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43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18.219.23.38
姓名 朱碧霞(Pi-Hsia Ch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企業家夫人的管理參與
(Boss's Wife Management Involvement)
相關論文
★ 網頁背景圖片對消費者產品偏好的影響★ 組合商品的定價模式對消費者的滿意度與價值知覺
★ KTV消費型態與消費者類型之關聯★ 蘋果沉浸度研究
★ 女性業務人員的配飾、妝容、上衣對業務職能特質知覺之影響★ 男性業務人員服飾配件對職能特質知覺之影響
★ 個人辦公桌擺設對員工工作投入與專業職能知覺之影響★ 飯店房間內擺設對消費者知覺與金錢價值之影響 --- 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
★ 療癒著色本對情緒轉換與風險偏好的影響★ 名片設計對業務人員的職能特質與工作績效之知覺影響
★ 美語補習班的創新服務★ 台灣工具機製造商之策略構面、組織構面及財務績效之關係研究:五大廠商之個案分析
★ 服務花朵的創新與競爭優勢:以五家牙科診所的個案分析★ 反向策略之廣告效果研究
★ 不同性刺激形式所引發的性幻想程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 情緒在消費者決策行為中的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台灣中小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企業家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這成功的路上, 企業家的另一半,企業家夫人— 我們慣稱的老闆娘,多多少少都會協助企業主,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在實際行動上,參與了企業主公司的經營管理。到底企業家夫人以什麼身份參與管理? 以什麼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是否與企業家夫人本身的個人特質有關? 又她們參與了那些管理功能? 從管理的程序上來看,企業家夫人是從那一個部份切入的? 這些就是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瞭解企業家夫人是如何、參與了那些企業主的公司管理以及她們遭遇過那些困難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開放式深度訪談了三十位企業家的夫人來蒐集研究資料。訪談的對象是曾經與本人有工作上往來的老闆娘以及由朋友介紹取得,其公司行號皆為中型企業,不限定行業別。企業家夫人的年齡跨距自三十歲至六十歲,分布於台北、桃園、中壢、苗栗、台中及高雄等地。
經本研究深度訪談後,將企業家夫人依參與公司管理的身份不同,分為以下三個類型,一是僅有公身份,無私身份的公身份企業家夫人;二是僅有私身份,無公身份的私身份企業家夫人;三是有公身份,亦有私身份的公私身份企業家夫人。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的企業家夫人在個人特質及管理的參與會有以下幾點特徵:
1.企業家夫人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僅有公身份的企業家夫人,二是僅有私身份的企業家夫人,三是兼具公私身份的企業家夫人。
2.公身份企業家夫人,她們的性格較偏向充滿自信、以自我為中心的P型,且她們的管理能力較強。
3.公身份及公私身份的企業家夫人在進入先生公司任職之前,並沒有任何相關的工作經驗,甚至有的沒有任何工作經驗。
4.公身份企業家夫人在參與公司內部的管理,比私身份企業家夫人多涉入了總經理室的管理功能,且在管理的程序上更偏重在規劃。
5.私身份企業家夫人沒有公身份的原因有三,一是依另一半的家族企業慣例,不讓媳婦介入;二是私身份企業家夫人希望實現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三是完全以家庭為重,希望小孩及先生有一個溫暖的窩。
6.私身份企業家夫人,通常涉入行銷、人事、財務等管理功能,但其參與程渡最低;在管理程序上則偏重在規劃及控制上。
7.私身份企業家夫人在參加股東會議時,通常只是有名無實,參與程度相當低。
8.公私身份的企業家夫人,以公身份參與先生公司的財務管理功能最為顯著。
9.公私身份企業家夫人雖然擔任財務主管的職能,但無法如專業經理人般,能夠在融資及投資上,靈活運用公司的資金。
10.公私身份型的企業家夫人,以私身份參與的企業管理功能最多的是人事管理。
11.公私身份的企業家夫人,以私身份涉入經營管理程序上,以規劃為主,其次為控制,最少介入的是領導。
12.大部份的企業家夫人認為參與管理對家庭生活有正面的影響。
關鍵字(中) ★ 私身份
★ 企業家夫人
★ 公身份
關鍵字(英) ★ Boss's Wif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企業家夫人 …………………………………………………….. 4
(一)企業家的定義 …………………………………………………. 4
(二)企業家夫人的定義 ……………………………………………. 6
(三)企業家夫人的個人特質 ………………………………………. 7
第二節 公司治理 ………………………………………………………. 10
(一)公司治理的架構 …………………………………………….. 10
(二)管理的內涵 ………………………………………………….. 11
(三)管理的程序 …………………………………………………… 12
1. 規劃 ………………………………………………………... 12
2. 組織 ………………………………………………………… 14
3. 任用 ………………………………………………………… 16
4. 領導 ………………………………………………………. 18
5. 控制 ………………………………………………………… 20
第三節 性別角色與角色衝突 …………………………………………. 23
(一) 性別角色 …….……………………………………………... 23
(二) 角色衝突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取向 ……………………………………………………. 26
(二) 研究對象 ……………………………………………………. 28
(三) 研究流程 ……………………………………………………. 30
(四) 研究架構 …………………………………………………….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企業家夫人的類型 ………………………………………….. 33
第二節 企業家夫人的個人特質 …………………………………….. 36
第三節 各類型企業家夫人參與的經營管理 ……………………….. 44
第四節 參與管理的困難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 57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結論與命題推導 ……………………………………………… 6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65
第三節 後續研究 ……………………………………………………… 66
參考文獻 ………………………………………………………… 67
一.中文部份 (按筆劃順序) ……………………………….. 67
二.英文部份 ……………………………………………….. 71
附錄一 …………………………………………………………… 75
