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葉亭㚬(Ting-Chun Yeh)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語碩士班 |
論文名稱 |
電視劇《台北歌手》人物形象塑造及 客語詞彙使用研究 (A Study of the Use of Hakka Vocabulary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Television Drama "Roseki")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研究以客家電視台電視劇《台北歌手》為研究主題,其改編自客籍作家呂赫若的生平及其部分文學作品。研究方法從互文性理論出發,分析文字文本與影視文本在改編過程中所呈現的差異。從呂赫若的生平以及創作的軌跡可以發現其不同時期的著作會與時代或個人經歷息息相關,電視劇也以劇中劇的模式,將呂赫若的部分著作加入電視劇中,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形式更加了解呂赫若的作品。呂赫若作為知識分子,看得出其定位與價值,在這樣慌亂的世道,呂赫若展現出其作為知識分子更深層的內心與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他與一眾知識分子們透過自己微小的力量,希望社會變得更加美好。除此之外,電視劇《台北歌手》設計人物角色的客語對白時,是依照角色教育程度及人物背景及個性,安排不同的客語詞彙,使得整體對話更有層次。 |
摘要(英) |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akka TV drama "ROSEKI", which is adapted from the life and some of the literary works of Hakka writer Lu Heruo.The research method starts from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ritten texts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text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From Lu Heruo′s life and the trajectory of his creation, we can find that his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ime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TV dramas also add some of Lu Heruo′s works to TV series in the mode of drama within a play.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Lu Heruo through this form. s work. As an intellectual, Lu Heruo can see his position and value. In such a chaotic world, Lu Heruo showed his deeper inner heart as an intellectual and his criticism of social injustice. Lu Heruo and a bunch of intellectuals wanted society to become better. In addition, when designing the Hakka dialogu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TV series "ROSEKI", different Hakka words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leve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ity of each character, making the overall dialogue more hierarchical. |
關鍵字(中) |
★ 客家 ★ 影視文學 ★ 呂赫若 ★ 台北歌手 ★ 文學改編 |
關鍵字(英) |
★ Hakka ★ 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ture ★ Lu Heruo ★ "ROSEKI" ★ Literary Adaptations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誌謝辭............................................................................................................................Ⅴ
目次...........................................................................................................................Ⅶ-Ⅷ
表目次........................................................................................................................Ⅹ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一、 互文性 5
二、 文獻分析法 13
三、 內容分析法 13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15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7
一、 呂赫若文學相關研究 17
二、 客家電視台的成立與改編台灣文學的起源 23
三、 客家文學作品改編成客家電視劇相關研究 29
第六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章 呂赫若生平與創作及電視劇《台北歌手》背景探析 35
第一節 呂赫若生平與創作 35
一、 呂赫若生平 36
二、 呂赫若創作 39
第二節 電視劇《台北歌手》歷史背景與敘事議題探討 45
一、 電視劇《台北歌手》簡介 45
二、 以台灣史為背景框架 49
三、 《台北歌手》相關議題探討 71
第三節 小結 79
第三章 電視劇《台北歌手》影視文本與小說文本之比較 81
第一節 人物生平比較 81
第二節 小說文本與舞台劇間的改編互文比較 93
第三節 影視敘事與歷史敘事的改編互文比較 105
第四節 小結 111
第四章 電視劇《台北歌手》男性知識分子形象探討 113
第一節 知識分子的定義 113
第二節 電視劇《台北歌手》所再現的男性知識分子形象 115
一、 日本時代下的男性知識分子形象 117
二、 國民政府治台下的男性知識分子形象 123
第三節 小結 133
第五章 電視劇《台北歌手》中受教育階層與社會底層百姓之客語詞彙使用比較...............................................................................................................................135
第一節 電視劇之客家語腔調選擇 135
第二節 從對話看電視劇中客語詞彙使用比較 136
一、 電視劇中使用客語的人物 136
二、 電視劇中之客語對話與詞彙分析 141
三、 客語說詞中夾用日文現象分析 225
第三節 小結 231
第六章 結論 233
