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125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52.14.224.197
姓名 葉為萱(Lori Y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東林與復社的聯結-以馬世奇為中心之探究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ung-lin and Fu-she: a research on Shih-Chi Ma (1584-1644))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主要從政治與思想等方面探討馬世奇在東林與復社間的作用、影響與定位。研究從人脈關係及東林、復社的政治行動中,探求社群對政治的影響,以及馬世奇對兩個社群的重要性。而後在晚明以東林等學派主導的變動思潮中,定位馬世奇的思想與價值觀。

東林與復社可視為明末政壇清流的匯聚之處,兩者時間接續且成員相關,對政治上皆有「遙執時政」的實力,思想也以重經實學相承,復社甚至因此有「小東林」之稱。馬世奇以師承及無錫地緣關係承繼了東林精神,雖未直接參與萬曆、天啟間的黨爭,卻也被視為東林後勁。他曾參加晚明影響力最大的文社-復社,也與創建復社的張溥交好。在未第讀書時,馬世奇以科舉文社最重視的制藝選文、評判聞名。中試後,他以優秀的成績進入接近權力核心的翰林院,秉持為國為民的初衷,企圖在凋敝的時局發揮影響力,卻無力回天。最後在甲申國變時慨然殉國,不僅反映出明末士人對節義的獨特價值觀,也被後世奉為忠義楷模。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mainly to discuss the role, influence and position of Shih-Chi Ma(馬世奇)in the political changes between Tung-lin(東林)and Fu-she(復社)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ung-lin and Fu-she are regarded as the gathering place of the Righteous Circles(清流). Two groups are connected in time while their members are also related. They both valued classics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while having the power to "exert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as an opposition".

Though Ma did not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Tung-lin party struggle, he was regarded as the last generation of Tung-lin with his local relationship of Wuxi(無錫). Ma participated in a most influential wen-she(文社), Fu-she and was also good friends with its founder Pu Chang(張溥).Shih-Chi Ma was good at eight-legged essay writing, which was valued b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raining wen-she.
Aft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e entered the Hanlin Academy(翰林院), which was close to the corridors of power. He wanted to serve his country and its people, but situatio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as difficult for him.

In the end, Ma gave up his life when the dynasty fell, which not only reflected the unique values of morality and loyalty among the Ming scholars, but also became Ma’s most widely praised deed by later generations.
關鍵字(中) ★ 馬世奇
★ 東林
★ 復社
★ 經世實學
★ 殉死
關鍵字(英) ★ Shih-Chi Ma
★ Tung-lin
★ Fu-she
★ practical knowledge
★ martyrdom
論文目次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回顧 2
三、 研究範圍與時間斷限 5
四、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5
五、 章節概述 7
第一章 家世與生平 8
一、 家世淵源 8
二、 仕宦生涯 16
三、 作品與文集 28
第二章 人際網絡與交遊 39
一、 文人交遊的場域 39
二、 馬世奇的東林師承與友人 42
三、 馬世奇的復社同榜與地方友人 58
第三章 東林與復社的參與 65
一、 馬世奇與東林的政治活動 65
二、 馬世奇與復社的政治活動 70
三、 馬世奇在東林與復社中的角色 85
第四章 思想理念的傳承與融合 92
一、 儒學與實學 92
二、 宗教與道德觀 109
結論 120
徵引文獻 124
附錄 135
參考文獻  古籍史料
 史書專書與方志
王昶,《直隷太倉州志》,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慶七年刻本印,1995。
佚名,《無錫縣志》,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本景印,1982。
吳山嘉,《復社姓氏傳略》,臺北:明文書局,1991。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收於《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李遜,《三朝野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道光四年李兆洛本印,1995。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85。
俞天倬,《太倉州儒學志》,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貳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查繼佐,《國壽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范曄,《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宋紹興刊本印,配補以北平國立圖書館元覆宋本,2010。
計六奇,《明季北略》,收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北:大通書局,1987。
夏允彜,《幸存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復旦大學藏清抄本印,1995。
孫武,《孫子十家註》,北京:中華書局,1985。
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康熙刻本印,1995。
徐鼒,《小腆紀年附考》,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據光緖丁亥刻本印,2000。
秦緗業等,《無錫金匱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七年刊本印,1970。
翁方綱,《禮記附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稿本印,1995。
高廷珍,《東林書院志》,收於《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1995。
張廷玉,《通鑒綱目三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4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張廷玉等,《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乾隆武英殿原刊本印,附王頌蔚編集考證攟逸,2010。
張夏,《雒閩源流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據康熙二十一年黃昌衢彝敘堂刻本印,1996。
章炳麟,《訄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
許重熙,《明季甲乙彙編》,收於《晚明史料兩種》,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陳鼎,《東林列傳》,收於《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陳鶴,《明紀》,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同治十年江蘇書局刻本印,2000。
