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奕帆(Chen-Yi Fa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蔡孝乾事件」之研究(1946-1952)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
摘要(中)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艱苦的抗日戰爭終於迎來最終的勝利;10月25日,臺灣宣告光復。之後,隨著國共爭鬥的日益擴大,為了不使臺灣成為支持國府打內戰的力量,中共中央決定派遣臺灣籍的幹部蔡孝乾回臺,負責建立、領導「臺灣省工作委員會」,以為將來解放軍渡海攻臺的內應;該組織於1946年6月在臺北市正式成立,經3年時間的潛伏發展,建立起遍布臺灣北、中、南部的組織,以及千餘名中共黨員,透過宣傳和組織群眾鬥爭的方式,在臺灣已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然而,隨著組織暴露,並遭到情治單位一連串的打擊和破壞,包括蔡孝乾在內的許多中高級幹部陸續被捕,或死或降。這個叱吒一時的地下組織,也於1952年4月底在苗栗瓦解。
臺灣省工作委員會,這個隸屬於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究竟是如何在臺灣建立並發展起來的,組織的領導人蔡孝乾——這個出身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人——他是如何與中共產生聯繫的,其生平經歷是怎樣的。回臺灣後,蔡孝乾又依著什麼樣的原則發展組織,整個組織從建立、發展,到顛峰、到破壞、再到最後的瓦解,其過程究竟如何。面對「解放臺灣」的局勢丕變,個人生死危亡之際,那些被捕的領導幹部們,又將如何抉擇,他們的抉擇,對整個組織的命運,以及中共在臺灣力量的消長,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選擇投降國府的領導幹部,他們在思想和心理上,又存在著什麼樣的矛盾,這樣的矛盾如何影響著他們的言行,他們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這些即是本文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 |
摘要(英) |
On August 15, 1945, Japan was defeated and announced it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The arduou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finally ushered in its final victory; on October 25, Taiwan returned to Chinese rule. Later, a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KMT and CCP expanded, in order to prevent Taiwan from becoming a force supporting the government in the civil war,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decided to appoint Taiwanese cadre Tsai Xiaoqian to return to Taiwan and be responsible for establishing and leading the "Taiwan Provincial Working Committee", to provide internal support for the PLA to cross the sea and attack Taiwan in the future; the organization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Taipei City in June 1946. After three years of latent development, the organization has spread across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and the number of CCP members has reached more than a thousand, Through propaganda and organizing mass struggles, it already has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influence in Taiwan; however, as the organization was exposed and suffered a series of attacks and sabotage by intelligence units, Many middle- and senior-level cadres, including Tsai Xiaoqian, were arrested one after another, or Death or surrender, this all-powerful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also collapsed in Miaoli at the end of April 1952.
How was the Taiwan Provincial Working Committee, an organization affiliated with the CCP,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in Taiwan, How did the leader of the organization, Tsai Xiaoqian, a Taiwanese who was bor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get in touch with the CCP, What is his life experience. After returning to Taiwan, what principles did Tsai Xiaoqian follow to develop the organization, What is the process of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from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to peak, to destruction, and finally to disintegration. Faced with the changing situation in the "liberation of Taiwan" and when their personal life and death are in danger, how will the arrested leading cadres make choices, What impact will their choices have on the fate of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and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 CCP′s power in Taiwan, What kind of ide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dictions did the leading cadres who chose to surrender to the government have, How do such contradictions affect their words and deeds. What is their final outcome. These are the issues that this study seeks to explore. |
關鍵字(中) |
★ 蔡孝乾 ★ 臺灣省工作委員會 ★ 隱蔽戰線 ★ 解放臺灣 |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
緒論 1
第一章 蔡孝乾與臺灣省工作委員會 9
第一節 蔡孝乾之生平 9
一、早年經歷 9
二、抗日戰爭 19
第二節 臺灣省工委之成立與發展 26
一、組織的開闢期(1946年3月—1947年2月) 30
二、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 46
三、從「二二八事件」到香港會議(1947年3月—1948年7月) 52
第二章 臺灣省工委的高峰與破壞 80
第一節 組織發展的高峰期(1948年7月-1949年9月) 80
一、香港會議後的發展情形 80
二、國府「轉進」臺灣 97
第二節 組織的破壞與蔡孝乾被捕始末 115
一、從「《光明報》事件」開始牽連 115
二、蔡孝乾兩度被捕 130
第三章 自首、自新、死刑:臺灣省工委的覆滅 150
第一節 臺灣省工委的重整與瓦解 150
一、組織的重整(1950年5月—1951年2月) 150
二、組織的瓦解(1951年2月—1952年4月) 168
第二節 「自首」、「自新」與死刑 191
一、1950年前後情形 191
二、在掙扎中「轉變」 213
結論 230
徵引文獻 233
附錄 252 |
參考文獻 |
一、檔案史料
(一)國史館藏
1.《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
〈陳澤民〉
典藏號:129-090000-4554,1950年9月1日。
〈張志忠〉
典藏號:129-090000-4556,1950年9月1日。
〈蔡孝乾(蔡乾)〉
典藏號:129-220000-0365,1950年9月1日。
典藏號:129-220000-0365,1955年9月17日。
〈洪幼樵〉
典藏號:129-090000-4555,1950年9月1日。
典藏號:129-090000-4555,1953年6月24日。
