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1757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3 、訪客IP:3.129.71.217
姓名 古振豐(Cheng-Feng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庄選民政黨偏好之研究:以楊梅區總統與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A Study on the Party Preferences of Hakka Electorate: The Case of Yangmei District Presidential and Legislator-At-Large Elections)
相關論文
★ 新北市客家社團協力治理之研究★ 名人故居公辦民營模式之探討 -以蕭如松藝術園區為例
★ 偏鄉客庄學童社會資本與學習現況之研究-以桃園市觀音區某國小為例★ 客家農村社區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桃園市永興社區為例
★ 六堆運動會與客家族群意識之研究★ 非營利組織客家社區關懷據點之價值展示分析— 以桃園市平鎮區東勢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 新楊平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廣之研究★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複合行政區之族群關係研究—以新竹縣關西鎮為例
★ 花東客家發展政策問題之建構與診斷: 以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為中心★ 臺灣選舉制度與族群政治: 以花蓮縣新城鄉為例
★ 客語能力及族群認同之變化:2016年及2021年客家人口調查資料比較★ 客家知識體系與學生客家認同: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為例
★ 客語語言權於我國憲法與法律的建構與定位★ 客語認證與接近使用公共服務權: 政策工具觀點
★ 桃園客家節慶政策與客家集體記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是個多元族群文化融合的社會,大致將族群分類為4 大族群:客家族群、外
省族群、閩南族群、原住民族群。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1 年6 月14 日掛牌成立,
其主要目的是復興台灣漸漸流失的客家傳統文化,並延續傳統客家文化的命脈。根據
2021 年的調查,全國符合《客家基本法》中對於客家人定義的約有466.9 萬人。根據
這一定義,客家人是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其中桃園
市約有90 萬餘人,佔桃園人口比率約39.9%。其中桃園市楊梅區客家人比例約
73.65%(楊梅區當時人口約17.5 萬)。
因研究者家族為世居於楊梅地區之客家族群,欲藉分析楊梅區2016、2020 及2024
的總統與不分區立法委員政黨選舉的得票數以解析在地楊梅客庄選民的政黨傾向與投
票動機。
以楊梅全區及各次分區為範圍,透過文獻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法、深度訪談
法;並以選舉制度與選區、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投票行為與分裂投票理論為變項分
析,藉以探討楊梅客庄的選民政黨之偏好。
本研究發現:(1)楊梅全區政黨偏好較傾向國民黨(2) 傳統客家庄的選民在選舉較
重視人情味,而現今各政黨在大選的選舉策略較集中於全國性的政策、議題及媒體的
宣傳,這些選舉策略若與客庄所在地無關,對傳統客家庄的選民較難改變其對某政黨
的支持(3)楊梅客家庄選民在面對個人較為熟悉的地方派系候選人時,其投票取向以認
同候選人本身大於政黨認同、政策認同;同時也因現行中華民國地方選舉的複數選區
制的選舉制度易發生分裂投票情形導致政黨偏好與候選人偏好的衝突。(4)楊梅區內之
ii
埔心地區選民投票取向政黨認同度較高並泛藍;高山頂地區選民投票取向則以候選人
認同度為主。
摘要(英) Taiwan is a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with four major ethnic groups: the Hakka, the
Waisheng (People from other Province), the Minnan, and the Aborigines. The Hakka
Commission of the Executive Yuan was established on June 14, 2001, with the aim of
reviving the lost Hakka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continuing the lifeblood of the
traditional Hakka culture. The Hakka Population and Linguistic Basis Study conducted in
2021 shows that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4,669,000 Hakka people in Taiwan who meet the
definition of Hakka in the Hakka Basic Law: "People with Hakka blood or Hakka origins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Hakka", of which Taoyuan City has more than 900,000,
accounting for 39.9% of the population of Taoyuan. Among them, the proportion of Hakka
people in Yangmei District of Taoyuan City was 73.65% (the population of Yangmei District
was about 175,000 at that time).
Since the researcher’s Family was a Hakka family living in Yangmei area for generations,
the researcher wanted to analyze the number of votes received in the 2016, 2020, and 2024
presidential and legislator-at-large elections in Yangmei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party
preferences and voting motives of local Yangmei Hakka district voters.
