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9126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0 、訪客IP:3.145.48.8
姓名 程郁雯(Yu-Wen C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析論畫家周閑(1820-1875)之成就及其交遊圈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Friendship Circle of Zhou Xiang (1820-1875))
相關論文
★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 兼論乾隆朝畫院設色山水創作★ 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
★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 董希文之「油畫中國風」研究★ 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
★ 豐子愷文人抒情漫畫研究--以1937年以前畫作為例★ 北宋墨竹繪畫研究
★ 金農.羅聘.黃慎的神佛鬼魅像研究★ 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
★ 郎靜山﹝1892-1995﹞中國畫意攝影研究★ 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
★ 休寧貴公子,邗上大畫師-查士標生平與繪畫研究★ 吳偉人物畫風格研究
★ 梅清(1623-1697)的生平與藝術★ 戴本孝生平與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周閑(1820-1875)生於浙江秀水(嘉興),為清末重要畫家,常年來往江南各地,交遊甚廣,其在世五十六年,並非一個長壽的歲數,卻在不到四十歲時便名重畫壇,逝世後仍對之後的海上畫派及嶺南畫派產生深刻影響。現今周閑相關研究中,多為簡要介紹或將之歸在其友任熊的脈絡下,有關周閑藝術成就方面的文章並不多見。本文以《范湖草堂遺稿》與《范湖草堂日記》為主要材料,亦透過圖版資料、友人日記、著述與書信等第一手文獻資料,更深入且完整地建構周閑的生平足跡、交遊圈及畫名的形成的同時,亦確定其對於現今熟知的海上畫派是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之一,透過經常往返蘇州、上海兩地,以及諸多的雅集,其亦是將蘇州風格帶入上海的其中一位重要人物。此外,筆者亦對畫跋及作品進行分析,形塑個人畫風之外,亦填補一些被畫史忽略之事。
全文以生平事蹟分為三章。第一章將呈現周閑早年在鴉片戰爭、杭州及湖北的生平經歷與交遊,並以周閑題畫詩建構其早年繪畫理念,同時疏理其與任熊的畫學關係,知在花繪畫方面,應是任熊受到周閑影響居多。第二章則關注周閑在返回蘇州、歷經太平天國之亂、避難上海與任官時期的經歷與社交圈,其不僅在畫壇已具號召力,政治生涯亦達顛峰。第三章則圍繞在罷官後隱居蘇州的生活以及與蘇州諸多著名收藏家的來往,並對其作品風格進行分析,探論其對之後海上畫派與嶺南畫派的影響。
摘要(英) Zhou Xiang (1820-1875) was an important paint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o was born in Xiushui County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He traveled extensively throughout Jiangnan and had connections. He lived for 56 years, which is not a long lifespan, but he became well-known in the art world before 40. Even after his death, h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of the Shanghai School海上畫派 and Lingnan School嶺南畫派. However, most studies of Zhou Xiang today only provide brief introductions or place him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 friend Ren Xiong (任熊, 1823-1857). There are few articles discuss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his life and accomplishments, drawing mainly on Fan Hu Caotang Yigao范湖草堂遺稿and Fan Hu Caotang Diary范湖草堂日記, as well as first-hand documentary materials such as illustrations, friends′ diaries, writings, and letters. Through these materials, we gain a more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Zhou Xiang′s life, friendship cir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artistic reputation. It is also confirmed that Zhou Xiang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19th century art circle who brought the Suzhou style to Shanghai through his frequent travel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and participation in many literary gatherings. In addition, we analyze his paintings and inscriptions, not only to shape his personal style but also to fill in some of the gaps that have been neglected by art histor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based on Zhou Xiang′s main activities. The first chapter presents his early life and connections during the Opium War鴉片戰爭in Hangzhou and Hubei. We also construct his painting philosophy through his poetry inscriptions, and clarifies his artistic relationship with Ren Xiong, suggesting that Re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Zhou Xiang in flower painting.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Zhou Xiang′s experiences and friendship circle upon his return to Suzhou, during the turmoil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太平天國之亂, his evacuation to Shanghai, and his political career. During this time, he not only had a commanding presence in the art world but also reached the peak of his political career. The third chapter centers on his life after dismissing from office and living in Suzhou. It explores his interactions with many celebrated collectors in Suzhou, and analyzes his painting style to investigate his influence on the later Shanghai School and Lingnan School.
