長、並結交好友擴大人際關係、得到「快樂」獲得成就感、能力提升肯定自我價值、溝通技巧口才變好、提升社會地位、受意識型態引導、提昇工作效能,甚至人生觀正向改變。
四、 有個人堅定的「宗教信仰」為基礎,從信仰的虔誠程度和客家族群的認同感兩方面,加上自身對於所加入之宗廟團體皆有高度之認同感與向心力,志工投入廟宇服務對其生活(退休)並會對該團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透過志願服務、春秋季法會等祭祀活動,廟宇志工們內部所凝聚的力量,來自於心靈深處對宗廟信仰的一種崇敬與熱忱,這種崇敬與熱忱轉化成神明付託的使命感,讓來義民廟擔任志工們,從他們實踐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找到生活的目標和生命的充實感。不論是廟方例年性的工作、輪值者祭品週年性準備、信仰者例時性的祭拜,將對義民爺的信仰產生一個永恆復現的時間性,而這份時間性也將呈現更多風貌的文化表徵。 |
摘要(英) |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ervice is a virtuous behavior by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ublic affairs. The participation sca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service must be expanded. In your service experience, have you encountered any inappropriate behaviors of volunteers? Talents, virtues of helping others and welfare activities; devoting themselves to welfare at their free will, mental health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al altruistic behaviors;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volunteers do not receive any compensation; it refers to activities that help others or have positive benefits to the environment they are in, and help others directly in various field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vation factors, arrangement, growth transi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s of volunte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temple voluntary service at Pingzhen Baozhong Temple. The volunteers serving Pingzhen Baozhong Temple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semi-structur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oluntee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1.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volunteers′ personal interests and residenc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motiv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which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complex factors that can provok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ffects on the causes of behaviors. Motivations are not only the causes of behaviors but also affect the duration of the behaviors.
2. Arrangement determines the estimated working hours, service duration, flexibility of scheduling, and volunteer service location of the schedule.
3. Volunteers can achieve self-growth transition through providing services, and they expect to serve others and help others. The benefits they gain from providing services are learning knowledge, expanding horizons, killing time, pursuing personal self-growth, making friends, expand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getting happiness and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improving personal abilities to affirm self-worth, improving eloquen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roving social status, being guided by ideology,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nd even positively changing their outlooks on life.
4. Based on personal firm religious belief, the involvement of volunteers in temple services has an impact on their lives (retirement) and on the group. Because of their devotion to their faith and the Hakka ethnic identity, the volunteers showed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and cohesiveness to the temple group they joined.
Through voluntary services, and sacrificial activities, such as the spring and autumn dharma assemblies, the internal cohesion of temple volunteers and their respect and enthusiasm for the belief in the temple from the depths of their hearts are converted into a sense of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gods. The volunteers serving Yimin temples find their goal and fulfillment in life through their practice of voluntary service. The routine work of temples, the annual preparation of the sacrificial offerings by volunteers on duty, and the routine worship of believers will eternally reproduce the belief of the Yimin Lord, which will also present m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關鍵字(中) |
★ 志工行為 ★ 義民廟 ★ 宗教志工 |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辭………………………………………………………………………………………iv
目錄………………………………………………………………………………………….v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客家義民 ……………………………………………………………………11
第二節 志工服務的相關理論 ………………………………………………………23
第三節 志工與其社會網絡的關聯性………………………………………………..30
第三章 平鎮義民廟的志工組織……………………………………………………35
第一節 義民廟的志工組織及其發展.……………………………………………….35
第二節 組織發展.…………………………………………………………………….38