附錄二 …………………………………………………………… 7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依筆劃排列)
天下編輯著 (2000),不一樣的她: e世紀女性新典範,台北: 天下。
王志剛 (1988),管理學導論,台北: 華泰。
王國揚撰 (200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珍撰 (2001),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暇 (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56: 111-143 。
呂玉暇 (2001),性別、家庭與經濟:分析小型家庭企業老闆娘的地位,台灣社會學刊第二期,頁163-217 。
多湖輝 (1991),性格,台北: 桂冠。
伊慶春、呂玉暇、陳玉華 (1998),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國科會84-86學年度社會組專題計劃補助成果發表會,台北: 台灣社會學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吳韻儀 (1997),如何培養你的影響力,台北: 天下雜誌,1997年10月,P.245。
林建煌 (2001),管理學,台北,智勝。
周文祥等譯 (1999),Peter F. Druck著,管理的實踐,台北:中天。
洚勇等編著 (2003),企業領導崗位角色分析與管理之道:財務主管,北京: 中國經濟。
高承恕 (1999),頭家娘: 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 聯經。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俊才 (1972),管理力,台北: 國家出版社。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暇,(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 台灣社會學刊 24:1-58。
陳順宇 (1998),多變量分析,台北: 華泰。
陳湛勻著,蘇哲仁校訂 (1999),現代決策應用與方法分析,台北: 五南。
陳難能譯 (2002),秀雅瑞姬著,女主管給你顏色看-八種女性領導風格,台北: 正中。
陳滿樺撰 (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撰 (1998),國小女性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曼英 (1993),吳舜文傳: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女企業家,台北,天下。
彭懷真 (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張典婉 (1991),女性創業,台北: 聯經。
張馨芸 (2001),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詠 (1999),老闆娘出書-細說「流氓與小姐的故事」-趨勢科技的4000億傳奇, 商業周刊 625期,P164。
袁坤編著 (2000),哈彿模式管理叢書-人才管理學,北京: 中國三峽。
袁坤、余樵編著 (2000),哈彿模式管理叢書-經營決策學,北京: 中國三峽。
許士軍 (1995),管理學,台北: 台灣東華。
葉至誠、葉立誠著 (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 商鼎。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等著,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台北: 商智文化。
歐建益撰 (2001) ,創業家特質動機與創業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英 (1999),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台北: 華泰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等著,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台北: 商智文化。
楊淑美撰 (2001),女性創業的困難與因應之道,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楊淑智譯 (1994),Warren Bennis 著,新領袖主義-領導與改革,台北: 牛頓。
蔡娟娟撰 (2000),女性創業家事業與家庭戶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 (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趙亦珍撰 (2000),女性創業家性別角色與創業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惟厚譯 (1998),David S. Moore著,統計,讓數字說話,台北: 天下遠見。
廖榮利 (1987),女主管對女性形象與領導態度:企業界與護理界的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廖文志、欒斌、Karlof Bengt (1997),企業管理辭典,台北: 三民。
謝劍平 (2002),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 智勝。
謝秀芬 (1998),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期,1-34。
謝美蘭撰 (2000),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芷娟撰 (1994),師範院校以婚婦女學生家庭-學生角色衝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倫納 (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 台灣商務。
譚天譯 (2000),Chris Argyris等著,哈彿商業評論:人力管理,台北: 天下遠見。
譚淑珍等執筆 (2001),女人當家-事業生涯的五大成功竅門,台北: 商訊文化。
蘇毓婷撰 (2000),女性管理者的性別角色與決策對領導型態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地區銀行業為例,私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萬成 (1991),管理、領導與運勢,台北: 桂冠。
顧瑜君譯 (1988),Harry F. 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台北: 五南。
羅銳韌、張作華編著 (1999),經理的能力,北京: 中國物資。
羅銳韌、張作華編著 (1999),經理的管理方法與技巧,北京: 中國物資。
二、英文部分
Bingham, Jr. Frank G. and Roger Gomes (2001), Business Marketing, IL: Contemporary Publishing Group, Inc.