關鍵字(中) ★ 周閑
★ 生平交遊
★ 花卉畫
★ 天趣
★ 清人合繪《范湖草堂圖卷》
★ 萍花社
★ 雅集
關鍵字(英) ★ Zhou Xiang
★ experiences and friendship circle
★ flower painting
★ Tianqu
★ Fan Hu Caotang co-painted by Qing people
★ Pinghua Club
★ literary gathering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圖版目錄 vi
緒論 1
文獻綜述 2
章節架構 6
第一章 早年交遊與創作 8
第一節 早年生平與繪畫活動 8
一、家庭環境及早年景況 8
二、游幕至鴉片戰爭 11
三、遊歷時期:繪畫藝術形成 20
第二節 早年社交圈 22
一、金陵地區 22
二、與任熊交遊兼論「畫近熊而稍變其法」 25
三、其他 31
小結 36
第二章 戰亂與任官 38
第一節 生平與繪畫活動 38
第二節 交遊圈 47
一、華陽道院書畫社成員 47
二、與吳大澂的交往 52
三、萍花社與其他上海交遊人物 60
四、與日人的交流 64
五、《范湖草堂日記》中的藝文交友與蘇州潘家 66
小結 71
第三章 罷官與鬻畫 73
第一節 晚年生活與社交 73
一、與上海藝文圈的往來 73
二、與蘇州收藏家的交流 76
第二節 晚年繪畫藝術 79
一、構圖平中求奇 79
二、隨意落筆與臨仿 80
三、金石味的有無 84
第三節 周閑繪畫的影響 85
一、友人 85
二、海上畫派:蒲華、吳昌碩 86
三、嶺南畫派:居廉 89
小結 90
結論 91
參考資料 93
圖版 102
附錄 148
參考文獻 (一)古籍善本
1.[清]周閑,《范湖草堂遺稿》,《晚清四部叢刊•第二編》冊115,臺中:文听閣圖書,2010。
2.〔清〕周閑,《范湖草堂日記》,上海圖書館藏。
3.[清]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冊74,臺北:明文書局,1985。
4.[清]張鳴珂輯,《國朝駢體正宗續編》卷七,清光緒十四年塞松閣刻本。
5.[清]楊逸,《海上墨林》,臺北:文史哲,1975。
6.〔清〕杜文瀾,《憩園詞話》卷五,孫克強主編,《清代詞話全編9》,南京:鳳凰,2019。
7.〔清〕杜文瀾,《采香詞》卷二,清咸豐曼陀羅華閣刻本。
8.〔清〕許瑤光修;〔清〕吳仰賢纂,《嘉興府志》卷五十三.秀水文苑,臺北:成文,1989。
9.〔民國〕倪禹功,《嘉秀近代畫人搜全》,上海:上海書店,1998。
10.〔清〕蔣敦復,《嘯古堂詩遺集》,清光緒十一年王韜淞隱爐刻本。
11.〔清〕錢杜,《松壺畫憶》,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藝術類》1068,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
12.〔清〕華翼綸,《畫說》,《美術叢書》三集第十輯,上海:神州國光社,1936。
13.〔清〕姚燮著,路偉、曹鑫編,《姚燮集》第四冊,杭州:浙江古籍,2014。
14.〔清〕姚燮著,路偉、曹鑫編,《姚燮集》第五冊,杭州:浙江古籍,2014。
15.〔清〕姚燮著,路偉、曹鑫編,《姚燮集》第六冊,杭州:浙江古籍,2014。
16.〔清〕姚燮著,路偉、曹鑫編,《姚燮集》第七冊,杭州:浙江古籍,2014。
17.〔清〕楊峴,《遲鴻軒詩集》卷四,《叢書集成續編159》,臺北:新文豐,1989。
18.〔清〕楊峴,《藐叟年譜》,民國吳興叢書本。
19.〔清〕齊學裘,《見聞隨筆》,清同治十年天空海闊之居刻本。
20.〔清〕齊學裘,《見聞續筆》,清光緒二年天空海闊之居刻本。
21.〔清〕齊學裘,《劫餘詩選》,清同治八年天空海闊之居刻增修本。
22.〔清〕鄒弢,《三借廬贅譚》卷三,清光緒鉛印申報館叢書余集本。
23.〔清〕湯貽汾,《琴隱園詩集》,《歷代畫家詩文集20》,臺北:臺灣學生,1971。
24.〔清〕上元田,曾分纂,《續纂江甯府志 卷之八》,清光緒十年重印本。
25.〔清〕韓泰華,《無事爲福齋隨筆》卷下,清光緒潘氏刻功順堂叢書本。
26.〔清〕何紹基,《東洲草堂詩鈔》卷二十六,清同治六年長沙無園刻本。
27.〔清〕陳韜編,《湯貞愍公年譜》,《清末民初史料叢書28》,臺北:成文,1968。
28.〔清〕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書五,光緒文學山房本。
29.〔清〕蔣寶齡、蔣茝生,《墨林今話》,《清代傳記叢刊》冊73,臺北:明文書局,1986。
30.《蕭山縣志稿》卷十三(稿本),愛如生中國方志庫。
31.《湖南通志》卷一百七十六,清光緒十一年刻本。
32.〔清〕葛嗣浵,《愛日吟廬書畫續錄》卷七,民國二年葛氏刻本。
33.〔清〕丁丙輯,《武林坊巷志》第3冊,杭州:浙江古籍,2018。
34.〔民〕吳湖帆,《吳湖帆文稿》,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1。
