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45002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4 、訪客IP:18.221.83.34
姓名 陳長仁(Chang-Je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兩面接觸刀桿於工業 4.0 之效益研究─以A 公司之兩面接觸刀桿為例
相關論文
★ 內衣業標準工時設定之實務研究★ 派工法則於縮短DRAM 廠生產週期時間之探討—以A公司導入自動化派工系統為例
★ 企業如何在TQM、TPM及TP等管理模式下 運用6 Sigma管理系統之探討—以某日系家電製造公司為例★ 台灣TFT LCD產業發展及競爭力分析
★ 印刷電路板產業之外包程度與競爭力分析—以個案H公司為例★ 原料藥廠運籌管理的改善方案與執行績效 -以A公司為例
★ 條碼技術於生產管理的改善應用-以某輕金屬產業公司為例★ TFT-LCD對膠帶產業未來發展的探討--以膠帶業A公司為探究對象
★ 物流中心揀貨作業改善 - 以A公司為研究對象★ 國內上市企業導入ERP系統前後績效評估 -以D供應商之ERP系統為例
★ RFID的技術、發展、導入與物流的管理應用★ 台灣資訊產業兩岸分工經營模式發展探討-以A公司為例
★ 以平衡計分卡探討衛星定位計程車業之經營策略-以A公司為例★ 自行車業導入豐田生產方式之個案研究
★ 印刷電路板(PCB)多聯板報廢移植探討-以A科技公司為例★ 台灣電弧爐鋼鐵產業之策略分析-以A公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個案公司產品創新研發的方式進行研究,探討在工業演進的過程中,企業如何藉由智能自動化的升級強化自身的研發能量,偕同在全球工業化翻轉的新時代,中小企業如何追求與時俱進的能力。
當德國提出「工業4.0」 ,英國、美國、日本、中國皆紛紛提出國家與產業的政策方針以期提升國內產業的升級和強化工業革命的新世代,台灣在此時提出的生產力4.0,是否可以順利的迎上這一波浪潮? 我們期許自己不被淘汰並努力在企業經營上投入更多的內涵使其更加茁壯。
在各國面臨資源、生態、勞工、生計等等的壓力下,智慧生產是不得不走的路,但是對於多數國家中的多數產業來說,是否能一路跳級到如此,對部分製造業還停留在提升質量、控制成本的階段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及資源去改善自身的不足?多數產業尚離自動化還有一段非常大的差距有待強化,但這勾不著的巨大落差確確實實是一個先要解決的大問題。
面對工業4.0,在中國顯然是下了決心要這麼做,短短的時間,產官學研全面動員的強大勢力,撼動著全球的脈動與未來強國的主導地位。中國的實情是,工業跳躍發展了幾十年,忽略了許多製造的過程,缺少對細節的領悟,但是這一波的工業改造正由於中國的急速奔馳再次顯現強國的能量,正是可以讓世界工業重新定位的機會。這讓我們身處有科技美名的台灣不得不加緊腳步,在保有快要散盡的最後優勢前,如何在研發與創新的實力上再狠狠的加把勁。
本研究者從事於金屬精密加工領域多年,從設計、研發乃至於生產製造,品質控管多有研究,希望藉由本研究為產業及台灣未來的機械產業發展深化技術有所貢獻,藉由加工效率的提升,達到節省地球資源、省能源等環保效益,最大的目的及希望是能為效勞的公司帶來持續的成長與茁壯的基礎。
摘要(英) This article was studied the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ase of the way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how to upgrade strengthen its ow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y intelligent automation, with the global industrialization.
When Industry 4.0 was pronounced in Germany in 2011.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is in proposed state and industry poli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omestic in-dustry upgrad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 this time, Taiwan also pronounced productivity 4.0 policy to joint Industry 4.0 revolution. The industrial companies can be cost down and ahead of others competitors
All industria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almost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Ecological and labor and global resourcing. They all expecting Industrial 4.0 can be solve these problems. CPPS (Cyber 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 can be reach more highly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customization.
Industrial 4.0 in China is determined to do that. Industry in China is rapidly develop-ing for decades, but man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till not yet moving to Industrial 2.0 or Industrial 3.0 now. China want to directly jump to Industrial 4.0 as top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s deeply hoping that by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ustry to enhancing deeply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industrial. To improving machining efficiency to reach saving energy and resourcing of the earth.
關鍵字(中) ★ 工業4.0
★ 生產力4.0
★ 兩面接觸刀桿
★ 智慧工廠
★ 虛實化系統
關鍵字(英) ★ Industrial 4.0
★ CPS
★ CPPS
★ Toolholder
★ IC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3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流程…………………………………………………………… 6
1.5 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工業革命4.0……………………………………………………… 10
2.2 生產力4.0 ………………………………………………………… 12
2.3 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 13
2.4 刀桿………………………………………………………………… 18
第三章 個案公司介紹…………………………………………………………… 22
3.1 個案公司簡介……………………………………………………… 24
3.2 個案公司地理位置………………………………………………… 27
3.3 個案公司組織圖…………………………………………………… 27
3.4 個案公司產品…………………………………………………… 28
3.5 個案公司未來的挑戰……………………………………………… 30
第四章 個案公司研討…………………………………………………………… 33
4.1 工具機市場分析…………………………………………………… 34
4.2 中高階工具機……………………………………………………… 36
4.3 兩面接觸刀桿的規格與關鍵品質………………………………… 39
4.3.1. 7/24錐度兩面接觸刀桿…………………………………… 40
4.3.2. 1/10錐度兩面接觸刀桿…………………………………… 43
4.3.3. 1/20錐度兩面接觸刀桿…………………………………… 44
4.4 兩面接觸刀桿的優點……………………………………………… 45
4.5 兩面接觸刀桿的效益……………………………………………… 45
4.6 兩面接觸刀桿對「工業4.0」的效益分析…………………………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0
5.1 結論………………………………………………………………… 51
5.2 建議………………………………………………………………… 52
參考文獻………………………………………………………………………… 54
參考文獻 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15),全球主要國際品牌大廠之行銷手法分析及因應建議,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2. 工具機與零組件雜誌 (2016),2016年1-8月 台灣工具機進出口分析,工具機與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中市:九禾廣告媒體公司。

