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4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4 、訪客IP:3.21.244.240
姓名 李慧琪(Huei-ch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The research on Liu Ji-Shan's Qi Theory)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李翱思想研究
★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主要是順著「氣」的線索,來討論劉蕺山的思想,進而歸納出蕺山思想的特色。基本上,蕺山的氣論是與其重合一、貴踐履的問題關懷,以及體用一原的合一思維互相呼應的。在本體論方面,蕺山特別重視以流行言本體,此流行兼涵本體自身的活動,和本體即事而顯的活動兩義。反映在其理氣論與心性論上,便總是以氣言理,以心、氣、情言性,而呈現出一種內在而超越的精神。順此想法,蕺山自然也會批評朱子與陽明的理論,以為兩人之說皆有所不足。至於在工夫論方面,蕺山則特別重視以無間斷言工夫,即所謂養氣工夫。此一方面是說本體原無間斷,工夫只須保任此本體自然無間的流行;一方面是說在現實經驗間斷處即是用功處,故須時時戒懼有主。而蕺山不論是言主靜、主敬、慎獨、誠意等工夫,其實最終要求的,都是在眼前當下自然地保任本體流行的無間斷之意。雖然蕺山對王學流弊多有反省,但事實上蕺山的工夫主張,也隱然與王學的發展相符。總之,蕺山的氣論想表現的,就是一個體用一原、情義交融的世界,即透過實踐工夫而彰顯無限意義的世界。
摘要(英)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clue from Qi to discuss the thought of Liu Ji-Shan, and then conclud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his thought. Basically, Ji-Shan’s theory of Qi correspond with his concern and thinking way. Regarding the ontology, Ji-Shan especially pay much attention to explain the reality from the activity. The activity here contains two meanings : the activity of reality itself, and the activity that the reality reflected on things. By reflecting on Li-Qi theory and Xin-Xing theory, it comes out the immanent meaning as there will be no Li without Qi, and there will be also no Xing without Xin / Qi / Qing. According to these thoughts, Ji-Shan do have some criticism against Zhu-Xi and Yang-Ming’s theory. Regarding the theory of cultivation, Ji-Shan especially pay much attention to explain the cultivation from the continuity ( non-stop ). On one hand, it stresses the reality is continuing essentially, the cultivation is just only used to keep the continuing activity of the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stresses if the reality was interrupted by any issue in case. It is the point 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focus on. And that’s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always be afraid of interrupting the reality and have to concentrate on keeping reality all the time. In conclusion, no matter, Ji-Shan stress on the keeping quiescence / keeping reverence / keeping sincerity of the will / keeping vigilance in solitude. All of them are telling people to keep the continuing activity of the reality at the end. Basically, his concept is a kind of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school of Yang-Ming’’s thought. To be summarized, Ji-Shan’s Qi theory would like to represent a world, which shows that Being and appearance belong to the same origin, and which shows the emotion and morality can not be divided.
關鍵字(中) ★ 氣
★ 體用一原
★ 養氣
★ 內在而超越
★ 劉宗周
關鍵字(英) ★ Liu Zong-zhou
★ Qi
★ Being and appearance belong to the same origin
★ Developing the Qi
★ Immanent Transcendenc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況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途徑 8
第二章 蕺山的問題關懷 11
第一節 自身的生命體驗 12
一、家教與師教 12
二、存理遏欲、明辨義利 15
三、情義交融 19
第二節 對時代問題的反省 22
一、世風衰頹,學術不明 22
二、講明聖學,回歸踐履 26
第三節 重合一、貴踐履的學問關懷 31
第三章 蕺山的思考進路 35
第一節 蕺山的合一思路:體用一原 35
第二節 以「體用一原」思路釋本體 42
一、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 42
二、對《大學》心意知物的詮釋 46
三、天命流行之體 54
第三節 以「體用一原」思路釋本體與工夫間關係 60
一、認定本體做工夫 63
二、實用工夫即本體 68
三、靜存之外無動察 73
第四章 從「氣」看蕺山本體論 81
第一節 理氣論上的重氣表現 81
一、盈天地一氣 81
二、對朱子理氣二分的反省 89
第二節 從「氣」看蕺山心性論 93
一、對孟子心性思想的理解 94
二、對《中庸》心性思想的理解 101
三、內在而超越的心性論 109
第五章 從「氣」看蕺山工夫論 121
第一節 蕺山言養氣工夫的特色 121
一、順《孟子》義言養氣工夫 121
二、順《中庸》義言養氣工夫 127
第二節 主靜、主敬、慎獨、誠意與養氣工夫的相應 132
一、主靜與養氣 133
二、主敬與養氣 137
三、慎獨與養氣 141
四、誠意與養氣 149
第三節 對王學流弊的反省 155
第六章 結論 165
參考書目 169
參考文獻 一、典籍
1.蕺山原典
明‧劉宗周:《劉子遺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17冊,子部二三、儒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2月。
明‧劉宗周:《劉蕺山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4冊,集部二三三、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2月。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6月。
明‧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編審:《劉宗周全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6月。
明‧劉宗周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2.相關原典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1版、2009年2月第2版。
宋‧邵 雍:《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張 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3次印刷。
宋‧程頤、程顥:《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第1版、2004年2月第2版、2006年9月第4次印刷。
