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78852/78852 (100%)
造访人次 : 36996952      在线人数 : 225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661


    题名: 殖民主義與體育 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作者: 謝仕淵;Shih-Yuan Hsien
    贡献者: 歷史研究所
    关键词: 殖民教育;身體政治;科學;異己再現;公學校;體育;體操科
    日期: 2002-06-05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29:37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摘 要 本文擬探究日治前期公學校體操科中,以人體主動從事之肢體活動為生(身)理特徵的體育活動,如何達到身、心支配效果,進而反映殖民者對於公學校學生在身體、意識型態的期待。本文並將此過程放置在政治、文化、經濟所形成的殖民地化以及「文明開化」(或稱為近代化;civilizatition)過程中檢視,藉以釐清殖民體制所具之壓制意涵與「文明開化」所隱含的進步性,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中,形成合乎邏輯的說詞,從而形構體操科、文明開化與殖民支配間的相互關係。 藉由問題意識的提出與檢證,日治前期公學校體操科得以區辨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公學校成立前(1895-1898),主要以文明作為宣稱,體操科「保持正確的姿勢」與重複立正、整頓動作的特徵,實已體現日台之間懸殊之差異。第二階段為後藤新平主政的時期,體操科容納遊戲、日台課程日益接近的政策,女子體育的發展,臺灣人對體育活動的接受程度,皆意味體育具有體現文明的意義,強健的體格與自由競爭守法等精神,因此成為體操科的主要目的。而殖民差異則置於外部因素的限制,其中諸如財政限制以及公學校更強調順從等精神。第三階段則為隈本繁吉就任後所推動的「同化」政策,「文明開化」與殖民地化藉由同化結構遂相互結合,尚且支撐此些論述的科學調查活動,使所謂同化更具中立性。由此,遂建構出以身體為支配對象的統治機制。此係科學調查後的身體,乃將身體能力轉化為可算計的數據,藉以規劃體操科教材,此外,藉由視覺與文化差異所「再現」的「異己」,亦為身體的統治機制開啟另一種可能性。
    显示于类别:[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