〈黃昭明〉
檔案號:129-120000-1820,1953年5月25日。
〈谷正文〉
檔案號:129-230000-4056,1953年10月23日。
檔案號:129-230000-4056,1960年2月24日。
2.《綜合資料/彙報(學事)》
典藏號:0071022268a011,1920年12月10日。
3.《蔣中正總統文物》
〈種種不法罪行(二)〉
典藏號:002-090300-00018-205,1946年5月3日。
〈革命文獻—蔣總統引退與後方布置(一)〉
典藏號:002-020400-00028-017,1949年1月2日。
〈交擬稿件—民國三十七年一月至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
典藏號:002-070200-058,1949年1月12日。
4.《蔣經國總統文物》
〈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一)〉
典藏號:005-010100-00050-007,1950年5月12日。
典藏號:005-010100-00050-004,1950年5月14日。
(二)檔案管理局藏
1.《內政部警政署》
〈各縣市奸党調查〉
檔案號:A301010000C/0036/0019/36/1/001,1947年1月1日。
〈台南嘉義區搶劫案〉
檔案號:A301010000C/0036/057.41/18/1/005,1947年7月22日。
檔案號:A301010000C/0036/057.41/18/1/006,1947年7月26日。
檔案號:A301010000C/0036/057.41/18/1/019,1947年8月13日。
〈可疑份子考管——林秋蘭等八名緝獲〉
檔案號:AA01010000C/0038/306.6/0025/0001/virtual001,1948年8月31日。
〈可疑分子考管—(光明報)游木根、蔡雨生等宣傳單案〉
檔案號:AA01010000C/0037/305.3/0018/0001/virtual001,1948年12月6日。
檔案號:AA01010000C/0037/305.3/0018/0001/virtual001,1949年1月10日。
〈可疑份子考管—陳澤民案〉
檔案號:AA01010000C/038/306.7/0003/0001/virtual001,1949年1月22日。
檔案號:AA01010000C/038/306.7/0003/0001/virtual001,1949年6月23日。
檔案號:AA01010000C/038/306.7/0003/0001/virtual001,1949年11月5日。
2.《軍管區司令部》
〈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
檔案號:A305550000C/0036/9999/4/3/003,1947年4月2日。
3.《國家安全局》
〈拂塵專案第四卷附件〉
檔案號:A803000000A/0014/340.2/5502.34/002,1948年2月28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14/340.2/5502.3/4/008,1948年7月1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14/340.2/5502.3/4/001,1951年10月。
檔案號:A803000000A/0014/340.2/5502.3/005,1951年10月1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7/340.2/5502.3/14/014,1960年1月1日。
〈拂塵專案附件〉
檔案號:A803000000A/0038/340.2/5502.3/12/001,1949年9月7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6/340.2/5502.3/5/003,1951年1月1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6/340.2/5502.3/5/002,1977年3月1日。
〈破獲匪臺灣省工作委員會〉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52,1950年1月8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25,1950年3月24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34,1950年7月5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47,1950年7月5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45,1950年7月6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43,1950年7月14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50,1950年7月2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34,1950年8月1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04,1950年8月3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2/012,1950年8月6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07,1950年8月9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42/0410.9/00221212/0001/virtual001,1950年8月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1/015,1950年8月12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3/025,1951年6月5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3/021,1951年6月22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3/022,1951年6月22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5/033,1951年7月1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5/042,1951年8月10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5/007,1951年9月26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5/004,1951年9月2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9/022,1951年11月15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6/075,1952年2月20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6/064,1952年3月3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6/071/0001,1952年3月17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6/071/0001,1952年3月18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7/038,1952年4月28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6/040,1952年7月8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4,1952年7月17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1,1952年8月2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1,1952年8月30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1,1952年12月11日。
〈拂塵專案第十三卷附件〉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340.2/5502.3/13/005,1950年10月12日。
〈鴨潭山等處施部生等案審判執行情形及在逃人犯緝捕狀況〉
檔案號:B3750347701/0039/3132059/59/1/010,1951年9月12日。
〈拂塵專案第十一卷附件〉
檔案號:A803000000A/0041/340.2/5502.3/11/003,1952年7月21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41/340.2/5502.3/11/003,1952年7月22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41/340.2/5502.3/11/005,1952年7月23日。
〈林元枝〉
檔案號:A803000000A/0059/W1C0267CC/1/0001/virtual001,1959年10月16日。