宋‧朱 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8月。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明‧胡居仁:《居業錄》,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5月初版、1991年8月再版。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2006年4月第5次印刷。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明‧王 畿:《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2003年3月。
明‧王 畿,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
明‧王 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初版、1987年3月再版。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
明‧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96年3月。
清‧黃宗羲,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增訂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清‧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4月第1版、2009年3月第2次印刷。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1993年3月。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1993年8月。
二、專著
1. 蕺山研究專著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東方朔、杜維明:《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胡元玲:《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1月。
衷爾鉅:《劉宗周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8月。
衷爾鉅:《蕺山學派哲學思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2月。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5月初版、2004年12月掃描二刷。
2. 氣論研究專著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10月。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9月。
涂光社:《原創在氣》,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立文主編:《氣》,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5月。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1月。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2003年1月二刷。
程宜山:《中國古代元氣學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葛榮晉:《王廷相和明代氣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1月。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3. 相關專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邦雄、楊祖漢、岑溢成、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書店,1996年11月。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7月。
台灣哲學學會主編:《儒家哲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年4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10月初版、1996年4月第2版、2000年3月第18次印刷。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四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初版、1992年4月第6次印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2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3年6月初版、1974年8月再版、1994年8月再版八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5月臺初版、1999年8月臺初版第十一次印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10月臺初版、1999年3月臺初版第十一次印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6月臺初版、1995年12月第十一次印行。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8月初版、2000年5月再版四刷。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5月。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2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1987年8月第二次印行。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7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9月初版、1986年7月第十一次印行。
余英時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水牛出版社,1976年8月初版、1988年2月再版。
余英時等:《中國歷史轉型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9月。
吳光主編:《黃宗羲與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吳 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吳根友:《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4月。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12月。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12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6月初版、2002年3月修訂一版。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全集校定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定版、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定版、1993年2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2年3月。
徐儒宗:《江右王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2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1993年1月。
張岱年:《張岱年學術自傳》,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1月。
張岱年等著:《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1月。
張學智:《心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2003年6月第二次印刷。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5月。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台北縣三重市:佛光,2000年7月。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
陳 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9月。
陳捷先:《明清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12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4月。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4月初版、1988年4月增定再版。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臺北:環球書局,1983年 9 月。