35.《吳縣志》卷二十五,1933年鉛印本。
36.〔清〕程庭鷺,《夢盦居士自編年譜》,《年譜叢書》,臺北:廣文書局,1971)。
37.〔清〕陳錦,《補勤詩存續編》卷之五,清光緒三年橘蔭軒刻光緒十年增修本。
38.〔清〕吳大澂,《愙齋日記》,《青鶴筆記九種》,北京:中華書局,2007。
39.〔清〕吳大澂,《愙齋自訂年譜》,《青鶴筆記九種》,北京:中華書局,2007。
40.〔清〕吳大澂,〈題陶錐菴畫冊〉,《愙齋詩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
41.〔清〕郭嵩燾,《郭嵩燾日記》,梁小進編,《郭嵩燾全集 八 史部四》,長沙:嶽麓書社,2012。
42.〔清〕李慈銘,《越縵堂文集》卷七,民國北平圖書館鉛印本。
43.《清代史料》卷173〈穆宗毅皇帝實錄〉。
44.〔清〕吳坤修、何紹基纂,《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清光緒四年刻本。
45.〔清〕徐崧,《百城煙水》,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
46.〔清〕秦祖永,《桐陰論畫三編》下卷,清光緒八年刻朱墨套印本。
47.〔清〕韋光黻,《聞見闡幽錄》卷三,《筆記小說大觀 三十八編》,臺北:新興,1985。
48.〔清〕梁章鉅,《退菴詩存》卷十四,清道光刻本。
49.[清]戴熙,《習苦齋畫絮》卷九,清光緒十九年刻本。
50.[清]陶煦,《周莊鎮志》卷四,清光緒八年元和陶氏儀一堂刻本。
51.[清]吳宗麟,《可長久室詩存》卷五(咸豐十年刊本),《南開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 26》,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10。
52.[清]潘曾瑋,《養閒雜錄》,清光緒十三年刻本。
53.[清]潘曾瑋,《自鏡齋文鈔》,《清代詩文集彙編675》,上海:上海古籍,2010。
54.[清]徐康,《前塵夢影錄》卷上,清光緒二十三年江標刻本。
55.[清]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卷四十七,清光緒十七年浙江書局刻本。
56.[清]潘鍾瑞,《香禪精舍集》卷三,《清代詩文集彙編675》,上海:上海古籍,2010。
57.[清]李濬之編,《清畫家詩史》辛上卷,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 77》,臺北市:明文,1985。
58.[清]盛叔清,《清代畫史增編》卷二十三,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 78》,臺北市:明文,1985。
59.[清]俞樾,《春在堂雜文》,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書本。
60.[清]俞樾,《春在堂隨筆》,清光緒刻春在堂全書本。
61.[民]吳昌碩,《缶廬詩》卷三,清光緒十九年刻本。
62.[清]李鴻裔,《蘇鄰日記》,《上海圖書館未刊古籍稿本 第十八冊》,上海:復旦大學,2008。
63.[清]李鴻裔,《蘇鄰遺詩》,清光緖十四年日本東京田埜邨錦四郎刊本。
64.[明]王世貞,《弇州四部四部續稿》卷一百五十五。
65.[清]惲壽平,毛建波校注,《南田畫跋》,杭州:西泠印社,2006。

(二)中文專書
1.上海博物館編,《海上名畫家精品集》,香港:大業,1991。
2.《世變.形象.流風:中國近代繪畫1796-1949 I》,高雄:高美館,2007。
3.《世變.形象.流風:中國近代繪畫1796-1949 II》,高雄:高美館,2007。
4.羅青、龐志英,《任熊研究》,臺北:真賞出版社,2005。
5.陳傳席,《中國古版畫—任熊版畫》,河南:河南大學,2007。
6.馬季戈,《海派中堅:任氏家族》,臺北:石頭,2010。
7.《中國近代畫派畫集 海上畫派》,天津市:天津人民美術,2002。
8.顧偉璽,《前海派繪畫研究》,上海:上海大學,2009。
9.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一八四〇至一九一一)》,臺北:石頭,1998。
10.盧輔聖主編,王彬、趙寒成著文,《中國花鳥畫通鑑16 斜風輕燕》,上海:上海書畫,2008。
11.盧輔聖,《海派繪畫史》,上海:上海書畫,2018。
12.盧甫聖主編,《海派繪畫大係02》上海:上海書畫,2016。
13.盧甫聖主編,《海派繪畫大係23》,上海:上海書畫,2016。
14.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海派繪畫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2001。
