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142401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52.14.205.130
姓名 黃麒融(Chi-Ju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安養信託法制研究-以受託人之照護義務為中心
相關論文
★ 智能理財之研究 - 以 A 銀行法令遵循及法律責任風險為核心★ 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監管相關研究
★ 公開發行公司永續報告書揭露之相關法律責任★ 我國公司重整法制之研究-兼論營業讓與式重整於我國之實踐
★ 以比較法研究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之洗錢防制監管★ 穩定幣使用者保護與我國電子支付法規之適用可能性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安養信託是一種財務管理工具,主要用於確保高齡者或需要長期照護的人能夠穩定運用資產,保障生活品質。透過信託制度,委託人將財產(如現金、不動產、保單等)交由專業金融機構管理,並根據事先訂定的條件支付給受益人,以應付日常生活、醫療照護及其他必要開支。這種制度的優點在於,能夠防止財產被不當使用或遭受詐騙,同時確保長期照護需求不受資金短缺影響。
此外,安養信託也可以與遺產規劃結合,確保資產依照委託人意願傳承,減少家族糾紛。適合設立安養信託的人包括高齡者、身心障礙者、擔心財務管理能力下降或希望確保未來生活無虞的人。設立過程通常包括選擇信託機構、決定信託財產、規劃資金運用方式並簽訂契約,後續可依需求進行調整。雖然安養信託需要支付一定管理費,但其帶來的財務安全與生活保障,使其成為許多人規劃晚年生活的重要選擇。
本論文以安養信託制度為研究核心,特別關注受託人的照護義務。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加劇,如何保障老年人的財務安全與生活品質成為重要課題。信託制度作為財產管理與規劃的重要工具,在安養信託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目前我國安養信託制度主要集中於資金管理,對受託人是否具有照護受益人生活起居的義務尚未有明確規範。本研究試圖探討受託人的照護義務是否應被納入法規,並對比日本、英國、美國等國的相關制度,尋找可能的立法借鏡。
摘要(英) Elderly care trust is a financial management tool primarily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elderly individuals or those requiring long-term care can effectively manage their assets and maintain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the trust system, the trustor entrusts assets (such as cash, real estate, insurance policies, etc.) to profess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manage and disburse funds to beneficiaries based on pre-agreed conditions to cover daily living expenses, medical care, and other essential costs. The advantage of this system is that it prevents the misuse or fraudulent appropriation of assets while ensuring that long-term care needs are not affected by financial shortages.
Additionally, an elderly care trust can be integrated with estate planning to ensure that assets are inherited according to the trustor’s wishes, reducing family disput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lderly care trust system,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trustee′s duty of care. As global aging trends intensify, ensuring financial security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elderly has become a crucial issue. The trust system plays a key role in asset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making it an essential mechanism for elderly care trusts. However,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elderly care trust system primarily focuses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here are no clear regulations regarding whether trustees are obligated to provide personal care for beneficiarie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trustee’s duty of care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legal regulations by comparing relevant systems in Japa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identify possible legislative references.
