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420801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9 、訪客IP:3.144.249.144
姓名 莊雅晴(Ya-ching C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財務金融學系
論文名稱 企業商業模式及品牌價值創造—以宏達電為例
(Business Model and Brand Value Creation of The Enterprises:A Case of HTC Corporation)
相關論文
★ 大陸台商經營模式對融資決策之影響—個案分析★ 綜合證券商併購之綜效分析--以寶來證券為例
★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對會計盈餘數字調整進位之影響★ 資本結構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積電為例
★ 興建營運移轉(BOT)計畫案之財務可行性評估-以宜蘭縣羅東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為例★ 目標成本制度執行問題與因應對策之探討-以國內某汽車公司為例
★ 銀行在併購風潮下之經營策略─以永豐銀行為例★ 銀行分行屬性差異與績效評核制度之研究- 以個案銀行之消費金融分行為例
★ 銀行對企業中長期資本支出授信可行性分析-以台北富邦銀行對XX科技授信為例★ 政府要求銀行配合對DRAM產業紓困措施之合理性-以茂德科技為例
★ 企業模式、經營策略與價值創造-以某五金家具製造業為例★ 保險業如何建立創造公司、顧客及員工三贏的RFP商業模式 —以全球人壽為例
★ 在IAS 21:「匯率變動之影響」規範下,我國企業如何應用商業模 式選擇功能性貨幣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 台灣銀行業如何改變商業模式以因應ECFA下之變局-以個案銀行為例
★ 商業模式創新與企業價值分析-以85度C為例★ 台灣隱形眼鏡產業經營策略與企業價值分析 –以個案A及B公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隨著消費者的偏好改變以及代工利潤的逐年降低,迫使企業紛紛由代工轉向自有品牌發展,徹底改變它們的商業模式。宏達電於2006年宣布建立品牌至今不過短短四年,品牌已經成為公司的重要資產。商業模式的轉變與品牌價值創造之間隱約存在某種關連。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藉由分析宏達電從專業代工走向建立自有品牌的過程中,探討在不同商業模式下(i)企業價值網絡如何演變?(ii)策略重心有何不同?(iii)品牌價值創造成效為何?
本研究利用Shafer et al.(2005)所提出商業模式之四個要素—價值網絡、策略選擇、創造價值、捕捉價值,並採用鄭漢鐔(2009)田字價值網絡分析法分析宏達電商業模式的轉變。另外,使用HIROSE品牌評價方法針對宏達電建立自有品牌之前與之後兩個時期,計算建立自有品牌對宏達電的價值創造效果。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i)宏達電走向品牌經營策略後,電信業者由顧客轉向供應商的角色、以往的手機大廠卻轉變成競爭對手、公司治理變得日益完善、顧客型態涵蓋一般消費大眾。(ii)行銷手法更是多元化,客戶定位從高階市場擴展至中低階市場,內部也積極網羅更多元化的人才。(iii)依據HIROSE品牌評價方法,宏達電建立自有品牌後,透過顧客面和供應商面之策略和增加廣告等行銷方式以提升產品價格溢酬和客戶忠誠度,加上完善公司治理、投資人等方面之權益,促成正向的品牌價值創造成效。宏達電的品牌價值餘2010年一月高達175億新台幣,是2006年一月品牌價值的290倍。
摘要(英) Because of changes in customer preferences and of lowering profits, manufacturing firms have been shifting their strategic focus from OEM and ODM to creating their own brand name, and completely changing their business models. HTC Corporation determined to launch her brand creating strategy four years ago. The brand valu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TC’’s intangible assets. It seems that there exist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business model and the brand value creation. By way of analyzing HTC’’s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from an OEM enterprise to an own brand name enterpris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ree questions: (i) How did HTC’’s value network evolve? (ii) What was the strategic focus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And (iii) What was the effect of changing business model on the brand value creation.
The study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business models of HTC by using the four key elements of business models proposed by Shafer et al.(2005), and the technique of value network analysis proposed by Hann-Tarn Jeng (2009). Besides, it uses the HIROSE Brand Valuation model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brand values of HTC before and after her change of business models.
The conclusions of study are as follows: (i) The role of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ors changed from customers to supplies, the role of phone firms changed from customers to competitor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HTC are better. (ii) HTC is more focus on marketing, the positioning strategy is also from business people to common consumers gradually. (iii) HTC’’s brand value was about NT $17.5 billion as of January 2010 and was about 290 times of her brand value as January 2006 not only because of her strategies about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ors’’ rights.
