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1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5 、訪客IP:3.145.99.58
姓名 張慧君(Hui-Jun Z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古代服飾文化與《說文解字》相關字群研究
(Ancient clothing culture and the study of related word groups in "Shuowen Jiezi")
相關論文
★ 《說文解字》數位編輯規畫研究 ──以繪圖、檢索與排版為探討對象★ 張海鵬彙刊叢書的成就-《學津討原》、《墨海金壺》、《借月山房彙鈔》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 王鳴盛及其文字學說之研究★ 楊樹達文字形義理論初探
★ 神話與《說文》相關字群之研究★ 從《說文解字》中探析古代農牧漁獵
★ 從《說文解字》探索古代對人體及疾病的認知★ 《說文》禮樂器物形制考釋
★ 古代居宅文化與《說文解字》建築相關字群研究★ 觀光華語教材設計-以台灣國家公園為主題
★ 古文字所見人生禮俗相關字群研究--以婚姻、生育、喪葬為核心★ 陸德明〈爾雅音義〉名物諸篇異文類型研究
★ 常用形聲字聲符兼義探析與華語文教學應用★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析形釋義研究
★ 民初(1912-1949)文字學教材八種研究★ 異形詞研究暨常用語詞辨析舉隅—— 以《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漢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其產生和演變與文化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故在研讀古文字時,應兼容各類民俗、風俗文化,將漢字整體視為一文化現象。因此,可藉由明析漢字構形,窺探造字之時的社會生活情景,以再現古人的認知心理與思想情感。
另一方面,服飾作為區別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顯著標誌,從禦寒抗潮等實用目的,逐漸轉為裝飾作用,由此產生對於美的藝術追求,無疑是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的一大進展。此外,不同時期的服飾更蘊藏著雄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故深入探討有助於理解古代服飾文化的發展歷程。
本文欲探究古代的服飾文化,藉由《說文解字》中與服飾相關字群,以及文獻典籍記載,同時透過甲骨、金文字形、考古出土文物與史學資料等相互參照印證,期能明確地詮釋各文字與服飾間的涵義,並一窺背後蘊藏的社會文化。
根據本研究,可透過漢字材料瞭解服飾的發展進程,闡明服飾起源及其功能,辨析製作服飾的原料與工具,並探討紡織技藝所涉及的染繪與紋飾。同時,明辨繁瑣的服飾形制,深究其反映出的民俗風情與禮儀文化,涵蓋服飾禮制、服飾審美觀與社會價值等文化意蘊。最後,校補《說文解字》析形釋義的缺失,並總結本文的重要研究成果,詳明本研究的局限性,以作為後續可發展與討論的基礎。
摘要(英)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symbol system for recording langu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al factors in their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Therefore, when studying ancient characters, we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folklore, customs and culture, viewing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s a whole. Therefore, by clearl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 can glimps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were create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thoughts and emotions of the ancients.
On the other hand, clothing is a significant symbol that distinguishes humans from other animals. Initially, clothing was used for practical purposes such a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cold and moisture. However, over time, it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form of decoratio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shift towards aesthetics and beauty marks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clothing from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ontain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clothing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clothing cultur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ancient clothing culture, through the "Shuowen Jiezi" related to the clothing-related word groups, as well as the records of ancient book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ross-reference of oracle bones, bronze characters, archaeological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etc., it is expected to be clear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each character and clothing accurately, and get a glimpse of the social culture behind it.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lothing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Chinese textual materials, explain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of clothing, analyze the raw materials and tools used to make clothing, and explore textile techniques and the dyeing and decoration involved. Furthermore, discerning intricate clothing styles and forms, and deeply studies the folk customs and etiquette culture they reflect, covering cultural connotations such as clothing etiquette, clothing aesthetics, and social values. Finally, identifying the Missing Analyses of Form and Meaning in the "Shuowen Jiezi", an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and specify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s a basis for subsequent development and discussion.