第三節 志工型態..…………………………………………………………………....41
第四章 志工行為分析..…………………………………………………………….....51
第一節 廟宇志工參與動機因素..……………………………………………………51
第二節 廟宇志工配合宗廟活動的運作模式..………………………………………59
第三節 廟宇志工參與後的成長與轉變..……………………………………………7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8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89
參考文獻.……………………………………………………………………………….…91
附錄一:訪談大綱.…………………………………………………………………………97 |
參考文獻 |
丁仁傑,1998,〈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5:113-177。
方曉琪,2010,《社會網絡中心性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輔大某課程為例》。新北市:輔仁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王順民,2001,《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市:洪葉文化。
王萬此,2006,《社區研究的營造與批判-以溪美社區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文化。
平鎮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取自:https://ssl.landseed.com.tw/lishin/about_medical/special07.php,瀏覽日期:2020/01/25。
平鎮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取自:https://ssl.landseed.com.tw/lishin/about_medical/special07.php,瀏覽日期:2020/01/25。
平鎮區-褒忠祠 - 桃園在地化課程,取自:http://tlc.tyc.edu.tw/temples/baozhong-shrine/,瀏覽日期:2020/12/10。
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金瑞,1998,《清代臺灣義民爺信仰與下淡水六堆移墾活動》。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何慧卿,2010,《志願服務與管理》。台中市:華都文化。
吳美萱,2014,《從文化認同理論建構影響節慶活動-支持態度關係因素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美慧等,1995,《志工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藍功,2013,《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中壢市仁海宮為例》。桃園市: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杜雨蒨,2006,《廟會與社團的社會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大溪普濟堂與社頭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卓克華,2003,《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台北:揚智文化。
林本炫,1998,<客家義民爺的神格:苗栗縣義民廟初步研究>。頁338-339,收錄於《後龍溪流域義民信仰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本炫,2007,〈臺灣客家民間信仰之特色──以苗栗縣義民爺信仰為例〉。論文發表於「客家民間信仰與地域社會國際研討會」,江西贛州: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中心。
林光華,2001,〈他們有主!〉。頁2-4,收錄於鍾仁嫻編《義民心鄉土情》。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林婉婷,2011,《銀髮族志工志願服務經驗-以松柏盧志工團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勝義,2000,<我國志願服務教育訓練之評鑑>,《社會發展季刊》,頁87。
林富士,1998,〈臺灣義民廟與義民爺〉,《文化視窗》5:12-19。
林萬億,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瓊雲,1986,〈建立志願服務工作的完整體系〉,《社會建設》,57。
邱彥貴,1997,<從祭典儀式看北台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頁150-185,收錄於《義民心鄉土情:褒忠89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姜禮誠,2012,《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發展與在地化》。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班論文。
施沛琳,2005,《寺廟文化藝術功能之探討-以台北保安宮為個案》。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得惠,2004,<文化參與及身心健康之探討-以高雄市高齡婦女為例>,《高雄文化研究2004年年刊》,153-178。
洪菁君,2012,《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志工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嘉琳,2010,《行銷保生大帝─台南縣歸仁鄉仁壽宮的新興宗教化(1945-2010)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范振乾,2006,〈義民信仰與臺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頁361-410,收錄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范國銓,2009,〈褒忠義民信仰調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袁慧萍,2013,《慈濟志工的行經--以《法華經‧安樂行品》為切入點》,花蓮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克思•韋伯,1999,《支配社會學Ⅱ》。台北:遠流。
桃園誌第39期,凝聚客家義民精神。取自:https://ebook.tycg.gov.tw/gogofinderReader/index.php?bid=332&p=30#page/30,瀏覽日期:2022/01/13。
桃園誌第39期,凝聚客家義民精神,義民作為一種集體記憶。取自:https://ebook.tycg.gov.tw/book/content.php?id=332,瀏覽日期:2022/01/14。
桃園市平鎮區公所,平鎮市誌。取自:https://www.pingzhen.tycg.gov.tw/home.jsp?id=9&parentpath=0,1,7,瀏覽日期2022/01/14。
張月芬,2003,《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2):101-113。
張甫豪,2007,《宗教團體志工經營與宗教發展-台北保安宮個案研究》,台北: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偉賢(2001)。《地方政府推動志願服務團隊之績效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安、張翰璧,2006,<誰的記憶?誰的神?義民在台灣客家族群論述中的角色>。頁50-69,收錄於《記憶、認同、與族群: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發展》。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梁光余,2000,《我國公立博物館組織編制與非正式人力運用之研究-以科博館為例》。台中市: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吉發,2001,〈義民與會黨──新竹義民與林爽文之役〉。收錄於李鎮邦編輯,《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郭維雄,2006,〈黃袞「邀功記略」所載清代臺灣南路六堆義軍參與平定林爽文事件使用探究〉。頁39-80,收錄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陳乃妃,2012,《佛教在家信徒皈信歷程之研究-以苗栗銅鑼九華山大興善寺信徒為例》,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仲偉,2000,《社區居民對民營企業參與社區活動態度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聲,2006,〈國家意識與清代臺灣移民社會──以「義民」的研究為中心〉。頁83-108,收錄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嘉義縣: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娟,2008,《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運棟,1994,〈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信仰〉。收入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碧妍,2010,《從家族連結到公益網絡之社區治理:以平鎮義民社區發展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騰光,1994,〈大學生對志願工作特質的認知和參與意願之研究〉。《東海學報》,35:151-172。