陸世儀,《復社紀略》,收於《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傅恒,《通鑒輯覽》,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3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嵆曾筠,《浙江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彭孫貽,《流寇志》,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清抄本印,1995。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中華書局據鄭氏補刻本校刊,1966。
葉紹袁,《崇禎紀聞錄》,收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北:大通書局,1987。
鄒漪,《啓禎野乘》集一,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鄒鍾泉,《道南淵源錄》,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玖輯》,北京:北京出版社據道光二十八年道南祠刻本印,2000。
蔣平階,《東林始末》,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六編》,臺北:新興書局,1974。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穆彰阿,《大清一統志》,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四部叢刊續編上海酒芬樓本印,1995。
謝啟昆、胡虔,《廣西通志》,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華東師範大學藏嘉慶六年刻本印,1995。
顧秉謙,《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印,1966。

 個人文集與奏疏
方濬頤,《二知軒文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華東師範大學藏同治刻本印,1995。
王士禎,《池北偶談》,臺北縣:漢京文化,1984。
王士禎,《香祖筆記》,收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王守仁,《陽明先生則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安徽省圖書館嘉靖十六年薛侃刻本印,1995。
永瑆,《詒晉齋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89。
吳世杰,《甓湖草堂集》,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康熙刻本印,2000。
吳偉業,《梅村家藏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刊本印,1975。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山東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三年本印,1995。
李長祥,《天問閣文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民國吳興劉氏刻求恕齋本印,2000。
周亮工,《因樹屋書影》,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祁彪佳,《宜焚全稿》,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抄本印,1995。
姚希孟,《文遠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姚希孟,《響玉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姜埰,《敬亭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刻本印,1997。
倪元璐,《倪文貞奏疏》,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徐枋,《居易堂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中研院史語所藏本印,1973。
徐渭,《古今振雅雲箋》,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馬世奇,《澹寧居文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乾隆二十一年刻本印,2000。
馬世奇,《澹寧居詩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乾隆二十一年刻本印,2000。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張岱,《琅嬛文集》,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張采,《知畏堂詩文存》,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國維,《撫吳疏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溥,《七錄齋詩文合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九年刻本印,1995。
張萱,《西園聞見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二十九年哈佛燕京學社刻本印,1995。
梁份,《懷葛堂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據南開大學圖書館雍正刻本印,1997。
陳廷敬,《午亭文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6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陳鼎,《留溪外傳》,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據復旦大學藏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印,1996。
陳確,《乾初先生遺集》,收於《儒藏精華編》,北京:北京大學書版社,2012。
陸隴其,《三魚堂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指海本編印,1965。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後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粵雅堂叢書本印,1965。
彭紹升,《居士傳》,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乾隆四十年長洲彭氏刻本印,1995。
程顥,《二程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程顥,《二程遺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印,1983。
楊鍾羲,《雪橋詩話》,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
葛芝,《卧龍山人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趙翼,《陔餘叢考》,收於《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趙懷玉,《亦有生齋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慶十三年有正味齋增修本印,1995。
鄧顯鶴,《沅湘耆舊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才到光二十三年鄧氏南邨艸堂刻本印,1995。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於《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崇禎癸未刊本印,1979
繆希雍,《先醒齋廣筆記》,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譚元春,《簡遠堂輯選名公四六金聲》,藏於劍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https://curiosity.lib.harvard.edu/chinese-rare-books/catalog/49-990077790510203941,哈佛燕京圖書館網路資源,檢索日期2022年1月28日)
顧炎武,《顧亭林先生詩箋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華東師範大學藏光緒二十三年徐氏味靜齋本印,1995。