4.《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蔡孝乾〉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26,1949年11月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3/046,1949年12月3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29,1950年2月19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30,1950年2月19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15,1950年3月2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28,1950年3月2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23,1950年3月3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31,1950年3月6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4/001,1950年5月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7,1950年6月22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13,1950年8月15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14,1950年8月20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22,1950年8月20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1,1950年8月29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24,1950年9月8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4/007,1950年9月20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01,1950年9月23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02,1950年12月19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25,1950年12月3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23,1950年12月3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9/0410.9/44904440/1/005,1951年2月14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37,1951年4月26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4,1951年5月1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13,1951年5月10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10,1951年10月4日。
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1/042,1952年4月26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12,1952年5月6。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13,1952年9月17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12,1952年10月9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39/0410.9/44904440/0006/005,1958年2月20日。
〈臺中匪工委會破獲案〉
檔案號:A305050000C/0039/0471.12/4010-2/0001/virtual001,1950年3月23日。
〈山地匪工委會破獲案〉
檔案號:A305050000C/0039/0471.12/2277/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7日。
〈桃園匪武工隊破獲案〉
檔案號:A305050000C/0039/0471.12/4291/0001/virtual001,1950年9月18日。
〈蔡孝乾病況〉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9月24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9月25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9月26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9月27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9月29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10月15日。
檔案號:AA05050100C/0041/0410.9/44904440-2/0001/001,1952年10月16日。
〈廖瑞發〉
檔案號:A305050000C/0042/0410.9/00221212/0001/virtual001,1953年5月12日。
〈王忠賢案〉
檔案號:A305050000C/0043/0410.9/10105033/1/006,1954年6月14日。
5.《內政部警務署》
〈可疑分子考管—林榮勳、王明德等光明報反文案〉
檔案號:AA01010000C/0038/305.3/0027/0001/virtual001,1949年11月10日。
〈可疑分子考管–匪臺灣工作委會蔡孝乾〉
檔案號:AA01010000C/0038/306.7/0114/0001/virtual001,1952年4月16日。
6.《國防部》
〈陸有勝等匪諜案〉
檔案號:A305000000C/0038/1571.2/7421/0001/virtual001,1949年11月20日。
〈吳石等洩漏軍機案〉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3/virtual001,1950年1月26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2/virtual001,1950年2月26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2/virtual001,1950年3月11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3月22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4月1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4月14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4月26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2/virtual001,1950年5月18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5月29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5月31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10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2.4/2643/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12日。
〈包庇叛徒審核案〉
檔案號:A305000000C/0039/1571.44/2771/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11日。
〈鹿窟專案〉
檔案號:A305000000C/0048/378.1/0021/0001/virtual001,1953年3月8日。
檔案號:A305000000C/0048/378.1/0021/0001/virtual001,1953年8月14日。
〈王忠賢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000000C/0040/1571/10105077/0002/vurtual001,1959年3月6日。
7.《內政部調查局》
〈臺共省委書記陳福星等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1/FA1.1/00173/0001/virtual001,1952年5月4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1/FA1.1/00173/0001/virtual001,1952年5月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1,1952年8月28日。
〈黃培奕自首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2/FD1-1/00060/0001/virtual001,1953年2月10日。
8.《國防部後備司令部》
〈林英傑等叛亂〉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34/0001/virtual008,1950年4月2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34/0001/virtual007,1950年6月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34//0001/virtual011,1959年11月21日。
