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9727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4 、訪客IP:3.145.176.88
姓名 曾淑珮(Shu-Pei Z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論文名稱 從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看客家族群之語言選擇
(The Language Choices of the Hakka in Malaysian Chinese New Villages)
相關論文
★ Intersections of Gender,Power and Culture in Relationships of Mother-Daughter and Husband-Wife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客家再移民在地化研究 -以草屯張家為例
★ 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傳教策略與教會變遷-以「分齡牧養」為論述中心★ 從語言文化傳承探究桃園越南客家新住民之認同
★ 南庄賽夏客家子女之文化認同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華人新村是馬來西亞當地獨特的聚落景觀,原本為英殖民政府在1950年代防堵馬來亞共產黨時設立的暫時性住所,如今已成為許多人安身立命的地方,研究場域――錫米山新村(Sungai Chua)即是由此脈絡誕生。本研究認為,如今新村居民一方面面臨政府政策和優勢語言(如華語、馬來語、英語)的壓力,另一方面方言(客家話)仍盛行於新村,皆對個人的語言選擇產生影響。然而縱覽臺灣海外客家研究,對於馬來西亞客家華人新村的研究著墨較少;同時回顧馬來西亞新村研究,則較少聚焦於新村居民之語言行為調查,本研究因此成形。
研究提問分為三個面向:首先,錫米山新村作為以客家人為多數群體的客家華人新村,現今新村居民們語言使用現況為何?再者,哪些因素會影響新村居民在不同領域下的語言選擇?最後,新村居民語言選擇的背後帶有何種社會意涵?研究嘗試探究新村居民們在家庭、朋友、教育、宗教、工作等五個領域裡的語言選擇,並且提供馬來西亞客家華人新村研究的個案分析。研究方法上運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以及問卷調查,完成7份口述歷史訪談、36份新村居民訪談,並且從錫米山學校回收到154份的有效問卷。
研究發現,家庭領域中,語言選擇在不同世代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語言更替基本上已完成;教育領域受政府獨尊馬來語的政策和華人社會中「講華語運動」影響,顯示學生已失去講方言的能力;宗教領域中,隨著不同地區和方言群成員增加,教會公領域裡多使用華語和英語,但私領域溝通上仍可以聽見多種語言。工作領域上,則展現多語能力和靈活語言選擇策略。總體而言,研究揭示了語言選擇的多重變遷及其背後的社會因素。
摘要(英) Chinese new villages are a unique settlement landscape in Malaysia, originally established by the British colonial government in the 1950s as temporary shelters to counter the Malaya Communist Party. Today, these villages have become permanent homes for many residen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Sungai Chua, a new village that emerged from this historical context. The study posits that, while residents of new villages face pressures from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dominant languages (such as Mandarin, Malay, and English), the Hakka dialect remains prevalent in these communities, influencing individual language choices. Despite a wealth of research on Hakka communities in Taiwan, there is limited study on the Hakka Chinese new villages in Malaysia. Additionally, research on language behavior in Malaysian new villages is sparse, thus prompting this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addresses three main questions: Firstly,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e of language use among residents of Sungai Chua, a new village predominantly inhabited by Hakka people? Secondly, what factors influence language choice among residents in various domains? And, what social implic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language choices of new village resident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language use in the domains of family, friends, education, religion, and work, and provides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Hakka Chinese new villages in Malaysia. Methodologically, the study employ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urveys, completing 7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36 resident interviews, and collecting 154 valid surveys from Sungai Chua Schoo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 the family domai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in language choice, with language replacement largely complete. In the education domain, government policies favoring Malay and the “Speak Mandarin Campaign”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have led to a loss of dialect proficiency among students. In the religious domain, the increase in member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alect groups has led to the use of Mandarin and English in public church settings, while multiple languages are still heard in privat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multilingual abilities and flexible language choice strategies are evident. Overall, the study reveals the multifaceted changes in language choice and the underlying social factors.
