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56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1 、訪客IP:18.118.32.224
姓名 張業祥(Giap-Siong Te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朱元璋自我形塑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華夏歴史中以宗教之名而發動民變的事蹟不絕於史書,但成功一統中原的帝王僅有朱元璋一人,他在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歷經十五年完成布衣至帝王的轉換。本文嘗試從朱氏的早年遭遇出發,結合其所撰文集、官方文獻與民間史料,探析在此過程對於他往後從軍的影響。文中將以政治、軍事、內政、對外關係、宗教與國號為論述主題,從朱元璋所採取的舉措中,探討相應的效果與形塑之間的關係。
朱元璋在消滅群雄的過程中,軍事上的成功固然無法否定,但在其背後的相應政策與各方支持更為值得關注。當其他民變集團在燒殺劫掠的同時,朱氏已嚴格要求部隊紀律,並藉由宗教與儒學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爭取地方精英的支持。在戰略上,他採取先南後北的方針,使他贏得發展的空間與時間,避免了在領軍之初便被吞併。政治上,朱元璋先是祭出復宋名號吸引江南士人的歸附,後又採用華夷之別的身份認同招撫北方漢人的支持。另外,他在政權合法性的問題中,透過中國傳統的奉「天」學說,使之集團合法化。在過程中不難看出朱元璋務實、謹慎之性格特徵使他在不同時期的現實社會環境,選擇實施對其較為有利的決策,為其帝業奠定了基礎。
縱觀元末民變群雄,儘管在起事之初獲得百姓群起相應,並佔有廣袤的轄地,但最後皆以失敗告終。最後成就朝代更替的朱元璋,雖發展之初地狹人少,尚依附他人政權,但在兼併各個勢力的歷程中,朱氏在各方面依照不同情況在政治與軍事上逐步更改、落實策略,進而獲得各方的支持,終至成功一統天下。
摘要(英)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re are many deeds of people′s uprising in the name of religion, but the only emperor who successfully unified the Central Plains was Zhu Yuanzha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early experiences of Taizu, combined with 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official documents and folk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is process on his subsequent military servic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politics, military, internal affairs, foreign relations, religion and national titles,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s and image building from the measures taken by Zhu Yuanzhang.
Zhu Yuanzhang′s military success cannot be denied in the process of eliminating the other military groups, bu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behind it and the support of all parties are more worthy of attention. While other military groups were burning, killing and looting people, the Zhu clan demanded strict discipline in the troops, and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in religion and Confucianism to win the support of local elites. Strategically, the policy of putting the south first and then the north enabled Taizu to gain space and time for development and avoid being annexed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leadership. Politically, Zhu Yuanzhang first resorted to the name of the Song Dynasty to attract the support of gentry in Jiangnan, and then adopted the identity of Sino–barbarian to appeal to the support of the Han people in the north. In addition, in the issue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he legitimized the group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rine of " Heaven". In the proces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aizu′s pragmatic and cautious character made him choose and implement more favorable decisions in the real social environment of different period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imperial career.
Although Zhu Yuanzhang′s power was inferior to other military groups at the beginning, but who finally succeeded 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Yüan Dynasty, although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development, had a narrow land and few people, and still depended on the government of other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erging various forces, Taizu clan gradually changed and implemented strategies in politics and military in various asp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hen get the support of all parties, and finally succeed in dominating China.
關鍵字(中) ★ 朱元璋
★ 形塑
★ 元明之際
★ 元末民變
★ 政策
關鍵字(英) ★ Zhu Yuanzhang
★ image building
★ Late Yüan and early Ming Dynasties
★ Late Yüan uprising
★ policy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主題設定和含義........................................................2
第三節 時間斷限與研究範圍....................................................4
第四節 研究回顧..............................................................4
(一)史書與文學作品中朱元璋之形塑...........................................4
(二)探討主題相關研究.......................................................6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11
第六節 章節安排.............................................................14

第一章 成長歷練.............................................................17
第一節 社會底層之磨練.......................................................18
第二節 戎馬戰事之體驗.......................................................24
第三節 謀略增長之過程.......................................................29
小結........................................................................33

