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9673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2004/82005 (100%)
造访人次 : 51789404      在线人数 : 66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96739


    题名: 海嘯、地震加速度、內波對於海床沉積物再懸浮之模式發展與分析;Model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Tsunami, Seismic Acceleration, and Internal Waves on Seabed Sediment Resuspension
    作者: 吳祚任;林殿順
    贡献者: 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
    关键词: 海嘯;地震加速度;內波;沉積物再懸浮;濃度梯度法;Tsunami;seismic acceleration;internal waves;sediment resuspension;Concentration gradient method
    日期: 2025-07-31
    上传时间: 2025-08-07 16:53:27 (UTC+8)
    出版者: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本會)
    摘要: 本研究將針對沉積物再懸浮進行模式開發、實驗分析、以及數值模擬研究。海底或是海脊凹陷處往往保留珍貴之事件沉積物,此對於瞭解股海嘯、古地震、以及古內波事件有關鍵性影響。例如如2004年南亞大海嘯事件後,於印尼班達亞齊附近一處石灰岩洞穴中發現的海嘯沉積物,並揭示海嘯的重現週期。 然而泥沙再懸浮與水體之自由液面以相當不同之機制,特別是泥沙再懸浮具有液面逸散之現象。此現象關係到懸浮物擴散機制,因此準確描述此現象需要對原有之VOF流體體積法進行模式增強。本研究將以過去所發展之不連續雙黏性流為基礎,開發具有液面逸散機制之流體體積法,並以全新發展濃度梯度法(Concentration gradient method, CGM)以準確描述液面逸散之現象。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显示于类别:[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检视/开启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