參考文獻...................................................................................................................239 |
參考文獻 |
一、 專書:
王任光、李弘祺合著,1977,《歷史上的封建制度》。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瑾,2005,《互文性》。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丘昌泰著、江明修編,2010,〈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客家政治與經濟》,1-28。臺北:智勝文化。
卡爾科–馬賽爾、克萊爾著、劉芳譯,2005,《電影與文學改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著,2019,《台灣客家還我母語運動30年》。新北: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朱家慧,2000,《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臺南:南市藝術中心。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2004,《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何石松、劉醇鑫,2007,《客語詞庫》。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何義麟、林果顯、楊秀菁、黃順星,2019,《揚聲國際的臺灣之音:中央廣播電臺九十年史》。臺北:五南。
吳瀛濤,1980,《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呂赫若作、張恒豪編,1990,《呂赫若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1995,《呂赫若小說全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2006,《呂赫若小說全集(上)》。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2006,《呂赫若小說全集(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2004,《呂赫若日記,昭和十七-十九年》。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等譯,2004,《知識份子與當權者》。臺北:桂冠出版社。
李玉平,2014《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志薔,2004,《電視電影‧偶像劇/豔光四射歌舞團:一部電影的完成》。臺北:遠足文化。
李喬、許素蘭、劉慧真主編,2004,《客家文學精選集:小說卷》。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社。
李筱峰著,1998,《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歐梵,2010,《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房學嘉、宋德劍、鐘晉蘭等著,2012,《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於曼,2010,《紅色經典─從小說到電視劇》。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林金田主編,1997,《台灣童謠選編專輯》。南投:省文獻會。
林聲、延濤合著,1992,《中國古代的士》。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1993,《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頁220。
胡易容、趙毅衡編著,2014,《符號學:傳媒學辭典》。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
孫康宜著、廖炳惠、孫康宜、王德威,編,2012,〈歷史見證 「二二八事件」之後的呂赫若〉,《臺灣及其脈絡》,7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徐兆泉,2009,《臺灣四縣腔海陸腔客家話辭典》。臺北:南天書局。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臺北:國立編譯館稻鄉出版社。
桃園縣龍潭鄉公所,2014a,《龍潭鄉誌(上)》。桃園: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桃園縣龍潭鄉公所,2014b,《龍潭鄉誌(下)》。桃園: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崔燦、劉合生主編,2003,《客家與中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張宗偉,2002,《中外文學名著的影視改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張炎憲,2008 ,《228事件辭典》。臺北:國史館 。
張炎憲、王逸石、王昭文、高淑媛,2011,《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修愼著,2015,《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 : 1920-1945年的思想》。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許金用編著,1992,《台灣民俗文化彙編.上冊》。桃園:內海國民小學鄉土文化研究會。
許俊雅,199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許俊雅,2004,《台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許俊雅,2012,《足音集 文學記憶.紀行電影足音集:文學記憶.紀行.電影》。臺北:萬卷樓。
許俊雅著,1997,《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許俊雅編選,2011,《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呂赫若》。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映真等著,1997,《呂赫若作品研究:臺灣第一才子》。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雲錦,2004,《苗栗客話圖解》。臺北:集合群文化出版。
傅明根,2011,《從文學到電影:第五代電影改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彭瑞金著、黃恆秋 編,1993,〈從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學的發展〉,《客家台灣文學論》,23-41。高雄:愛華出版社。
游惠貞編,黑白屋電影工作室策畫,1994,《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湯瑪斯.索爾(Thomas Sowell)著、柯宗佑譯,2014,《知識份子與社會》。臺北:遠流出版社。
辜顏碧霞著、邱振瑞譯,1999,《流》。臺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馮天瑜,2010,《封建考論修訂版》。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馮際罡編譯,1988,《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臺北:書林書店。