第二章 政治號召.............................................................35
第一節 復興宋朝體統.........................................................36
第二節 承續華夏之嫡傳.......................................................39
第三節 奉天行道之緣飾.......................................................45
小結........................................................................51

第三章 政策運用與宣揚.......................................................53
第一節 軍事行動.............................................................56
(一)軍隊紀律..............................................................56
(二)降將俘虜..............................................................64
第二節 內政措施.............................................................68
(一)維護儒學..............................................................68
(二)延攬人才政策..........................................................71
(三)惠民舉措..............................................................75
第三節 對外策略.............................................................82
小結........................................................................87
第四章 宗教淵源與操作.......................................................89
第一節 元季之宗教信仰.......................................................91
第二節 初期之政教策略.......................................................95
第三節 稱王後之政策變遷.....................................................98
小結.......................................................................104

第五章 國號的擇定..........................................................107
第一節 來源探究............................................................110
第二節 國號之選定與蘊意....................................................113
(一)白蓮教徒或相信預言的平民階級.........................................113
(二)士紳階級.............................................................116
第三節 明人對國號之闡釋....................................................120
小結.......................................................................125

結論.......................................................................127

徵引書目...................................................................133
一、史籍...................................................................133
(一)史書、政書...........................................................133
(二)文集、筆記...........................................................134
(三)地方志...............................................................137
二、專書...................................................................138
三、學位論文...............................................................140
四、期刊論文...............................................................140

表目錄
表一:元末群雄成為首領與稱帝時間............................................32
表二:洪武元年至四年官方文獻使用「夷狄」之詞表...........................42-44
表三:明初朱元璋詔免稅賦之記錄...........................................77-80
表四:開國皇帝之國號與前朝封爵關係.........................................108
表五:元末群雄建國者與國號.................................................109
表六:明代文人對國號的來源說明與闡釋...................................120-124

附錄.......................................................................143
參考文獻 一、史籍

(一)史書、政書
司馬穰苴撰、王震注,《司馬法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
孟子撰、趙岐等注,《孟子》(北京:中華書局,1998)。
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6)。
荀況撰、北大哲學系注,《荀子新註》(台北:里仁書局,1983)。
孫武撰、周亨祥注,《孫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莊周撰、郭象注,《莊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0)。
孔安國,《尚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
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何晏注,《論語》(北京:中華書局,1998)。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班固,《白虎通德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
桓寛,《鹽鐵論》(台中:文聽閣圖書公司,2010)。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劉安撰、許匡一注,《淮南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5)。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房玄齡、許敬宗等撰,《晉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範曄撰、李賢注,《後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拜柱,《通制條格》。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尹守衡,《明史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不著撰人,《皇明本紀》。收錄於鄭振鐸,《玄覽堂叢書續集•第一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5)。
不著撰人,《皇明詔令》。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不著撰人,《大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孔貞運,《皇明詔制》。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宋濂、王禕等撰,《元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
李景隆等撰,《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何喬遠,《名山藏》(成都:巴蜀書社,2000)。
俞本撰、李新峰箋證,《紀事錄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
夏原吉,《一統肇基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徐紘,《明名臣琬琰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高岱,《鴻猷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業書•史部•記事本末類•別史類》(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張居正等撰,《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焦竑,《皇明人物考》(台北:明文書局,1991)。
焦竑,《國朝獻徵錄》(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黃金,《皇明開國功臣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楊學可,《明氏實録》(北京:中華書局,1991)。
楊士奇等撰,《明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楊廷和等撰,《明武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溫體仁等撰,《明熹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解縉,《天潢玉牒》(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辰,《國初事蹟》。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46》(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劉吉等撰,《明憲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劉承幹,《明史例案》。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應檟,《大明律釋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權衡,《庚申外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谷应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85)。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賈楨監修,《淸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
錢謙益,《國初群雄事略》。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83)。
柯劭忞,《新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陳得芝、邱樹森、何兆吉輯點,《元代奏議集錄》(杭州:浙江古藉出版社,1998)。
屠寄,《蒙兀兒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77)。