顧師軾,《梅村先生年譜》,收於《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商務印書館武進董氏新刊本印,1975。
顧復,《平生壯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顧景星,《白茅堂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據福建省圖書館藏康熙刻本印,1997。
顧樞,《顧端文公年譜》,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顧憲成,《涇臯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 專書
Émile Durkheim(涂爾幹),《自殺論-社會學研究》(Le Suicide : Étude de Sociologie),馮韻文譯,臺北:五南出版,2008。
Maurice Freedman,《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劉曉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William Stewart Atwell, “From Education to Politics: The Fu She” in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明季党社考:東林党と復社),李慶、張榮湄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王天有,《晚明東林黨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世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2。
田啟霖,《八股文觀止》,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朱文杰,《東林黨史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1997。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13。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吳振漢,《明清之際的史家與明史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9。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出版,2017。
呂妙芬,《陽明學世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巫仁恕,《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李孝悌,《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新北:聯經出版,2019。
李明輝等,《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4。
周陽山編,《知識分子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2。
林語堂,《中國新聞輿論史:一部關於民意與專制鬥爭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劉小磊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林濟,《長江流域的宗族與宗族生活》,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2014。
馬淼根,《馬氏統譜-錫山馬氏延祥鄉支楊巷派》,江蘇:自行出版,2016。
馬慕賢,《馬氏統譜-錫山馬氏延祥鄉支蔡灣派》,江蘇:自行出版,2008。
高津孝,《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潘世聖等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常建華,《明代宗族組織化研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張玉法等,《中國歷代思想家(二十一):章炳麟、歐陽竟無、梁啟超、馬一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92。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2。
張聰、姚平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張藝曦,《結社的藝術-16-18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新北:聯經出版,2020。
張顯清,《明代後期社會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8。
許靜,《輿論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2017。
陳寶良,《明代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陽正偉,《「小人」的軌跡:「閹黨」與晚明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阿風、許文繼、倪玉平、徐衛東譯,臺北:聯經出版,2001。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89。
楊國楨、陳支平、傅衣凌,《明史新編》,臺北:昭明文史,1999。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中国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林右崇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5。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臺北縣:花木蘭出版,2009。(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三編,冊21)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2020(五版)。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臺北:仲信出版社(翻印),年份未載。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年份未載。
龔篤清,《明代八股文史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 學位論文
王恩俊,〈復社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系博士論文,2007。
何婭,〈明末江南地方社會及其秩序變動-以祁彪佳的記載為考察中心〉,重慶: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3。
余勁東,〈明代京察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3。
呂磊,〈晚明復社〉,上海: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7。
李善磊,〈馬廷鸞及其著述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金奮飛,〈明末東林書院多維透視(1604-1626)〉,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6。
徐惠廷,〈明代女性殉死行為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徐曉緯,〈明清之際的「忠義」抉擇-以侯峒曾家族為個案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翁宏霖,〈晚明復社領袖張溥(1602-1641)及其經世思想〉,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張婷婷,〈明代翰林館課卷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博士論文,2014。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中外政治制度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郭湞詠,〈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傅范維,〈明萬曆至清乾隆「東林」之建構與歷史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20。
劉莞莞,〈復社與晚明學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 期刊
Charles O. Hucker(賀凱),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1976,頁163-211。
丁國祥,〈論應社的社會屬性〉,《學術交流》(黑龍江省社會科學信息中心),期189,2009,頁222-225。
