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30502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4 、訪客IP:3.142.135.246
姓名 張充炫(Chung- hsua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台北縣客語魔法學院創新教學成效之研究
(A study the effective of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at the Hakka Magic College in Taipei County)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客語魔法學院創新教學活動,98年度計實施十五梯次,學員在不同背景變項差異上,在兩天一夜的情境教學方式中,探討在課程、教材、教法上之吸收度以及接受度之學習成效,以提供未來舉辦中級、高級甚至特級客語魔法學院,以及客語創新教學之參考。
研究發現:
(1)學員參加本次台北縣客語魔法學院之整體觀感方面,回答非常同意佔
38.96%;同意佔了26.45%;回答普通的佔24.86%,前三項共計為90.27%
,由此可知參加學員認同本次客語魔法學院兩天一夜的創新教學活動。
(2)學員對於課程項目最喜愛的前三項課程分別為:竹板念謠;客家手工
藝;以及客家美食等課程。由此得知活潑、動手親自體驗的課程最受
喜愛。
(3)各項變項對學習觀感之顯著性與否得知:在性別上有較顯著差異,對
族群背景、是否參加客語生活學校則無顯著差異。
(4)在單因子變異交叉檢定得知:客語流利程度越高者有顯著差異,對於
學校規模則無顯著差異。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new creative teaching action method of the Hakka Magic College in Taipei County. Total of actions planning, we have had 15 times during in 2009. The difference variable item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members(students) during the emotion surrounding teaching method of two days and one night activities, we have not only investiga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sorb level but also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within the curriculum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aids, teaching methods, and etc. We have gotten the conclusions, which will be valuable to Hakka Magic College for making a reference of the advance level, the higher level or the highest level in futur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question of general sense of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s the Hakka Magic College in Taipei County, Answer the full satisfied have 38.96%;satisfied have 26.45%;general have 24.86%, total have 90.27%. It means the emotion surrounding teaching method of two days and one night activities,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the members (students).
(2)The priority and ranking of interesting curriculums to members(students) have: (a) play bamboo ban within reading proverb;(b) Hakka handmade craft;(c) Hakka delicious foods receptivity. General speaking, the activity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s are the most interested in students.
(3)Comparing the variable items and the obviously of learning effect for students are: It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male and female, but no ideal for national background and whether they have or not in joining the Hakka school learning before.
(4)In the one-way ANOVA of crossing variables evaluating: It is more obviously difference for the Hakka speaking fluently students,but it is not influent by the schools’ faculty and equipments.
關鍵字(中) ★ 學習成效
★ 客語魔法學院
★ 客語教學
★ 創新教學
關鍵字(英) ★ creative teaching
★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efficiency.
★ Hakka magic college
論文目次 中 文 摘 要 I
英 文 摘 要 II
謝 辭 IV
目 次 VI
圖 次 IX
表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創新教學 7
第二節 公私協力探討 13
第三節 相關文獻檢閱 21
第四節 客語魔法學院推行情形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參加學員統計變項現況分析 67
第二節 學員最適當的觀點和情況與學員屬性交叉關連性 76
第三節 客語魔法學院學習經驗分析 93
第四節 客語魔法學院訪談資料分析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9
參考書目 135
壹、中文部分 135
貳、英文部分 142
附錄 143
附錄一 創新教學相關研究一覽表 143
附錄二 客語教學相關研究一覽表 147
附錄三 情境教學相關文獻檢視 149
附錄四 公私協力相關文獻檢視 150
附錄五 台北縣客家語教師協會介紹 151
附錄六 台北縣客家語教師協會務介紹 159
附錄七 問卷調查表 163
附錄八 深度訪談題綱 165
深度訪談稿 16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忠信(2006)。淺談客語教學。師友月刊,2006.4,58-60。
王忠信(2006)。從國語文競賽看客語教學。研習資訊,23(2),63-66。
王派人(2003)。語文領域的創新教學:聽故事學寫童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3),193-202。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運用,國語學報,8,53-71。
王千文(2005)。公私協力的經驗性研究-以台北市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江隆(2006)。人格特質、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國小教師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毛連塭(1984)。台北巿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告。台北巿教師研習中心編,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1-12。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古永智(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學生對客語教學效能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史美奐(2004)。教師創新教學的類型與可能,課程與教學,7(1),1-14。
江羽慈(2002)。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江明修 (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江明修 (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台北市:智勝文化。
何碧燕 (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實施創新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石松(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五南書局。
李雪燕(2000)。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李瑞蘭(2007)。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瑩涓(2008)。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與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以嘉義縣資訊種子學校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12,41-77。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運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157-164。
吳雪華(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
吳靖國(2003)。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創造」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49-80。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英明 (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