關鍵字(中) ★ 馬來西亞客家
★ 華人新村
★ 語言選擇
關鍵字(英) ★ Malaysian Hakka
★ Chinese New Villages
★ Language Choic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iii
圖目錄 xi
表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一、 研究動機 4
二、 問題意識 6
第三節 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 11
一、 馬來西亞華人史 13
二、 馬來西亞華人語言使用現況 18
三、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21
第二節 語言選擇 37
一、 語言選擇之理論 38
二、 語言選擇之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範圍與對象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一、 參與觀察 45
二、 深度訪談 46
三、 問卷調查 48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9
一、 為何選擇錫米山新村? 49
二、 錫米山新村概況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一、 口述歷史訪談 64
二、 語言使用訪談 69
第四章 家庭、朋友領域:世代交替下的語言選擇 75
第一節 學習語言從家庭出發 77
一、 祖父母輩:以客家話為主 79
二、 父母輩:客家話與華語並用 86
三、 孩子輩:以華語為主 93
第二節 家庭影響下的語言選擇 100
一、 讀哪一間學校? 101
二、 家庭內外的雙重語言世界 107
第三節 兒時玩伴 111
第四節 小結:言隨代轉 115
第五章 教育領域:政策下的語言選擇 117
第一節 教育的多元語言之路 118
一、 該走哪一條路? 118
二、 獨自綻放的大馬華文教育 122
第二節 與錫米山學校相遇 125
一、 聳立於新村的錫小 127
二、 何去何從? 127
第三節 語言使用的競逐與共融 132
一、 「講華語運動」 132
二、 教育與語言的交匯 138
第四節 小結:語言塑造 145
第六章 宗教、工作領域:多語環境下的語言選擇 147
第一節 用信心領受應許 148
一、 徜徉於新村的衛理公會 148
二、 跨語言的信仰交流 155



第二節 來一杯摻冰(Cham Peng)! 162
一、 他講什麼話,我就講什麼話 165
二、 「我是福建人,我也會講客家話」 168
三、 說話也摻摻! 172
第三節 小結:隨境適應 175
第七章 結論 1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7
一、 家庭領域:從客家話轉變到華語 177
二、 朋友領域:多語能力來自多語環境 178
三、 教育領域:多語教育下培養的多語能力 178
四、 宗教領域:以華、英為主的雙語環境 179
五、 工作領域:靈活的語言選擇策略 179
六、 總結 180
第二節 文獻對話與實證意涵 181
一、 從家庭領域出發,延伸至朋友、教育、宗教、工作領域 181
二、 各個領域看似獨立,實則環環相扣 182
三、 語言選擇背後的社會意涵:更廣泛的社會變遷 183
四、 如何看待「方言即將消失」? 184
第三節 田野經驗反思 186
一、 研究限制 186
二、 未來預期研究 187
參考文獻 191
附件一 訪談大綱-錫米山新村歷史 203
附件二 訪談大綱-從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看客家族群之語言選擇 207
附件三 錫米山學校語言使用行為調查問卷 215
參考文獻 文平強,2012,〈馬來西亞的華人新村:人口變化的影響與對策〉。《東南亞研究》5:73-81。
王仕圖、吳慧敏,2005,〈第5章: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5。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國璋,2015,〈馬來西亞的多語現實和馬華的語言困局〉,《思想》28:177-19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
___,2002,《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
王曉梅,2021,《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語言研究》。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古燕秋,2011,《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社會與空間變遷研究─以拱橋新村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鴻廷,2001,〈馬來亞地區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257-286。
必麒麟(W. A. Pickering)著;陳逸君譯述,2010,《歷險福爾摩沙 :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前衛出版社。
白偉權,2022,《赤道線的南洋密碼 :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臺北:麥田出版。
江文瑜,1996,〈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25(2):60-81。
衣遠、孫志強,2022,〈治理自主性、族群結構與東南亞國家華人政策的差異性--基於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比較研究〉。《東南亞研究》2:129-158。
何大安,2007,〈語言活力通說〉,收錄於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1-6。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何啟才,2014,〈錫米山華人社區的形成與變遷初探》。《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4:79-99。
___,2018,〈馬來亞共產黨的成立及其組織結構探究(1930-1941)。《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7(2):1-10。
___,2019,〈試論冷戰局勢下馬來亞共產黨發展的內外困境(1948-1989)〉。《台灣東南亞學刊》14(2):5-24。
___,2020,〈從管制到自治:簡論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發展與現況〉。《馬來亞大學華人文學文化學刊》8(1):46-65。
何福田,2005,〈《大馬華文教學》序〉,收錄於陳清溪主編,《大馬華文教學》,頁1-4。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何麗婷主編,2021,《2019年雪州華小簡史特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雪州華小校長理事會。
作者不詳,1958,《雪蘭莪加影錫米山標準型華文小學校刊》。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加影錫米山標準型華文小學。
作者不詳,1982,《雪蘭莪加影錫米山國民型華文學校三十週年校慶陳善音樂室開幕暨團工展覽特刊》。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加影錫米山國民型華文學校。
利亮時、彭婉菁,2021,〈馬國華人與民主演變:族群政治建構出的族群意識〉。《思與言》59(3):17-44。
利亮時、楊忠龍,2015,〈二戰後馬國客家聚落的演變-以士乃新村為例〉。《興大人文學報》54:47-77。
李亦園,1985,《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李成金,2022,《呀?百年––烏魯冷岳社區發展史略》。馬來西亞吉隆坡:林連玉基金會。
李盈慧、王宏仁主編,2008,《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臺北市:五南。
沈天奇,2022,〈馬來西亞華文小學發展概況〉。《馬來西亞教育評論》9:86-137。
___,2023,〈學校分類的誤解與釐清-糾正措施及法律與政策建議〉。《馬來西亞教育評論》10:83-120。
林冬梅,2010,《從馬來西亞華裔家庭用語看華語方言的興衰—以森美蘭州文丁新村的實際調查為例》。中國: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林廷輝、方天養,2005,《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馬來西亞吉隆坡:策略分析政策研究所。
