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2004/82005 (100%)
造訪人次 : 51789587      線上人數 : 6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96794


    題名: 環境變遷對台灣沿海藍碳生態系統沉積物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碳封存的影響;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Sediment Biogeochemical Dynamic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aiwan'S Coastal Blue Carbon Ecosystems
    作者: 莊佩涓
    貢獻者: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
    關鍵詞: 藍碳;紅樹林;藻礁;溫室氣體;碳循環;碳埋藏;營養鹽;硫化氫;生物地球化 學循環;碳匯;碳源;甲烷;二氧化碳;早期沉積作用;通量與反應速率;Blue carbon;mangroves;algal reefs;greenhouse gases;carbon cycle;carbon sequestration;nutrients;hydrogen sulfide;biogeochemical cycling;carbon sink;carbon source;methane;carbon dioxide;Early diagenetic processes;fluxes;and reaction rates
    日期: 2025-07-31
    上傳時間: 2025-08-07 17:04:25 (UTC+8)
    出版者: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本會)
    摘要: 本計畫旨在探討藍碳生態系統在碳封存與溫室氣體排放中的生物地球化學機制,特別是環境變遷下的動態反應。研究以台灣沿海兩個具代表性的藍碳生態系——桃園藻礁與七股潟湖為對象,透過現地採樣、實驗分析及數值模型,量化碳循環及關鍵元素的地球化學過程,深化對藍碳調節大氣碳含量機制的理解,並為全球氣候變遷下的藍碳保育提供實證支持。本計畫在人文與社會層面可提升社會對藍碳價值的認識,促進相關政策制定;經濟層面支持永續管理,帶動生態旅遊與漁業發展;學術層面則推動藍碳科學前沿研究,並建立台灣為國際藍碳研究重點區域。透過本計畫,台灣可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中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全球藍碳保育的示範案例。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地球科學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