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姜又文(Yu-wen Chi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藝術學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一個清代詞臣畫家的「科學」之眼?-以鄒一桂(1686-1772)為例,兼論考據學對其之影響 (The Protoscientific Vision of Zou Yigui (1686-1772), with Commentaries on his Writings)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清中葉盛行之考據學風氣,在不同層面上對當時的知識份子產生了影響。鄒一桂(1686-1772)生於書香世家,透過科舉的方式取得官職。在他的學術思想與藝術理念上,除了繼承惲壽平一派的的繪畫家學外,考據學中「實學」的治學方法與觀察態度,也對其產生了很大的作用。
宦遊貴州十一年(1732-1742),鄒一桂在生活中落實親身探查、博考詳記的工夫,對於天地萬物、花草樹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他回京任官至退休這段期間(1742-1758),從詩文紀錄與傳記年譜中,我們也挖掘到鄒一桂與考據學者間密切交往的事實,以及他們共有的價值觀念和看待西學的態度。雖然清宮西洋風潮盛行,但在「西學中源」說的確立下,清廷自君王而至百官,莫不以此作為對待西人與西方文化的普遍態度。鄒一桂亦不例外,無論是思想還是作品中,乍看之下似乎受到西法影響的形式,其實追根究本,他還是遵循著某種中國傳統的樣式與路徑為之。為能符合皇帝喜好,鄒一桂製作過許多具有圖鑑、解說性質的作品,也有試圖融合中西技法的努力。但他骨子裡嚴奉考據,謹持家學的血液,卻在他作品中無法變移的傳統樣式上,顯露無疑。
他的畫論著作《小山畫譜》,除了結合他畢生花卉繪畫的經驗與評論外,也保留下鄒一桂參考中國傳統博物學與譜錄後,具植物學研究價值的文字記載。而其與乾隆皇帝間的君臣互動關係中,我們也發現他試圖在繪畫、詩文中,彰顯他特殊的個人價值。乾隆除了給予的讚揚與賞識外,也因特別看重鄒一桂畫花形貌的精準能力,一再諭令其繪作具紀實意義的花譜、盆景圖等。
本論文擬由上述各個面向,針對鄒一桂生平、遊歷交友的詳細情況,還有影響他思想價值與繪畫理念的時代風氣,作深入的整理與分析。也由他與皇帝間的互動中,呈現君王對他的評價。最重要的是,透過專題研究的方式,能突顯西風東漸下,一個清代文人官員如何運用考據學的方法與知識,樹立一套有力的自我知識體系,在各層面上試圖與西方「新知」分庭抗禮。
|
摘要(英) |
The prevailing textual research atmosphere in the mid-Qing Dynasty has had an impact on intellectuals of different levels. Zou Yigui (1686-1772) was born into a scholarly family in Wuxi. In addi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Yun Shou-Ping’s family academic painting context in Zou’s academic thoughts and art concepts, the “practic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and observation attitude of textual research also had a great impact on him.
In 1732, Zou took a bureaucratic job in Guizhou for 11 years. While in Guizhou, Zou had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flowers, trees and local creatures through his exploration and detailed records of life. We also found that he was friends with the other Qing dynasty researchers and they also shared the same values and attitude for western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poetry chronicle records and his biography during the time he worked in Beijing until he retired (1742-1758). The western atmosphere was very prevalen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Zou and these researchers believed that the basis of many western studies originated in China.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led the Qing Dynasty to apply these ideas to western people and cultures.
Zou’s book, “Art of Painting of Xiaoshan”(Xiaoshan Huapu), in addition to combining his life flower painting experiences and comments, also retained Zou’s valuable botanical research written record after referri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natural history. In some of his specific works, he also demonstrated a new creativity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 it is a skill that cleverly mixed western technique with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All of his attempts were to meet the painting preference of Qianlong, and it also showed self –realization which didn’t originate from the direct guidance of a westerner, and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and scholar thinking of textual research in many of his illustrations and paintings.