關鍵字(中) ★ 許慎
★ 漢字
★ 服飾文化
★ 《說文解字》
關鍵字(英) ★ Xu Shen
★ Chinese characters
★ Clothing Culture
★ “Shuo Wen Jie Tzi”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English Abstract iii
致謝辭 v
目錄 vii
圖目錄 xiii
凡例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及步驟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方法及步驟 4
第三節 前賢研究之探討 7
一、專書 7
(一)歷史文化類 8
(二)漢字文化類 9
(三)服飾文化類 10
二、學位論文 11
三、期刊論文 12
第四節 研究綱要與預期成果 16
第二章 服飾發展進程 17
第一節 服飾起源與功能 17
一、服飾起源 18
(一)骨針 19
(二)紡專 20
二、服飾功能 22
(一)實用說 22
(二)裝飾說 26
(三)小結 30
第二節 服飾原料 31
一、葛麻之屬 31
(一)葛之屬 32
(二)麻之屬 33
二、蠶絲 35
三、礦物、植物染料 39
(一)礦物染料 40
(二)植物染料 44
第三節 紡織工具 51
一、蠶具 51
(一)桑籠──籠、㭒、捄、笭、籯 52
(二)蠶箔──䒼、曲、薄、蔟 53
(三)蠶槌──橝、槌、㭙、栚 55
二、收絲器具 56
三、織布機器 59
(一)織布機──織、機 60
(二)織布機構件──軸、榺、杼、梭、椱、綜 61
第四節 紡織技藝 63
一、練漂 63
二、染色 65
(一)石染 67
(二)草染 69
三、織錦 72
(一)斜織──綺、綾 74
(二)羅織──羅、紗 74
第五節 小結 78
第三章 《說文解字》中服飾相關字群 79
第一節 上衣 79
一、短衣 80
(一)襦 80
(二)裋、褐 82
二、長衣 83
三、中衣、褻衣 85
(一)襌、褋、袗 85
(二)褻、袢 87
(三)衷、衵、帴 88
四、罩衫 89
(一)裼 89
(二)褧 91
(三)衧 92
第二節 下裳 94
一、蔽膝 95
(一)巿、韠、? 96
(二)襜 98
二、裙 99
三、褲 101
(一)開襠袴 101
(二)合襠褌 103
第三節 足衣 106
一、襪 107
二、鞋 109
(一)草鞋──?、屝 113
(二)麻鞋──䋀、䋽 116
(三)皮鞋──鞮、靲、躧、?、靸 117
(四)高底鞋──屟、屐、屩、䩕 118
(五)複底鞋──舄 120
第四節 首飾 123
一、帽 124
二、冠冕 125
(一)冠之屬 126
(二)冕之屬 128
(三)弁之屬 133
三、巾幘 136
(一)巾 137
(二)幘 138
四、飾物 139
(一)頭飾 140
(二)頸飾 142
(三)耳璫 143
(四)櫛具 144
第五節 小結 147
第四章 服飾文化意蘊 149
第一節 服飾禮制 149
一、祭服 150
(一)天子、諸侯、卿大夫祭服──六冕 151
(二)后妃祭服──三翟 156
二、軍戎服、胡服 162
(一)鎧甲 165
(二)靴、行縢 167
(三)兜鍪 169
(四)韝、韘 171
第二節 服飾社會價值 174
一、佩帶 175
(一)大帶──紳 176
(二)革帶──鞶 177
(三)絲帶──組綬 177
二、佩飾 180
(一)大佩 181
(二)印璽 184
第三節 小結 187
第五章 結論 189
一、透過漢字探討服飾的發展進程 189
二、透過漢字辨析形制繁瑣的服飾 191
三、透過漢字瞭解服飾文化意蘊 193
四、校補《說文解字》形義 194
五、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195
參考文獻 197
附錄一:各章討論漢字總表 211
附錄二:本文引錄字例檢索表 237
參考文獻 一、古代典籍(依時代先後排序)
〔三國〕韋昭注:《國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戰國〕呂不韋著,〔晉〕杜預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西漢〕史游撰,〔唐〕顏師古注:《急就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西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清〕錢繹撰集:《方言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西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清〕戴震疏證:《方言疏證》,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西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方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西漢〕賈誼,〔清〕盧文弨校:《賈誼新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西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西漢〕戴德撰,〔北魏〕盧辯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東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東漢〕劉熙撰:《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東漢〕蔡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三國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南朝梁〕顧野王著,〔宋〕陳彭年重修:《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歐陽詢撰,〔民國〕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後魏〕賈思勰著,石漢聲校釋:《齊民要術今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後魏〕賈思勰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後魏〕賈思勰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南唐〕徐 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五代〕馬 縞:《中華古今注》,收錄於〔明〕吳琯,王雲五主編:《明刊本古今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宋〕丁 度:《集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陳祥道:《禮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彭年等修:《廣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宋〕聶崇義集注:《新定三禮圖》,收錄於〔清〕納蘭性德編:《通志堂經解》第11冊,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
〔元〕李文仲編:《字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司農司:《農桑輯要》,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69-1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元〕戴 侗:《六書故》,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錄於《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1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收錄於《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1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明〕張自烈:《正字通》,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2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梅膺祚:《字彙》,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232、2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王 筠:《說文解字句讀》,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 筠:《說文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先慎,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段玉裁,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清〕孫怡讓,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孫星衍、莊逵吉校定:《三輔黃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清〕徐 灝:《說文解字注箋》,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清〕桂 馥:《說文解字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清聖祖:《全唐詩》,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
