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370040      線上人數 : 130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669


    題名: 平溪地方經濟之歷史考察
    作者: 蕭景文;Ching-Wen Hsiao
    貢獻者: 歷史研究所
    關鍵詞: 平溪
    日期: 2002-06-27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29:47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位於台北盆地以東的平溪鄉,是基隆河發源地所在,同時,地質構造中的古老沉積岩地層中富含的煤炭,是二十世紀的平溪地域賴以興盛的重要資源,且平溪地域尚因具有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層而得以「石底層」為代表性地層之命名。此外,來自南北兩側山地的河流匯流,豐富了與台北盆地生命史密切相關的基隆河水源,並由於河流與地層構造不停作用的結果,在地域內形成超過30座以上的瀑布,其中以「台灣的尼加拉瀑布」-十分寮瀑布最為著名。 乾隆中葉以後,由於台灣各地平原地區已幾乎開闢殆盡,持續移入台灣的移民開始進墾淺山丘陵地帶。嘉慶25年(1820),以前汀州教諭胡克修為首組成的「金協福」墾號,正式在平溪地域內展開拓墾事業,其向擁有地域內地權的平埔族金包里、大雞籠、毛少翁三社承墾以十分寮為中心,東北至瑞芳苧仔潭、東至三貂山、石壁坑、西至石碇大湖格、南至平溪南端竿蓁林大山(伏獅山脈)、北至暖暖、中心崙的廣闊區域。 漢人入墾後,利用邊際土地種植作物,同時保留屬於原地貌特色的稱呼,以「坑」及植物命名之地名為多。清末台灣與對岸行郊貿易興盛時期,大菁藍染產業利潤大好,平溪因地形、氣候條件合宜,居民遂廣植大菁、製造藍靛,也因此吸引更多移民移入。但北部地區的藍染產業很快變為茶葉種植所取代,平溪山區緩坡地也更廣泛被闢為茶園,並成為台灣優良茶產區之一。 日治時期開始,殖民政府在台灣展開許多農業改革工作,包括肥料使用、作物種類及品種選擇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為蓬萊米的引進。但是,平溪地區的蓬萊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在日治時期並未見提昇,其真正為平溪農民接受並普遍種植,在面積產量上超越在來米,要到戰後1970年代以後。 二十世紀初,平溪煤礦業開始發展,尤以台陽顏家在1920年代進行台陽礦業線鐵路建設後,展開鐵路沿線礦場進行大規模開採的發展。但整體而言,平溪煤礦業是在殖民政府與外地資本家結合下開始發展的,平溪本地僅有極少數人曾經參與地方內的煤礦事業。而即使是煤礦業興盛時期,大量從事礦坑基層工作的平溪居民,只是被動地出賣勞力換取工資報酬,至於地方產業及整體發展,並未曾因礦業的榮景而得以轉型或提昇。地方精英或有力人士除了在地方的基礎教育事業及寺廟的建立上有使力點之外,並無法造成其他方面的改變。 這樣的侷限則造成戰後平溪地方發展的窘境。戰後六、七○年代開始,台灣農業部門在政府長期以農養工的政策下,導致農業破產的惡果顯現,農民失去力農意願,同時,平溪又遭遇煤礦業衰落的衝擊,原本賴以維生的農礦業基礎同時失去,加上大台北地區在政府經濟政策扶植下展開高度的工商業發展,平溪人口於是大量外移。在台北都會圈因經濟發展而「昇」的對比下,強烈突顯出平溪因產業型態、人口組成、交通條件等限制,成了一個沒落的、未被編入區域經濟分工中的都會邊陲的無力困境。
    顯示於類別:[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