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9757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5.78.203
姓名 劉政豫(LIU,CHENG-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原客族群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楊梅區為例
(The Study of Relations of Indigenous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the Case of Yangmei District in Taoyuan City)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楊梅區為桃園市主要的客家聚落之一,在楊梅區都市原住民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中,他們大多居住在周邊衛星城鎮區,桃園市是目前臺灣原住民族人口最高的都會區。
本研究主要研究場域為以桃園市楊梅地區,研究對象為當地原住民族群,探討主題則為原客族群關係之研究,以「原住民族群的認同態度」與「原客族群之間的互動關係」為分析指標。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為以質性研究進行,透過文獻探討以及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經由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發現有幾種認同方式與互動關係:

(一)原生論認同:都市原住民的第一代久居住都市,雖然在漢人的價值社會環境夾縫中討生活,但由於自幼出生受到原鄉文化的洗禮,仍不失其原住民族的主體性,不全然受到漢人文化價值的影響,對於原鄉部落仍有濃厚的情感在與對原鄉文化的執著。
(二)原住民家族認同:由於都會原住民族群子弟與傳統文化漸漸遠離,有些父母不強調原住民母語與原住民文化,與原鄉傳統連結變弱,家族認同上也遭遇很大的挑戰。
(三)原住民多重性的認同:由於原漢通婚的增加,與都市原住民子弟,其生活樣式及語言均與漢人類似,由於具有原住民的血緣,擁有法訂的原住民身分,導致他們在認同上呈現多重的特性,以致後代族群認同須透過隨情境變化的特質與不同的互動來定義自己。
(四)泛原住民意識認同:由於受到原住民運動影響,原住民的族群意識更為強烈,使得跨越族群性建構凝聚成為更廣義的「泛原住民」認同,不再受限於血統、地域的限制,作為集體利益的工具。
(五)原住民邊緣認同:由於原漢通婚迫於失婚,重新選擇認同,期透過傳統文化活動得到集體性的認同,無奈久居都市的孤離,由於原鄉部落社會關係網絡斷鍊,該如何辨認「自已是誰」,心理層面漂泊的複雜與游移徘徊於族群認同邊緣上的選擇。
(六)原客族群的互動關係:在族群雙方接觸交流之中,雙方相互學習與影響下,界線正隨著彼此交流的結果不斷地流動,楊梅區原住民族群在客家庄中受到客家文化的影響下,在飲食、通婚、交友、文化等方面,正逐漸接受往客家族群靠近。

