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127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5 、訪客IP:18.220.13.15
姓名 范睿慈(Jui-Tzu, F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教育曠野藝類大學:游牧式學習的未來高等教育想像
(Educational Wilderness Arts+ University: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Imagination of Nomadic Learning)
相關論文
★ 析論佐藤學之學習共同體與合作學習的差異★ 正念教育在台灣一間國小高年級班級實踐之研究
★ 成為老師,與棒球班一同前行:一名地球科學領域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 走一條自然之道––道禾實驗學校工坊課程中的生命教育蘊意
★ 走一條自然之道––道禾實驗學校工坊課程中的生命教育蘊意★ 從「留白」中萌芽的自主學習──以新竹縣道禾實驗學校為例
★ 一行禪師正念教育思想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高等學歷通膨化、大學趨向職業訓練所的今日,「有用」成為了臺灣高等教育課程最重要的發展指標,但這樣的高等教育是否能夠幫助學子們擁有足夠的智慧與堅強的心靈面對這不斷快速變動的世界?本研究旨在尋找未來高等教育課程的新想像,而相較於目前多數大學高度的學科專業化,體制外學習型組織「教育曠野藝類大學」透過游牧式學習旨在實踐「教育是成人之美」。
故本研究透過質性取向的案例研究法,以學員身份深入參與觀察曠野藝類大學之榮格學年運作,並與創辦人暨主要教師進行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以及回顧教育曠野創立十年來的文本紀錄。期許透過深入了解曠野藝類大學能夠激發更多關於高等教育課程的思辨與啟發,並回應研究問題中所提及的:曠野藝類大學的游牧式學習精神為何?其如何實踐與展開游牧式的學習與對話?以及游牧式學習,對於未來高等教育課程能夠有哪些啟發與想像?
研究後可發現,在曠野藝類大學的游牧式學習運作中,透過師生互為主體的去中心化,以及藝術、文學、哲學、詩學、心理學等學科邊界模糊、且去競爭化的深度思辨,來讓學生習得「審美的判斷力」、發展「心靈的能力」與獲得「藝術的慰藉」,進而發展出更完整的個人世界觀。本研究透過深入了解曠野藝類大學實際運作的歷程樣貌,並非試圖取代既有高等教育,而是期許從中激發更多對於未來高等教育課程的積極想像。
摘要(英) Today, with the infl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ities tending to be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s. "Usefulness" has become the most valu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of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but whether such higher education helps students have enough wisdom and a strong spirit to face this ever-changing world? This research aims to find new imaginations for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Compared with the significant disciplines specialization of most universities, the non-institu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 Educational Wilderness Arts+ University" aims to practice "education helps somebody fulfill himself or herself" through nomadic learning.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uses the qualitative-oriented case study method to participate i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Jung academic year" operation of the Arts+ University as a student, conduct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founder and main teachers, and review the texts of the ten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educational wilderness record.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rts+ University, more speculation and inspi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can be encouraged, and the answer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 mentioned: What is the nomadic learning spirit of Wilderness Arts+ University? How does it practice and develop nomadic learning and dialogue? And can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find inspiration and imagination from nomadic learning?

After research, it can be found that in the nomadic learning in Arts+ University, through teachers and students both as the main subject of learning to decentralization, as well as deeply exploring blurred disciplines such as art, literature, philosophy, poetics, and psychology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acquire "aesthetic judgment", develop "spiritual ability" and obtain "console with the art", then develop a more complete personal worldview. This research does not try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higher education but hopes to arouse more positive imaginations about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through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Wilderness Arts+ University.