Cole, Patricia M. (1993) Women in Family Business: A Systemic Approach to Inquiry. Ph.D.dissertation.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Cuber, John & Peggy Haroff (1965), Sex and the Significant Americans, Baltimore : Penguin Books.
Drucker, Peter F. (1964), Managing for Result, New York: Harper & Row.
Dessler, Gary (1998), Management:Lead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nc.
Dessler, Gary (1999),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nc.
Dessler, Gary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nc.
Fayol, H. (1916), Industrial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Paris: Dunod.
Farrel, D. & Resbult, C.E. (1981), Exchange Variable as 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Job Commitment & Turnover: The Impact of reward, cost, alteratives and invest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8) 120-126.
Galbraith, Jay (1974), “Organizational Desig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ew,” Inerface, 4, no.3, pp28-36.
Galbraith, Jay (1977), Organizational Desig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illis-Donovan, Joanne and Carolyn Moynuhan-Bradt (1990), The Power of Invisible Women in the Family Business. Family Business Review 3(2): pp.153-167.
Griffin, Ricky W.(1999), Management, 6th ed.,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isrich R.D. and Brush, C.G. (1986), Characterics of The Minority Enterpreneur,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October 1986, pp.1-7.
Hollander, Barbara S. and Wendi R. Bukowitz (1990), Women, Family Culture, and Family Business. Family Business Review 3(2): pp.139-151.
Kahn, R.L., Wolfe, D.M., Quinn, R.P., Snoek, J.D. & Rosenthal, R.A.,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Y: Wiley.
Katz, R. L. (1974), “ Skill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pp. 90-102.
Kotler, Philip et al.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Koontz, H. and C.O’Donnell (1955),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tions, NY : McGraw-Hill.
Lin C. Y-Y (1998), “Success Factor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in Taiw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Milwaukee Vol 36, pp.43-56.
Lu, Yu-Hsia (2001), The “Boss’s Wife” and Taiwanese Small Family Business. Pp.263-297 in Women’s Working Lives in East Asia, edited by Mary Brint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intzberg, Henry (1983), Structure in Fives: Designing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Cambrid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p.4-9.
Parsons, Talectt Societies (1966),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ng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tevenson L.A. (1990), Some Method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esearching Women Enterpreneu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 pp.439-446.
Scott, Alison M. (1986), Women and Industrialization: Female Marginalization Thes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2(4): pp.649-680.
Tannenbaum, Robert, Irving., R. Wescheler, and Fred Massarick, (1961),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 A Behavior Science Approach, NY: McGraw-Hill.
Terry, George R. (1960),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3rd(ed.), Homewood, Ill., Richard D. Irwin.
White, R. & Lippett, R. (1953), “Leader Behavior and Member Reaction in Three’Social Climates.’” In D. Cartwright and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NY: Harper & Row. pp.385-611.
指導教授 林建煌(Chien-Huang Lin) 審核日期 2003-6-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