〈季澐等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10/0001/virtual018,1950年3月4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10/0001/virtual018,1950年6月6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10/0001/virtual001,1950年8月24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10/0001/virtual003,1950年9月7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10/0001/virtual004,1950年9月7日。
〈計梅真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6/0001/virtual002,1950年3月2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6/0001/virtual003,1950年3月2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6/0001/virtual003,1950年3月3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6/0002/virtual003,1950年11月11日。
〈林秋興等叛亂〉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375/0001/virtual002,1950年5月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375/0001/virtual005,1950年6月22日。
〈廖瑞發等叛亂〉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1,1950年5月16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2,1950年5月16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1,1950年5月22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4,1950年5月22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6,1950年6月1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63/0001/virtual008,1950年6月30日。
〈楊鬧雲等奸嫌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4/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4/0001/virtual016,1950年11月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4/0001/virtual019,1950年11月9日。
〈施部生等叛亂〉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54/0001/virtual002,1950年8月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554/0001/virtual004,1950年11月7日。
〈鍾浩東等〉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481/0001/virtual001,1950年8月1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481/0001/virtual004,1950年8月2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481/0001/virtual005,1950年9月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481/0001/virtual007,1950年10月14日。
〈郭琇琮等匪諜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81/0001/virtual005,1950年8月1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81/0002/virtual011,1950年11月28日。
〈李水井、黃師廉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1/virtual001,1950年8月1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1/virtual002,1950年9月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1/virtual003,1950年9月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1/virtual004,1950年9月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2/virtual005,1950年10月14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40/0002/virtual006,1950年11月29日。
〈劉特慎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3/0001/virtual003,1950年8月3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3/0001/virtual016,1950年9月27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3/0002/virtual004,1950年11月1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3/0001/virtual021,1950年11月19日。
〈張明顯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2/0001/virtual001,1950年9月3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2/0001/virtual007,1950年11月25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2/0001/virtual009,1950年12月2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2/0002/virtual003,1951年3月15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2/0002/virtual002,1951年3月16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332/0002/virtual004,1951年4月1日。
〈簡吉、張洪南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10/0001/virtual002,1950年9月1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10/0001/virtual004,1950年9月13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10/0001/virtual020,1951年2月2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39/273.4/310/0002/virtual006,1951年3月7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10/0001/virtual023,1952年2月14日。
〈鄭海樹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978/0001/virtual001,1950年11月14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978/0001/virtual009,1950年12月20日。
〈許敏蘭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4/276.11/14/0001/virtual015,1950年12月2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4/276.11/14/0001/virtual018,1950年12月14日。
〈洪麟兒等匪諜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39/0003/virtual006,1950年12月21日。
〈莊孟倫等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353/0001/virtual001,1951年3月16日。
〈藍明谷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0/273.4/456/ 0001/virtual001,1951年3月23日。
〈張志忠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04/0001/virtual003,1951年10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04/0001/virtual004,1951年10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04/0001/virtual001,1951年10月2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04/0001/virtual007,1953年10月26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3/276.11/104/0001/virtual010,1953年10月29日。