關鍵字(中) ★ 教育曠野
★ 曠野藝類大學
★ 游牧式學習
★ 吟遊者
★ 未來高等教育
關鍵字(英) ★ Educational Wilderness
★ Arts+ University
★ Nomadic learning
★ Troubadour of knowledge
★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論文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研究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源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儀式化的套裝知識 8
第二節 難以跨越的學科部落分野 14
第三節 知識商品化的職業訓練所 18
第四節 游牧思維:尋找一條逃逸路線 22
第五節 臺灣現有的遊牧教育與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視角及方法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場域 40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與限制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5
第六節 研究資料蒐集 46
第七節 研究資料分析 49
第八節 研究信實度 51
第四章、 參與觀察:一個藝類的游牧學習精神與日常 54
第一節 跨越邊界,逐知識而居的吟遊者 55
第二節 流浪的路上,我們不是競爭對手 63
第三節 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優游 68
第四節 在曠野裡作一個被款待的孩子 75
第五章、 反思與討論:曠野藝類大學的三大圖像 80
第一節 教師圖像:在曠野中迸發的游牧精神 80
第二節 學習者圖像:從游牧式學習中展開的英雄旅程 115
第三節 學校圖像:三封寄給未來高等教育的信件 127
第六章、 回望自我:啟程,去曠野漂流 140
第一節 那件Harlequin的大衣 140
第二節 徬徨少女時:關於生活,那些學校沒有告訴我的事 143
第三節 走進曠野,游牧是一場關於成長的夢 146
第四節 關於那些夾在縫隙裡的追尋隱喻 153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也許,但不是定論 156
參考文獻 162
1. 中文文獻 162
2. 英文文獻 166
3. 網路資料 167
附錄 172
1. 訪談大綱 172
2. 知情同意書 173
3. 榮格學年。開學宣言。招生說明。 177

參考文獻 1. 中文文獻
毛榮富譯(1994)。邁向多線通路的旅誌—塞荷(M. Serres)導論。思與言,32(2),175-217。(Josue V. Harrari & David F. Bell,1983)
王世哲、吳坤良等譯(2002)。面臨十字路口的成人教育學─尋出口。台北:巨流。(Matthias Finger & Jose Manuel Asun,2001)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市:弘智文化。(Jorgensen, Danny L.,1989)
王紹中(譯)(2020)。劇變的新時代。高雄市:無境文化。(Michel Serres,2009、2017)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文化。(Joseph Campbell,1949)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何育如(2020)。數位跨域的想像科技游牧下的自造思考。臺北畫刊,630:8-11。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康寧譯(1994)。非學校化社會。臺北市 : 桂冠。(Illich Ivan,1971)
吳清山(2011)。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2),241-280。
吳清山、林天祐(2014)。教育U辭書 U dictionary of education。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宋明君(2018)。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談幼兒師資中的遊牧民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29-31。
林邦文譯(2008)。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台北:巨流。(Shor. I & Freire, P.,1987)
林美玲(2016)。無界遊牧,教育曠野。另類教育,4:165-170。
林美玲(2017)。新紀實視野論教育美學三性:神經性、藝術性與靈性。﹝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ee7h2e。
施建任(2015)。教育界的遊牧民族:一位國中代理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t623w
柯晏邾(譯)(2013)。流浪者之歌。台北市:遠流。(Hermann Hesse,1922)
胡月英(2009)。游牧之歌~一位國小阿美族語支援教師教學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u8u5r
胡祖寧(2021)。成為老師,與棒球班一同前行:一名地球科學領域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bh75g
苑舉正(譯、註)(2015)。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台北市:聯經。(Jean Jacques Rousseau, 1751、1755)
英若誠(譯,2006)。推銷員之死。台北市:書林。(Miller Arthur,1949)
高森顯徹、明橋大二、伊藤健太郎(2010)。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活 :日本佛教大師的入世智慧(初版)。臺北市:圓神出版。
張育誠、吳鴻昌、李清潭(2015)。意義、脈絡、反身性:質性研究的科學性與正當性。《商略學報》,7(2):71-88。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
梁永安(譯)(2001)。英雄的旅程。(Phil Cousineau,1990)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 : 高等教育文化出版。(Glesne, Corrine,1999)
許宏儒(2009)。吟遊、尋渡與參化–MichelSerres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8224w
許宏儒(2011)。吟遊者:Michel Serres的教育思想初探。載於馮朝霖(主編),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頁3-51)。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許宏儒(2011)。論法國哲學家米榭爾.塞荷之「第三者」概念及其教育哲學意涵。《市北教育學刊》,40:167-192。
許宏儒(2013)。塞荷的教育知識論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1):29-81。
陳太乙(譯)(2019)。米榭•塞荷的泛托邦:從溝通信使荷米斯到一手掌握世界的拇指姑娘,法國當代哲學大師的跨界預見。台北市:麥田。(Michel Serres,2014)
陳永虹譯(2022)。尼采如是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悲劇的誕生》+《歡悅的智慧》+《瞧,這個人》【尼采四傑作精選集】。台北市:野人。(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85)
陳永國(編、譯)(2003)。游牧思想: 吉爾. 德勒兹費利克斯. 瓜塔里讀本。長春:吉林人民。(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1986)