關鍵詞: 原客、族群關係、都市原住民、認同、楊梅
摘要(英) Abstract
Taiwan is a multi-ethnic society. Yangmei District is one of the main Hakka settlements in Taoyuan City. The popul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Yangmei District, residing mostly in satellite towns, is growing year by year. Taoyuan City currently has the biggest indigenous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main focus area and object of this study are Yangmei District of Taoyuan City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who reside there. The major discussion i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Hakka residents by adopting the analytical metrics of “attitud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recognition toward Hakka people′′ and “interaction with Hakka people.”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it is conducted by literature reviews&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through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research references, demonstrates several methods of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as followings:
1.Identity of primordialism: Despite residing in urban areas and living under an environment of Han people’s social valu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were nourished by the indigenous tribal culture since they were born. Thus, th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retain their subjectivity of indigenous ethnic regardless of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al value. They still have strong affection and persistence for indigenous culture.
2.Identity of indigenous family: Indigenous family’s identity is facing a grand challenge as a result of widening gap between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less emphasis on mother tongues and cultures from indigenous parents, and weak connections with indigenous tribes.
3.Identity of indigenous multiplicity: Given the increase of indigenous and Han miscegenation,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lifestyle and language become similar to Han people. However, indigenous blood and official indigenous identity induc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showing their multiplicity of indigenous identity. These issues cause a new generation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to define themselves through atmospheric changes and different interactions.
4.Identity of pan-indigenous consciousness: Given the effect of indigenous movement, indigenous people’s ethnic consciousness becomes stronger. Construction of inter ethnicity leads to broader identity of “pan-indigenous people” and turns into a tool of group interests beyond restrictions of genetic connections and geographies.
5.Identity of indigenous marginalization: Because of divorces,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tend to choose a different identity via conven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so as to acquire collective identity. Nevertheless, disconne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with indigenous tribes due to loneliness of long-time staying in urban areas raises a question of “who am I.” The choice of identity of indigenous marginalization hovers on psychological wandering and complicated life.
6.Interaction between indigenous and Hakka people: Ethnic boundaries are unspecific. Because of recognition of each other’s cultural interactions, boundaries will keep moving as a result of these interactions. The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in Yangmei Distri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kka culture in the Hakka towns, is getting closer to Hakka people in aspects of dietary, intermarriage, friendship, and, culture.
Key words: Indigenous and Hakka people, Relations of Ethnic Groups, Urban aboriginal,Identity, Yangmei District
關鍵字(中) ★ 原客
★ 族群關係
★ 都市原住民
★ 認同
★ 楊梅
關鍵字(英) ★ Indigenous and Hakka people
★ Relations of Ethnic Groups
★ Urban aboriginal
★ Identity
★ Yangmei District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 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設計----------------------------------------------------------------------------------------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13
第一節 族群與認同------------------------------------------------------------------------------------13
第二節 族群邊界與族群關係-----------------------------------------------------------------------17
第三節 都市原住民------------------------------------------------------------------------------------20
第四節 原客關係---------------------------------------------------------------------------------------25
第三章 楊梅區族群結構------------------------------------------------------------------------------------27
第一節 楊梅區簡介------------------------------------------------------------------------------------27
第二節 楊梅區人口結構-----------------------------------------------------------------------------33
第三節 都市原住民的遷移--------------------------------------------------------------------------36
第四節 小結---------------------------------------------------------------------------------------------39
第四章 原住民族群認同------------------------------------------------------------------------------------40
- 第一節 遷移原因---------------------------------------------------------------------------------------40
第二節 原鄉的連結-----------------------------------------------------------------------------------46
第三節 原鄉文化的傳承-----------------------------------------------------------------------------57
第四節 小結---------------------------------------------------------------------------------------------67
第五章 原客互動關係---------------------------------------------------------------------------------------70
第一節 人際關係---------------------------------------------------------------------------------------70
第二節 文化接觸---------------------------------------------------------------------------------------75
第三節 客庄經驗---------------------------------------------------------------------------------------84
第四節 小結---------------------------------------------------------------------------------------------87第六章 結論----------------------------------------------------------------------------------------------------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頁53-100,收錄於張
茂桂等主編,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
謝世忠,2019a,《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玉山社。
謝世忠,20 19b,<《客家族群關係》導論:彰顯現代性課題-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
新進程>。頁11-31,收錄於謝世忠(主篇),張維安(總主編),《臺灣客家
研究論文選集4客家族群關係》。新竹市:交大出版社。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
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市:臺灣文獻館;臺北市:原民會。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楊智。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新北:商鼎。
莊英章,2004,《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
楊長鎮,2007,<客家社會的當代發展-族群關係篇>。頁389-416,收錄於徐正光
(主篇),《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頁233-278,收錄於張茂桂等主編, 《族
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
陳茂泰、孫大川,1994,《台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內政部專題委託報告。
孫大川2010 a,《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
聯合文學。
孫大川,2010 b,《久久酒一次》。臺北市:山海文化。
曹婷婷,2020,《島內漂泊記事:臺南都市原住民》。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臺北市:蔚藍文化。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
史》。臺北市:唐山。
楊士範,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台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
究》。臺北市:唐山。
楊士範,2008,《飄流的部落(niyaro′)﹚: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
史》。臺北市:唐山。
楊士範,2010,《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
生命史》。臺北市:唐山。
鍾國允,2017,《我國推動族群發展政策之法制盤點與調適。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
究》。受委託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未出版。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頁27-51,收錄於張茂桂等主編,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
施正鋒,2004,《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市: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施正鋒,2010,《臺灣族群政策》。臺中市: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王明珂,1997a,《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
王明珂,1997b,<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頁129-165,收錄於黃應貴、
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維安,2010,<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頁719-744,收錄於莊英章、
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市:交大出版社。
張維安,2015,《思索臺灣客家研究》。桃園市: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賴澤涵、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灣的抉擇>。頁1-27,收錄於劉
阿榮(主編) ,《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北縣:揚智文化。
黃宣衛,1997,<歷史建構與異族意像以三個村落領袖為例初探阿美族的文化認同
>。頁167-203,收錄於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
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茂泰,1993,<臺灣原住民的族羣標幟與政治參與>。頁161-186,收錄於張茂
桂等主編,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
黃應貴,1997,<王崧興先生的學術研究>。頁235-258,收錄於黃應貴、葉春榮(主
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1997,<導讀: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頁5-33,收錄於黃應貴、葉
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
頁127-156,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市:
巨流。
周振鶴、游汝杰,1988,《方言與中國文化》。臺北市:南天。
段義孚,周尚意、張春梅譯,2006,《逃避主義》。臺北縣:立緒。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米甘幹‧理佛克,2003,《原住民族文化欣賞》。臺北市:五南。






















二、學術期刊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
刊》76:43-96。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台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15:153-174。
劉千嘉、章英華,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臺灣社
會學刊》54:131-180。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
刊》42:115-153。
周大鳴,2005,<動盪中的客家族群與族群意識—粵東地區潮客村落的比較研究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7卷,5 :13-20。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卷 31 期 4:158。
















三、學位論文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花
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曉琳,2011,《都市原住民的社會網絡與族群互動的經驗-以新北市深坑區原住民
為例》。新竹市: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明,2011,《族群遷移、文化差異對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影響-以桃園縣八德市為例》。
桃園市:開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雯,2012,《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新竹市:國立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社會與文化學程。
許占文,2012,《遊走在族群邊緣:一個客家聚落的經社變遷》。苗栗縣:國立聯合
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孚佑,2014,《族群通婚與族群文化認同相關性之初探—以原住民為例》。臺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邱淑英,2014,《日治時期杉林地區客家與其他族群關係:以族群通婚及收養為例》。
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陳又甄,2016,《客家山原複合行政區政策對族群關係之影響-以苗栗縣泰安
鄉北五村為例》。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雲嬌,2017,《桃園市復興區客家與原住民族群關係之研究。桃園市:國立中央
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育茹,2019,《從新客通婚家庭中探討族群互動與客家意象》。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客
家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秀菊,2020,《客家音樂與族群認同-以楊梅客家歌謠班為例》。桃園市:國立中
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雅惠,2020,《「原」來我們都一樣-原住民教師自我認同之敘事探究》。臺中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
桃園市楊梅區介紹網:https://www.tycg.gov.tw/ch/home.jsp?id=10441&parentpath=0,10403
桃園市原住民行政局介紹網:https://ipb.tycg.gov.tw/home.jsp?id=38&parentpath=0,1
原住民族委員會,臺閩縣市原住民人口都會比例網:https://www.cip.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2D9680BFECBE80B676534BCF44D8EC98
桃園市政府民政局網址:https://cab.tycg.gov.tw/home.jsp?id=10596&parentpath=0,10580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29/
指導教授 王俐容 審核日期 2022-6-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