合開發,一版。高雄市:復文。
吳英明 (1994)。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都市發展-『高雄21』美國考察報告,
空間,56,61-67。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
台灣經濟,208,1-15。
吳濟華(2001)。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公共事務評
論, 2(1),1-29
林小詩(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美玲(2003)。創新教學之策略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117-142。
林奕民(2002)。創新教學--從教師專業倫理出發。中等教育,53(
4),36-49。
林定蔚(2002)。教育部教學卓越獎教師人格特質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鴻瑛(2006)。多媒體影像在客語教學上的設計與應用--以台北市「佳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馬世驊(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段淑琴(2006)。探討客家籍學生家長對客語與客語教學的態度-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范明龍(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范文芳(1994)。客語教學的現狀與展望。語文學報,3,53-61。
范文芳(2005)。行出識字教學个牢籠,開拓現代化个客語教學。語文學報,12,25-33。
范秋芬(2005)。國民小學教學創新與成員抗拒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新逸(1998)。情境學習對教學革新之回應。研習資訊,15(1),16-24。
黃秋香(2003)。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雅榆(2001)。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淑婷(2006)。故事情境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解決面積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景生(2002)。解讀創新教學的新意。中等教育,53(4),26-28。
黃毓琦 (2004)。高職教師的創新教學行為與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黃錫昭(2002)。情境教學模式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購物技能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鄒玉卿、楊慶麟(2007)。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探究--以客語課使
用角色扮演教學法為例。國民教育,19,59-78。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po.creativity.edu.tw/modules/mydownloads/topten.php?rate=1
施宛直(2002)。一個創新英語教學方案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國際英語村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並宏(2002)。情境教學論在國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竹北市光明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施郁芬、陳如琇(1996)。情境脈絡與學習遷移。教學科技與媒體,29,23-31。
陳靜宜(2008)。「英語村」情境教學課程設計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雙財(2008)。澎湖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佩君(1999)。公私部門協力理論及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嘉彌(1997)。接受創新程度的理論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1,36-48。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陳定銘(2004)。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研習論壇精選,413-420。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識、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張淑美(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又千(2004)。都會區客語生活學校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世忠(2002)。教學創新─應用與實例。臺北:學富文化。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許志穎;簡雅臻(2008)。桃園中壢國小國際英語村之回顧--認識英語村的人事管理、課程設計、學生與老師。國民教育,48(5),24-30。
彭蕙君(2007)。桃園縣國際英語村實施意見探究-五年級學生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單文經(2002)。創新教學的基本研究。中等教育,53(4),4-25。
葉千華(2007)。高中古典小說創新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家興(1995)情境教學理論與超媒體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2,40-48。
詹俐俐(2002)。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管聖洲(2004)。桃園縣客家庄與福佬庄國小實施客語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境中;范姜翠玉(2002)。國語文創新教學的思與行。研習資訊,19(1),17-27。
劉怡欣(2007)。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與創新教學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致遠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劉慧梅(2007)。高中古典小說創新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麗雯(2007)。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市:雙頁書廊。
蔡仁隆(2003)。國民小學教師認知知識經濟時代與教學創新行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鍾芳廉(2008)。客語生活學校實施現況與成效分析—以屏東縣內埔國小為
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蕭瑞琪(2003)。從語言習得探討客語教學及文化傳承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秋祝(2002)。屏東縣墾丁英語村建置之研究--以海洋教育、慢食文化為主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羅肇錦(2002)。客語教學的擋路石。國文天地,17(7),16-21。
羅盛國(2007)。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儲慧平(2003)。提昇學生學習動機的創新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55,109-115。
簡莉莎(2003)。以公私合作模式推動工業區再生可行方式之研究,台灣
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龔萬灶(2004)。現階段國中小實施客語教學之探討。台灣文學評論,4(3),130-157。
貳、英文部分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 Researcher, 18, 32-41.
Brinkerhoff, J. M. (2002). Public-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2, 19-30.
Gattiker, U. E. (1990).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 CA: Sage.
Girdon, B., Kramer, R. M., and Salamon, L. M. (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Publishers.
Kouwenhoven,Vincent. (1993). The rise of th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a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Jan Kooiman (ed)(pp.119-130).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 CA: Sage.
Langton, S. (1983).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 72, 256-261.
Robbins, S. P. (200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rentice-Hall.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Y: Free Press.
Wolman, H. and Larry, L. (1984). Concepts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Farr, Cheryl. A. (ed.). Shaping the Local Economic: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p.25-32).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0-6-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