陳永曼(1992)。嚮往現代遊牧民族嗎?。戰略生產力,432:138-139。
曾馨慧(2014)。新游牧民族:一位流浪教師的心靈游牧之旅。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7epjr
湯文瑛(2022)。康德論美是道德的象徵及其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849y6
馮至(譯)(1989)。美教育書簡。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Friedrich von Schiller,1795)
馮朝霖(2013)。善變。載於教育哲學 : 隱喻篇(林逢祺、洪仁進主編)。台北市:學富文化。
馮朝霖、許宏儒(主編)(2019)。千江有水千江月:坎伯神話理論的教育蘊意。台北市;五南。
黃立元(2020)。自由的末日寓言:峇里島的數位遊牧。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rx928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思婷(2020)。馮朝霖的教育美學思想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5xd9g
黃春華(譯)(2021)。解夢辭典。新北市:楓樹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Michael Lennox,2015)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黃藿(2016)。紐曼樞機論大學的理念與博雅教育。哲學與文化,43(11),5-23。
黃懿翎(譯)(2015)。像山一樣思考。台北市:紅桌文化,左守創作。(John Seed, Joanna Macy, Pat Fleming, Arne Naess,1988)
廖惠珠(2008)。拒絕遊牧──流浪教師的修辭策略。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jkfr6
劉安婷(2014)。出走,是為了回家:普林斯頓成長之路。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劉佳昊(2019)。普遍意志。桃園市:聯經出版社。
劉漢全(譯)(2020)。在哲學與藝術之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Gilles Deleuze,1990)
鄭梨賞、謝婉玲、林小婷、黃玟旗(2013)。草原國度的學習場域~ 向十二, 三世紀的蒙古人學習。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5):58-61。
蕭歆諺(2022)。大學篇:打破學制,跨科際,重實務。天下雜誌2022教育特刊變局新人才,760,136-140。
薛雅慈(曉華)(2013)。臺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課程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16(4),1-34。
薛雅慈(曉華)、薛珍華(2013)。大學學科制度專門化與職業化的批判分析:知識社會學與批判教育學的視角。教育與社會研究,26,83-129。
謝宛真(譯)(2018)。美育書簡(德文全譯本):席勒論美與人性。台北市:商周出版。(Friedrich von Schiller,1795)
顔寧(譯)(2011)。質性研究 : 設計與施作指南。 台北市:五南。(Merriam, Sharan B.,2009)
魏宏晉(譯)(2012)。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Joseph Campbell,2009)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 : 文本.影像與聲音。 台北市:五南。(Martin W. Bauer,2000)
羅貴祥(1997)。德勒茲 (初版)。台北市:東大發行。
龔卓鈞(譯)(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新北市:立緒文化。(Carl Jung,1964)

2. 英文文獻
Ann E. Berthoff. (1990). Paulo Freire′s Liberation Pedagogy. Language Arts .Vol. 67, No. 4, pp. 362-369 (8 pages).
Becher, T.& Trowler P. R. (2001).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s of Discipline. United Kingdom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thoff, A. E. (1978). Towards a Pedagogy of Knowing. Freshman English News. Vol. 7, No. 1, pp. 1-4, 12-13 (6 pages).
Blench, R. (2001). You can’t go home again:Pastor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 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Deleuze, G. (1978). Nomad thought. Semiotexte, 3(1), P.12-21.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94). What is philosoph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 Tomlinson & G. Burchell, Trans., 1991)
Deleuze, G., Guattari, F., & Massumi, B. (2002). A thousand plateaus :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reire, P. (200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30th anniversary ed.). New York :Continuum.(Translated by Myra Bergman Ramos, 1970).
Lorraine, T. E. (2005). Ahab and becoming-whale: The nomadic subject in smooth space. In Buchanan, I. &Lambert,G. (Eds.), Deleuze and Spac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ranslated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artusewicz, R. A. (2001). Seeking Passage:Post-Structuralism, Pedagogy, Ethics, Lond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emetsky, I. (2008). (Pre)Facing Deleuze. In Semetsky, I. (Ed.), Nomadic education: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Deleuze and Guattari.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Sense Publishers.
Serres, M. (1982). Hermes: Literature, Science, Philosophy.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Edited by Josue V. Harari & David F. Bell)
Serres, M. (1997). The troubadour of knowledge. Ann Arbo: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ranslated by Sheila Faria Glaser with William Paulson.