(二)文集、筆記
劉安,《淮南鴻烈解》。收錄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子部;貳拾》(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諸葛亮撰,《諸葛武侯文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
王質,《雪山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司馬光,《温國文正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朱熹,《朱子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 部18》(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王冕撰、壽勤澤校,《王冕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朱德潤,《存復齋續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成廷珪,《居竹軒詩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納新,《金台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陳高,《不系舟漁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貢師泰,《玩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張羽,《靜居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普度,《廬山蓮宗寶鑑》。收錄於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第八十冊》(上海:中華書局,1994)。
黃庚,《月屋漫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鄭元祐,《僑吳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鄭玉,《師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潘音,《待清軒遺稿》。收錄於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劉鶚,《惟實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劉孟琛,《元南臺備要》(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劉仁本,《羽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盧琦,《圭峰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王褘,《王忠文公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翰,《友石山人遺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逢,《梧溪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續稿》(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王世貞,《弇州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孔齊,《靜齋至正直記》(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包汝楫,《南中紀聞》。收錄於金忠淳輯,《硯雲甲乙編•一》(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田藝蘅,《留青日劄》(台北:廣文書局,1969)。
田藝蘅,《留青日劄摘抄》(北京:中華書局,1985)。
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皇明恩命世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朱元璋,《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收錄於中華書局編,《稀見明史研究資料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15)。
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朱國禎,《湧幢小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危素,《危學士全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汪克寬,《環谷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貝瓊,《清江貝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濂撰、羅月霞編,《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宋訥,《西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吳伯宗,《榮進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林時對,《荷牐叢談》(台北:大通書局,1987)。
郎瑛撰,《七修類稿》(台北:新興書局,1983)。
周霆震,《石初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祝允明,《野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業書•子部•小說家類》(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胡翰,《胡仲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姚廣孝,《逃虛子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孫宜,《洞庭集》。收錄於鄭振鐸,《玄覽堂叢書續集•第一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5)。
徐象梅,《兩浙名賢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陶宗儀,《南村輟耕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陶安,《陶學士先生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高啓,《高太史大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凌雲翰,《柘軒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
陳基,《夷白齋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倪瓚,《清閟閣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6)。
郭子章,《六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張來儀,〈滁陽王廟碑〉。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史部八二》(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程敏政編,《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
程敏政編,《明文衡》(台北:世界書局,2012)。
舒?,《貞素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葉子奇,《草木子》(台北:廣文書局,1975)。
葉兌,《四梅軒集》。收錄於沈乃文編,《明別集叢刊•第一輯第四冊》(合肥:黃山書社,2013)。
楊起元,《證學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九十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趙汸,《東山存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劉基,《誠意伯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劉夏,《劉尚賓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蔡清,《易經蒙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戴良,《九靈山房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藍智,《藍澗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羅汝芳,《明道録》(京都:中文出版社,1975)。