關鍵字(中) ★ 安養信託
★ 受託人義務
★ 照護義務
關鍵字(英) ★ Trus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目的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信託制度背景及類型概述 13
第一節 信託之定義及相關起源 13
第二節 我國信託之立法歷程 16
第三節 信託類型之概述 17
第四節 安養信託之法律關係 26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我國安養制度概要 31
第一節 我國高齡化之安養機制概要 31
第二節 我國安養信託之實務發展 38
第三節 安養信託照護義務探討 48
第一款 未明定照護義務可能衍生之疑慮 48
第二款 安養信託條文中受託人之法定義務 50
第三款 安養信託契約中之受託人義務 56
第四節 小結 58
第四章 各國針對高齡化安養機制之借鑑 61
第一節 日本高齡化安養機制概要 61
第一項 稅制 62
第二項 介護保險 63
第三項 後見制度結合信託 65
第四項 遺囑代用信託 67
第二節 英國高齡化安養機制概要 69
第一項 老年人養老金法案 69
第二項 國家長者服務框架 70
第三項 照顧者信託 70
第四項 老年人及殘障人士慈善信託基金 71
第三節 美國高齡化安養機制概要 72
第一項 可撤銷之生前信託 73
第二項 老化與殘障資源中心計畫 74
第三項 逆向抵押貸款 75
第四節 日本對於信託受託人義務之規範及相關判決 76
第五節 英國對於信託受託人義務之規範及相關判決 84
第六節 美國對於信託受託人義務之規範及相關判決 87
第七節 小結 93
第五章 建構受託人照護義務之可能 95
第一節 何謂照護義務 95
第二節 照護義務在不同態樣上要件 96
第一項 法規直接規定 96
第二項 契約之從給付義務 98
第三項 違反照護義務之效果 101
第四項 小結 103
第三節 建構受託人照護義務內涵 104
第六章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3
附錄一 12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1.王志誠,信託之基本法理,2005年11月。
2.王志誠,信託法,10版,2023年4月。
3.王澤鑑,民法總則,2022年8月。
4.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2003年3月。
5.史尚寬,信託法論,1946年2月。
6.色諾芬,經濟論雅典的收入,2014年4月。
7.林豐賓,勞工安全衛生法概論與實務,1998年9月。
8.李智仁、張大為,信託法制案例研習,2023年7月,9版。
9.徐國香,信託法研究,1988年5月,2版。
10.陳子平,刑法個論(上),2019年4月,4版。
11.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2001年1月,4版。
12.陳聰富,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修訂版),2020年1月,2版。
13.葉賽鶯,信託法專論,2013年5月。
14.臺灣金融研訓院,信託法規與稅制,2021年8月。
15.臺灣金融研訓院,日本信託法制與實務,2009年8月。
16.潘秀菊、陳佳聖,信託法概要,2017年9月。
17.盧映潔,刑法分則,2019年9月,14版。
18.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2002年8月,3版。
19.謝哲勝,信託法總論,2003年6月。
20.謝哲勝,信託法,2023年10月,7版。
(二)期刊論文
1.Holland, Randy J.,陳玉曆、李維心翻譯,德拉瓦州商業法庭──訴訟領航者,司法週刊,別冊卷1436期,頁4-30,2009年4月。
2.王文宇,信託法原理與商業信託法制,臺大法學論叢,29卷 2期,頁309-416,2000年1月。
3.王文宇,信託法應如何定位三位一體之信託法律關係,法令月刊,53卷12期,頁46-67,2002年12月。
4.王文宇,從專業分工視角論信託業法制──以不動產信託與公益信託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35期,頁6-23,2023年4月。
5.王志誠,跨越民事信託與商事信託之法理─以特殊目的信託法制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68期,頁43-106,2001年12月。
6.王志誠,特殊目的信託與受益人之保護機制,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5卷3期,頁107-129,2002年3月。
7.王志誠,信託:私法體系之水上浮油? (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6期,頁3-24,2003年5月。
8.王志誠,銀行銷售金融商品之義務及責任──規範原則與實務爭議,月旦法學雜誌,183期,頁182-207,2010年8月。
9.王志誠,有價證券信託之類型及課稅爭議,存款保險資訊季刊,25卷1期,頁1-28,2012年3月。
10.王志誠,信託制度在高齡化社會之運用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276期,頁68-92,2018年5月。
11.王志誠,從實證觀點論我國公益信託之發展趨勢、治理及革新,華岡法粹,64期,頁1-63,2018年6月。
12.王志誠,日本信託法之修正重點及信託商品創新,財金法學研究,1卷3期,頁295-323,2018年12月。
13.王明勝,遺囑信託與繼承權衝突之案例解析, 月旦會計實務研究,31期,頁34-41,2020年7月。
14.王明勝,意定監護法制對家族財富傳承之運用,月旦會計實務研究,36期,頁55-63,2020年12月。
