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湯富龍(Fu-Lung T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外省客的生命敘事和客家認同: 以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員為例 (The Life Narrative and Hakka Identity of Hakkas from Other Province of China: Take the Members of Taipei Jiaoling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文所要研究的外省蕉嶺客家,是指1945年至1950年國共內戰中,在蔣中正帶領下由大陸撤退到臺灣的那一批人當中的蕉嶺客家人。根據《話說蕉嶺》紀錄(蕉嶺文史第23輯2013年2月25頁),這一群客家人共有2,100多人跟隨蔣中正至臺灣,從政治的觀點來看,他們是政治難民(施正鋒,2004),對這一群人的人生也是個大悲劇。由於他們幾乎全部是因政權改變而非志願被迫離家到臺灣(極少數志願者),絕大部分的人是單身,甚至僅14歲及17歲等未成年,所在都有。
對這一群漂泊離散的難民來說,明明是客家人,來到臺灣卻被定位為外省的廣東人,而在廣東人同鄉中又屬弱勢,種種的不幸,筆者身為蕉嶺後裔的臺灣客家人認為應投以較大的關注、並竭盡所能為這批外省蕉嶺客留下記錄,同時為臺灣的歷史增添些許更真實的記錄。
經過詳細的訪問和在臺北市蕉嶺同鄉會的接觸了解,這些來臺第一代的蕉嶺客家人,在新冠疫情爆發以前經常聚在會館一起開會吃飯,或許思鄉更使得他們珍惜這份客家情誼,開會時均使用客家話溝通,飯中常常有蕉嶺最有名的「三及第湯」,是熱心的蕉嶺鄉親特別準備的懷鄉美食,每個會員均懷有濃濃的客家認同和中國家鄉認同,當然年紀也都八、九十歲,甚至到達百歲。研究發現,蕉嶺的客家話有時類似目前梅州市的客家話一樣,有一小部分直接由「北京官話」(臺灣俗稱「華語」)讀出,和臺灣本地略有不同,在語言上臺灣客家人仍然保有更多的原始客家原音;研究同時發現,截至目前為止,蕉嶺可家人有結婚組織家庭者,其第二代和第三代在臺灣社會的薰陶之下,客家認同度似乎也起了些改變,此一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 |
摘要(英) |
The Waishein Jiaoling Hakka refers to the group of Jiaoling Hakka people who lead by Jiang Zhongzheng, and retre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during the civil war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A.D.1945-1949); according to "Talking about Jiaoling"(Jiaol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Vol. 23, February, 2013, Page 25), there were more than 2,100 Jiaoling Hakka. On political perspective these people are political Refugees(Shi Zheng-Feng, 2004), and this is truly a great tragedy: almost all Jiaoling Hakka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ir homes (or a very small number were volunteers) due to regime change, most of them were single, some were even teenagers( age 14-17 years old).
Although being Hakka, the Jiaoling Hakka are recognized as Waishein Cantonese by Taiwan society, and in a disadvantaged position compare to other Cantonese’s Association. As a Jiaoling descenda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leave some records for Jiaoling HAKKA, as well as adding more real notes to Taiwan′s history.
After finished visits and interviews, the study found these first-generation Jiaoling Hakka people in Taiwan (most of them aged 80 to 90, and some of them are more than 100) all have a strong self-identity, both on the Hakka and their Chinese hometown; perhaps homesickness makes them cherish this Hakka friendship, they hangout regularly before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speak Hakka dialect during the reunions or meetings with fellows. In terms of language, unlike Taiwan still retains more original Hakka pronunciation, the study find Jiaoling Hakka dialect seems to be similar to the current Hakka dialect in Meizhou City, which has a small part of pronunciation directly read out by "Beijing Mandarin"(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in Taiwan)and it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aiwan.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find that when Jiaoling HAKKA people get married in Taiwan, their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s changed self-identity as a Hakka because of Taiwanese society, the trend and phenomenon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
關鍵字(中) |
★ 蕉嶺客家 ★ 會館 ★ 同鄉會 ★ 外省客 |
關鍵字(英) |
★ Jiaoling Hakka ★ Guild Hall ★ Fellow Townsmen′s Association ★ Mainland Hakka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外省客家 7
第二節 客家認同 8
第三節 馬來西亞會館研究 9
第四節 臺灣的同鄉會研究 20
第三章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研究 26
第一節 蕉嶺縣地理、人文簡介 26
第二節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創立與發展 28
第四章 1945-1950來臺的外省蕉嶺客 40
第一節 臺灣的外省客家人 40
第二節 怒潮學校及軍人 43
第三節 軍職轉任公、教、警察人員 47
第五章 蕉嶺同鄉會會員的「生命敘事」和「客家認同」分析 49
第一節 受訪者「生命敘事」分析 49
第二節 受訪者「客家認同」分析 60
第三節 個案的「生命敘事」 65
第六章 研究發現 106
參考文獻 111 |
參考文獻 |
文崇一、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臺南三山國王廟圖> 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north/2104051-SSGWM,瀏覽日期: 2022/2/28。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定光古佛廟圖>,取自: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changhua/0701025- DGFM,瀏覽日期: 2022/2/28。
中文百科,<蕉嶺縣位置圖>,取自:https://www.newton.com.tw/wiki/%E9%8E%AE%E5%B9%B3%E7%B8%A3/1462448,瀏覽日期:2022/2/28。
中國報新聞網,2014, <百年城事.打造聯繫管道守望相助 嘉應會館團結同鄉>,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32023/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79326,瀏覽日期:2022/2/28。
天下客家網,2011,<美羅惠州會館>,取自:http://www.worldkejia.org/news/1256.html,瀏覽日期:2022/2/28。
王甫昌,2003:9-10,《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琛發,2003:44,《槟城惠州会馆180年:跨越三个世纪的拓殖史实》。
江彥震 世界客報,2016, <彰化定光佛廟>,取自:http: //john380920.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_28.html,瀏覽日期:2022/2/28。
全漢昇,2017,《中國行會制度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百度百科,<增龍會館簡介>,取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2%9E%E9%BE%99%E4%BC%9A%E9%A6%86,瀏覽日期:2022/2/26。