〔清〕陳 立,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陳 澧,楊志剛編校:《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鄭 珍:《說文新附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錢 玄:《三禮名物通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二、現代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歷史文化類
王 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8年。
王貴民:《先秦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主編,呂文郁副主编:《20世纪中國學術大典:考古學、博物館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胡世慶:《中國文化通史》,臺北:三民出版社,2009年。
夏 鼐:《中國文明的起源》,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陰法魯、許樹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陳文華:《農業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陳高華、徐吉軍主編,陳紹棣著:《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陳高華、徐吉軍主編,彭衛、楊振紅著:《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陳溫菊:《詩經器物考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臺灣開明書店:《先秦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7年。
趙 豐、金琳:《紡織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趙匡華、周嘉華:《中國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 軍:《河姆渡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鍾敬文主編,晁福林著:《中國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小學類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收錄於《于省吾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國維:〈不?敦蓋銘考釋〉,收錄於《雪堂叢刻》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臺南:臺灣大通書局,1976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獻唐:〈釋每美〉,收錄於《中國文字》第9卷,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古文字學研究室、中國文學系,1974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任繼昉纂:《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李 圃:《甲骨文文字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
李孝定:《讀說文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林義光著,林志強標點:《文源:標點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姚孝遂:《精校本許慎與說文解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88年。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康 殷:《文字源流淺說》(增訂本),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章太炎講授,魯迅、朱希祖、錢玄同記錄:《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郭沫若:《金文叢考》,收錄於《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華學誠匯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樹達:《文字形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訂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劉 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蔡信發:《說文答問》,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魯實先撰,王永誠注:《文字析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出版社,1969年。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饒宗頤:《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三)漢字文化類
王 平:《說文與中國古代科技》,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 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王 寧:《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9年。
王貴元:《漢字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貴元:《漢字與歷史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何九盈、胡雙寶、張 猛:《中國漢字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何九盈:《漢字文化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何金松:《漢字文化解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玲璞、臧克和、劉志基:《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景生:《漢字與上古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李萬壽:《漢字與民俗》,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郭錦桴:《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馮盈之:《漢字與服飾文化》,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黃宇鴻:《〈說文解字〉與民俗文化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臧克和:《漢語文字與審美心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
劉志基:《漢字與古代人生風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5年。
戴吾三:《漢字中的古代科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四)服飾文化類