林廷輝、宋婉瑩,2002,《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馬來西亞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林奕辰,2006,《族群衝突與文化認同─馬來西亞白沙羅小學保校運動案例分析》。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得順,2022,《第一輯班達馬蘭新村誌(試讀本)》。馬來西亞雪蘭莪:班達馬蘭州議員服務中心出版。
___,2021,〈遷移與緊急狀態:巴生班達馬蘭新村的冷戰景象與記憶〉。《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10(1):11-24。
吳佩珊,2012,《英殖民政府對吉隆坡華人事務管理──從自治至法治的轉變(1868-1914)》。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湧俰,2012,〈馬來半島華人甲必丹制度的演變〉。《史匯》16:75-98。
周福堂,2022,《馬來西亞九皇爺聖誕慶典:神話、儀式與象徵》。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出版社。
邱克威,2018,〈“武吉摩新村”歷史及其前後時期的馬共活動〉。《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7(1):3-33。
侯雯詩、陳舒璇編,2018,《重建新生:雪州重組村的點與滴》。馬來西亞雪蘭莪:雪蘭莪州新村發展常務委員會。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翰蘆)。
柯嘉遜,1985,《馬來西亞華教奮鬥史》。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董教總教育中心。
洪麗芬,2007,〈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馬賽克現象—語言融合的表現〉。《東南亞研究》4:71-76。
___,2008,〈試析馬來西亞華人母語的轉移表現〉。《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32-41。
倪可健,2005,〈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設教百週年史略〉。收錄於丘顏蒨主編《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1905—2005)》。馬來西亞雪蘭莪: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
夏曉鵑,2018,〈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311-353。新北:群學。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馬瑛、潘碧絲,2020,〈馬來西亞史里肯邦安(沙登)客家新村現況調查》。《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9(1):1-26。
高佩瑤,2018,《女性日常生活的環境知識建構:一個馬來西亞新村的探索》。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容嘉、張翰璧,2015,〈來西亞新村客家婦女初探:以沙登新村為例〉。《全球客家研究》5:193-216。
張慧芳主編,2007,《馬來西亞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新聖殿落成紀念特刊》。馬來西亞雪蘭莪: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
張曉威,2017,〈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3:155-180。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49-182。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張翰璧、蕭新煌,2021,〈總論:盤點台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收錄於張翰璧、蕭新煌主編,《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頁1-6。高雄:巨流。
曹雲華,2015,〈東南亞華文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家間關係的視角〉。《東南亞研究》1:66-74。
許維德,2020,〈評黃應貴編,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全球客家研究》14:259-310。
閆巧玲,2010,《馬來西亞華人持續的社會抗爭—基於對馬來西亞白沙羅新村華文小學保校運動的考察》。中國:復旦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碩士論文。
陳丁輝,2013,〈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研究:本土知識的生產與田野經驗反思〉,收錄於陳琮淵、楊昊主編,《臺灣東南亞研究新論:圖象與路向》,頁179-197。臺北:洪葉文化。
陳哲維,2015,《殖民與移民:史密斯.金文泰總督與新加坡華人社團》。新加坡:南洋學會。
陳敏萱,2014,《「新生」的17哩:砂拉越客家華人新村的地方感與集體記憶》。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6,〈語言選擇:聚合與背離-以臺灣的大牛欄語言社群為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2):6-12。
陳淑嬌,2007,〈台灣語言活力研究〉,收錄於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19-39。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陳湘琳、辜秋瑩,2015,〈馬六甲新村客家群體的口語使用、語言態度與方言群認同〉,收錄於張維安主編,《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東南亞與臺港澳》,頁59-98。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
陳劍,2004,《馬來亞華人的抗日運動》。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策略資訊研究中心。
陳潤旭,2021,〈馬來西亞玻璃口新村外國新娘探析〉。《八桂僑刊》1:34-44。
陳憶鳳,2005,〈華小的困境〉,收錄於陳清溪主編,《大馬華文教學》,頁123-125。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麥留芳,1984,〈早期華人社會組織與星馬城鎮發展的模式〉,收錄於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會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367-404。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___,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彭喬渝,2019,《華語回應拒絕之語用策略分析及其教學應用》。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彭曉桃,2017,《知知港華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文學碩士論文。
曾天生、鄭春、鍾靜發、許介編,1995,《加影錫米山學校多元化大禮堂落成開幕紀念刊》。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加影錫米山學校。
曾慶豹,2001,《馬來西亞華文敎育的困境與出路》,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敎基金會。
湯美珍,2023,〈馬六甲巴淡芙露新村之成立與發展〉。《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12(1):119-149。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文鶴。
黃菊芳,2017,〈多語環境的客家話使用場域:台灣與馬來西亞的比較〉,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比較:延續、斷裂、重組與創新》,頁133-187。臺北:遠流。
黃賢強,2015,《跨域史學 :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臺北:龍視界。
黃應貴,2008,《反景入深林 :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
楊惟安,2018,〈從華文報紙探究新加坡的廢娼運動(1919-1930)〉。《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2:47-97。