15.《浙北醫學史略》,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浙江省嘉興地區分會,1981。
16.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1990。
17.裘沛然主編,《中國醫籍大辭典 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2002。
18.嚴迪昌,《清詞史》,江蘇:江蘇古籍,1990。
19.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1。
20.莫立民,《近代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21.趙雅麗,《晚清京師南城政治文化研究》,南京:鳳凰出版,2011。
22.羅勇來、衡正安,《米芾研究》,北京:文物,2012。
23.徐昌酩主编,《上海美術志》,上海:上海書畫,2004。
2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鴉片戰爭檔案史料 第六冊》,天津:天津古籍,1992。
25.薛國安,《金陵琴譜初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6。
26.潘曾亮編,《海上名家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
27.浙江省安吉縣政協文史委員會編,《吳昌碩》,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28.湖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翰墨清遠:湖州歷代名家書畫》,杭州:浙江人民美術,2018。
29.孫克強,楊傳慶,裴哲編,《清人詞話 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30.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31.池子華,《晚清中國政治與社會》,蘇州:蘇州大學,2014。
32.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吳煦檔案選編》第一輯,宜興:江蘇人民,1983。
33.蔣建中編,《古今官職詮釋》,北京:中國書籍,2013。
34.張宏杰,《低薪的盛世:從俸祿窺看中國二千年官場經濟與腐敗人性》,臺北:麥田,2017。
35.顧廷龍、戴逸主編,《李鴻章全集1奏議(一)》,合肥:安徽教育,2008。
36.白謙慎,《晚清官員收藏活動研究: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9。
37.李峰主編,《蘇州通史 人物卷 中 明清時期》,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
38.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五冊,北京:文物,1990。
39.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第30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40.喬曉軍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補遺二編》,西安:三秦,2007。
41.章用秀,《沽上文譚:天津記憶第五種》,天津:天津古籍,2015。
42.李峰、湯鈺林編,《蘇州歷代人物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16。
43.李峰主編,《蘇州通史 人物卷(下)》,蘇州:蘇州大學,2019。
44.盧輔聖主編,《近代字畫市場辭典 修訂版》,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45.陳克濤,《海上畫派》,上海:上海文化,2008。
46.江宏,《醉眼看丹青》,廣州:廣東人民,2019。
47.馮天瑜,《「千歲丸」上海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8.盧甫聖主編,《海派繪畫大係23》,上海:上海書畫,2016。
49.來新夏編,《清代目錄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97。
50.《任伯年全集1》,北京:人民美術,2009。
51.上海文物商店編,《海上名畫》,上海:上海文物商店,1990。
52.《榮寶齋珍藏 繪畫卷 2》,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2。