The paper plans to perform an in-depth analysis focusing on Zou Yigui’s life, experiences and friendships, and the era atmosphere that impacted his thinking values and painting ideas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It will also present the emperor’s comments for Zou, from his interaction with the emperor. Most importantly, it will use the special study approach to draw attention to how a Qing scholar official use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and knowledge to set up a powerful self-knowledge system in an attempt to rival western “new knowledge” in the state of Western influences spreading to the East.
|
關鍵字(中) |
★ 小山畫譜 ★ 花鳥畫 ★ 考據學 ★ 鄒一桂 ★ 詞臣 |
關鍵字(英) |
★ court scholars and ministers ★ ZouYigui ★ XiaoshanHuapu ★ textual research ★ bird-and-flower painting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v
目錄............................................................................................................................... vi
圖版目錄.........................................................................................................................i
緒論...............................................................................................................................1
研究回顧................................................................................................................2
研究動機與方法....................................................................................................3
第一章 鄒一桂的思想經歷─以考據學為討論核心..................................................6
第一節 生平概述..................................................................................................7
第二節 早期生活環境與宦遊經歷....................................................................10
第三節 供奉時期的交遊及考據學思潮............................................................30
第四節 清代「西學中源」說與鄒一桂的西學觀............................................53
第二章 異彩紛呈的藝術結晶 ──《小山畫譜》..................................................61
第一節 《小山畫譜》的著述特色....................................................................61
第二節 「八法四知」與「各花分別」............................................................68
第三節 《小山畫譜》中的微言深意................................................................86
第三章 乾隆皇帝與鄒一桂之間的君臣互動............................................................98
第一節 乾隆皇帝與鄒一桂的關係....................................................................99
第二節 鄒一桂奉旨繪製的花卉圖譜..............................................................104
第三節 鄒一桂的應制盆景畫..........................................................................111
結論............................................................................................................................123
參考書目....................................................................................................................126
圖版............................................................................................................................134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一、 古籍史料
《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檔•乾隆朝》(影印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小山畫譜》。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抄本.小山畫譜》。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年。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續編、三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年。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宋)范成大,《范村梅譜》,載《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百川學海》。臺北:藝文出版社,1967年。
(清)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出版社,1977年。
(清)張庚,《國朝畫徵錄》,載于安瀾編《畫史叢書》(第三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
(清)竇鎮,《國朝書畫家筆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景印出版。
(清)鄒一桂,《小山詩鈔》四卷二冊。清乾隆年間刊本,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微捲資料。