〈郭慶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1/273.4/192/0001/virtual003,1951年10月17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1/273.4/192/0001/virtual017,1952年1月18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1/273.4/192/0001/virtual018,1952年4月1日。
〈陳文山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73/0001/virtual002,1951年11月11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73/0002/virtual004,1952年5月3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73/0002/virtual009,1952年8月29日。
〈李媽兜等叛亂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116/0002/virtual003,1952年2月20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116/0003/virtual009,1953年7月18日。
〈邱連球案〉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087/0001/virtual001,1952年10月29日。
檔案號:A305440000C/0042/276.11/087/0001/virtual012,1952年12月13日。
9.《法務部調查局》
〈保密局破獲臺省匪工委會文件集要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9/00031/0001/virtual001,1950年5月。
〈匪臺省工委會破獲郭琇琮、楊松齡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243/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7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243/0001/virtual001,1950年8月17日。
〈破獲匪共重整後臺工委會查繳文件集要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1/virtual001,1950年6月21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1/virtual001,1950年7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2/virtual001,1950年8月21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1/virtual001,1951年3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1/virtual001,1951年4月25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1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2/virtual001,1951年8月10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3/virtual001,1952年1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151/0003/virtual001,1952年4月26日。
〈周元章、廖學信、謝達、謝秋陽、陳錫棠、陳百合、張順視、張阿來、林阿路、郭威朋、陳傳、謝賞、張來源叛亂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9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12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19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21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23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24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39/FA1-1/00044/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25日。
〈臺共新生小組黃樹滋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8/0001/virtual001,1951年5月15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8/0001/virtual001,1952年2月9日。
〈臺共案辦案經費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A9/00005/0001/virtual001,1951年6月5日。
〈臺共新生小組王子英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9/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7日。
〈臺共劉興炎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A1-1/00188/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13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A1-1/00188/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15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A1-1/00188/0001/virtual001,1951年10月9日。
〈臺共黎明華撰三篇文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3/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22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3/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27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3/0001/virtual001,1951年7月30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3/0001/virtual001,1951年8月1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33/0001/virtual001,1951年8月10日。
〈臺共雲林地區匪黨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A1-1/00230/0001/vurtual001,1951年6月17日。
〈臺共黎明華所提瓦解苗栗共匪組織之幾種方式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23/0001/virtual001,1951年8月4日。
〈臺共黎明華所寫「重整後臺共組織重點所在」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22/0001/virtual001,1951年8月10日。
〈雲林虎尾地區共黨活動情形「臺共廖學信撰」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D9/00026/0001/virtual001,1951年8月13日。
〈自首自新人員招待記者會〉
檔案號:AA11010000F/0041/FD2-1/00001/0003/virtual001,1952年12月10日。
〈臺共「省委」林希鵬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2/FA1-1/00185/0001/virtual001,1953年4月8日。
〈逃犯鍾心寬、廖清纏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0/FC1/00002/0001/virtual001,1953年5月24日。
10.《國防部軍務局》
〈叛亂案〉
檔案號:B3750187701/0039/1571/9154/2/037,1950年8月30日。
〈非法顛覆案〉
檔案號:B3750187701/0041/1571.3/1111/31/066,1952年12月16日。
檔案號:B3750187701/0039/1571.3/1111/44/075,1955年2月11日。
11.《國防部軍法局》
〈計梅真等叛亂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39/3132029/29/1/001,1950年8月31日。
〈吳石等叛亂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39/3132034/34/1/006,1950年9月1日。
〈洪麟兒等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39/3132077/77/1/003,1950年10月13日。
〈郭琇琮等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39/3132069/69/1/003,1950年12月29日。