53.裘紀平,《中國茶畫》,浙江:浙江攝影,2014。
54.《衡水學院書畫藝術博物館館藏精品集 上》,石家莊:河北美術,2016。
55.袁慧敏,《徐三庚印舉》,上海:上海書畫,2013。
56.趙海明主編,《始平公造像記 名師指導》,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57.鄒濤編,《趙之謙年譜》,北京:榮寶齋,2003。
58.包銘新、賈一亮編,《四任傳人》,上海:東華大學,2012。
59.王鳴霞編,《嘉興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集 書畫卷》,杭州:浙江攝影,2008。
60.池海營,《清代博古畫研究》,長春:吉林人民,2018。
61.張志欣、陳震生、張天漫、劉榮虎、吳香洲,《海上畫派》,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62.齊林、張躍編,《中國畫扇面大觀 折扇面 梅菊水仙》,天津:天津人民美術 ,2000
63.俞建良,《墨林昆岡:昆山近四百年書畫名家作品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2009。
64.丁鶴盧、高野侯編,《金石家珍藏書畫集》,臺北:大通書局,1977。
65.郭傳水,《扇面收藏與鑒賞》,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頁123。
66.周衛明,《藝苑掇英 第七十四期 榆泉齋書畫藏品專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5。
67.《海上風 嘉興博物館館藏海派書畫精品展作品集》,蘭州:甘肅文化,2018。
68.中華美術基金會,《近現代中國繪畫集萃:曹氏默齋藏2》,上海:上海書畫,2010。
69.湖州市博物館,《扇舞清風:湖州市博物館館藏扇面精品集》,杭州:西泠印社,2018。
70.《歷代名畫大觀:扇畫小品》,上海:上海書店,1997。
71.劉九庵,《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上海市:上海書畫,1997。
72.丁羲元,《任伯年繪畫作品圖錄 下》,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73.徐邦達,《珍寶鑒別指南》,上海:上海文化,1992。
74.南京博物院編,《青藤白陽:陳淳、徐渭書畫藝術》,南京:譯林,2017。
75.《乾坤清氣:徐渭、陳淳書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2015。
76.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嘉興博物館編,《深竹幽香蒲自華 蒲華書畫藝術》,太原:山西人民,2017。
77.王及,《蒲華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2。
78.朱關田輯,《吳昌碩題畫詩》,杭州:西泠印社,2016。
79.謝麟公編,《吳昌碩信劄 過雲樓藏》,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7。
80.澳門藝術博物館,《與古為徒:吳昌碩書畫篆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2015。
81.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編,《中國美術研究 第26輯》,上海:上海書畫,2018。
82.《吳昌碩 齊白石 黃賓虹 潘天壽四大家研究》,杭州:浙江美術學院,1992。
83.邢捷,《吳昌碩書畫鑒定》,天津:天津古籍,2000。
84.廣東美術百年書係編委會編,《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研究文選 上》,廣州:嶺南美術,2017。
85.林若熹,《解讀傳統》,廣東:廣東人民,2004。

(三)日文專書
1.小島晉治編,《幕末明治中國見聞錄集成》冊11,東京都:ゆまに書房,1997。
2.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 第一八卷 錢松》東京都:二玄社,1984。
3.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 第二八卷 徐三庚(一)》東京都:二玄社,1984。
4.小林斗盦編,《中國篆刻叢刊 第二九卷 徐三庚(二)》東京都:二玄社,1984。
5.小川裕充、板倉聖哲編,《中國繪畫總合圖錄三編vol.4》,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会,2013。