Using the whole district of Yangmei and each sub-district as the scope, the study plans to
analyze the voters′ party preference in Yangmei Hakka District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It also analyzes electoral system and
constituency, electoral system and party system, voting behavior and split-vote theory as
variables to explore the preference of electoral parties in Yangmei Hakka District.
This study finds the following : (1) Yangmei′s political party preference is more inclined
to the Kuomintang (2) Traditional Hakka voter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human touch in
elections, and nowadays the election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general elections are
more focused on national policies, issues, and media publicity, and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Hakka voters to change their support for a certain political party if these election
strategie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location of Hakka villages. (3) Hakka voters in
Yangmei are more likely to identify with the candidates themselves than with the candidate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cies when they are facing candidates from local factions that they are
more familiar with.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plural constituency system of local
elec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prone to split voting, which leads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political party preferences and candidates′ preferences. (4) In Yangmei District, voters in
Puxin District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Kuomingtang, while voters in Gaoshanding District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candidate
identificat
關鍵字(中) ★ 政黨偏好
★ 投票行為
★ 分裂投票
★ 選舉制度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 ⅵ
圖目錄 ...................................................................................................................... ⅷ
表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10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選舉制度與選區 ................................................................................. 15
第二節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 22
第三節 投票行為與分裂投票理論 ........................................................................ 25
vii
第三章 楊梅區概況分析 .................................................................................... 33
第一節 楊梅概述 ............................................................................................. 33
第二節 楊梅四個次分區發展脈絡 ................................................................ 39
第三節 政黨在楊梅的經營模式 .................................................................... 46
第四章 楊梅區選民之政黨偏好 ........................................................................ 49
第一節 2016-2024 總統選舉投票分析 ........................................................... 49
第二節 2016-2024 不分區立法委員政黨投票分析 ........................................... 60
第三節 楊梅客庄選舉之分裂投票現象 ........................................................ 77
第四節 楊梅客庄投票行為之獨特性 ............................................................ 79
第五章 結論 ......................................................................................................... 87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87
第二節 研究發現 ........................................................................................... 11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17
參考文獻................................................................................................................ 12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Duverger,Maurice,雷競璇譯,1991,《政黨概論》,香港:青文
Earl Babbie 著,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
究方法》,12 版中譯本。臺北:雙葉。
HerbertM.Levine ,2003,《最新政治學爭辦的議題》,頁266。臺北:韋伯文化
Levine,HerbertM. ,王業立等譯,2003,《最新政治學爭辯的議題》,臺北:韋伯文化。
內政部民政司,《全國寺廟名冊》(臺北:內政部民政司,2001)
文崇一,1978,〈社會變遷中的權力人物一社區領導人與權力結構比較分析〉。《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6 期,頁1-30。
王宏文、柯昀伶、孫寧,2018,〈地方派系的資源配置策略:嘉義縣社區營造資源為例
的個案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0 卷第2 期,頁163-205。
王金壽,1997。國民黨候選人買票機器的建立與運作。臺灣政治學刊,(2),3-62。
王金壽,2007,〈政治市場開放與地方派系的瓦解〉。《選舉研究》,第14 卷第2 期,頁
25-51。