(清)鄒一桂著,王其和點校纂注,《小山畫譜》。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清)阮元,《疇人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清)陳淏子輯,伊欽恆校註,《花鏡》。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年。
(清)錢儀吉纂,《碑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錢儀吉編,《文端公年譜》清光緒二十年刻本,收入《乾嘉名儒年譜.2》。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古籍影印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顧鎮編,《黃侍郎公年譜》清乾隆年間刻本,收入《乾嘉名儒年譜.1》。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古籍影印輯:北京圖書館,2006年。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臺南:北一文化出版社,1974年。
(清)江 藩,《漢學師承集(外二種)》。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清)汪 灝等編著,《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八.譜錄類(151-153)》。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國史館編,《清史列傳》。載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综錄類(1)、(2)》。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楊家駱編,《畫論叢刊五十一種》(下編)。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楊家駱編,《清人畫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
二、 論著:
(一) 專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中國文化史年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上海博物館編,《中國古代書畫家印鑑款識》。上海:文物出版社,1987年。
山本悌二郎、紀成虎一,《宋元明清書畫名賢詳傳》(共四冊),京都:思文閣株式會社,昭和48年。
孔六慶,《黃筌畫派》,長春:吉林美術,2002年。
孔六慶,《徐熙畫派》,長春:吉林美術,2002年。
文史哲編輯部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史為樂,《中國地名語源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95年。
江曉原、紐衛星,《天文西學東漸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江思清主編,顏石麟補充,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增補修訂,《中國的瓷器》,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83年。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 湜,《世代公卿 閨閣獨秀:女畫家陳書與錢氏家族》,台北:石頭出版社,2009年。
李 帆,《清代理學史》上、中、下卷,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樹華,《中國盆景文化史》,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年。
李霖燦,《山水畫皴法•苔點之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年。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台北:中華出版社,1980年。
沈 律,《翁方綱年譜》,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何小顏,《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長 北編著,《中國古代藝術論著集注與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邵忠編著,《中國蘇派盆景藝術》,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2001年。
林 姝,〈康雍兩朝的名臣蔣廷錫──兼論蔣廷錫非宮廷畫家〉,收入《故宮博物院十年論文選:1995-2004》。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475-487。
周積明,《紀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林慶彰主編;汪嘉玲,游均晶,侯美珍編輯,《乾嘉學術硏究論著目錄(1900-1993)》,台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1995年。
段 勇,《乾隆“四美”與“三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市:遼寧教育,1997年。
殷登國,《中國的花神與節氣》,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徐 靜,《綠色的誘惑-貴州生物資源開發》,貴陽市:貴州民族,2000年。
徐邦達編,《歷代流傳書畫作品編年表》,香港:中華書局,1974年。
徐來富主編,《貴州野生木本花卉》,貴陽市:貴州科技,2006年。
梅忠志編著,《二十世紀花鳥畫藝術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黃復盛編譯,《清代畫論四篇語譯》,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87年。
黃貞燕等編,《中國美術備忘錄》,台北:石頭出版社,1997年。
黃台香主編,《博覽中國 6 西南》,台北:中國百科,1988年。
黃永川,《中華插花史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
郭味渠編,《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
華 彬,《中國宮廷繪畫史》,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3年。
楊豐陌、趙煥林、佟悅主編,《盛京皇宮和關外三陵檔案》。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年。
楊伯達,《清代院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楊大年,《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年。
楊朝亮,《李紱與《陸子學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
張 強,《中國畫論體系》,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
陳俊愉、程旭珂主編,《中國花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陳邦彥校勘,《御定歷代題畫詩類》,收錄於盧輔聖編《中國書畫全書》第9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年。
傅京生,《中國花鳥畫學》,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
舒迎瀾,《古代花卉》,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年。