〈洪幼樵等叛亂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40/3132113/113/1/003,1951年4月24日。
〈周植叛亂案〉
檔案號:B3750347701/0044/3132389/389/1/001,1954年12月27日。
12.《內政部調查局》
〈臺共省委書記陳福星等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1/FA1.1/00173/0001/virtual001,1952年5月4日。
檔案號:AA11010000F/0041/FA1.1/00173/0001/virtual001,1952年5月9日。
檔案號:A803000000A/0039/C301556/1/0004/011,1952年8月28日。
〈黃培奕自首案〉
檔案號:AA11010000F/0042/FD1-1/00060/0001/virtual001,1953年2月10日。
13.《行政院》
〈破獲臺北縣汐止鎮以南鹿窟匪武裝基地及文山區瑞芳以南山區等匪武裝基地等經過〉
檔案號:AA00000000A/0042/3-7-2-5-4/2/0001/virtual001,1953年2月28日。
檔案號:AA00000000A/0042/3-7-2-5-4/2/0001/virtual001,1953年8月12日。
〈內政部調查局呈報策反臺北縣三峽牛角山地區匪黃培奕等及其武裝基地經過及竹南區委書記劉雲輝等案〉
檔案號:AA00000000A/0042/5-8-9/31/0002/001,1953年3月8日。
(三)法務部調查局資料室藏
國防部保密局編印、法務部調查局資料室藏,《臺北工作檢討及一九五○年首二月工作計劃說明及研判》(1950年5月),書碼:276.1/741,登錄號:084204。
(四)二二八紀念館藏
《破獲共匪臺灣省工作委員會組織發展沿革表》
館藏號:A/SY/006/00022/005,1953年6月。
二、史料彙編
1. 中央檔案館編,《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
2.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第十五冊。
3.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第十八冊。
4.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第一冊。
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下冊。
6.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49-1956)》(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第三冊。
7.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紅軍長征文獻》(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革命史資料》(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第5輯。
9. 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編審委員會、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第四卷。
10. 李敖審定出版,《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臺北:李敖出版社,1991),第一輯、第二輯。
11. 李宣峰等主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二)——個案資料。
12. 李宣峰等主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五)——個案資料。
13. 賴澤涵計畫主持人、朱德蘭主編、許雪姬等共同編輯,《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七○年代文獻專輯: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出版資料、報紙名人索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2001)。
14. 沈志華主編,《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5),第一卷。
15. 沈志華主編,《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5),第二卷。
16. 沈志華、楊奎松等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17. 江蘇省檔案館、安徽省檔案館編,《渡江戰役檔案史料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9)。
18. 國史館印行,《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6),第26輯。
三、日記、回憶錄、年譜、口述訪談紀錄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上卷。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下卷。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第一卷。
4. 古瑞雲,《臺中的風雷:跟謝雪紅在一起的日子裡》(臺北:人間出版社,1990)。
5.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1)。
6. 蔡孝乾,《臺灣人的長征紀錄: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7.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許雪姬校訂,《台魂淚(二)——我的回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1)。
8. 許雪姬主編,《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記錄》(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下)。
9.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出版社,2002)。
10. 葉紀東,《海峽兩岸皆我祖鄉: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的兩岸情結》(臺北:人間出版社,2000)。
11. 許雪姬主編,《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中)。
12. 古瑞雲,《臺中的風雷:跟謝雪紅在一起的日子裡》(臺北:人間出版社,1990)。
13. 曾永賢口述,張憲炎、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記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20)。
14. 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整理,《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恐怖1950》(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1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遼瀋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
1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淮海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
17. 蔣中正原著、呂芳上、源流成主編,《蔣中正日記(1949年)》(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3)。
18.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19. 谷正文,《牛鬼蛇人:谷正文情報工作檔案》(臺北:書華出版,1997)。
20. 谷正文口述,許俊榮、黃志明、公小穎整理,《白色恐怖秘密檔案》(臺北:獨家出版社,1995)。
21. 陳英泰著、曾建元主編,《回憶—見證白色恐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5)。
22. 呂芳上計劃主持,《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上冊。
23. 蔣中正原著、呂芳上、源流成主編,《蔣中正日記(1950年)》(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3)。
24. 楊克煌、謝雪紅遺稿、楊翠華整編、許雪姬校訂,《台魂淚(三)——我們的遭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2)。
四、中文專書
1.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修訂,《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一卷。
2. 何池,《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指導臺灣革命研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
3. 若林正丈著、何義麟等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新北:遠足文化,2020)。