王保鍵, 2007,〈立法委員單一選區與客家政治參與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頁15-16。
王保鍵,2007,〈立法委員單一選區與客家政治參與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頁30。
王保鍵,2007,〈立法委員單一選區與客家政治參與過程-兼述選區變更過程〉,《國
會》,第七期,頁66。
王保鍵,2021,評劉嘉薇,2019,《客家選舉政治:影響客家族群投票抉擇因素的分
析》。全球客家研究,(16),頁287-298
王秋燕,2023,〈臺灣選舉制度與族群政治:以花蓮縣新城鄉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
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碩士論文。頁19
122
王業立,2020,《比較選舉制度》,臺北:五南圖書。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田金昌,2005,〈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51。
田金昌,2005,〈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
江明修、丘尚英(2010)。戰後臺灣客家政治發展:以桃園客家地區為例。載於江明修
(主編),客家城市治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何來美,2007。〈解嚴後客家族群投票行為取向的流變〉,臺灣客家社會運動20 年學術
研討會,2007 年12 月8 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何來美,2008,〈解嚴後客家族群投票行為取向的流變〉,載於《多元族群與客家:臺
灣客家運動20 年》,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新竹市:臺灣客家研究學
會。
何鴻明、王業立,2010,〈地方派系如何操控寺的管理權?一以大甲瀾宮的人事選舉為
例〉。《灣民主季刊》,第7 卷第3 期,頁123-186。
吳乃德,1993 ,〈 族群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 ─ 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
探 〉 ,載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頁 27
51 。
吳定,2017。公共政策(2 版)。臺北:五南圖書。
吳重禮,2008,〈政黨偏好、制衡認知與分裂投票─2006 年北高市長暨議員選舉的實
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5(2),27-51。
吳重禮、徐英豪、李世宏(2004)。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行為:以2002 年北
高市長暨議員選舉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1,75-116。
吳重禮、崔曉倩(2010)。族群、賦權與選舉評價—2004 年與2008 年總統選舉省籍差異
的實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7(4),137-182。
吳重禮、楊樹源,2001,〈臺灣地區縣市層級「分立政府」與「一致政府」之比較:以
123
新竹縣市與嘉義縣市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13(3),251-304
吳重禮、鄭文智、崔曉,2006。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 年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
的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4),599-638。
李惠宗,2005,論修憲複決程序與修憲內容之評議,頁257;臺灣本土法學雜誌,72
期, 7 月。
李惠宗,2005,論修憲複決程序與修憲內容之評議;臺灣本土法學雜誌,72 期,頁
257。
杜慶承,2005,〈中央政權輪替對地方派系的影響-彰化縣個案研究〉。《選舉研究》,第
12 卷第1 期,頁117-145。
沈廷諭,2006。〈族群政治:臺灣客家族群的政治文化與投票行為〉。臺中:東海大學
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應龍,2012。〈臺灣南部綠色政治版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
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臺灣客家認同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弘,2015,〈再探臺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10。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2),395-436。
林美容,1996〈祖信仰與地方社區一高雄縣媽祖廟的分析〉。發表於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北港朝天宮合辦之「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刊於《媽祖研究國際學術研
討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集。
林賢奇, 2013,〈立法委員單一選區與客家政治參與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頁31。
林賢齊,2013,〈從2008、2012 年政黨投票看客家族群政黨傾向─以客家文化重點發
展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碩士論文。頁159
林聰吉,2007。社網路、政治討論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4(2) ,1-24。
邵宗海、唐玉禮,2005,〈臺灣地區的族群差異意識與政治參與〉,《展望與探索》,
124
3(10):53-71。
金耀基,1993,《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洪永泰,1994,〈選舉預測:一個以整體資料為輔助工具的模型〉,《選舉研究》,1
(1):93-110。
洪永泰,1995,〈分裂投票:八十三年臺北市選舉的實證分析〉,《選舉研究》,2(1):
119-145。
洪永泰、莊文忠,(2007 年 12 月)。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樣本人口特徵的變
化:1990-2004 。「臺灣的社會變遷 1985 ~2005 」灣臺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十一次
研討會,臺北:南港。
胡幼偉、林政谷、林佩霓(2007)。台灣中間選民的社會背景、心理特質與傳播行為之
分析。選舉評論,(2),39-56。
胡佛、游盈隆,1983,〈選民投票取向:結構與類型的分析〉。《政治學報》,11:225-
279
孫頡儒,2007,〈平等原則檢視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靜宜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頁30。
徐火炎, 2001,〈一九九八年二屆臺北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分析〉:選民黨派抉擇
與分裂投票,東吳政治學報, 2001 年,第13 卷,頁77-127。
徐永明,2000,〈“南方政治”形成?臺灣政黨支持的地域差別,1994-2000〉,《國立中
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167-196
徐永明,2001a,〈政治版圖:兩個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的對話〉,《問題與研究》,40
(2):95-115。
桃園廳 (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俗研究所藏,1915)
桃園廳 (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俗研究所藏,1915)
高永光,2004,〈臺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第11 卷第1
期,頁33-72。
