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84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1570/81570 (100%)
造访人次 : 47020790      在线人数 : 12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40


    题名: 標題協奏曲研究-從九首取樣作品檢視協奏曲與標題音樂的結合
    作者: 楊喻文;Yu-Wen Yang
    贡献者: 藝術學研究所
    关键词: 技巧展現;標題音樂;程序設定;標題協奏曲;協奏曲;program concerto;program;program music;concerto;virtuosity
    日期: 2004-06-16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33:5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論文提要 協奏曲和標題音樂是西方音樂的兩大領域,兩者原先鮮有關聯。協奏曲注重獨奏與樂團之間的競奏,最大特色是獨奏家個人精湛的技巧表演;而標題音樂則偏重內容程序的進行,音樂以刻畫音樂以外的事物為目的,注重整體表達。由此觀察可知,兩者著重點基本上是異質性的,將兩者結合起來雖不必然發生衝突,但難免會有顧此失彼的現象。所以與其以協奏曲形式來寫標題音樂,西方音樂家倒寧可以純粹管絃樂來專心敘述標題內容。因此直至十九世紀,西方協奏曲幾乎均以絕對音樂的面貌出現,只有少數例外如《四季》。像《四季》這種以標題音樂手法創作的協奏曲,筆者稱其為「標題協奏曲」,這是西方至今尚未在正式學術文獻中提出的音樂類型。 到了二十世紀協奏曲傳入中國後,因為中國人愛好賦予音樂特定意義的音樂美學觀使然,中國作曲家喜用標題音樂手法創作協奏曲,以1959年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為濫觴,到了八Ο年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數量之多前所未見,創作熱潮至今不退。但如前述所提,協奏曲和標題音樂著重點不同,兩者結合時難免會有扞挌之處,如何在「異」中求「同」,使技巧展現和標題進行達到巧妙融合的境界,就成為作曲家在創作標題協奏曲時的一大挑戰。本文論述主軸即是針對九首選曲討論協奏曲和標題音樂特質是否成功結合,並由此檢視該曲是否能稱作標題協奏曲,並驗證標題協奏曲應否成立為一個新的樂種類型。畢竟這類作品在中國為數眾多,存在大半個世紀,而西方於八Ο年代末也出現這類作品(如《機車》)。因此標題協奏曲是否應該成立並歸為標題音樂領域下的一個類型,實有必要通盤探討,以期學界將「標題協奏曲」作出適當定位。
    显示于类别:[藝術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