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王鈺閔(Yu-Min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土木工程學系 |
論文名稱 |
缺水指標與缺水風險之相關性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工商業迅速成長,人民生活水準提升,人口逐漸大量向都會區集中。以往水資源規劃多考量大區域用水需求而開發各水系之水源,而此可能發生大區域總水源量足夠,但部分供水區水源不足或無法進行區間支援或緊急調配之情況。當面臨氣候異常或特殊乾旱水文條件下,往往無法有餘裕水量以為因應。
本研究藉由缺水指標(Shortage Index)來計算出桃園地區的缺水情形,根據不同需水條件下求出不同的SI值,再得到每年缺水的風險, 藉以探討缺水指標與缺水風險之間的關係。依據區域內水資源設施供需情勢適計算出未來目標年區域的需水量,再用目標年水量以及SI值推估的最枯旱年供水量推算出桃園地區的備用水量,最後根據修正過後的新水源開發或調配計畫以提供穩定之備用水量來源。
研究結果顯示當SI≒0時,僅能每日供給68.636萬立方公尺的水量,此值為最枯旱年供水量,因此目標年民國100、105、110、115、120年所需之備用水量分別為每日35.3、42.3、47.1、50.0、52.5萬立方公尺,顯示以桃園地區現階段(民國95年)供水基準下,若農業灌溉用水全面停灌,仍無法滿足目標年基本用水所需。最後根據修正過後的水資源開發與管理策略可以提供更多的備用水量來源。
|
摘要(英) |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hortage Index (SI) and Drought Risk. SI addresses the water shortage situation in Taoyuan area, based on recorded flow data for a specific target year. Given different water requirements, the associated SI value and drought risk can b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capability of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the firm yield in the driest year in record can be estimated, then the spare requirement in such a year can be calculated. 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 is helpful in planning and adjustment in water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the region.
|
關鍵字(中) |
★ 缺水指標 ★ 缺水風險 ★ 備用水 |
關鍵字(英) |
★ shortage index ★ drought risk ★ spare water |
論文目次 |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V
圖 目 錄 .............................................. VII
表 目 錄................................................ IX
第一章、前言 ............................................ 1
1.1研究目的與動機 ....................................... 1
1.2 研究流程 ............................................ 2
1.3 本文架構 ............................................ 3
第二章、文獻回顧 ...................................................... 4
2.1相關研究文獻蒐集 ..................................... 4
2.2不同缺水評估指標之研究 ............................... 5
2.3馬可夫鏈理論 ........................................ 11
2.3.1 馬可夫鏈之定義與性質 ............................. 11
第三章、研究方法 ....................................... 14
3.1 台灣各區水資源供需情勢分析 ......................... 14
3.2 研究區域 ........................................... 15
3.3民眾及各項產業對缺水之容忍度調查分析 ................ 20
3.3.1 生活用水 ......................................... 22
3.3.2 產業用水 ......................................... 23
3.3.3 農業用水 ......................................... 25
第四章、案例研究與分析 ................................. 28
4.1 供水系統效益評估 ................................... 28
4.2 旱災等級之探討分析 ................................. 33
4.3 連續缺水機率探討 ................................... 36
4.4 備用水量 ........................................... 46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52
5.1 結論 ............................................... 52
5.2 建議 ............................................... 53
參 考 文 獻 ............................................ 54
附 錄 .................................................. 57
|
參考文獻 |
1. 王偉雄 (2008),「以系統動力模式分析缺水時期用戶水塔儲水效 益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 石憲勳 (2003),「桃竹地區工業用水供需之研究」,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 經濟部水利署(2007),「台灣北部區域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
4. 吳陽龍、許芳山、朱撼湘 (2007),「系統備載及備援讓供水更安全穩定」,自來水會刊第26卷第1期,31~40頁。
5. 林哲暐 (2005),「桃園地區乾旱時期供水風險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高孔廉 (1985),「作業研究-管理決策之數量方法」四版,嘉德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7. 徐享崑 (1988),「高屏溪流域水資源缺水指標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8. 張炎銘 (1991),「建立乾旱警報系統初論」,台灣水利,第39卷第4期。
9. 張調任、黃文政、吳建民、王慶藏(1995),「大甲溪流域之乾旱分析」八十四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495~510頁。
10. 陳世偉 (2002),「遺傳演算法運用在石門與翡翠水庫並聯系統操作規線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世偉 (2007),「區域多元化水資源調配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12. 黃逸文 (2005),「桃園地區各標的用水分析」,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3. 經濟部水利署民國85~94年生活用水統計報告年報。
14. 經濟部水利署(2008),「區域水資源經理策略擬定之研究」 。
15.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8),「水資源經理之備用水量與規劃階段供水基準研究」。
1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
17. 蔡耀逸(2007),「桃園地區短期缺水供需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
18. 鄧喬明(2000),「住宅合理用水量之研究」,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 謝啟男(2002),「台灣北部地區嚴重枯旱供水因應策略」,自來水會刊第21卷第3期。
20. 蘇文瑞(2000),「水資源供需指標建立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21. 顏正平、曾仁宏(1994),「乾旱指標方法之研究」,第七屆水利 工程研討會論文集(上),145~156頁。
22. Gibbs, W. J. and J. V. Maher(1967) , “Rainfall deciles as drought indicators”.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Bull, pp. 47~48.
23. McKee, T.B., N. J. Doesken, and J. Kliest (1993) ,“The relationship of drought frequency and duration to time scales”.Anai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Boston, pp. 179~184.
24. Palmer, W. C. (1965), “Meteorological drought”, U.S. Weather Bureau Research Paper, pp. 45~58.
25. Shafer, B. A. and L. E. Dezman (1982) , “Development of a Surface Water Supply Index(SWSI)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drought conditions in snow pack runoff areas”. Proceedings Of The Western Sow Conference, pp. 164~175.
26. Wayne, W. L. (1994), Operations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Algorithms. 3rd Edition, Duxbury Press, Belmont.
|
指導教授 |
吳瑞賢(Ray-Shyan Wu)
|
審核日期 |
2009-7-27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