張佑宗、趟珮如,2006。社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 年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擇臺
125
灣民主季刊,3(2),1-38。
張茂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一自由派理論的
再檢討〉。《中國政治學會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政治學
會。頁487-519。
張家碩,2005,〈 臺灣族群接觸與其接納度之探討:以「接觸理論」為研究途徑 〉,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珣,2003,《文化媽祖: 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
張富忠(1988)。民進黨人成了閩南人的黨。客家風雲,(12),78-79。
張慶勳,2016,《論文寫作軟實力》。臺北:五南圖書。
盛杏湲,2003,〈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力:一致政府與分立政府的
比較〉。《灣臺政治學刊》,7(2),51-105。
盛杏湲,2010。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定群追蹤資料的應用。選舉研究,
17(2),1-33。
莊天憐,2001,〈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1989~1999〉,《選舉研究》,8(1):71-
115。
莊淑媚、洪永泰,2011,〈特定政黨不認同:臺灣地區民意調查中關於政黨認同的新測
量工具〉,《選舉研究》,18(2):1-2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陳威宏, 2022,《選舉制度與政治動員:以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
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晉煦,2004,〈神試析林合成的宗教與政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4344。
陳婕如,2017,《客家族群政黨傾向之變化:2012、2014、2016 桃園市選舉之分析》,中
國地方自治 (70:5),頁39-59
陳陸輝,1994,〈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的輔選效果分析〉,《選舉研究》,1(2):
126
53-96。
陳陸輝,1994,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部」的輔選果分析。選舉研究,1(2),53-96。
陳陸輝,2000。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109-141
彭怡菲,2001,《臺灣地區分裂投票之研究:選制類型之政治影響》。臺中:東海大學
政治學係碩士論文。
黃志呈、陳文俊,2003。〈藍軍vs.綠營:2002 年北高市長選舉之比較〉,臺灣政治學會
年會暨「世局變動中的臺灣政治」學術研討會,2003 年12 月3 日。臺北:東吳大
學。
黃秀端,1995。一九九四年省市長選舉選民參與競選活動之分析。選舉研究,2(1),51-
76。
黃炎東,2022,「政黨政治—民主與獨裁的分野政黨政治與選舉之研究」。
黃紀,2001,〈一致與分裂投票:方法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
5:541-574。
黃德福,1994,〈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一九九二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
《選舉研究》,1(1):75-91。
黃麗秋、陳義彥,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
葉志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千華。
葉銘元,1994,《我國獨立選民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臺中縣政府,1989,《臺中縣制》,臺中:茂榮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趙永茂,1977,〈臺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關係之研究:一般性及三個代表性個案之分
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永茂,2002b,《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間論臺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
向》,臺北:翰蘆
劉玉玲,2002,〈臺灣地區政黨政治之發展──黨際及黨內民主之探索〉。臺南:國立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7
劉從葦,2003。中央與地方分立政府的形成:一個空間理論的觀點。臺灣政治學刊,7
(2),107-147。
劉義周 ,1992。〈國民黨責任區輔選活動之參與觀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報,
(64),209-234。
劉義周,1994。臺灣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潘國華,1998,《總統候選人形象研究:以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碩士班論文
蔡學儀,2009,《單一選區兩票制新解》,頁22。
蕭怡靖、黃紀,2011,施政表現在不同層級地方選舉中的影響:2009 年雲林縣縣長及
鄉鎮市長選舉之分析)。《選舉研究》,第18 卷第2 期,頁59-86
謝育真 ,2009,《閩客族群選舉動員之比較-以苗栗縣為例》。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瑜君,2012。《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 年、2004 年、2008 年總統選舉
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128
貳、英文部分
Anthony Downs,1965,《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 and Row ,
p:25
Barclay, F., Pichandy, C., Venkat, A., & Sudhakaran, S. (2015). India2014.《Facebook ′Like′ as a
predictor of election outcomes》.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3(2), 134-160.
Bruce I. Newman, A Predictive Model of Voter Behavior, 1999, 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Marketing 》, Sage, London, p:259-282
Campbell,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nverse, Philp F. 1966, The《 Concept of a Normal Vote in Angus Campbell 》, 《Election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 New York: John Willey and Sons, Inc
Feigert, Frank B. (1979). 《Illusions of Ticket-Splitting》. American Politics Quarterly, 7 (4):
470-488.
Kotler, P., & Kotler, N. 1999. 《Political marketing: Generating effective candidates,
campaigns, and causes》. In B. I. Newman(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marketing (pp. 3-18).
Sage Publications.
Kruikemeier, S. (2014). 《How political candidates use Twitter and theimpact on vot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4), 131-139.