蘇伯衡,《蘇平仲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龔黃,《六嶽登臨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萬斯同,《石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顧嗣立,《元詩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三)地方志
王俊華修,《(洪武)京城圖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盧熊纂,《(洪武)蘇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程敏政纂,《(弘治)休寧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劉宣等纂,《(成化)處州府志》(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姚鳴鸞修 、余坤纂,《(嘉靖)淳安縣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張袞修,《(嘉靖)江陰縣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袁文新,《鳳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盧崧修、 朱承煦纂,《(乾隆)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李國麒纂,《(乾隆)興安府志》,「中國方志庫」。
黨金衡纂修,《(道光)東陽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33)。
符璋、劉紹寬等修,《(民國)平陽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二、專書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王見川,《從摩尼教到明教》(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朱鴻林,《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
朱鴻林,《明太祖與經筵》(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
吳晗,《朱元璋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吳振漢,《明清之際的史家與明史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9)。
汪文學,《正統論——中國古代政治權利合法性理論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9)。
何孝榮等著,《明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台北:恩楷出版社,2003)。
吾淳,《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李申,《中國儒教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李志安主編,《元明江南政治生態與社會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彼得•派克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周良霄、顧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范麗珠、James D.Whitehead and Evelyn Eaton Whitehead,《宗教社會學:宗教與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
南炳文,《明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2007)。
紀寶成,《中國古代治國要論》(北京:中國大學出版社,2004)。
馬驪著、莫旭強譯,《朱元璋的政權及統治哲學:專制與合法性》(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8)。
展龍,《元明之際士大夫政治生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孫文良,《洪武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陳梧桐著,《朱元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袁祖亮主編、和付強著,《中國災害通史•元代卷》(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
連立昌、秦寶琦,《中國秘密宗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衍輯撰、李夢生校點,《元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張佳,《圖像、觀念與儀俗:元明時代的族群文化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張德信,《明史研究論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許倬雲,《西周史》(新北:聯經出版社,2020)。
張卉,《先秦文獻殷商史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張顯清等,《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出版社,2003)。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的「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張踐,《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宗教•政治•民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張德信,《明史研究論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張顯清等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黃勇軍,《儒家傳統與明代政治轉型路徑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黃冕堂,《明史管見》(濟南:齊魯書社,1985)。
黃寬重、柳立言,《中國社會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楊訥,《元代白蓮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訥、陳高華,《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上)》(北京:中華書局,1985)。
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香港:龍門書店,1967)。
樊樹志,《明史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12)。
劉澤華,《劉澤華全集:中國的王權主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潘顯一、冉昌光,《宗教與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潘朝陽主編,《政治與治道:儒家的政治觀》(台北:師大出版社,2016)。
蕭啟慶編,《蒙元的歷史與文華: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北:台灣書局
,2001)。
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7)。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鐘肇鵬,《讖諱論略》(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3)。
Chan,Albert(陳倫緒),The Glory and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82.
Chan,Hok-lam(陳學霖),Ming Taizu (r.1368-98)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in China,Farnham: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11.
Dardess,John W.,Conquerors and Confucians:aspect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late Yüa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Farmer,Edward,Early Ming Government: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Cambridge: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Wright,Arthur F.,The Sui Dynasty:The Unification of China,A.D. 581–617,New York:Alfred A. Knop,1978.