(四)中文論文期刊
1.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期(2008.9),頁35-76。
2.王曉雯,〈鴉片戰爭的時代心史─周閑詞中的詞史精神探析〉,《東華漢學》29期(2019.6),頁211-255。
3.唐曉明,〈海派先驅周閑及其繪畫〉,《大觀》58期(2014.7),頁8-21。
4.朱萬章,〈范湖居士的小像〉,《讀書》11期(2018),頁56-59。
5.朱萬章,〈清周閑與葫蘆畫〉,《榮寶齋》10期(2019),頁138-143。
6.王霖、章書耘,〈周閑和他的「意造」之園——任熊《范湖草堂圖》研究三題〉,《美術學報》01期(2022),頁17-29。
7.茅海建,〈試析中英浙東之戰〉,《檔案與史學》第六期(1998.12),頁29-35。
8.朱家溍,〈大米和小米〉,《文物》06期(1961),頁21-24。
9.蘇濱,〈清末民初的中國書畫雅集及其變異清末民初的中國書畫雅集及其變異〉,《中國書畫》第2期(2005),頁51-53。
10.李軍,〈曹氏家藏《楝亭圖詠》卷佚詩考——兼論該書流傳改裝問題〉,《曹雪芹研究》01期(2017),頁3-11。
11.王雙陽,〈胡公壽與早期海上畫壇〉,《新美術》04期(2004),頁50-53。
12.程郁雯,〈周閑風格的新發現〉,《議藝份子》36期(2021.4),頁35-62。
13.賴毓芝,〈伏流潛借:1870年代上海的日本網絡與任伯年作品中的日本養分〉,《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4期(2003),頁159-242。
14.易惠莉,〈一八六二年日本「千歲丸」訪滬武士筆下的中國士紳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4期(2004),頁163-189。
15.鄭幸,〈同光年間的蘇州書坊小酉山房〉,《歷史檔案》第1期(2015),頁131-136。
16.白謙慎,〈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2005),頁399-441。
17.查律,〈縱令丹青妙入神懶與探微作後身——明代陸治其人其畫〉,《榮寶齋》第9期(2011.9),頁6-31。
18.吳海紅,〈半是花痴半墨痴—清代蒲華花卉畫的特色及風格演變〉,《榮寶齋》第1期(2014),頁6-43。
19.王曉敏,《周閑詩詞研究》,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2020。
20.王亮潔,《任熊人物畫暨版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9。
21.高樹偉,〈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四卷《楝亭圖》初探》,《紅樓夢學刊》05期(2021),頁280-310。
22.白謙慎,〈吳大澂與繪畫三題〉,《中國書畫》第1期(2018),頁23-35。
23.李思潔,〈吳大澂仕宦及書藝交流〉115輯(2019.4),《大觀》,頁6-27。
24.李軍,〈吳大澂的繪畫與臨摹黃易《訪碑圖》問題之再探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第12期,總第137期(2014),頁111-122。
25.蔣志堅,〈鳥語花香譽海上 煙驅墨染聚風流——淺識海派畫家張熊〉,《昆侖堂》第 24 期(2009),頁2-6。
26.朱良志,〈金農繪畫的「金石氣」〉,《藝術百家》第2期總第131期(2013),頁138-153。
27.鄭盛龍,〈吳昌碩與小名頭畫家及其開放的交誼觀〉,《文藝研究》第二期(2011),頁147-149。
28.邱馨賢,〈為花傳神韻—惲壽平的沒骨花卉〉,《故宮文物月刊》第337期(2011.4),頁58-67。
29.陳玟婷,《任熊繪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2012。
30.梁凱婷,《清中晚期杭州花卉卷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2015。
31.浦軍,《萬物生意最可觀—任熊《范湖草堂圖》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8。
32.朱春雨,《道咸年間文人游幕心態與詩歌創作》,碩士論文,河南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系,2017。
33.孫超,《湯貽汾年譜》,博士論文,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2019。
34.鮑志宏,《湯貽汾研究》碩士論文,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2011。