馮輝岳,1999,《客家謠諺賞析》。臺北:武陵出版社。
黃子堯,2003,《客家民間文學》。臺北: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黃子堯主編,2018,《臺灣客家文學發展年表》。臺南:臺灣文學館。
黃子堯著,2006,《台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黃玉晴著,2016,《客家文學在臺灣的出現與發展(1945-2010)》。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黃恆秋,1993,〈臺灣客家文學的省思〉,《客家台灣文學論》,11-22。高雄:愛華出版社。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89,《台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黃華昌著、蔡焜霖等譯,2004,《叛逆的天空:黃華昌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彰健,2007,《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黃種祥,2018,《二二八事件真相辯證》。 臺北 : 元華文創。
黃儀冠,2012,《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黃儀冠,2013,《臺灣女性書寫與電影敘事之互文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楊政男、龔萬灶、徐清明編撰,2013,《客語辭典》。苗栗:龔萬灶。
楊淇竹,2010,《跨領域改編:《寒夜三部曲》及其電視劇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楊曉萍,200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溫昌衍,2006,《客家方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1989,《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管仲著、吳文濤、張善良編,1995《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趙鳳翔、房莉,1999,《名著的影視改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遠流臺灣館編著,2001,《臺灣歷史年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紀蕙,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鄧榮坤,2007,《客家話的智慧》。臺北:新朝社。
賴澤涵,2005,〈台灣光復接收與光復初期的台灣社會與政治變遷〉。頁289-306,收錄於賴澤涵主編,《台灣四百年的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鍾肇政主編,1994,《客家台灣文學選》。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瞿同祖,1984,《中國封建社會》。臺北:里仁書局。
簡上仁,1983,《臺灣民謠》。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藍博洲,1993,《白色恐怖》。臺北:揚智出版社。
藍博洲,1993,《沈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藍博洲,2001,《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主編,2004,《客家話通用詞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1997,《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香林,1928,《粵東之風》。中國:東方文化供應社。
羅肇錦,1984,《客語語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羅肇錦,1992,《國語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蘇新,1993,《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David Crystal著、周蔚 譯,2001,《語言的死亡》。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Edgar-Hunt, Robert、Steven Rawle、John Marland著、徐芷婷譯,2014,《透視掌鏡者的心理–解讀世界經典電影語言與符號》。臺北:佳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Fiske, J. & J.Hartley著、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ske, J.著、王曉珏、宋偉杰譯,2001,《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Fiske, J.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第四版)》。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Uwe Flick著、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臺北:韋伯文化國際。
二、 期刊論文
中文學報》33:305-332。
戈華,1987,〈羅蘭.巴特的文本裡論〉。《文學評論》5:163-168。
毛凌瀅,2007,〈互文與創造:從文字敘事到圖像敘事〉。《江西社會科學》4:33-37。
王甫昌、彭佳玲,2018,〈當代臺灣客家人客語流失的影響因素之探討〉。《全球客家研究》11:32-36。
王峰,2010,〈論語言在族群認同中的地位和表現形式〉。《雲南師範大學學報》42(4):72-78。
王燕子,2012,〈互文關係與文本意義的建構〉。《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0(10):120-124。
王櫻芬 ,2004,〈戰時臺灣漢人音樂的禁止和「復活」:從一九四三年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的見聞為討論基礎〉,台灣文史哲學報,61,1-24。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2):375-419。
吳聰敏,1997,〈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4(25):521-554。
吳聰敏,2006,〈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1945-1950)〉。《國史館學術集刊》10:129-159。
呂正惠,1998,〈呂赫若與戰爭末期臺灣的「歷史現實」——《清秋》析論〉《文藝理論與批評》3:66-70。
呂嵩雁,2003,〈客語說詞中夾用國語現象分析〉。《花蓮師苑學報》16:33-52。
李玉平,2012,〈互文性定義探析〉。《文學與文化》4:16-22。
李西勳,1995,〈臺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臺灣文獻》46(3):173-217 。
李鵬,2012,〈論文本間性思想與約翰費斯克電視文本接受觀〉。《國際新聞界》12:46-52。