三、學位論文

李傳芳,《朱元璋的故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峻煒,《明太祖的政治理念與教化實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梁玄,《民間傳說與通俗文藝中之朱元璋形象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曹循,《朱元璋崛起的軌跡——明朝建立前朱元璋集團的人事與制度》(蘭州: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賴瀅玉,《朱元璋民間造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四、期刊論文

王熹,〈明代嘉靖時期民間神話傳說故事塑造的朱元璋形象——以《龍興慈記》為中心的考察〉,《故宮博物院院刊》,期2,(2018年),頁101-109。
王崇武,〈論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轉變〉,《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本10,(1948年),頁57-71。
王雄,〈明洪武時對蒙古人眾的招撫和安置〉,《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期4,(1987年),頁71-84。
朱小丹、趙慶偉,〈論朱元璋矛盾性格的成因、表現及影響〉,《湖北行政學院學報》,期6,(2015年),頁92-96。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歷史學報》,期18,(1990年),頁63-80。
李堅懷,〈集體記憶的多元書寫——明季野史筆記中的朱元璋形象建構〉,《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6期2,(2016年),頁85-92。
李堅懷,〈辛亥革命視閾下的朱元璋形象建構〉,《遼寧科技大學學報》,卷37期3,(2014年),頁289-296。
李堅懷,〈真命天子的潛質記憶——論民間故事中少年朱元璋形象建構〉,《滁州學院學報》,卷17期1,(2015年),頁1-4。
汪茂和、王克嬰,〈明初宗教政策的創制及其背景分析〉,《南開學報》,期4,(2005年),頁118-124。
何孝榮,〈論明太祖的宗教思想及其影響〉,《歷史教學(高校版)》,期12,(2008年),頁10-14。
吳晗,〈明教與大明帝國〉,《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41年),頁48-85。
杜洪濤,〈明代的國號出典與正統意涵〉,《史林》,期2,(2014年),頁52-57。
李新峰,〈明朝建國前「應天府」與「建康」〉,《明史研究》,期11,(2010),頁1-25。
和建偉,〈《劍橋中國明代史》中的朱元璋形象〉,《安康學院學報》,卷26期1,(2014年),頁116-120。
侯曉晨,〈對「明君聖主」形象的建構——從朱元璋《高皇帝禦制文集》明刻本的文章取捨看編纂者的用意〉,《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3,(2015年),頁93-98。
姜海軍,〈朱元璋的「尊孔崇儒」與儒士的出處進退〉,《南都學壇》,卷36期4,(2016年),頁28-32。
阿祥,〈司馬氏晉國號考說〉,《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期3,(1999年),頁122-126。
胡阿祥,〈楊隋國號考說〉,《東南文化》,期9,(2000年),頁79-82。
胡阿祥,〈紅巾軍反元複宋與朱元璋國號大明述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18 期1,(2001年),頁44。
胡阿祥,〈紅巾軍反元複宋與朱元璋國號大明述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18 期1,(2001年),頁43-44。
陳昌雲、連德蘭,〈明前期朱元璋歷史形象的演變〉,《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5期6,(2017年),頁20-26。
陳全清,〈論朱元璋與大宋龍鳳政權的關系〉,《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3,(1982年),頁66-71。
陳學霖,〈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期50,(2010年),頁71-103。
莊為璣,〈談最近發現的泉州中外交通的史跡〉,《考古通訊》,期3,(1956年),頁43-48。
高輝,〈朱元璋嗜殺的心理動因〉,《綿陽師範學院學報》,卷32期3,(2013年),頁95-97。
孫麗華,〈從朱元璋的身世來剖析性格特點〉,《遼寧行政學院學報》,卷13期7,(2011年),頁149-151。
郭嘉輝,〈略論《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及其史料價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期61,(2015年),頁171-189。
張佳,〈別華夷與正名分:明初的日常雜禮規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期3
,(2012年),頁21-30。
張佳,〈元明之際「夷夏」論說舉隅——兼說清代官修書籍對明初史事的隱沒與改篡〉《中國典籍與文化》,期4,(2013年),頁42-49。
康春英、呂自強、馬芝君,〈明朝初期民族宗教政策的特徵〉,《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4,(2013年),頁29-34。
勞延煊,〈元明之際詩中的評論〉。食貨月刊社編輯委員會編,《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79),頁145-463。
傅斯年,〈周初之「天命無常」論〉。傅孟真先生遺著委員會編,《傅孟真先生集》(台北:台灣大學,1952),頁91-110。
楊濟堃,〈朱元璋為韓林兒屬部考辨〉,《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1983年),頁98-104。
楊永康,〈朱元璋的元明易代觀及其天命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5
,(2015年),頁70-79。
楊訥,〈龍鳳年間的朱元璋〉,《元史論叢》,期4,(1992),頁196-229。
趙慶偉,〈略論朱元璋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21期2,(2001年),頁75-78。
劉泳斯,〈再議明教與大明國號的關系——試析元末「白蓮教」起義與明王信仰〉,《世界宗教文化》,期2,(2020年),頁136-142。
劉孔伏、薛新力,〈談元末徐壽輝農民政權的年號和國號——附錄《玄宮之碑》碑文〉,《學術月刊》,期5,(1984年),頁47-50。
蕭啟慶,〈元代科舉特色新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卷81期1,(2010年),頁9-11。
謝貴安,〈試述《明太祖實錄》對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學術研究》,期5,(2010年),頁97-105。
和田清,〈明の太祖と紅巾の賊〉,《東洋學報》,卷13,(1923年),頁278-298。
和田清,〈明の国号について〉,《史学雑誌》,卷42期5,(1931年),頁70-75。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22-8-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