陶 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6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2月初版、1998年2月九版。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6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4年4月增訂初版、1993年4月增訂臺一版第一次印刷、1999年11月增訂臺一版第四次印刷。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六冊),臺北:藍燈文化,1991年12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11月。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硏究中心,2002年6月。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月。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
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1986年10月。
稽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4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7月。
蔡振豐編:《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7月。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鄧秀梅:《儒家心學解易與道德形上學的心氣之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9月。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
錢 明:《浙中王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5月初版、1957年10月臺一版第一次印刷、1995年9月臺二版第一次印刷、1996年7月臺二版第二次印刷。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7 月初版、1993年12月三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3月。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4月。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0月。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3年5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9月。
[日]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王和群:《宋明理學中「意」的概念之研究-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為研究對象》,中興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王俊彥:《理學家劉蕺山研究》,文化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年。
王涵青:《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輔大哲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余建中:《劉蕺山哲學研究》,中央哲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吳幸姬:《劉蕺山的氣論思想─從本體宇宙論的進路談起》,中正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杜保瑞:《劉蕺山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臺大哲學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炳文:《劉蕺山的慎獨之學之研究》,文化哲學所碩士論文,1990年。
柯正誠:《劉蕺山「盈天地間一氣」思想研究》,文化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的轉變》,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1年。
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從經世、道德命題到內省的實踐歷程》,清華歷史所碩士論文,1991年。
徐成俊:《劉蕺山「慎獨說」及其道德形上學基礎之研究》,臺大哲學所碩士論文,1990年。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康雲山:《劉蕺山及其理學》,高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77年。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玉嘉:《劉蕺山誠意之學研究》,中正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成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佳銘:《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中央哲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建明:《從《人譜》看劉蕺山之存理遏欲》,中正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思吟:《從《論語學案》和《人譜》論劉宗周的成人思想之研究》,彰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美玲:《劉蕺山道德抉擇論研究》,輔大哲學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啟文:《劉蕺山之「道德主體理論」分析》,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曾文瑩:《劉蕺山心性學研究》,中央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曾錦坤:《劉蕺山思想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83年。
詹海雲:《劉蕺山的生平及其學術思想》,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年。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關於蕺山學的討論》,中正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
劉哲浩:《劉蕺山理學思想研究─以性善、主靜、慎獨說為主》,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81年。
楊錦璧:《劉蕺山「主意」說到「大統會」思想之研究》,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 年。
四、期刊論文
丁為祥:〈明代氣學析辨─兼論張載與氣學的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245期,2000年8月,頁18-37。
方祖猷:〈黃宗羲與甬上弟子的學術分歧─兼論蕺山之學的傳播和沒落〉,《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2期,1991年,頁336-350。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分,1994年6月,頁333-373。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7月,頁679-712。
王汎森:〈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2分,1997年6月,頁417-448。
王瑞昌:〈劉蕺山格物致知說析論〉,《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0年,頁93-100。
王瑞昌:〈論劉蕺山的無善無惡思想〉,《鵝湖月刊》,第25卷第9期,2000年3月,頁18-32。
王鳳賢:〈評劉宗周對理學傳統觀念的修正〉,《孔子研究》,第2期,1991年6 月,頁102-110。
吳志鴻:〈概論兩漢以後至宋明前氣論思想之發展與影響 〉,《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年8月,頁137-150。
李兵、袁建輝:〈劉蕺山「中和觀」探微〉,《船山學刊》,第2期,2002年,頁77-80。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32。
李振綱、李超英:〈劉宗周『本體與工夫』的語境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6年8月,頁18-23。
李興源:〈劉蕺山「誠意之學」探析〉,《中國國學》,第17期,1989年11月,頁289-298。