華 彬,《中國宮廷繪畫史》,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3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鄭天挺,《清史》,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海:中華書局,1987年。
潘運告譯注,《清人論畫》,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潘茂,《常州畫派》,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2年。
齊秀梅,楊玉良等著,《清宮藏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劉九庵等編,《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
劉笑芬,《中國花鳥畫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3年。
劉大任,《園林內外》,台北:時報文化,2006年。
盧輔聖主編,《中國花鳥畫通鑑.煙籠寒水》,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盧輔聖主編,《中國花鳥畫通鑑.寫生正宗》,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盧輔聖主編,《中國花鳥畫通鑑.越出畦畛》,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薛永年、蔡星儀主編,《中國美術史.清代卷》上、下兩冊,濟南市:齊魯書社,2000年。
謝 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
---------,《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聶崇正,《清宮繪畫與「西畫東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宮廷藝術的光輝:清代宮廷繪畫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主編,《晉唐兩宋繪畫.花鳥走獸》,香港:商務出版社,2004年。
---------主編,《清代宮廷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嚴文如注釋,《新譯閱微草堂筆記》上、中、下三冊。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羅一平,《語言與圖式:中國美術史中的花鳥圖像》,廣州市: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羅書勤等點校,《黔書.續黔書.黔記.黔語》,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羅友枝著,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Jurgen Osterhammel(尤根‧歐斯特哈根),《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Die Entzauberung Asiens- Europa und die asiatischen Reiche im 18.Jahrhundert》,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
Fa-ti Fan. 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二)學位論文
王耀庭,《盛清宮廷繪畫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王雅君,《鄒一桂(1686-1772)花鳥畫藝及畫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邱馨賢,《惲派沒骨花鳥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秦艷燕,《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傳統博物學——以《康熙幾暇格物編》和《格致鏡原》為視角》,浙江: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允芸,《畫裡春秋-從乾隆的繪畫看乾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三、 圖錄:
文物出版社編輯,《故宮博物院藏花鳥畫選》,北京:文物社出版,1981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秦孝儀,《牡丹名畫特展圖錄》,台北:故宮博物院,1987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
無錫市博物館,《無錫歷代鄉賢書畫名迹集》,江蘇:無錫市博物館,1991年。
梁白泉主編,《南京博物院藏中國花鳥畫選集》,香港:大業公司,1992年。
聶崇正主編,《清代宮廷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上海博物館編,《歷代花鳥畫精品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香港藝術館編,《虛白齋藏中國書畫藏品目錄-立軸》,香港:市政局,1997年。王政松主編,《清宮珍祕別藏圖錄》,台北:倦勤齋藝術,1999年。
梅寧華,陶信成主編,《北京文物精粹大系》v.1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江蘇美術出版社編,《中國歷代花鳥畫經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故宮博物院,2002年。
陳浩星主編,《海國波瀾-清代宮廷西洋傳教士畫師繪畫流派精選》,澳門:澳門藝術館,2002年。
瀋陽故宮博物院編,《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V.1-V.5,瀋陽:萬卷出版社,2006-2008年。
戴逸等撰文;馮明珠主編,《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0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故宮書畫圖錄》(第一至二十六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2009年。
四、 期刊論文:
于翠玲,〈從“博物”觀念到“博物”學科〉,《華中科技大學學報》,03期 (2006),頁6113-118。。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期 (2004),頁69-97。
王耀庭,〈鄒一桂其人其藝〉,《故宮文物月刊》,79期 (1989),頁118-127。
王記錄,〈西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乾嘉考據學-以錢大昕為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3期(2008),頁152-156。
---------,〈清代官方史學與西學-兼談西學對清代學術文化的影響程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8卷6期(2008),頁101-106;。
朱 敏,〈清艷之筆競美藝林—鄒一桂的花卉創作及藝術思想〉,《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2),頁133-136。
朱良津,〈讀貴州省博物館藏《楚黔山水冊》〉,《貴州文史叢刊》,02期(1997),頁23-36+44。
---------,〈清鄒一桂的山水冊〉,《收藏家》,11期(2002),頁36-41。
---------,〈清初著名畫家鄒一桂的貴州山水畫〉,《貴陽文史》,04期(2007),頁76-78。