3. 網路資料
01哲學團隊(2016)。甚麼是:知識論 - EP01。取自https://reurl.cc/bGNgey
01哲學團隊(2020)。尼采:權力意志,一個天才悲劇的誕生與落幕。取自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515173
01哲學團隊(2020)。瓜塔里:被德勒茲效應遮蔽的思想家。取自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467432
01哲學團隊(2020)。德勒茲: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取自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544745
BEGINNEROS(2020)。【歷史冷知識】中世紀的吟遊詩人。取自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1243
MBO partner. (2021). The Digital Nomad Search Continues. 取自https://www.mbopartners.com/state-of-independence/digital-nomad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1)。Depression。取自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上河卓遠文化(2018)。德勒茲|兩種瘋狂體制。取自https://reurl.cc/9p6d7d
大學問(2022)。大學18學群。取自https://www.unews.com.tw/School/Group
公視新聞網(2011)。錄取率破100% 0分也能上大學。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92041
方永泉(2000)。中世紀大學。取自https://reurl.cc/VRmQ1A
王思熙(2013)。【經典札記】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取自: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18697
台灣優律思美(2011)。史代納博士所寫的心靈週曆。取自:https://www. Facebook .com/135986193172918/posts/12680053076353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取自:https://reurl.cc/gQYLX4
林豐利(2017)。量子糾纏的故事:從惡夢到美夢。取自:https://reurl.cc/OEmx0r
邱天助(2012)。別讓大學變職前訓練所。取自:https://udn.com/news/e404?yhgnov
金點設計獎(2022)。第三義別院。取自:https://reurl.cc/aax63X
星雲法師(1981)。新春告白(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取自: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21&item=94&bookid=2c907d4945216fae014553d29ab202da&ch=1&se=22&f=1
紀金慶(2016)。從精神分析到自我追尋:在榮格眼裡,愛情跟婚姻的本質就是修行。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334
哲學新媒體(2022)。康德。取自:https://philomedium.com/philosopher/kant
徐子婷(2017)。0分也能上大學!招聯會:降低考生壓力。取自https://news.tvbs.com.tw/life/819280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編輯室(2011)。我執。取自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377248.pdf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2020)。蒙太奇理論 Montage。取自:https://edumovie-tfai.org.tw/article/content/140
常春月刊(2021)。臺灣每15人恐有1人罹患憂鬱症! 專家:3分之2曾曝求救訊號。取自https://reurl.cc/j11EGD
教育部(2022)。112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s://reurl.cc/DXOW6R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2)。中庸。取自https://reurl.cc/4XNkgK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社團(2022)。教育曠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取自https://reurl.cc/Ayz90E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社團(2022)。《教育曠野》正式報名網。取自https://reurl.cc/KXv24j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資訊(2022)。March老師個人Facebook。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324march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社團(2022)。2019藝類大學法國學年:巴黎行(照片&走讀)。取自https://reurl.cc/LXZ247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社團(2022)。2020 曠野藝類大學紐約學年。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1369819925896
教育曠野相關Facebook社團(2022)。2022(春)曠野藝類大學榮格學年。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92368748595115
莊士弘(2010)。Lines of flight 逃逸路線 lignes de fuite。取自https://reurl.cc/nZYQzl
莊士弘(2010)。Nomad 遊牧。取自https://reurl.cc/vmLyDj
許宏儒(2018)。教學優良得獎感言。取自:https://reurl.cc/jRrbjq
陳在(2020)。沉沒成本——為何我們總離不開傷害我們的人和事?。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0146
陳鍾誠(2013)。電磁學奇才:麥可.法拉第。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49303
勞動部(2022)。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取自https://yoursalary.taiwanjobs.gov.tw//Salary/SalaryHome///Home/DataBackground
湯梅英(2000)。理性主義。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0548/?index=10
楊國德(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弗雷勒。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965/
楊鎮宇(2020)。從學習者的經驗出發:佛雷勒的教育觀。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90/article/9164
維基百科(2019)。思辨哲學。取自https://reurl.cc/OEm2qv
維基百科(2021)。赫拉克利特。取自:https://reurl.cc/ROkaxD
維基百科(2022)。弗里德里希·席勒。取自https://reurl.cc/deqaVg
維基百科(2022)。伊萬·伊里奇 (奧地利哲學家)。取自https://reurl.cc/3Y6848
維基百科(2022)。抗磁性。取自:https://reurl.cc/aax6pl
維基百科(2022)。保羅·弗萊雷。取自https://reurl.cc/KXO9Vp
維基百科(2022)。勒內·笛卡兒。取自https://reurl.cc/5pD7D6
維基百科(2022)。荷米斯。取自https://reurl.cc/aaxpv7
維基百科(2022)。量子纏結。取自https://reurl.cc/91ng5x
維基百科(2022)。黃武雄。取自https://reurl.cc/gQYgmL
維基百科(2022)。讓-弗朗索瓦·李歐塔。取自https://reurl.cc/x13dne
蜜蜂書店(2021)。波伊斯 ︳藝術是進入社會戰場的實際手段。取自:https://ppfocus.com/0/cuedb024b.html
裴呈志(2002)。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介穩狀態。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6262/
遠見編輯部(2022)。成大「八連霸」企業最愛大學!台科拚上亞軍,台大排第三。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86496
鄭景懋(2022)。糧食危機惡化 全球面臨饑荒人口增至4,500萬。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6181
翰林雲端學院(2020)。游牧。取自https://reurl.cc/KQdy3q
聯合報修瑞瑩(2022)。兩天3起大學掀模仿墜樓風潮?專家告訴你警訊與因應。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0/6718470

指導教授 許宏儒 審核日期 2023-1-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