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思妤(CHEN,SZU-Y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
論文名稱 |
族群、性別、電影創作—以《光的孩子》為例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當代客家人對於客家族群的想像和過去生活在客庄的客家人不同,所理解的性格特質、文化資本是經由媒體傳播給予的,縱使媒體所呈現出的客家樣貌正隨著時間產生改變,卻依舊脫離不了客家族群刻苦耐勞、勤儉持家的描述,保守、內斂的客家人無法脫離小氣、自卑等框架。
客家女性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要程度幾乎貫穿了客家文化的核心,在資源分配上卻處弱勢,成為一個「文化符碼」。本研究以客家電影《光的孩子》進行分析,藉由理解導演的生命、創作歷程,以及電影文本呈現當代女性客家人的樣貌。先是女性,才是客家;先是現代,而後傳統,客家電影並非要包含一定量的客家意象、客家認同,或是客家歷史,才能夠是「客家」電影。媒體對於客家族群的描述難以跳脫既定的族群意象,閱聽者對訊息的解讀會受到媒體的制約,《光的孩子》雖以「客家」電影的身分獲得諸多獎項,也呈現了無須符合他者認知的客家樣貌,一樣可以是客家,但也不只是客家。 |
摘要(英) |
Contemporary Hakka people have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the Hakka ethnic group and the past lives of Hakka people living in Hakka villag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 traits and cultural capital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media. Even though the portrayal of Hakka appearance by the media is changing over time, it still cannot escape the description of Hakka people as hardworking, thrifty, conservative, and introverted, which may lead to stereotypes such as stinginess and inferiority.
Hakka women′s importance to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s almost intertwined with the core of Hakka culture, yet they are in a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resource allocation, becoming a "cultural symbol."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Hakka film " The Child of Light,"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e director′s life, creative process, and how the film presents the contemporary image of Hakka women. It emphasizes that being a woman comes before being Hakka; being modern precedes tradition. A Hakka film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include a certain amount of Hakka imagery, Hakka identity, or Hakka history to be considered a "Hakka" film. Media descriptions of the Hakka ethnic group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established ethnic images, influencing how audiences interpret information. Although " The Child of Light " has received numerous awards as a "Hakka" film, it also presents a Hakka image that does not need to conform to others′ perceptions, showing that one can be Hakka, but not exclusively so. |
關鍵字(中) |
★ 光的孩子 ★ 性別 ★ 族群 ★ 客家電影 |
關鍵字(英) |
★ The Child of Light ★ Gender ★ Ethnicity ★ Hakka Films |
論文目次 |
摘 要 vi
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問題意識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電影與意識形態 7
第二節 客家電影與意象 14
第三節 女性導演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9
第二節 研究文本選取 61
第三節 個案研究說明 67
第四章 研究分析:客家電影《光的孩子》 69
第一節 《光的孩子》中的客家 69
第二節 《光的孩子》中的性別角色 91
第三節 客家族群內部的性別標籤 109
第五章 結論 115
第六章 參考文獻 121 |
參考文獻 |
一、 英文文獻
John Fiske(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ears,J.T.J.(1985),The concept of cultural hegemony: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90(3),567-593。
Louis Althusser(1984),Essays on Ideology。
Maurice Halbwachs(1992),On collective memory。
Paul du Gay(1997),Production of culture/cultures of production。
二、 中文文獻
王雅各(2002)譯,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Carol Gilligan著。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四:文化符號學—符號學和意識形態。唐山出版社。
李竹君(2001),客家農村女性的勞動經驗與美德。花蓮師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李信漢(2008), 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李墨(1995),當代電影理論的性別辯證(上)。《電影欣賞》第60卷第4期,頁84-85。
孟登迎(2002),意識形態與主體建構:阿爾都塞意識形態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 : 武陵出版社。
房學嘉(2012),客家婦女社會與文化。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頁122-136。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胡幸琦(1997),身體與抗爭、女人與政治,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電影欣賞》第8卷第88期,頁72-73。
孫榮光(2007),追溯客家電影的歷史時空:客家電影產製的政治社會意涵。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為例。復興崗學報,第98期,頁125-144。
張慧君(2009),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許如婷(2016),台灣女性影展:女人的性別意識覺醒、自書與賦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八期,頁1-22。
連瑞枝、莊英章(2010),客家、女性與邊陲性。台北:南天書局。
陳素櫻(2012),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陳墇津(1995)譯,保衛馬克思(Pour Marx)。台北:遠流出版社。Louis Althusser著。
陶幼春(1999),我是女的,我有話要說。《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遠流,頁 227-228。
黃玉美(2013),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以全國客家日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2-33。
黃琴雅,(2002),台灣客家族群婚姻觀與家庭之探討-以客家女性為例。中華家政學刊,第32期,頁123-134。
黃儀冠(2007),母性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臺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客家研究期刊第2卷第1期,,頁59-96。
楊舒涵(2010),年輕客家女性的族群認同與性別角色經驗。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楊舜云(2008),從傳統到創新:臺灣客家服飾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過渡與重建。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
廖輝英(2023),油麻菜籽(電影修復紀念版)。台北:九歌出版社。
劉敏貞(2010),台灣客家女性諺語中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蔡芬芳(2016),性別、族群與客家研究。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39期,頁165-203。
蕭蘋、黃淑鈴(2010),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族裔議題表現案例分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9年度委託研究計劃。
賴采兒(2019),探究女兒從母親生命經驗沿襲與調整的客家女性角色特質—以中年客家女性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羅香林(2018),客家研究導論。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第40期,頁23-50。 |
指導教授 |
王俐容
|
審核日期 |
2024-7-22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