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915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3 、訪客IP:18.224.68.61
姓名 陳俊仁(Chun-Je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國軍「黑蝙蝠中隊」之研究(1952-1967)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50年代,美蘇陣營的對峙,冷戰氛圍緊張,韓戰爆發,中共的參戰,為了迫使韓戰盡早結束。美國中情局在臺成立西方企業公司及民用航空運輸公司。於中國大陸沿海實施游擊隊突擊及內陸的空投物質、武器、人員與由美方派員駕駛飛機空降敵後情報人員。由我方人員編組飛行特種部隊,這批人員就是我國「空軍特種作戰部隊的起源」。「黑蝙蝠中隊」,以聲波辨位飛行的黑蝙蝠為精神表徵,也傳達了任務的特性──難以捉摸,對外番號稱「空軍第34中隊」。韓戰結束後,中共成為美國在亞洲最具威脅的國家於是逐漸將情報搜集由突擊活動轉換成空中與海上的情報偵搜, 1955年,中美簽訂〈STPOLLY計畫〉,同年8月即執行「獵狐行動」,為首次電子情報任務。之後人員及裝備轉移至〈蒼鷹計畫〉繼續執行深入中國大陸特種任務,期間駕駛美軍二戰留下的改裝飛機。P2V-7U的出現,才讓任務的進行安全及順利。偵察著中共的防空部署,執行著艱鉅的任務。解放軍的防空聯合部隊是「黑蝙蝠中隊」的剋星,在15年間共擊落了10架次任務機,造成108名黑蝙蝠隊員殉職,3名黑蝙蝠隊員被俘。1967年,〈蒼鷹計畫〉終止,黑蝙蝠從此不再踏入中共內陸的龍潭虎穴。共執行了838次的任務,折損了中華民國菁英108名,寫下中華民國空軍可歌可泣的歷史。
摘要(英) In the 1950s, during the tense atmosphere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he United State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established Western Enterprise Corporation and Civil Air Transport (CAT) in Taiwan. They conducted guerrilla operations along the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and airdropped materials, weapons, and personnel inland. American pilots were also dispatched to airdrop intelligence agents behind enemy lines. These effort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what would become known as the "Air Force Special Operations Group" of our country.The "Black Bat Squadron," symbolized by bats using echolocation for navigation, represented the elusive nature of their missions and was externally referred to as the "34th Squadron" of the Air Force. After the Korean War, as the PRC became the most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 intelligence gathering gradually shifted from covert operations to aerial and maritime intelligence reconnaissance. In 1955, the US and China signed the "STPOLLY Plan," followed by the execution of "Operation Foxhunt" in August of the same year, marking the first electronic intelligence mission. Subsequently,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Project Blue Eagle" to continue carrying out special missions deep inside mainland China, including flying modified World War II-era aircraft.The appearance of the P2V-7U aircraft ensured the safe execution of these missions, which involved reconnaissance of the PRC′s air defense deployments and the completion of challenging task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 (PLA) integrated air defense units became the nemesis of the "Black Bat Squadron," shooting down 10 mission aircraft over the course of 15 year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108 Black Bat team members, with three captured. In 1967, "Project Blue Eagle" was terminated, and the Black Bats never ventured into the heartland of the PRC again. They completed a total of 838 missions, leaving behind a poignant and heroic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
關鍵字(中) ★ 黑蝙蝠中隊
★ 蒼鷹計畫
★ 游擊隊
★ 西方企業公司
關鍵字(英) ★ Black Bat Squadron
★ Project Blue Eagle
★ guerrilla
★ Western Enterprise Corporation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感謝詞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緒論 1
第一章 「黑蝙蝠中隊」的成軍背景 13
第一節 冷戰與中華民國台灣 13
第二節 P2V-7U的問世 19
第三節 西方公司與中華民國合作 25
第二章 「黑蝙蝠中隊」的成立及運作 35
第一節 黑蝙蝠隊員的培訓及各式二戰飛機的加入 38
第二節 「黑蝙蝠中隊」組織 45
第三節 「黑蝙蝠中隊」的特殊任務 52
第三章 「黑蝙蝠中隊」的犧牲 63
第一節 解放軍防空部隊 64
第二節 空中戰術攻防戰 71
第三節 「黑蝙蝠中隊」的尾聲 82
結論 93
徵引書目 99
參考文獻 一、專書
Bill Gunston著,潘彥豪譯,《二戰轟炸機》《An illustrated guide to bombers of World War II》,臺北:國防部軍事雜誌社,1966年。
Chris Chant著,姜俊英譯,《轟炸機:空中堡壘的過去與未來》《The world′s Great Bombers:From 1914 to the Present Day》,新北市: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10年。
James R. Lilley著,林添貴譯,《李潔明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Ray S. Cline,《我所知道的蔣經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王俊秀,《黑蝙蝠之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布萊恩‧柯洛齊著,林添貴譯,《蘇聯帝國興衰史》上冊,臺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衣復恩,《我的回憶》,臺北: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2011年。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冊7-12,臺北: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15年。
李烈主編,《賀龍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崇善,《黑蝙蝠中隊:赴湯蹈火》,新竹:新竹文化局,2012年。
李崇善,《黑蝙蝠中隊:暗夜傳奇》,新竹:竹市文化局,2010年。
李崇善,《黑蝙蝠中隊的故事:前仆後繼》,新竹:竹市文化局,2013年。