葉玉賢,2002,《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臺北:前衛出版社。
葉高華,2017,〈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台灣社會學刊》62:59-111。
鄒佳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
鄒雁慧,2008,《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雷子健,2017,《愛漁村:地圖上失落的海岸線》。馬來西亞雪蘭莪:雪州政府新村發展委員會
廖文輝,2014,《馬新史學80年 :從“南洋研究”到“華人研究”(1930-2009)》。上海:三聯書店。
___,2019,《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新北:聯經。
劉崇漢,2018,〈班達馬蘭新村華人神廟〉。《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7(1):99-111。
潘婉明,2001,《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碧絲、朱錦芳,2023,〈傳承或消亡?—沙登客家新村語言與文化研究〉。《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12(2):59-71。
蔡侃秜,2005,〈現今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之概況〉,收錄於陳清溪主編,《大馬華文教學》,頁267-269。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鄭良樹,1998,《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一分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___,1999,《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二分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___,2001,《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三分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___,200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四分冊)》。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鄭雨來,2020,〈馬來西亞文冬玻璃口新村華人社團初探〉。《八桂僑刊》1:73-80。
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2005,〈東南亞的客家會館〉,《亞太經濟論壇》28:185-219。臺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駱淑慧、林彩雲,2005,〈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現況與未來發展〉,收錄於陳清溪主編,《大馬華文教學》,頁10-35。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顏清煌著,粟明鮮、陸宇生、梁瑞平、蔣剛譯,1991,《新馬華人社會史》。中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鄺其芳,2007,〈馬來西亞華文小學家教協會的組織與功能〉。《馬來西亞華文教育》7:1-9。
Fishman, Joshua A.著,黃希敏譯,1991,《語言社會學》,臺北:巨流。
Nguyen Phuong Uyen,2019,《馬來西亞“緊急狀態”:新村華人的集體記憶—以峇冬丁宜新村為例》。中國: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碩士論文。
Blom, Jan-Petter and John J. Gumperz, 1972, Social Meaning in Linguistic Structures: Code Switching in Northern Norway, in John. J. Gumperz and Dell Hymes (eds.),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Min Wai Choon, Goy Ling Ling, Melissa Stefanie Netto and Nur Farahin Binti Bahari, 2020, Exploring Malaysia’s New Village. Malaysia: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Ministry of Economy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22, Penerbitan Penemuan Utama Banchi Penduduk Dan Perumanam Malaysia 2020.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laysia, 1996, Act 550, Education Act 1996.
Ralph W. Fasold, 1984,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
Joshua A. Fishman,1964,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fields of enquiry. Linguistics, 9:32-70.
___,1965, 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Linguistics, 2:67-68.
___,1968,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bilingualism. Linguistics, 6:21-49.
___,197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 and Macro- Sociolinguistics in the Study of 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in Joshua A. Fishman, Robert L. Cooper and Roxana Ma et al. (eds.), Bilingualism in the Barrio, pp. 583-604.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and The Hague: Mouton.
Richard A. Hudson,1996, Sociolinguist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moniyi, Tope,2010,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 Change,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Sandhu, Kernial Singh,1964. Emergency Resettlement in Malaya.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18:157-183.
Verschueren, Jef,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England:Edward Arnold.
Vollmann, Ralf and Tek Wooi Soon,2018, Multilingualism and language shift in a Malaysian Hakka family. Grazer Linguistische Studien, 89:89-110.
Wong, Diana, Chew Man Lin and Pok Suan Tan,2014,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the rise of a new middle class in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Kajang. 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3(1), 61-78.
Wei, Jennifer, 2013, Perspectives on Marked Language Choices and Uses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1(2):67-82。
指導教授 蔡芬芳 審核日期 2024-8-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