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9 、訪客IP:3.149.246.62
姓名 彭士益(Shih-I 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公私協力推動都會客家活動之研究:以桃園市平鎮區福林宮為例
(A Study on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in Promoting Urban Hakka Activ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Fulin Temple in Pingzhen District, Taoyuan City)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平鎮區福林宮祭祀圈涵蓋莊敬里、福林里、山峰里、湧光里、湧豐里、湧安里共六里,具重要地緣關係,更是當地的客家文化活動與信仰中心,如今發現福林宮客庄宮廟意識形態沒落,都會客家族群認同消失。本作者身為現任福林里里長,希望藉由與公部門、私部門、宮廟人員及在地耆老的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研究,了解客家宮廟舉辦客家文化活動公私協力與第三部門的運作模式與架構建立,將傳統客家廟宇福林宮的文化傳承與發揚,以復振桃園平鎮都會客家社區客家族群性,對於客家文化認同的改變與提升。
深度訪談內容分別針對客家文化發展區發展對於在地區域的文化發展影響、公、私部門對於客家族群隱形化的影響認知與觀感、公部門對於客家廟宇文化發展規劃、對於福林宮客家廟宇文化發展規劃與公、私部門與第三部門協力進行討論與整理,了解公部門、私部門、宮廟人員及在地信徒對於當前的客家廟宇文化推動的想法與建議,並根據訪談內容進行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探討客家文化活動,利用公私協力提升客家文化推廣,以福林宮來說對於公部門的文化活動規劃參與度並不高,公部門規劃重心的偏頗與被動方式,讓許多深入地方社區的廟宇文化逐漸沒落。在未來的研究方向是否可以根據地區性廟宇活動的延續性進行延伸探討?甚至不同地區廟宇之間的連結方式或是不同客家文化利用地區信仰中心空間進行結合規劃,再經由公部門的主動串連達到更完整公私協力網絡系統,對於臺灣宮廟土地所有權或與地方社團爭議問題,也可作為後續未來對於客家廟宇文化推廣與問題觀察的重點方向。也期望藉由福林宮相關文獻的彙整與實際參與訪談紀錄資料在地信徒的口述本文的相關資料,以藉為福林宮廟宇沿革及發展歷程保存。摘要(英) The worship circle of Fulin Temple in Pingzhen District covers six villages: Zhuangjing, Fulin, Shanfeng, Yongguang, Yongfeng, and Yong′an. It hold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importance and serves as 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enter for the local Hakka community. However, the decline of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ulin Temple has le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Hakka ethnic identity. As the current village chief of Fulin Village, the autho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organizing Hakka cultural activities in Hakka temple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involving government agencies, private sectors, temple personnel, and local elders, the author intends to establish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frameworks for the promo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Fulin Temple and to revitalize the Hakka communit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Pingzhen, Taoyuan.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Hakka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designated area, the perception and impression of the invisibilization of Hakka ethnic groups by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he planning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akka temples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discussion and organization of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nd the third sector regarding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Fulin Temple. Th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private sectors, temple personnel, and local believers on the current promotion of Hakka temple culture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interview content.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enhancement of Hakka cultural promotion through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For instance, in the case of Fulin Temple, th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 cultural activity planning is not high, and their biased and passive approa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gradual decline of temple culture deeply rooted in local communities. In future research, it may be explored whether the continuity of regional temple activities can be extended. Additional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mples in various regions or the integration and planning of different Hakka cultural elements using local religious center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proactive coordination by government agencies, creat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network system of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This could also address issues related to temple land ownership and disputes with local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serving as a key direction for future ob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Hakka temple culture. The author hopes to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records of Fulin Temple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collection of firsthand information from interviews with local believers.關鍵字(中) ★ 公私協力
★ 都會客家
★ 客家廟宇文化關鍵字(英) ★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 Urban Hakka
★ Hakka temple culture論文目次 摘要 i
誌謝辭 iv
目次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11
第一節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11
第二節 都會客家與客家隱型化現象 14
第三節 客家族群信仰文化 16
第四節 當代公私協力的模式 18
第三章 研究標的之描述 22
第一節 福林宮沿革與概況 22
第二節 福林宮之會務 23
第三節 福林宮之財務 30
第四節 福林宮之活動 32
第五節 福林宮祭祀主神 34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38
第一節 客家文化發展區發展對於在地區域的文化發展影響 39
第二節 公、私部門對於客家族群隱形化的影響認知與觀感 43
第三節 公部門對於客家廟宇文化發展規劃 47
第四節 對於福林宮客家廟宇文化發展規劃 54
第五節 公、私部門與第三部門協力 6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0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82
參考文獻 83參考文獻 王保鍵,2012,〈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城市學學刊》3(2):27-58。
王保鍵,2016,〈論桃園客庄型態與客家政策〉。《臺灣民主季刊》13(4):93-125。
田金昌,2005,《台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柏諺,2019,《公私協力推動客家節慶活動之研究:以2016東臺灣客家美食料理比賽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吳秋蘭,2014,《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以桃園市大園區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蘊蓁,2012,《都市客家隱形化現象之析探-以中壢市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宋瑋婷,2014,《桃園縣廣興宋屋與平鎮褒忠祠發展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偉群,2019,《寺廟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桃園市八德區三元宮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林志穎,2021,《政府資助都會客家社團推動客家文化活動之研究-以臺北市義民祭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馨槿,2016,《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客家政策研究:以龍潭大池整體環境規劃與營造計畫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客家委員會,2022,《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新北客家委員會。
范鉅昌,2014,《客家地區的「隱形化」發展歷程:以中壢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憶婕,2017,《政府補助地方客家社團的協力成效之研究:以桃園市客家禮俗教育協會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治軒,2022,《臺灣客家族群與信仰認同研究-以基隆市義民祭為例》。桃園:國防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凱玲,2016,《市政府與區公所跨單位合作研究-以「新北市客家桐花祭」為例》。新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彭明輝,2004,〈中和地區的寺廟、祭祀圈與聚落發展〉。《北縣文化》(80):33-50。
黃玉嬌,2013,《都市客家隱形化之族群認同經驗》。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葉庭安,2021,《桃園市海洋客家社團網絡治理之研究-以海客文化藝術季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福林宮管理委員會,2011,《平鎮區福林宮第四屆信徒大會手冊》。桃園:福林宮管理委員會。
福林宮管理委員會,2018,《平鎮區福林宮第四屆信徒大會手冊》。桃園:福林宮管理委員會。
福林宮管理委員會,2022,《平鎮區福林宮第五屆信徒大會手冊》。桃園:福林宮管理委員會。
劉銀丹,2011,《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鄧仁道,1991,《中壢山子頂福林宮慶成祈安圓醮紀念誌》。桃園:慶成祈安圓醮委員會。指導教授 孫煒(Way Sun) 審核日期 2023-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