李崇善,《黑蝙蝠中隊的故事:碧血丹心》,新竹:竹市文化局,2015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沃爾特‧拉費伯爾著,牛可、翟韜、張靜譯,《美國、俄國和冷戰》,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年。
沈志華,《中蘇關係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沈志華、楊奎松,《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第壹冊,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年。
沈志華、楊奎松,《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第肆冊,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年。
沈麗文,《黑貓中隊:七萬呎飛行紀事》,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卓文義,《空軍軍官學校治革史》,臺南:秋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林孝庭,《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9-198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林虎,《保衛祖國領空的戰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
林虎主編(空軍司令部編研室),《空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林博文,《悸動的六O年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10年。
林榮洲,《34中隊的神祕任務》,新竹:新竹文化局,2013年。
金冲及主編,《周恩來傳(1949-197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哈用‧勒巴克主編,《空軍特種作戰史回顧》,新北市:中華戰史文獻學會,2015年。
翁台生,《CIA在臺活動秘辛──西方公司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翁台生、Chris Pocock,《黑貓中隊:U2高空偵察機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張春英,《海峽兩岸關係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出版,2011年。
張曙光主編,《美國遏制戰略與冷戰起源再探》。北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
習賢德,《鷹揚臺海-中華民國空軍血淚史(1949-1999) 習賢德空軍資料紀念選集》,高雄:磐石書房,2022年。
逢先知、馮蕙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卷1-5,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3年。
郭冠麟主編,《北斗星下的勇者 空軍第三十四中隊-黑蝙蝠中隊口述歷史訪問紀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郭冠麟主編,《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的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
傅中,《飛虎‧黑蝙蝠及黑貓》,臺北:知兵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傅鏡平,《空軍特種作戰秘史:第卅四中隊及其他單位的壯烈故事》,臺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6年。
華錫鈞,《戰機的天空:雷霆‧U2到IDF》,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黃文騄、李芝靜,《敵後飛行3000浬:黑蝙蝠中隊與大時代的我們》,臺北:新銳文創,2018年。
塗成吉,《克萊恩與台灣:反共思想與理性之衝突和妥協》,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楊天石,《找尋真正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0年。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干問題再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楊鴻烈,《歷史研究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劉文孝,《中共空軍史》,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3年。
劉文孝,《中國之翼》第一輯,臺北:雲皓出版社,1990年。
劉文孝,《中國之翼》第二輯,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5年。
劉文孝,《中國之翼》第三輯,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3年。
劉文孝,《中國之翼》第四輯,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3年。
劉文孝,《失落的巫毒飛行員》,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4年。
劉必權主編,《美蘇航空器識別》,臺北:國防部軍事雜誌社,1966年。
蔡榮邦,《悶葫蘆裏的春秋》,臺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6年。
謝茂淞,《空軍照相偵察機部隊史》,新北:中華戰史文獻學會,2015年。
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二、期刊、論文、報紙
李維民,〈解放初期保衛上海領空的戰鬥〉,《黨史博覽》,第2期(2014年),頁49-52。
尚金鎖,〈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空軍〉,《軍事歷史研究》,第4期(2004年),頁26-37。
青石,〈朝鮮停戰內幕——來自俄國檔案的秘密〉,《百年潮》,期1,1997年,頁44-56。
洪美秀,〈黑蝙蝠成員:時光又連接起來了〉《自由時報》,2007年6月6日,版8。
齊茂吉著,〈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入賴澤涵、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頁69-91。
潘國正,〈半世紀前,黑蝙蝠出勤前配兩粒安〉《中國時報》,2006年10月29日,版3。
謝劍,〈黑蝙蝠殞落 全為美翻雲手〉《聯合報》,2007年6月7日,版19。

三、英文資料
Chris Pocock&Clarence Fu, The Black Bats CIA Spy Flights over China from Taiwan 1951-1969 (Atglen, PA: Schiffer Military History, 2010).
CIA Historical Review Program Release As Sanitezed: “Chinese Communist Advanced Weapons Capabilities”, NIE 13-2-62, April 25, 1962.
CIA Memorandum for: Air Branch, Special Operations Division :"USE OF P-3 ON (Sanitized)", -2879-66, Nov 30., 1966. No. CIA-RDP68B00724R000100090054-3
Steve Pace & Eric Hehs, The Projects of Skunk Works: 75 Years of Lockheed Martin′s 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s(UK: Zenith Press, 2016)

四、網站
中華民國空軍https://air.mnd.gov.tw/TW/Unit/Activity_Detail.aspx?CID=61&ID=82
天空之角-航空大百科http://www.airwar.ru/
美國中央情報局 https://www.cia.gov/index.html
美國外交關係歷史文獻https://history.state.gov/
美國加州飛機航空博物館https://yanksair.org/
航空線上歷史博物館http://www.aviation-history.com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https://ahonline.drnh.gov.tw
指導教授 齊茂吉 蔣竹山 審核日期 2023-9-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