黃子堯,2004,(族群、歷史與文化變遷----台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的探討與論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黃俊榜,2011,《客家文化內涵形塑空間形式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洛,2001,〈臺灣義民廟與義民爺〉。《客家》,130:39-43。
黃慶生,2002,《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出版。
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新竹縣: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鏡汀,1990,〈從「出土」史料探討新竹枋寮義民廟史〉,《臺北文獻直字》92:51-66。
當「義民」成為一種信仰,重新凝聚新「客家」集體 | 民報。取自: https://wreadit.com/@wwwpeoplenewstw/post/103009/,瀏覽日期:2020.11.24。
董芳苑,2008,《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出版社。
蔡采秀,2004,<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11(1):1-41。
詹火生,(1988),《社會政策要論》,台北:巨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F%BA%E5%BA%99,瀏覽日期:2021/07/02。
劉妮玲,1982,〈清代臺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臺灣風物》,32(2):16。
劉妮玲,1982,〈清代臺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臺灣風物》,32(3):3-21。
劉妮玲,1983,《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還月,1994,《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節慶卷)》台北:臺原。
劉還月,1999,《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常民文化。
劉還月,2001,<移植的經驗,獨立的信仰—臺灣客家信仰的特色與自主性格>。頁244-409-427,收錄於《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劉還月,2017,(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移植的經驗,獨立的信仰—臺灣客家信仰的特色與自主性格),頁489。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麗雯、關華山,2001,<社會網絡理念與機構老人居住空間設計>,《當代社會工作學刊》,4:56-62。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鄭志明,1998,<義民爺信仰與臺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頁411-433收錄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賴淑君,2010,《慈濟委員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賴豐福,2009,《宗教團體志工的組織認同與發展-以士林地區慈濟功德會為例》,台北: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碩士班論文。
謝惠織,2012,《青年信徒皈信歷程之研究-以法鼓山世界青年會中區法青會為例》,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Q&A》,台北:風雲。
瞿海源,1997,《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
瞿海源,2006,《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二》。台北:桂冠。
藍鼎元,1997,《東征集》。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羅郁青,2014,《宗教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以苗栗縣銅鑼鄉大興善寺為例》,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羅烈師,2001,<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頁115-152,收錄於《聚落、宗族與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烈師,2005,<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以臺灣平鎮褒忠祠為例>。頁177-197,收錄於《族群、歷史與信仰: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台北市:南天書局。
John Lofland et al,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任凱、王佳煌合譯)。台北:學富文化。
MBA智庫百科,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8%A1%8C%E4%B8%BA,瀏覽日期: 2021/07/02。
Uwe Flick,2007,《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等合譯)。台北市:五南。
Berscheid,1999,”The greening of relationship sc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4): 260-266.
Bills, D. & Harris, M. ,1996,. Voluntary Agencies: Challeng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Brilliant, E. L.,1997, ”Voluntarism”. Pp.2469-2482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Durkheim, Emile, 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un, P.C.,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Pp. 2834-2490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Invernizzi, Locatelli, & Brookes, N. J. ,2017,”Managing social challenges in the nuclear decommissioning industry: A responsible approach towards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35(7): 1350-1364.
Levin, H. ,1977,”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welfare” Pp. 1573-1582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7th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Palmer, K.,1995,” Tighten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e benefit-cost or the no-cost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4):119-132.
William, F. T.1997, Global Tourrism: The next decade. London: Butterworth –Heinema. |
指導教授 |
張翰璧(Han-pi Chang)
|
審核日期 |
2022-6-17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