山井湧,〈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盧瑞容譯,《史學評論》,期12,1986,頁141-157。
方興,〈明朝萬曆年間「礦稅銀兩」的定額與分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233,2016,頁21-27。
王世華,〈論魏忠賢專權〉,《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4,1980,頁73-79。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卷7,期2,1989,頁279-302。
王雪萍,〈明代婢妾婚姻實態探微〉,《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20,期4,2010,頁45-49。
王藝,〈復社視野下的「東林之學」〉,《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S1卷12,2010,頁144-147。
田雨、趙毅〈明代白糧與明代士人白糧之議〉《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9,期6,2013,頁138-144。
朱子彥,〈論復社與晚明科舉〉,《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院),期3,2009,頁141-147。
朱倓,〈東林黨人榜考證〉,《燕京學報》,期19,1936,頁157-172。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歷史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期18,1990,頁63-75。
余曉棟,〈《古今振雅雲箋》偽書考—兼談明清尺牘文選之商業化特徵〉,《浙江學刊》,期3,2016,頁103-111。
吳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述論〉,《史林》(上海社會科學院),期4,1997,頁33-39。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期28,2003,頁1-31。
呂士朋,〈崇禎初年錢謙益事件與東林內閣的瓦解〉,《明代研究》,期16,2011,頁93-106。
宋秉仁,〈明代的經筵日講〉,《史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期2,1996,頁41-66。
宋秉仁,〈從文臣謚號看明清謚法理論〉,《白沙人文社會學報》,期1,2002,頁227-260。
李文釗,〈吳橋兵變:一場雞犬引發的叛亂〉,《文史天地》,期2,2016,頁52-54。
李伯重,〈明代後期國家決策機制研究〉,《中華文史論叢》,期133,2019,頁1-70。
李柯,〈姚希孟時文批評中的文論思想〉,《科舉學論叢》,期2,2007,頁53-63。
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卷27,期1,2009,頁141-176。
沈登苗,〈明清全國進士與人才的時空分布及其相互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期26,1999,頁59-66。
杭建偉,〈無錫科舉與科舉家族〉,《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卷23,期4,2005,頁7-11。
林麗月,〈「擊內」抑或「調和」?─試論東林領袖的制宦策略〉,《歷史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期14,1986,頁35-56。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歷史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期11,1983,頁21-42。
林麗月,〈閣部衝突與明萬曆朝的黨爭〉,《歷史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期10,1982,頁123-141。
邱榮裕,〈阮大鋮研究(一五八七-一六四六)〉,《教學與研究》,期12,1990,頁161-177。
范金民,〈明代進士事功述論〉,《史學集刊》,期4,1997,頁13-19。
范金民,〈明清江南進士數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期2,1997,頁171-178。
范金民,〈晚明東林人士的經濟主張及其社會實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1,2019,頁86-93。
徐泓,〈明代家庭的權力結構及其成員間的關係〉,《輔仁歷史學報》,期5,1993,頁167-202。
徐茂明,〈明清時期蘇州的宗族觀念與文化世族〉,《史林》(上海社會科學院),期6,2010,頁60-68。
時仁達,〈熊廷弼與明末黨爭〉,《北方論叢》(哈爾濱師範大學),期233,2012,頁83-86。
郝秉鍵,〈晚明清初江南「打行」研究〉,《清史研究》,期1,2001,頁13-26。
張天杰,〈高攀龍與劉宗周的交遊以及思想異同論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卷27期2,2014,47-52。
張永剛,〈復社與東林黨關係的實態性分析〉,《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期3卷10,2008,頁73-76。
張海英,〈明中葉以後「士商滲透」的制度環境-以政府的政策變化為視角〉,《中國經濟史研究》,期4,2005,頁130-139。
張崑將,〈當代日本學者陽明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卷2,期4,2005,頁251-297。
張濤,〈社群聯盟格局:晚明文壇的主流文學樣態-以應社與復社關係為重點論述復社聯盟進程〉,《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頁152-159。
張藝昕,〈詩文、制藝與經世:以李鼎為例〉,《明代研究》,期25,2015,頁83-114。
連文萍,〈明代翰林院的詩歌館課研究〉,《政大中文學報》,期12,2009,頁231-260。
郭培貴,〈明代科舉中的座主、門生關系及其政治影響〉,《中國史研究》,期4,2012,頁175-190。
閆鳴,〈習俗移人:明清知識群體視野下的吳文化中心轉移〉,《蘭州學刊》,期3,2013,頁57-62。
陳長文,〈簡評明代進士同年錄〉,《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29,期4,2007,頁87-93。
陳時龍,〈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期5,2003,頁5-11。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節義觀念及其行為抉擇〉,《明史研究》,期14(2014),頁155-170。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節義觀念及其行為抉擇〉,《明史研究》,期14(2014),頁155-170。
傅同欽,〈魏忠賢亂政和客氏〉,《故宮博物院院刊》,期3,1981,頁55-60。
曾肖,〈明末應社考論〉,《古典文獻研究》(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2005,頁412-420。
程思、徐春林,〈儒家生死觀之研究〉,《原道》,輯23,2014,頁151-163。
馮賢亮,〈明清江南士紳研究疏論〉,《中國高校社會科學》,期6,2014,頁85-96。
馮賢亮,〈陳龍正:晚明士紳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浙江學刊》,期6,2001,頁133-139。
楊淑媛,〈明末復社之研究〉,《史苑》(輔仁大學),1990,50,頁53-73。
楊濤,〈明末財政危機與三餉加派〉,《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1985,頁9-15。
劉中興,〈論晚明東林黨的輿論活動及其影響〉,《安徽史學》,期6,2016,頁29-35。
劉長江,〈略論明代科道官參與廷議之得失〉,《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期6,1998,頁54-57。
劉軍,〈東林黨議與中國古代清議傳統〉,《北方論叢》,期217,2009,頁67-70。
劉寶村,〈晚明東林黨人江南士紳的群體特徵及其形成的歷史背景〉,《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0,期4,2010,頁11-14。
蔡明倫,〈明代士大夫「好名」探析〉,《雲南社會科學》,期2,2012,頁127-132。
釋恆清,〈論佛教的自殺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期9,1986,頁181-197。
釋聖嚴,〈明末的居士佛教〉,《華崗佛學學報》,期5,1981,頁7-36。
闞琉聲,〈《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關系考〉,《齊魯學刊》,期1,2015,頁56-58。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22-3-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