Kumar, R. (2012) ,《 Research Methods: A Step-by-Step Study Guide》 Taipei, rich culture,
P141.
Mathews, Donald R., and James W. Prothro. 1966. 《Negroes and the New Southern Politic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Mendelsohn, M. (1996). 《The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The priming of issues,
leader,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58(1), 112-125.
Orum, Anthony M. 1966. 《A Reappraisal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Negro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2 (1): 32-46.
129
參、網路文獻
HakkTV 劉宜頻、黃映婕、林柏均(2024),桃竹苗客家大票倉 藍綠白總統候選人搶票。
網址: https://www.hakkatv.org.tw/news-detail/1704429038670745 最後瀏覽日
2024/01/31。
VOTETW 選舉資料庫網址: https://votetw.com/data/最後瀏覽日2024/05/20
中文百科,文獻分析法網址:https:
//www.newton.com.tw/wiki/%E6%96%87%E7%8D%BB%E5%88%86%E6%9E%90%E6%B
3%95 最後瀏覽日:2024.01.30
日治時代臺灣日日新報網址:https://www.gjtaiwan.com/new/?p=17255(最後瀏覽日期
2024 年1 月11 日)
樊啟明、王經維(2016),許信良操盤 鞏固連宋客家選票。資料來源TVBS 新聞網址:
https://news.tvbs.com.tw/life/380238 最後瀏覽日2024/01/31。
楊淳卉(2016) ,反對初選納手機民調 賴清德:遊戲規則再變有傷民進黨精神。資料來
源自由時報網路新聞網址: https:
//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82250?utm_campaign=MOREPAGE&utm_s
ource=NEWS&utm_medium=1 最後瀏覽日2024/05/27
黃寅(2024) ,「卡臺中」議題加上盧秀燕母雞效應 中五選區重回藍營懷抱。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7707269 最後瀏覽日2024/05/23
客家人心中都有位敬重的「伯公」!除了勤儉外,臺灣客家人還有這4 大特性。
資料來源風傳媒新新聞網址: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1277 最後瀏覽日2024/05/26
羅暐智(2019),國民黨總統初選結果揭曉!韓國瑜大勝郭台銘17 個百分點。資料來源
風傳媒新聞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85641 最後瀏覽日2024/05/28。
湯淑君(2024),2024 年12 場選舉全球關注 分析師:臺灣大選尤其重要。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7702591 最後瀏覽日
2024/05/28
130
主筆室(2019),社評:時力要如何不變成「小綠」。資料來源上報新聞網址: https:
//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66015 最後瀏覽日2024/05/29
張倫 (2016) ,點評中國:從大選看臺灣主體意識的上升資料來源BBC NEWS 中文新
聞網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1/160125_cr_tw_election 最
後瀏覽日2024/06/02
劉冠廷(2019),不分區排名10 改為14 吳敦義:不能講委屈。資料來中央通訊社新聞網
址: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11150211.aspx 最後瀏覽日2024/06/03。
資料來源NEW 中文新聞網址: https:
//www.bbc.com/zhongwen/trad/extra/Fy2CQzQkHZ/hong-kong-protests-100-days-on 最後瀏
覽日2024/06/03。
林祖偉(2019),香港反送中100 天:如何從遊行變成暴力衝突?。資料來源NEW 中文
新聞網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extra/Fy2CQzQkHZ/hong-kongprotests-
100-days-on 最後瀏覽日2024/06/03。
余承翰(2020)聯合報社論/蔡英文藉亡國感取勝,但內政恐更形棘手。資料來源聯合報
社論新聞網址: https://city.udn.com/50415/7220059 最後瀏覽日2024/06/03
楊淳卉(2019)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結果公佈 蔡英文贏8.2%勝出(直播)。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新聞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820756
最後瀏覽日2024/06/03
資料來源埔心眷村故事館網址: https://puxinvillage.org.tw/sitemap.php 最後瀏覽日
112/11/17。
小笠原欣幸(2023),中央社/國民黨曾反共卻被貼上親中標籤 小笠原欣幸分析原因。資
料來源自由時報網路新聞網址: https: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09985 最後瀏覽日2024/08/018。
指導教授 王保鍵(Pao-Chien Wang) 審核日期 2024-8-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