35.黃琪雅,《杜文瀾及其《憩園詞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
36.郭鋒利,《徐三庚生平交游及其篆刻藝術》,碩士論文,南京藝術學院,2014。
37.謝怡青,《海派畫家胡公壽交遊研究》,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史系,2020。
38.王靜,《蒲華花卉畫藝術特點之研究》,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美術美術學院,2016。
39.蔡穎,《惲壽平與居廉莫骨花鳥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大學美術學系,2017。

(五)日文論文期刊
森田吉彦,〈兵学者名倉信敦の幕末海外見聞〉,《帝京大学文学部紀要 日本文化学》40號(2009.1),頁47。

(六)英文論文及書籍
1.Britta Lee Erickson, Patronage and Production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Region: Ren Xiong (1823-1857) and His Sponsors.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996.
2.Later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1800-1950 vol.II.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七)電子資料
1.〔清〕歐陽利見,《增修招寶山月城碑記》,1883,維基文庫:<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5%A2%9E%E4%BF%AE%E6%8B%9B%E5%AF%B6%E5%B1%B1%E6%9C%88%E5%9F%8E%E7%A2%91%E8%A8%98>(2022.6.20檢閱)。
2.單國強,〈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 260.html>(2020.6.20檢閱)。
3.趙雲壑,《墨竹冊》,西泠印社:<http://www.xlysauc.net/a uction5_det.php?id=74246&ccid=568&n=1323 >(2022.6.26查閱)。
4.〔唐〕孫過庭,《書譜》卷,臺北故宮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s://painting.npm.gov.tw/Painting_Page.aspx?dep=P&PaintingId=14900>(2022.07.22查閱)。
5.〔唐〕杜甫,《題畫山水圖歌》,參自《全唐詩》卷219,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6%88%B2%E9%A1%8C%E7%95%AB%E5%B1%B1%E6% B0%B4%E5%9C%96%E6%AD%8C >(2022.6.27查閱)。
6.任熊,《范湖草堂圖》,上海博物館: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CI00 004724>(2022.5.30查閱)
7.〔清〕任熊《仕女消閑圖》,周閑題跋。北京故宮:<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72 3.html?hl=%E4%BB%95%E5%A5%B3%E6%B8%85%E5%A8%B1%E4%B9%90%E5%9B%BE >(2022.6.20查閱)。
8.真微印網:<http://www.sealbank.net/m1MainFind.asp?LM=1&L1=1&L2=3&L3=0 &LS=C&SRCHTXT=R2008&SK=MV&FILTER=0&WORDFILTER=0&VALL=NO&PN=0&PNRN=0#0>、<http://www.sealbank.net/m2MainFind.asp?LM=2&L1=2&L2=2&L3=0&LS=C&SRCHTXT =R2008&SK=MV>(2022. 7.25查閱)。
9.岡田篁所,《滬吳日記》,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https://dl.ndl.go.jp/pid/766953>(2023. 3.1查閱)。
指導教授 周芳美(Fang-Mei Chou) 審核日期 2023-5-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