王宇清:《中國服裝史綱》,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75年。
王宇清:《中華服飾圖錄》,臺北:世界地理出版社,1984年。
王宇清:《萬古中華服裝史》,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朱和平:《中國服裝史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何堂坤、趙豐:《中華文化通志.紡織與礦冶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沈從文:《中國服飾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周 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周 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丹青出版社,1986年。
徐 靜:《中國服飾史》,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馬大勇:《雲髻鳳釵──中國古代女子髮型髮飾》,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馬漢麟:《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典藏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高 格:《細說中國服飾》,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高千惠:《千里絲一線牽──漢唐織錦的跨域風華》,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
高春明:《中國古代的平民服裝》,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彭林編:《王國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華 梅:《中國服裝史》,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華 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華 梅:《服飾美學》,北京:中國紡織,2003年。
黃 輝:《中國歷代服制服式》,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
黃能福、陳娟娟:《中華文化通志.服飾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葉大兵、葉麗婭:《頭髮與髮飾民俗:中國的髮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趙 豐:《絲綢藝術史》,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
趙連賞:《中國古代服飾圖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永華:《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劉建美:《衣食住行與風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德增:《秦漢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劉興林、范金民:《長江絲綢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
(五)其他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袁 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1981年。
陳 垣:《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幼明:《新譯揚子雲集》,臺北:三民出版社,1997年。
黎翔鳳撰,梁連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古堯杰:《〈說文解字〉六畜相關字字義疏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8年。
左瑞平:《〈說文〉衣著類語詞命名理據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漢中文所碩士論文,2014年。
曲琳琳:《〈說文解字〉衣部字研究》,遼寧:遼寧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4年。
吳愛琴:《先秦服飾制度形成研究》,河南:河南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3年。
施燕萍:《古代居宅文化與〈說文解字〉建築相關字群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6年。
洪瑗璘:《〈說文解字〉服飾文化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徐再仙:《〈說文解字〉食、衣、住、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張倍華:《漢代流行服飾與社會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郭珮貞:《〈說文解字〉所見飲食相關字群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8年。
陳儀桓:《〈說文解字〉中的物質生活──以食衣住行為例》,桃園:元智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正純:《從〈說文解字〉探索古代對人體及疾病的認知》,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蔡欣恬:《從〈說文解字〉中探析古代農牧漁獵》,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婭蘭:〈從《說文解字.衣部》看古代服飾的「禮」文化〉,《西安社會科學》,2009年第27卷第2期,頁62-63、74。
尹浩英:〈論漢代深衣的禮教色彩和實用功能〉,《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1第6期,頁132-134。
文 平:〈淺析服飾文化的意義〉,《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14期,頁62-63。
毛新華、董祖權:〈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第11卷第3期,頁69-71。
王 貴:〈論服飾色彩文化中的尊卑觀念〉,《求索》,2015年第2期,頁169-173。
王乙全:〈簡述中國歷代服色的政治內涵〉,《綏化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頁76-78。
王功龍:〈中國古代的鞋及其稱謂〉,《文化學刊》,2007年第6期,頁178-192。
王作新:〈足衣種種〉,《文化知識》,1991年第12期,頁40-42。
王京傳、劉以慧:〈從《說文解字.玉部》看漢代對玉的認識〉,《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2第11期(總第101期),頁148-149。
王美雨:〈服飾文字淺說〉,《南京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9卷第4期,頁22-25。
王婭維、翟傳鵬:〈從漢字管窺我國古代身體裝飾文化〉,《船山學刊》,2012年第1期,頁93-96。
王曉光:〈關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等級觀念問題〉,《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頁121-123。
古敬恒、吳楠楠、仲衛東:〈略論服飾類漢字的文化解讀〉,《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10卷第1期,頁88-91。
伍 魏:〈政治制度與中國古代服飾文化〉,《消費經濟》,2004年第4期,頁48-51。
朱騖涵:〈《說文解字》中的飾物字考釋〉,《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28卷第8期(總308期),頁145-146。
牟俞潔:〈試論《說文解字.糸部》與絲織文化〉,《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20卷第3期,頁19-21。
何海濤:〈淺談服飾類文字的文化含義〉,《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第3卷第2期,頁134-136。
呂坤坤:〈從《說文解字》中的「衣」部看中國古代的服飾文化〉,《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第10期,頁76、253。