15.王玥心、張曉婷、林明慧、陳曾基、黃信彰,老人衰弱症的評估與預後,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4卷9期,頁252-257,2019年9月。
16.王穆衡,超高齡社會高齡者交通服務新契機 智慧運輸系統現況與未來,國土及公共治理學刊,8卷1期,頁88-91,2020年3月。
17.王寶蒞,信託法上受託人分別管理信託財產之義務,法律評論,第47卷9期,頁17-27,1981年9月。
18.王儷玲,安養信託 保障退休生活,Money錢月刊,131期,頁33,2018年8月。
19.方國輝,淺釋信託制度中受託人之地位與權益,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4卷4期,頁1-20,1990年12月。
20.方國輝,公益信託概說與法制初探,經社法制論叢,12期,頁77-106,1993年7月。
21.阮品嘉,遺囑信託與遺囑代用信託之比較分析,今日合庫,576期,頁65-101,2022年12月。
22.江亮演、應福國,美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新趨勢,社區發展季刊,110期,頁369-378,2005年6月。
23.伊藤周平著,林倖如譯,日本介護保險改革及其展望,月旦法學雜誌,257期,頁36-51,2016年10月。
24.杜怡靜,論對金融業者行銷行為之法律規範-以日本金融商品販賣法中關於「說明義務」及「適合性原則」,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7期,頁269-328,2005年12月。
25.杜怡靜,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關於金融業者行為規範 - 兼論對我國法之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4期,頁121-173,2007年12月。
26.杜怡靜,金融商品交易上關於說明義務之理論與實務上之運用-對連動債紛爭之省思,月旦民商法雜誌,26期,頁50-66,2009年12月。
27.李昊;田宇申,宣言信託的邏輯證成與制度建構,月旦法學雜誌,340期,頁147-164,2023年9月。
28.李智仁,日本信託法之修法重點 - 傳統與現代思維之激盪,月旦財經法雜誌,12期,頁39-56,2008年3月。
29.李智仁,高齡化社會與信託制度之運用——日本經驗之觀察, 月旦財經法雜誌,32期,頁91-116,2013年5月。
30.李智仁,信託2.0政策之解構與未來發展建議,月旦會計實務研究,35期,頁39-49,2020年11月。
31.李智仁,信託2.0實務案例解析(一)——高齡金融趨勢與信託之應用講座實錄,會議實錄,頁1-80,2021年9月。
32.李智仁,高齡信託商品創新與信託法制,月旦民商法雜誌,78期,頁40-51,2022年12月。
33.李智仁,信託2.0──家族信託之委託人地位議題,月旦會計實務研究,60期,頁65-72,2022年12月。
34.李瑞金、洪國程,嬰兒潮世代經濟安全保障──財產信託實證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5期,頁128-155,2009年6月。
35.李淑貞,日本介護保險輔具給付及支付制度與借鏡,長期照護雜誌,22卷2期,頁85-100,2018年10月。
36.李禮仲;張大為,日本信託法修正對我國信託法修正之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2期,頁123-158,2009年12月。
37.呂慧敏,日本提高消費稅的目的、影響與對策,經濟前瞻,184期,頁78-83,2019年7月。
38.吳英傑,歐洲民事法模範草案信託編之比較研究,臺大法學論叢,46卷3期,頁877-944,2017年9月。
39.吳秀玲,日本成年後見制度及其困境對臺灣之啟示,月旦醫事法報告,31期,頁50-65,2019年5月。
40.邱怡凱,家族信託稅制之建構──以日本法為借鏡(一),月旦財稅實務釋評,35期,頁41-47,2022年11月。
41.邱慧洳,論長期照護人員之保證人地位、作為義務與注意義務,全國律師,22卷5期,頁85-98,2018年5月。
42.林秀雄,遺囑總論,月旦法學教室,22 期,頁48-53,2004 年8 月。
43.林育廷,論金融專業人員之信賴義務,東吳法律學報,20卷4期,213-249頁,2009年4月。
44.林海清,高齡者人力資源的發展與應用,人事月刊,376期,頁60-71,2016年12月。
45.林炫秋,信託法制與信託概念--英美法與大陸法的融合,公證法學,4期,頁33-51,2007年12月。
46.林雪玉,論我國之新成年監護制度,稻江學報,3卷3期,頁20-40,2009年4月。
47.林淑馨,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的準市場化:成果與課題,政治科學論叢,88期,2021年6月,頁51-88。
48.林盟翔,我國信託法上受託人權利相關問題之研究,中正財經法學,16期,頁179-255,2018年1月。
49.洪令家,從高齡者保護談安養信託,財金法學研究,2卷1期,頁87-106,2019年3月。
50.洪瑄曼、陳桂敏,關注高齡者之身心變化,榮總護理,25卷1期,頁1-5,2008年3月。
51.洪瑩容,重大疫病對於勞動契約之衝擊與回應──以COVID-19之經驗為例,政大法學評論,175期,頁1-88,2023年12月。
52.周世珍,高齡社會信託制度之活用,長期照護雜誌,9卷4期,頁279-288,2005年12月。
53.周振鋒,論民事信託關係下受託人之忠實義務,政大法學評論,171期,頁99-146,2022年12月。
54.周振鋒,初論信託受託人義務規範之性質,月旦法學雜誌,342期,頁90-100,2023年11月。
55.施肇榮;李志宏,全民健康保險解讀系列4:國家對人民的特定照護義務與法定照護義務,臺灣醫界,51卷2期,頁36-38,2008年2月。