朱積孝,〈譜錄略述〉,《圖書館》,6期(1995),頁42-45。
李 湜,〈清代宮廷的動物畫譜〉,《東方藝術》第10期(2007),頁126-128。
李 湜,〈藝術的科學 科學的藝術──清代宮廷畫譜〉,《紫禁城》第2期(2004),頁87-103。
李豐楙,〈翁方綱及其金石學〉,《中華學苑》,16期(1975),頁114-149。
李晨輝,〈《小山畫譜》的兩個問題〉,《藝術論壇》,(2008),頁。
李云輝,〈論紀昀的西學觀〉,《中學課程資源》,12期(2008),頁176-177。
李劍峰,〈情趣與理趣──《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比較研究之一〉,《蒲松齡研究》,第1期(1994),頁90-97。
汪龍麟,〈20世紀《閱微草堂筆記》研究綜述〉,《殷都學刊》(2000),頁77-81。
吳 波,〈紀昀的家世及其對《閱微草堂筆記》創作的影響〉,《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01),頁223-236。
---------,〈紀昀的晚年心態與《閱微草堂筆記》的創作〉,《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2003),頁201-212。
邱仲麟,〈明清江浙文人的看花局與訪花活動〉,《淡江史學》,18期 (2007),頁75-108。
邱仲麟,〈花園子與花樹店──明清江南的花卉種植與園藝市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7),頁473-552。
杭春曉,〈認知眼光與二十世紀中國畫“傳統派”之命運〉,《美術研究》,(2008)3期,頁69-77。
侯清泉,〈貴州的鐵索橋〉,《貴陽文史》,02期(2007),頁45-48。
胡 飛,〈試析中國古代的“天地人”觀念〉,《湖北大學學報》,第33卷2期(2006),頁229-232。
姜廣輝,〈乾嘉考據學成因諸問題再探討〉,《哲學研究》,第11期(2008),頁52-61。
馬來平,〈西學東漸中的科學與儒學關係〉,《貴州社會科學》,總229期第1期(2009),頁4-20。
袁藝、王偉,〈從清宮內府造辦處檔案中窺探乾隆朝院畫特點〉,《藝術探索》,第23卷5期(2009),頁20-21+39。
郭世榮,〈梅瑴成對江永:《翼梅》引起的中西天文學之爭〉,《自然辯證法通訊》,5期(2005),頁79-86+114。
張 踐,〈明清實學是西學東漸的思想土壤〉,《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6卷2期(2004),頁57-62。
張淑嫻,〈建福宮花園建築歷史考〉,《故宮博物院院刊》,第5期總第121期(2005),頁157-171。
張麗端,〈種在花盆裡的翠玉白菜-清宮中的寶石盆景〉,《故宮文物月刊》,第318期(2009),頁110-121。
莫小也,〈郎世寧與他的“海西法”畫派〉,《文化雜誌》42期 (2002),頁153-176。
陳 軍、孫 輝,〈先秦、秦漢博物學初探〉,《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2期 (2009),頁100-102。
陳笑梅、胡進,〈識讀陳恆安先生考釋貴州鐵索橋遺稿〉,《貴州文史叢刊》,02期(2003),頁68-70。
陳德懋,曾令波,〈中國植物發展史略(續)──植物分類學發展簡史〉,《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21卷4期(1987),頁637-644。
傅 申,〈重建一座消失的乾隆「靜寄山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頁1-42。
傅東光,〈御筆《林下戲題卷》與乾隆晚年“林下人”心境〉,《故宮博物院院刊》,04期 (2000),頁27-35。
舒迎瀾,〈菊花傳統栽培技術〉,《中國農史》,第14卷1期(1995),頁103-111。
楊緒敏,〈明清兩朝考據學之比較研究〉,《史學集刊》,第5期(2007),頁9-14。
鄒小宇,〈萬物為師 生機為運——淺析《小山畫譜》中的繪畫思想〉,《藝術探索》,01期(2006),頁60-61。
董建中,〈傳教士進貢與乾隆皇帝的西洋品味〉,《清史研究》,3期(2009),頁95-106。
端木泓,〈圓明園新證-長春蒨園考〉,《故宮博物院院刊》,第5期總第121期(2005),頁246-292。
趙濤,〈《廣群芳譜》的文獻價值〉,《新疆大學學報》,第34卷4期(2006),頁135-137。
劉鳳雲,〈清代文人官僚與城市私家園林的興衰〉,《故宮博物院院刊》,第93期(2001),頁47-55。
韓 璐,〈畫論品讀──《小山畫譜》的八法四知說〉,《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09),頁71-75。
閻大偉,〈論康熙的西學觀〉,《江海學刊》,6期(2006),頁223-228。
魏露苓,〈明清動植物譜錄中的生物學知識〉,《文獻》,第2期(1999),頁208-217。
--------,〈明清動植物譜錄中的農林園藝技術〉,《農業考古》,第3期(1996),頁228-234+238。
羅時進、陳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徵及其對文學的影響〉,《文學研究》,第2期(2009),頁155-160。
羅時進,〈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與文學創作〉,《文學遺產》,第2期(2009),頁87-96。
---------,〈明清江南文化型社會的構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2),頁65-71。
蘭秋陽、邢海萍,〈清代繪畫世家及其家學考略〉,《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5卷3期(2009),頁24-26。
───、───,〈清代文學世家及其家學考略〉,《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5卷4期(2009),頁38-42。
───、───,〈清代經學世家及其家學考略〉,《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5卷6期(2009),頁45-48。
(法)梅泰理Georges METAILIE(Fr.)著,楊雲峰譯,〈探析中國傳統植物學知識 Insight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Botanical Knowledge〉,《風景園林》,第25卷3期(2010),頁100-108。
動態影音光碟,《大陸尋奇.續篇.貴州省黃平縣飛雲崖》,台北:愛麗斯科技,2005年。
五、 電子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1999),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台北故宮博物院,清代檔案人名權威資料查詢
〈http://www.npm.gov.tw/ch/a070101.htm〉
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檢索系統
〈http://painting.npm.gov.tw/npm_public/index.htm〉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資料搜尋系統
〈http://big5.dpm.org.cn:82/gate/big5/www.dpm.org.cn/shtml/520/@/96565.html〉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2008。〈http://140.115.130.224:8080/~refitoy/eDB/database/cgk/setupcgk.html〉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電子版,2000
〈http://140.111.1.40/start.htm〉
|
指導教授 |
周芳美(Fang-mei Chou)
|
審核日期 |
2010-7-28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