利亮時,2013:4《客家會館在戰後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以應和會館為例》。
何炳棣,1966: 102,《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書局。
李奕興,2021,《郊你說行話-鹿港郊商百業行話》。鹿港:鹿港鎮公所。
林金枝,1993,《華僑華人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正慧,2011,《戰後臺灣的客家成分與中原客家的形塑歷程1945-1987》
周璟慧,2008,《外省客家人的認同與文化:以廣東省五華縣籍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榮裕,2014,《臺灣與新馬大埔客家社團歷史記憶建構的比較研究: 以社團文 獻為研究對象》,臺灣師範大學發展客家學術計畫報告書。
邱榮裕、陳瑛珣,2014,〈臺灣與新馬大埔客家社團歷史記憶建構的比較研究以社團文獻為研究對象》。
客家資訊,<一衣帶水,血脈相連,蕉嶺客家人移民台灣的四個時期>,收錄於《湯國雲,蕉嶺掌故傳奇》,取自:https://www.hakka.com/portal.php?mod=view&aid=28426,瀏覽日期:2022/2/28。
客家雜誌,2003,〈被遺忘的客家人—外省客家人〉。《客家雜誌》第 155 期,頁 6。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曾建元,2017,〈訪問張盛華記錄〉。頁72,收錄於陳錦昌、胡敏越, 《怒潮學校與戰後金門的復甦》,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臺北:巨流,頁 27-46。
張翰璧,2022,《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新北市 , 客家委員會
張泰祥主編,1961年 6月,《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臺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頁 906-907。
張崑靈,2014,〈在1917年利用館址開設學校,命名中國學校〉,中國報新聞網。
彭欽清,2002 年 12 月,〈臺灣客家社團之發展〉,收錄於徐正光等編,《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 118-184。
彭芊琪,2005,《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中壢: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安,1978:38,〈雪蘭莪茶陽會館百年館務概述〉,頁 38,收錄於《雪蘭莪茶陽會館茶陽回春館百年大慶特刊》。吉隆坡:雪蘭莪茶陽兩館百年大慶籌備委員會。
陳澤憲,1984:150,<十九世紀盛行的契約華工制>,收錄於《華僑史研究論集》(一)。上海市: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陳翰笙主編,1985,《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六輯。臺北:中華書局。
陳錦昌、 胡敏越, 2017 ,《 怒潮學校與戰後金門的復甦》。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
陳矜伶,2021:8,《槟城惠州會館研究》,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碩士論文。
華人百科,蕉嶺縣
https://www.itsfun.com.tw//蕉嶺縣//wiki-7239606,瀏覽日期:2022/7/2。
鄞山寺(汀州會館)-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20,瀏覽日期:2022/2/28。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二二年特刊編輯委員會,1976,《臺北市蕉嶺同鄉會特刊(本會二十二周年紀念)》。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1977,《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成立第二十三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1993,《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慶祝本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特刊)》,第十三期。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2004,《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慶祝成立五十周年紀念)》,總編二十三期。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簡介,2005,《臺北市蕉嶺同鄉會簡介》。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2014,《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慶祝成立六十周年紀念)》,第三十二期。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2019,《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第三十七期。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2020,《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第三十八期。臺北市。
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出版委員會,2022,《臺北市蕉嶺同鄉會會刊》,第四十期。臺北市。
蕉嶺文史編輯部,2013,《話說蕉嶺》,蕉嶺文史第23輯。
蔡芬芬,2017,〈訪問陳廣耀記錄〉。頁90,190,收錄於陳錦昌、胡敏越,《怒潮學校與戰後金門的復甦》。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
鍾艷攸,1999,《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鍾豔攸,2016,《臺馬兩地客家地緣性社團之發展比較──以大埔(茶陽)同鄉 社團為例》。臺北市:翰蘆。
臉書,<馬六甲 惠州會館>,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MaLiuJiaHuiZhouHuiGuan/,瀏覽日期:2022/2/26。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 1970 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五期,頁 195-250。
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2005,〈東南亞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8:185-219。
藍清水,2011,《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
Bruner, JS, 1986/1990/1991, “Two Modes of Thoughts. In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se-Lan sdale , PL, &Hetherington, E.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Eds.),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pp.291-324). Newbury Park, CA: Sage.
De Vos, G & Romanucci- Ross, L. 1982-374 Ethnicity: Vessel of meaning and emblem of contrast.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Franzosi, 1998, Narrative Analysis or Why. (and how) Sociologists.
Geertz, Clifford 1963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Clifford Geertz ed. Pp.105-157.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 Inc.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Eds.), 1987,“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 73–91. Newbury Park: Sage.
Polkinghorne, D. 1988: 182,“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朱儀羚等譯,2004: 112.
Richard Alonzo Schermerhorn, 1974:3,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Sarbin.T. R., 1986, “The Narrative as A Root Metaphor for Psychology”. 吳芝儀譯,2005: 153.
Tomashevski, 1965,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terary Criticism-143 pages.
Wortham, S.2001,“Narratives in action(Ch. 2-4)”.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吳芝儀譯,2005:159. |
指導教授 |
張翰璧
|
審核日期 |
2022-8-10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