56.封昌宏,以信託為資產傳承工具的稅務規劃,月旦會計實務研究,35期,頁31-38,2020年11月。
57.陳文炯,論公益信託受託人以信託業者為限,會計師季刊,259期,頁21-27,2014年6月。
58.陳月珍,集團信託之特質,法務通訊,1846期,頁3,1997年9月。
59.陳旺聖,長期照顧者財產信託之探討,玄奘法律學報,34期,頁101-138,2020年12月。
60.陳禹成;黃志隆,受託人責任在英美法上的原意以及其在金融消費保護法的適用,月旦財經法雜誌,31期,頁191-216,2012年12月。
61.郭冠甫,由美國經驗分析我國逆向抵押貸款制度之法律問題,靜宜法學,5期,頁119-164,2015年12月。
62.徐婉寧,僱用人保護照顧義務之具體內容──與勞工安全衛生法的關係之比較法觀察,萬國法律,184期,頁74-89,2012年8月。
63.徐婉寧,ESG浪潮下企業之性騷擾防治義務──以性別平等工作法之規定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50期,頁149-166,2024年7月。
64.莊秀美,日本超高齡社會的福利政策與措施之演變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76期,頁281-292,2021年12月。
65.張大為,以特定金錢信託方式銷售時受託人責任之研究——以境外結構型商品為例,月旦財經法雜誌,28期,頁93-122,2012年3月。
66.張大為,消極信託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35期,頁195-224,2014年11月。
67.張大為,後信託2.0時代信託法之修正動向,月旦民商法雜誌,76期,頁68-85,2022年6月。
68.張大為,安養信託監察人之實務規劃,月旦會計實務研究,69期,頁41-48,2023年9月。
69.張大為,高齡者安養信託架構及發展趨勢,月旦會計實務研究,73期,頁48-55,2024年1月。
70.曾品傑,論以房養老契約--以我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制度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30期,頁38-52,2014年7月。
71.曾品傑,消費者保護法上商品與服務責任之實務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336期,頁6-35,2023年5月。
72.曾品傑,實務法學:民事法類No.133,裁判時報,133期,頁101-106,2023年7月。
73.曾鹿鳴,超前部署自己的退休人生──安養信託,消費者報導,496期,頁21-23,2022年8月。
74.黃明聖;李建德,日本消費稅及法人稅稅制之變遷,財稅研究,49卷4期,頁1-26,2020年7月。
75.黃詩淳,美國生前信託之啟示:以信託與監護之關係為焦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2期,頁491-542,2019年6月。
76.詹森林,提供工程預付款還款保證債務之不履行與契約之解除──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57號判決之評析:主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及附隨義務之區辨,裁判時報,104期,頁5-14,2021年2月。
77.溫俊富,信託行為與信託目的,法官協會雜誌,7卷2期,頁117-130,2005年12月。
78.溫俊富,信託契約的要物性--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五○○號民事判決及其下級法院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93期,頁172-183,2011年6月。
79.溫俊富,有償共益信託契約的要物性--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度重上字第一八四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99期,頁210-226,2011年12月。
80.楊岳平,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制與監理的法律經濟分析觀點-以行為經濟學的應用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39期,頁19-41,2023年8月。
81.楊崇森,從信託之功能談信託之推廣──迎接信託時代的來臨,法學叢刊,64卷4期,頁1-53,2019年10月。
82.鄭景文,日本因應高齡社會之稅制改革,財稅研究,43卷6期,2014年11月,頁120-139。
83.潘秀菊,從遺囑信託與成年安養信託探討台灣現行信託商品於發展上所面臨之障礙與突破,月旦財經法雜誌,17期,頁85-113,2009年6月。
84.劉德寬,成年「監護」法之檢討與改革,政大法學評論,62期,頁229-241,1999年12月。
85.劉得寬,日本成年後見(監護)制度,法學叢刊,45卷4期,頁43-50,2000年10月。
86.劉得寬,成年「監護」制度之比較研究—以日、臺、德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01期,頁115-126,2003年10月。
87.劉興善,從信賴關係談受託人、受任人、法人代表及公司負責人之注意義務(概要),政大法學評論,57期,頁425-428,1997年6月。
88.劉麗娟,書寫人生:大學生與機構高齡住民的代間服務學習對世代融合的效益分析,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期,頁103-143,2023年10月。