4.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前衛出版社,1990)。
5.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上冊。
6. 楊天石主編、楊奎松著,《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7. 埃德加‧斯諾(Edgar Parks Snow)著,趙一平、王念龍等譯,《長征25000里》(上海:?明書局,1949)。
8.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等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
9. 哈里森‧索爾茲柏里(Harry Salisbury)著、過家鼎、程振球、張援遠等譯,《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臺北:李敖出版社,1989),上冊。
10. 周揚編,《解放區短篇創作選》(無錫:蘇南新華書店,1949)。
11.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2. 總政治部聯絡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絡工作史》,(北京:總政治部聯絡部,1998)。
13. 羅瑞卿,《抗日軍隊中的政治工作》(延安:中國出版社,1939)。
14. 王健英,《中共中央機關歷史演變考實(1921-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
15. 第十八集團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編,《抗戰八年來的八路軍與新四軍》(延安:第十八集團軍總政治部宣傳部,1945)。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三卷。
17. 蔡前,《日本帝國主義之殖民地——台灣》(興縣:晉西北新華書店,1942)。
18.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蘇省檔案館編,《中共中央華中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3)。
19. 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秘書處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 《血沃寶島》編寫組編著,《血沃寶島:中共臺灣英烈》(北京:人民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22)。
21.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臺北:時報文化,2016)。
2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
23.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續曲》(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
24.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一九四○、五○年代台灣客家人的社會運動》(臺中:晨星出版,2003)。
25. 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臺北:玉山社,2014)。
26.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第一冊。
27. 金沖及,《國共決戰—毛澤東、蔣介石在三大戰役的博弈》(香港:中華書局,2013)。
28. 陳柏謙,《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臺北:黑體文化出版,2022)。
29.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所年譜組編,《毛澤東軍事文選(1927-1958)》(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
30. 藍博洲,《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
31. 孫康宜,《走出白色恐怖》(臺北:允晨文化,2003)。
3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六卷。
33. 新華書店編譯部編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重要文獻》(北京:新華書店,1949)。
34. 劉建修編輯,《19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檔案》(新北:印次方印刷數位有限公司,2013)。
35. 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香港:Portico Publishing Company, 2017)。
36. 陶文釗、牛軍編,《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第二卷,上。
37.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戰爭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上卷。
38.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廣州分會編印,《抗美援朝宣傳資料》(廣州: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廣州分會,1950)。
39. 裴可權,《臺共叛亂及覆亡經過紀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40. 藍博洲,《消失的臺灣醫界良心》(新北:印刻出版社,2017)。
41. 翁佳音,〈安享天年的「省工會主委」——蔡孝乾〉,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第四冊。
42. 埃德加‧斯諾(Edgar Parks Snow)著,黨英凡譯,《紅色中國雜記(1936-1945)》(北京:群眾出版社,1983)。
43. 石牌訓練班編,《共匪特工的作法》(臺北:石牌訓練班,1957)。
五、中文期刊論文
1. 林正慧,〈1950年代左翼政治案件探討——以省工委及台盟相關案件為中心〉,《臺灣文獻》,第60卷第1期(南投,2009年3月),頁395-478。
2. 林正惠,〈1950年代保安司令部諜報組的組織佈建與偵防行動〉,《臺灣史研究》,第28卷第4期(臺北,2021年12月),頁201-254。
3. 林威杰,〈共產黨人的道路抉擇:蔡孝乾的叛變與轉變〉,《東吳歷史學報》,第41期(臺北,2021年12月),頁206-233。
4. 陳小沖,〈一個台灣變節者的「革命」前史—蔡孝乾早期歷史探微〉,《臺灣研究集刊》,第6期(廈門,2017年12月),頁78-85。
5. 陳小沖,〈中央蘇區的「臺灣旋風」——以《紅色中華》臺灣記事為中心之研究〉,《臺灣研究集刊》,第6期(廈門,2018年12月)。
6. 蔡乾,〈對於陝甘蘇區抗日反蔣同盟工作的意見〉,《鬥爭》,第77期(延安,1935),頁22-28。
7. 周大軍,〈中共抗日武裝的敵工日語教育活動〉,《抗日戰爭研究》,第2期(北京,2021),頁77-88。
8. 蔡前,〈日本軍隊的政治特性〉,《八路軍軍政雜誌》,第1卷第8期(延安,1939年)頁87-93。
9. 蔡前,〈怎樣進行敵軍工作〉,《群眾》,第1卷第12期(延安,1938年),頁218-224。
9. 蔡前,〈八路軍抗戰以來敵軍工作經驗〉,《八路軍軍政雜誌》,第1卷第5期(延安,1939),頁65-72。
10. 蔡子民整理,〈李偉光自述: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革命道路(下)〉,《台聲》,第11期(北京:1986年11月)。
11. 薛月順,〈溫萬金與鹿窟事件的爆發〉,《國史館館刊》,第77期,(臺北,2023年9月),頁1-43。
12. 藍博洲,〈“四‧六”英魂周慎源〉,《臺聲》,第4期(北京:2022年2月),頁92-99。
13. 劉青石口述、吳國楨整理,〈我的臺灣地下黨經歷〉,《海峽評論》,第187期(臺北,2006年),頁47-50。
14. 散木,〈亂世蛇神:大叛徒、大特務谷正文之謎〉,《同舟共進》,第8期(廣州,2012),頁33-36。
15. 何立波,〈1950年,叛徒蔡孝乾與臺灣地下黨〉,《同舟共進》,第2期(廣州,2013年2月),頁46-51。
16. 吳仲禧,〈四十四年前在台國軍高級將領被處決之第一人:吳石接受中共地下黨指揮的故事〉,《傳記文學》,第65卷第5期(臺北,1994年),頁29-50。
17. 谷正文,〈關於吳石案的一些補充〉,《傳記文學》,第66卷第1期(臺北,1995年),頁108。
18. 陳輝,〈中共台灣隱蔽戰線千餘名烈士尋蹤紀實〉,《黨史博覽》,第3期(鄭州:2015年3月),30-37。
19. 張放,〈蔡孝乾其人其事—《台灣人的長征紀錄》讀後〉,《海峽評論》,第137期(臺北:2002年5月),頁56-58。
20. 吳克泰,〈中共台灣地下黨張志忠烈士〉,《炎黃春秋》,第7期(北京:2001年7月),頁40-41。
六、碩博士論文
1. 林邑軒,〈來自彼岸的紅色浪潮:從意義中介視角重構戰後初期「省工委」的地下革命行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2。
2. 林傳凱,〈戰後臺灣地下黨的革命鬥爭(1945-1955)〉,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18。
七、報紙
1.《臺灣民報》(臺北),1926年、1928年。
2.《紅色中華》(瑞金),1932年、1934年。
3.《解放日報》(延安),1941年、1942年、1947年。
4.《人民日報》(北平),1949。
5.《人民日報》(北京),1949年、1950年、1952年。
6.《中央日報》(臺北),1950年、1951年、1952年。
7.《工商晚報》(香港),1950年。
