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9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1570/81570 (100%)
造访人次 : 47016968      在线人数 : 7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959


    题名: 東亞地區初夏持續高溫系統之分析
    作者: 黎顯宏;Xian-Hong Li
    贡献者: 大氣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副熱帶高壓;subtropical high
    日期: 2005-07-05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42:00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在初夏時期與台灣地區梅雨季結束後,梅雨鋒面帶逐漸向長江以北移動,此時低對流層大氣常常會有滯留性的暖心東亞地區。這種滯留性的暖心在地面造成持續高溫,亦稱為熱浪。持續高溫對農作物、畜牧、養殖業造成損害,對人體亦有直接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因此,東亞地區初夏的持續高溫之研究與分析,對熱浪的警戒與防災都是相當重要且有意義的。 本文利用1996~2002年的東亞天氣圖,統計選出東亞地區的三個持續高溫之個案,(1)1996年6月27日到7月6日,暖心出現10天;(2)2000年6月25日到7月3日,暖心出現9天以及(3)2002年6月20日到6月25日,暖心出現6天。並針對個案的氣流特性與熱力場做分析,討論持續高溫的熱力與動力結構。 由於持續高溫發生在副熱帶高壓脊附近的下沉氣流區,本文之三個個案分為(1)偏西北型且脊線呈東西走向(1996年)、(2)偏西北型且脊線呈西南-東北走向(2000年)與(3)偏西南型脊線呈西南西-東南東走向(2002年)。雖然副熱帶高壓的位置與強度不一樣,但是低層暖心皆發生在長江口與東海附近。 根據熱力學分析的結果顯示,溫度平流的作用使暖心的位置稍微向東北移動,下沉運動造成空氣的擠壓增溫才是持續高溫的主因;在南北剖面圖發現,在副熱帶高壓脊線附近的高層之下沉氣流是由高緯地區的經向環流所貢獻,低層的下沉氣流則是由低緯的經向環流所貢獻。
    显示于类别:[大氣物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