李 杰:〈「針」字探源〉,《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8卷第3期,頁37-39。
李 杰:〈「箴」「鍼」和「針」的流變與替換〉,《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3卷第1期,頁182-185。
李 茜:〈《說文解字》衣部字探析〉,《學理論》,2014年第12期,頁127-128。
李秀林:〈從《說文解字》衣部看中國古代的一些服飾文化〉,《集寧師專學報》,2007年第29卷第3期,頁42-44。
李祖文:〈《說文解字》玉部字的認知研究〉,《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頁39-41。
李培艷:〈《說文解字》「衣」部字語義及排序分析〉,《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114-119。
李淑惠:〈漫談我國古代的鞋文化〉,《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頁43-45。
李運河、王璐琨:〈中國古代鞋履藝術的美學品格〉,《皮革科學與工程》,2010年第20卷第1期,頁56-60。
李澤靜:〈淺談中國封建禮教思想與「開襠褲」的發展〉,《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第7期,頁161-162。
杜 勇:〈甲骨文所見商代的服飾〉,《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頁100-105。
周 曼:〈《說文》「糸」部字與漢族絲織品文化〉,《環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24期,頁218-219。
周 瑩:〈中國古代鞋履風尚變遷史研究〉,《絲綢》,2012年第49卷第10期,頁70-76。
周守晉:〈考據的歷程──讀〈《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長沙電力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4期,頁126-127。
尚民杰:〈冕服十二章溯源〉,《文博》,1991年第4期,頁57-62。
林少雄:〈中國服飾文化的深層意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62-68。
林朝陽:〈中國古代服色的審美意識〉,《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頁21-25。
姜 欣:〈試論深衣及其演變過程〉,《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2年第28卷第3期,頁94-96。
孫永蘭:〈漢字中的古代足衣〉,《時代教育》,2016年第19期,頁175-176。
孫汝潔:〈周代冕服與周禮〉,《管子學刊》,2006年第4期,頁97-99。
徐中舒:〈對《金文編》的幾點意見〉,《考古》,1959年第7期,頁382-383。
柴潘虹:〈《說文解字》衣部字文化探析〉,《青春歲月》,2013年第10期,頁114-115。
袁建平:〈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深衣研究〉,《求索》,2000年第2期,頁113-116。
張 虹:〈談談與足衣發展有關的漢字考釋〉,《蘭臺世界》,2011年第3期,頁54-55。
張華民:〈《說文解字》與先秦文化〉,《文教資料》,2015年第7期,頁48-50。
章西煥:〈中國傳統顏料礦物〉,《中國傳統顏料礦物》,2020年第4期(總第142期),頁10-14。
許哲娜:〈中國古代等級服色符號的內涵與功能〉,《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頁93-101。
郭文兵:〈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歷史學探究〉,《搏擊.體育論壇》,第7卷第1期,頁91-94。
陳 亮:〈21世紀《說文解字》文化研究綜述(一)〉,《湘南學院學報》,2013年第34卷第6期,頁67-71。
陳 亮:〈21世紀《說文解字》文化研究綜述(二)〉,《湘南學院學報》,2015年第36卷第1期,頁49-53。
陳傳席:〈釋《易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兼說中國的畫與繪及記載中繪畫起源〉,《美術研究》,2011年第3期,頁30-46。
彭赟樂:〈再析冕服十二章紋〉,《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19卷第4期,頁54-56。
鄂海鵬:〈《說文解字》「衣」部字箋證及文化抉微〉,《陰山學刊》,2013年第26卷第5期,頁59-64。
馮盈之:〈說文解字〉「糸部」絲綢文化探析〉,《絲綢》,2007年第8期,頁69-71。
黃宇鴻:〈《說文解字》中反映出的服飾文化──《說文》漢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五〉,《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3期,頁65-71。
楊永華、羊 霞:〈《說文解字》糸部與紡織文化〉,《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7年第27卷第6期(總50期),頁96-97。
葛 蓓:〈中國古代服飾色彩文化與色彩觀念探源〉,《大舞臺》,2013年第1期,頁272-273。
賈京生:〈「足衣」,走動的時尚文化〉,《美與時代(上)》,2011年第9期,頁13-16。
雷珊珊:〈從《說文解字.髟部》字看古代髮飾文化〉,《名作欣賞》,2012年第23期,頁49-52。
廖江波、任春光、楊小明:〈先秦兩漢石染礦物顏料及其染色考〉,《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第22卷第3期,頁50-54。
廖江波、李強:〈漢代褲裝考〉,《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0卷第2期,頁112-117。
褚 紅:〈《說文解字》玉部字的文化意蘊研究〉,《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第20卷第6期,頁14-16。
趙 波:〈先秦袍服研究〉,《服飾導刊》,2014年第3期,頁61-65。
趙 波:〈秦漢袍服研究〉,《服飾導刊》,2014年第4期,頁29-35。
趙翰生、李勁松:〈《考工記》「鍾氏染羽」新解〉,《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第18卷第3期,頁16-22。
劉 俟:〈《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服飾文化〉,《金田》,2012年第11期(總298期),頁113。
劉 洋:〈《說文解字》中表服飾的字與中國古代文化〉,《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年第2期,頁27-28。
劉明玉:〈《考工記》服飾染色工藝研究──試論「鍾氏染羽」〉,《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0卷第1期,頁137-140。
劉姣姣、梁惠娥:〈管窺三十年來的服色文化研究〉,《絲綢》,2019年第56卷第3期,頁98-104。
歐陽小英、唐賢清:〈《說文解字》與配飾文化〉,《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第9卷第4期,頁102-104、107。
鄭 樺:〈說鞋的由來〉,《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2卷第6期,頁9-20。
魯釗宇:〈從《說文解字》看我國的玉文化〉,《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年第3期(總第196期),頁186-187。
龔建培:〈中國傳統礦物顏料、染色方法及應用前景初探〉,《美術與設計》,2003年第4期,頁80-84。

五、線上辭典及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漢字古今字資料庫》,2013年。
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2018年。
https://www.ihp.sinica.edu.tw/~bronze/news.php
中華民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臺灣學術網路十三版(正式六版),2017年。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2021年。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指導教授 李淑萍(Shu-Ping Li) 審核日期 2023-8-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