8.《公論報》(臺北),1951年。
9.《更生報》(花蓮),1955年。
10.《臺灣民聲日報》(臺中),1958年、1972年。
11.《民聲日報》(臺北),1974年。
八、網路資料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國政協網,http://www.cppcc.gov.cn/2011/09/21/ARTI1316575638606148.shtml(擷取日期:2023年12月5日)。
2. 蔡孝乾照片,https://baike.sogou.com/v7743313.htm(擷取日期:2023年3月5日)。
3. 謝雪紅照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典藏,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3783cdbde221dd5a8c505fd020fa512。
4. 紅軍時期的蔡孝乾照片,https://wemp.app/posts/5c70000a-1eb1-4e1c-b558-f6ba0873351b(擷取日期:2022年3月8日)。
5. 汪毅夫,〈關於中共在台地下工作史料〉,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21-06/11/49554.html(擷取日期:2024年2月29日)。
6.《中國共產黨黨章》(1922年7月16-23日),https://fuwu.12371.cn/2012/09/21/ARTI1348215626066289.shtml(擷取日期:2023年7月10日)。
7. 宋月紅,〈“黨的組織生活”的由來與演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6/1205/c40531-28925966.html(擷取日期:2023年8月2日)。
8. 李武昌,國家人權記憶庫,資料來源:https://memory.nhrm.gov.tw/TopicExploration/Person/Detail/1065。
9.〈台盟的成立和綱領〉,https://www.taimeng.org.cn/tmly/lsfz/200611/t20061108_151059.htm(擷取日期:2023年9月26日)。
10.〈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於時局的聲明〉(1949年1月14日),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490114.htm。
11.《違警罰法》,全國法規資料庫,資料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80077。
12.〈潮汕海陸豐英烈譜(十五):張伯哲〉,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http://www.bjccoa.com/contents/17/1468.html(擷取日期:2023年12月6日)。
13. 陳韓星,〈一個共產黨人桃李春風的一生〉,大華網,https://strb.dahuawang.com/content/202102/28/c94748.htm(擷取日期:2023年12月6日)。
14. 李宗遠,〈《義勇軍進行曲》:唱響世界的中國最強音〉,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3/0929/c443712-40087849.html(擷取日期:2024年2月18日)。
15. 〈1949年10月1日,台盟首任主席謝雪紅跟隨毛澤東主席,參加開國大典〉,臺灣民主自治同盟,https://www.taimeng.org.cn/zt/twmzzztm70zn/lzp/201711/t20171110_335127.htm(擷取日期:2024年2月7日)。
16. 谷正文照片,https://kknews.cc/history/2ba6v8z.html(擷取日期:2021年9月30日)。
17. 鳳凰衛視,〈變節者〉,《旌霜屢血:台灣隱蔽戰線往事》,http://youtube/0MIXAqjj6B8?si=qsq9_ZFiDnyGUy2U(擷取日期:2023年12月16日)。
18. 徐淵琛,國家人權記憶庫,https://memory.nhrm.gov.tw/TopicExploration/Person/Detail/2316。
19. 李迅,〈民進先輩萬景光其人其事〉,中國民主促進會,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340679/533aYdO6cr3_z3kATPSCmP6lOi_CZNWt6uDQBuRzzqIPmGapB5nyTcY_6pkw7PApFwWEvddqc8wZ2eC5XRha7PcSc-0xXfEgnXT9UzfAz9Hk-tg3ntFa-84e(擷取日期:2023年12月21日)。
20. 徐博東,〈沉痛悼念中共台灣隱蔽戰線的「活字典」徐懋德老伯辭世〉,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http://www.tailian.org.cn/ksls/201802/t20180226_11927338.htm(擷取日期:2023年11月26日)。
21. 朱諶之照片,https://phtv.ifeng.com/hotspot/qianfuzhe/200908/0825_7815_1319015.shtml(擷取日期:2023年12月21日)。
22. 簡皓瑜,〈民族將興,代代永旌〉,《遠望雜誌》,https://www.yuanwang.com.tw/detail?id=342(擷取日期:2023年12月21日)。
23.《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88號決議》,編號:S/RES/88,聯合國安全理事會,https://www.un.org/securitycouncil/zh/content/resolutions-adopted-security-council-1950。
24. 林慶壽,國家人權博物館,https://twtjcdb.nhrm.gov.tw/Search/Detail/20745(擷取日期:2024年3月22日)。
25. 高一生,國家人權記憶庫,https://memory.nhrm.gov.tw/TopicExploration/Person/Detail/2443(擷取日期:2024年6月27日)。
26.《懲治叛亂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資料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10。
27.《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87號決議》,編號:S/RES/87,聯合國安全理事會,https://www.un.org/securitycouncil/zh/content/resolutions-adopted-security-council-1950。
28.〈電報代月代日〉,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https://archives.sinica.edu.tw/project/98(擷取日期:2024年4月3日)。
29.《中美關於美國國會一九五一年共同安全法案援華之換文》(1952年1月2日),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10。
30.〈「密使一號」吳石共諜案,審判12人有8大違失,槍絕吳石有3大疑點〉,監察院,http://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13187(擷取日期:2023年12月28日)。
31.〈首屆陳澤民教授暨夫人紀念獎學金,兩名研究生獲獎,期許學術研究薪火相傳〉,中國文化大學校園新聞,https://epaper.pccu.edu.tw/newsDetail.asp?NewsNo=9408(擷取日期:2024年5月30日)。
32. The President′s News Conference, [White House,] 5 January 1950, Harry S.Truman Library Museum, 資料來源:https://www.trumanlibrary.gov/library/public-papers/3/presidents-news-conference.
33.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27 June 1950, Harry S.Truman Library Museum, 資料來源:https://www.trumanlibrary.gov/library/public-papers/173/statement-president-situation-korea。
九、外文史料
1. Memorandum on Formosa, by General of the Army Douglas MacArthur, Commander in Chief, Far East, and Supreme Commander, Allied Powers, Japan, [Tokyo,] 14 June 1950, FRUS, 1950, Korea, Volume VII, pp.162-163.
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Public Affairs, 1949.
十、外文專書
1. Acheson, Dean.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My years in the State Department.New York: W.W North & company, 1969.
2. Smedley, Agnes. China Fights Back: An American Woman with the Eight Route Army.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38. |
指導教授 |
齊茂吉
|
審核日期 |
2024-12-11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