步近智:〈劉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獨」、「誠敬」之說〉,《浙江學刊》,第3期,1986年6月,頁74-82。
周志文:〈鄒守益與劉宗周 〉,《佛光人文社會學刊》,第1期,2001年6月,頁171+173-196。
林月惠:〈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359-396。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177-218。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407-449。
林安梧:〈明清之際:從「主體性」、「意向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以「陽明」、「蕺山」與「船山」為例的探討 〉,《國文學報》,第38期,2005年12月,頁1-29。
林安梧:〈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標心意十問」為核心的疏解與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9卷第1期,1990年6月,頁107-115。
南相鎬:〈論蕺山之治念說〉,《臺大哲學年刊》,第4期,1981年,頁61-66。
姚才剛:〈論劉蕺山對王學的修正〉,《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期,2000年11月,頁755-759。
夏瑰琦:〈劉蕺山誠意之學探析〉,《中國哲學史研究》,第2期,1989年4月,頁85-90。
衷爾鉅:〈「即物求知」、「離物無知」─論蕺山學派的認識論〉,《浙江學刊》,第4期,1988年8月,頁64-70。
高海波:〈試論劉宗周的『格物』思想〉,《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9年,頁41-50。
崔大華:〈劉蕺山與明代理學的基本走向〉,《中州學刊》,第3期,1997年9月,頁58-64。
張永儁:〈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1001-1017。
張永儁:〈論劉蕺山的心學思想與易學思想〉,《中華易學》,第17卷第3期,1996年11月,頁16-23。
張豈之:〈論蕺山學派思想的若干問題),《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0年,頁13-19。
張學智:〈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3期,1994年,頁260-269。
張學智:〈論劉蕺山「慎獨」之學〉,《中國文化月刊》,第170期,1993年12月,頁22-35。
張懷承:〈蕺山心論及其對傳統心學的總結〉,《中國文化月刊》,第128期,1990年6月,頁4-19。
曹樹明:〈劉蕺山的慎獨論〉,《河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4年3月,頁46-49。
莊永清:〈王陽明與劉蕺山學術思想比較略論─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讀後,兼論劉蕺山的思想史地位〉,《雲漢學刊》,高雄:復文書局,1993年,創刊號,頁1-18
許珠武:〈海峽兩岸劉蕺山思想研究綜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83-94。
陳立驤,〈牟宗三宋明儒學「三系說」的省察-從「三系說」到「兩型四系說」〉,《鵝湖月刊》,第26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1-31。
陳立驤:〈劉蕺山義理性格之衡定─從「兩型四系說」中兩型的區分標準談起 〉,《高苑學報》,第8期,2002年7月,頁201-218。
陳立驤:〈劉蕺山論「氣質之性」與「義理之性」 〉,《高苑學報》,第11期,2005年7月,頁309-324。
陳建明:〈劉蕺山「大學古記約義」試詮〉,《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6期,2004年5月,頁89-108。
陳美玲:〈劉蕺山論《中庸》首章─蕺山哲學的慎獨論〉,《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948-964。
陳郁夫:〈劉蕺山與黃梨洲對禪佛的批評〉,《師大國文學報》,第17期,1988年6月,頁153-163。
陳振崑:〈論天德流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唐君毅先生的天德流行論初探〉,《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8期,1999年8月。
陳榮捷:〈論明儒學案之師說〉,《幼獅月刊》,第48卷第1期,1978年1月,頁6-8。
曾昭旭:〈論儒家工夫論的轉向─從王陽明到王船山〉,《鵝湖月刊》,第17卷第5期,1991年11月,頁1-7。
曾錦坤:〈劉蕺山對佛教的評論〉,《萬竅:中華通識教育學刊》,第2期,2005年11月,頁113-129。
程梅花:〈劉宗周的意本論及其儒學特質〉,《阜陽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4年6月。
黃敏浩:〈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頁105-116。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34-62。
楊國榮:〈劉宗周思想的歷史地位〉,《中國哲學史》,第4期,1996年,頁73-82。
楊國榮:〈從王陽明到劉宗周-志知之辯的歷史演進〉,《孔孟月刊》,第29卷第11期,1991年7月,頁19-26。
楊國榮:〈晚明王學演變的一個環節─論劉宗周對「意」的考察〉,《浙江學刊》,第4期,1988年8月,頁71-73+63。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39。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33-74。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47-281。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董 平:〈論劉宗周心學的理論構成〉,《孔子研究》,第24期,1991年12月,頁85-95+44。
廖俊裕:〈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4期,2004年12月,頁225-249。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6月,頁165-168。
劉哲浩:〈劉蕺山之性有無善惡論〉(下),《哲學與文化》,第11卷第10期,1984年10月,頁37-44。
劉哲浩:〈劉蕺山之性有無善惡論〉(上),《哲學與文化》,第11卷第9期,1984年9月,頁19-26。
潘振泰:〈劉宗周 (1578-1645) 對於「主靜」與「靜坐」的反省─一個思想史的探討〉,《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頁43-85。
蔡仁厚:〈宋明理學的殿軍─劉蕺山〉,《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1995年10月,頁18-24,
蔡家和:〈黃宗羲的工夫論及其現代意義〉,《鵝湖學誌》,第36期,2006年6月,頁151-184。
蔡家和:〈黃宗羲的氣論研究 〉,《揭諦》,第11期,2006年6月,頁289-322。
賴賢宗:〈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心之性情說對此的批評 〉,《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2期,2001年1月,頁221+223-268。
賴賢宗:〈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上),《鵝湖月刊》,第19卷第6期,1993年12月,頁12-18。
賴賢宗:〈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下),《鵝湖月刊》,第19卷第7期,1994年1月,頁34-39。
鮑博:〈簡論劉宗周的心性思想〉,《孔子研究》,第4期,1988年12月,頁106-111。
戴璉璋:〈儒家慎獨說的解讀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211-234。
鍾彩鈞:〈「四庫全書」劉宗周著作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2期,2003年6月,頁75-99。
簡毅銘:〈純粹的道德與世俗的功利─以《了凡四訓》、《人譜》為例 〉,《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6月,頁159-187。
羅義俊:〈從王陽明到黃梨洲〉,《中國文化》,第8期,1993年6月,頁40-48。
[日]山井湧撰、盧瑞容譯:〈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第12期,1986年7月,頁141-157。
[日]荒木見悟撰,廖肇亨譯:〈對氣學解釋的質疑──以王廷相為中心〉,《大陸雜誌》,第93卷第6期,1996年12月,頁1-12。
[日]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第12期,1986年7月,頁99-140。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10-7-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