3. 經濟部技術處 (2015),高階製造系統基礎技術,台北市:台經院。

4. 工業研究院 (2015),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技術發展藍圖。

5. 布林優夫森,麥克費 (2014),第二次機器時代 智慧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經濟與未來?,齊若蘭 譯,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大衛·艾傑頓 (2016),老科技的全球史,李尚仁 譯,新北市:左岸文化。

7. 菱鵬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2015),綜合型錄 刀把篇 V01.10

8. 周國華 (2014),工具機應用設計,台北市: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9. 詹文男 (2015),工業4.0對台灣產業的影響與契機,台北市:資訊工業促進會

10. 韋康博 (2014),工業4.0:重製造業到「智」造業,下一波產業革命如何顛覆全世界? 台北市:商周出版。

11. 工具機與零組件雜誌 (2015), 全球製造業邁向智能化時代,台灣區工具機鍵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中市:九禾廣告媒體公司。

12. 張堅浚 (2014),精密工具機技術,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3. Mikell P. Groover (2006),自動化生產統 ,王俊程 譯,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14. 陳進郎 (2014),數控工具機,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5. 安永 暢男 (2009),精密機械加工原理,唐文聰 譯,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 周國華 (2014),工具機應用設計,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7. 高野敦 (2014), 猜一猜,什麼是「工業」? 商業周刊。

18. 周呈芳,《論工業革命的社會後果》,《內蒙古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19. 孫炳輝,《工業革命與資產階級革命》,《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20. 孔繁剛,《關於英國工業革命的幾個問題》,《歷史教學》,1998年第8期。

21. 王章輝,《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世界歷史》1994年第5期。

22. 王覺非 (1986),《對英國工業革命歷史意義的再認識》,《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23. 沈榮津 (2015),以生產力4.0創造台灣產業成長新契機,台北市:經濟部。

24. 陳正雄 (2014),智能化機電一體化工具機技術,台中市;中興大學。

25. 林盛勇 (2009),高速高精度淺談,工具機與零組件雜誌 (2009.7),台中市:九禾廣告媒體公司。

26. 陳正雄 (2007),複合化工具機與複合化加工技術,自動化 06,台北市:自動化科技協會。

27. 中央銀行 (2015),如何擴展外銷提振我國(含機械、墊子、工具機業等)出口產值,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

28. 姚克昌,高睿達,沈建文 (2014),智慧製造整合技術新思維,工具機與零組件 雜誌 2014.08 NO.63,台中市:九禾廣告媒體公司。




英文
1. Big Diashowa Seiki Co.,Ltd (2012), BIG-PLUS TOOLING SYSTEM, Catalog No. EXi48-4.

2. REGO-FIX company (2011),Total Tooling System 2011,

3. Alan Richter (2009),Polygon Power,US: CUTTING TOOL ENGINEERING Magazine,VOLUME61,ISSUE 1.

4. Rosen, William (2012), The Most Powerful Idea in the World: A Story of Steam, Industry and Inven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149. ISBN 978-0-226-72634-2.

5. Heinrich Arnold (2001),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ial and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Germany, University of Munich.

6. Russ Olexa (2001), The Father of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 US: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ugust 2001 Issue Volume 127 No.2.

7. Willian MacDougall (2014), INDUSTRIE 4.0- Smart Manufacturing for the future, Germany: GERMANY TRADE & INVEST.

8. Mark Albert (2015), 7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ndustry 4.0, Article :9/1/2015, US: Modern Machine Shop

9. Ron Davies (2015), Industry 4.0- Digitalisation for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Ger-many: European Parliamentary Research Service.


10. G.Byrne, E. Ahearne, M. Cotterell, B. Mullany. G.E.O’Donnell, F. Sammler(2016), High Performance Cutting (HPC) in the New Era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 A Rooadmap. Procedia CIRP 46 (2016) 1 – 6.

11. Wojciech Ptaszynski, Roman Stniek (2014), High speed machining provides dy-namic accuracy to machine tools, Poland: Control Engineering.

12. Steve Baier (2003), Part I: Spind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High-Speed Tool-holders, Article: 8/1/2003, US: MoldMaking Technology.

13. Jim Destefani (2004), What’s the Connection?, U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日文
1. 堤 正臣 (2009),????? - ??標準化,標準化教育?????,日本:經濟通產省。
指導教授 何應欽 審核日期 2017-1-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