89.謝哲勝,信託之起源與發展,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期,頁147-161,2000年7月。
90.謝哲勝,受託人權利義務及責任,月旦法學雜誌,65期,頁114-136,2000年10月。
91.謝哲勝,推定信託,月旦法學教室,7期,頁36-37,2003年5月。
92.鍾秉正,軍人老年經濟安全制度--以社會補償學理為核心,月旦法學雜誌,290期,頁231-248,2019年7月。
(三)研究報告
1.王志誠、李智仁、劉志鵬,法院審理以信託方式投資金融商品訴訟案件之分析(以民國 97 年~100 年為例),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12年11月。
2.王雅嫻,我國辦理家族信託之可行性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17年4月。
3.林繼恆,我國信託業務發展策略之建議,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13年11月。
4.邱怡凱、黃詩淳,信託業面臨超高齡社會經營策略之研究,2024年2月。
5.周行一,從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來探討我國未來金融市場發展方向,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委託專案研究期末報告,2008年12月。
6.范瑞華、李仲昀、高敬棠,「安養信託共同行銷及合作推廣之作業流程、注意重點及自律規範」研擬成果報告,2024年7月。
7.許兆慶,營業信託受託人責任之研究及建議,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14年1月。
8.黃詩淳,保護信託(Custodial Trust)制度於我國運用之可行性研究,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研究報告,2018年8月。
(四)其他
1.王志誠,信託制度在長期照護體系之運用及法律問題,信託制度在長期照護體系之運用,老人安養信託與家族信託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
2.李翠萍,老人福利網絡的建構-美國老人福利政策的經驗與啟示,2007TASPAA 年會暨第三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2007年7月。
二、英文文獻
(一)書籍
1.A. SCOTT, TRUSTS: CREATIO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1987).
2.CLIFTON B. KRUSE, THIRD-PARTY AND SELF-CREATED TRUSTS PLANNING FOR THE ELDERLY AND DISABLED CLIENT (1998).
3.GEORGE BOGERT, TRUSTS (6th ed. 1987).
4.JILL E. MARTON, MODERN EQUITY (15th ed. 1997).
5.LAWRENCE A. FROLIK & ALISON M. BARNES, ELDER LAW: CASE AND MATERIALS (2011).
(二)期刊論文
1.Austin W. Scott, Fifty Years of Trusts, 50 HARV. L. REV. 60, PP.76 (1936).
2.Cancelosi, Susan E., et al, Teaching Trusts & Estates and Elder Law: Pedagogy for the Future, 117 PENN ST. L. REV. 987, 1036 (2013).
3.Dessin, Carolyn L., Financial Abuse of the Elderly: Is the Solution a Problem?, 34(2) McGeorge Law Review 267, 321 (2003).
4.Donald Mong, Using a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Approach for Teaching Elder Law to Healthcare Administrators, 25 Atlantic L.J. 107, 150 (2022).
5.Hallgring, R. The Uniform Trustees′′ Powers Act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Washington Law Review, 41(4), 801, 837 (1966).
6.John H. Langbein, The Contractarian Basis of the Law of Trusts, 105 Yale L.J. 625,634 (1995).
7.Stuart C. Bear & Mary F. Radford & Francis J.(Frank) Rondoni, Possession is Nine-Tenths of the Law isn’t it? The Ethical, Leg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volving the Financial Exploitation of Seniors (Part 1), 65 No. 2 Prac. Law. 45, 64 (2019).
指導教授 鄭婷嫻(Ting-Hsien Cheng) 審核日期 2025-2-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