汪振城,2007,〈電視文本的特性—約翰.菲斯克電視文本理論解讀〉。《文藝爭鳴》5:40-43。
周青,1998,〈呂赫若晚年的中文作品評析〉。《臺灣研究》3:86-91。
周婉窈,1995,〈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2(1):85-126。
林美琴,1997,〈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臺灣文藝》159:122-129。
林夢曉,2021,〈左翼文學視野下的呂赫若小說研究〉。《常州工學院學報 (社科版)》39(5):18-22。
邱雅芳,2002,〈以母親之名—皇民化時期台灣男性作家作品的女性呈現(1937-1945)〉。《台灣文學學報》3:229-269。
邵長超,2015,〈互文性理論的發展階段、現狀與問題分析〉。《理論界》11:124-130。
洪濤,2007,〈試論熱奈特對互文性理論的貢獻〉。《湖北社會科學》10:120-122。
秦海鷹,2006,〈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意及具體應用〉。《法國研究》4:16-27。
張達雅,1999,〈呂赫若小說中的家庭及主要角色的心理糾葛〉。《樹德學報》23:177-197。
梁晶,2012,〈從互文的角度看改編問題〉。《文學界(理論版)》7:209-210。
莊永明,2011,〈臺語歌謠史略─兼談日治時代流行歌〉。《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7: 1-21。
許俊雅,2017,〈呂赫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所透露的文學借鑑關係〉。《東吳
陳永國,2003,〈互文性〉。《外國文學》1:75-81。
陳佳宏,2015,〈二二八事件與國⺠黨政府在臺權力之鞏固〉,《師大台灣史學報》8:27-64。
陳映真,1999,〈論呂赫若的《冬夜》——《冬夜》的時代背景、審美上的成就和呂赫若的思想與實踐〉。《文藝理論與批評》4:66-70。
陸道夫,2004,〈互文性的電視和主體性的觀眾〉。《經濟與社會發展》2(2):98-101。
陸道夫,2008,〈試論約翰.菲斯克的媒介文本理論〉。《南京社會科學》12:79-87。
彭欽清,1994,〈客家話「現代化」〉。《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7-227。
焦亞東、李春華,2006,〈互文性:語言與歷史維度中的文學批評〉。《重慶社會科學》6:42-46。
程錫麟,1996,〈互文性理論概述〉。《外國文學》1:72-78。
黃儀冠,1998,〈日據時代呂赫若小說中之性別權力結構〉。《中華學苑》51:167-186。
熊英,2015,〈互文性綜述〉。《課程教育研究》10:11。
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的見聞為討論基礎〉,《台灣文史哲學報》61:1-24。
劉桂蘭,2003,〈「寒夜續曲」凝視堅韌的生命,詠嘆長流的史詩〉。《公視之友》66:4。
劉慧雯,2015,〈客家電視臺戲劇製作的困境與出路:外製的角度〉。《廣播與電視》38:77-113。
蘇姚崇,2007,〈「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國史館學術集刊》13:45-87。
三、 學位論文
王建國,1999,《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欣怡,2010,《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純嘉,1999,《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應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丹莉,2011,《呂赫若小說的民俗書寫》。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致妤,2006,《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侞妏,2008,《韓國與臺灣農民小說之比較研究—李無影與呂赫若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莉萍,2012,《客家文化影視教學研究-以電視劇《寒夜》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凌正峯,2009,《呂赫若農民小說的左翼立場》。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徐巧昀,2009,《民眾觀賞客家電視台節目觀感之實證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伊珊,2014,《小說《秋菊》與電影《青春無悔》、電視劇《菸田少年》之互文性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家嘉,2012,《呂赫若戰爭期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論文。
張嘉元,2003,《呂赫若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張譯文,2003,《呂赫若小說之社會思想與女性意識探討》。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芷若,2013,《呂赫若書寫女性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姿妃,2005,《呂赫若小說中女性宿命觀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黎珍,1993,《呂赫若的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燕春,2012,《客家話詈罵語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温佳琦,2015,《析探族群頻道媒體近用權之落實—以客家電視台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童袖瑜,2010,《生命的奮鬥:呂赫若小說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儀冠,2005,《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淇竹,2009,《《寒夜三部曲》電視劇研究─文本書寫到影像傳播之跨媒體比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嘉玲,2001,《台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恩慈,2011,《台灣日本語作家的日本經驗—以呂赫若與楊逵為中心》。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靜,2012,《從女性主義觀點詮釋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臺南:國 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淑滿,2002,《戰後初期台北的文學活動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伊婷,2013,《日據時期臺灣作家的女性意識—以龍瑛宗和呂赫若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影視資料
樓一安執導,《台北歌手》(臺北:客家電視台,2018),內容物數位電影製作有限公 。 |
指導教授 |
黃菊芳(Chu-Fang Huang)
|
審核日期 |
2022-9-8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