關鍵字(中) ★ 宏達電
★ 價值網絡分析法
★ HIROSE品牌評價模式
★ 商業模式
關鍵字(英) ★ HTC
★ Hirose Brand Valuation Model
★ Business Model
★ Value Network Analysi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一、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5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方法 6
 1-5 論文架構 6
二、文獻探討 8
 2-1 商業模式 8
 2-2 品牌 11
  2-2-1 定義 11
  2-2-2 品牌評價方法 13
 2-3 代工與品牌的策略選擇 18
  2-3-1 過去學術文獻 18
  2-3-2 實務案例 20
 2-4 個案公司宏達電之相關研究 24
 2-5 本章小結 26
三、研究方法 27
 3-1 Shafer et al.(2005)商業模式 27
 3-2 鄭漢鐔(2009)田字價值網絡分析法 29
 3-3 HIROSE品牌評價方法 31
 3-4 資料來源 34
四、個案分析 37
 4-1 智慧型手機產業市場 37
  4-1-1 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與市場的整體概況 37
  4-1-2 全球智慧型手機企業的市占率情況 39
  4-1-3 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市場情況 41
 4-2 宏達電的成立與成長歷程 42
  4-2-1 宏達電的成立與成長歷程 42
  4-2-2 建立自有品牌遭遇的問題與因應對策 46
 4-3 宏達電於專業代工下之商業模式 48
  4-3-1 創立初期之價值網絡(1997年~1998年) 48
  4-3-2 策略選擇 51
  4-3-3 創造價值 52
  4-3-4 捕捉價值 57
  4-3-5 代工邁入自有品牌時期之價值網絡(2005年~2006年) 62
 4-4 宏達電於自有品牌下之商業模式 68
  4-4-1 策略選擇 68
  4-4-2 創造價值 69
  4-4-3 捕捉價值 72
  4-4-4 自有品牌時期之價值網絡(2009年) 77
 4-5 宏達電的品牌價值分析 82
 4-6 宏達電今日所面臨代工與品牌的難題 86
五、結論 90
 5-1 研究結論 90
 5-2 研究貢獻 96
參考文獻 97
 中文文獻 97
 外文文獻 9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王曉玟,「華碩創新動能震撼世界」,天下雜誌,387期,79-87頁,2007。
[2] 伍忠賢,宏達電股王捍衛戰-王雪紅的慧眼雄心,五南圖書,台北市,2007。
[3] 伍忠賢,華碩馬步心法-施崇棠的策略雄心,五南圖書,台北市,2006。
[4] 江逸之,「宏達電子的藍海策略:決定不做什麼,也不緊盯對手」,遠見雜誌,231期,152-156頁,2005。
[5] 呂國禎,「蛻變100強!」,商業周刊,965期,102-108頁,2006。
[6] 李佳頤,「外資回頭狩獵 高科技成長爆發股」,商業周刊,945期,70頁,2006。
[7] 李美萱,「代工與品牌可否共存?以網通與軟體產業為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AMBA),碩士論文,2008。
[8] 李雪莉,「專訪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品牌,才是競爭力」,天下雜誌,363期,65-67頁,2007。
[9] 林政寬,「台灣智慧型手持設備廠商新商業模式之策略行銷分析」,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AMBA),碩士論文,2006。
[10] 姜萩霞,「社會資本、服務創新網絡與價值共創:以宏達電為例」,台南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11] 施振榮,蔡宗志,品牌管理-從OEM到OBM,大塊文化,台北市,2000。
[12] 施振榮,宏碁的世紀變革,天下遠見,台北市,2004。
[13] 柯雅菁,「台灣廠商兼營代工與自有品牌下之最適組織營運模式—探究其代工與自有品牌切割與否之關鍵決策因素」,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4] 洪順慶,臺灣品牌競爭力-臺灣企業從代工走向自創品牌的策略,天下雜誌,台北市,2006。
[15] 胡晓明,李明旭,刘春联,「基于HIROSE模型的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以我国电子行业为例」,经济管理,22,2007。
[16] 孫珮瑜,「宏達電 享受Google般的成長」,天下雜誌,357期,224-228頁,2006。
[17] 徐婉萍,「自有品牌開發對客戶權益的影響分析—以電腦代工業為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8] 秦寶祿,「代工與品牌公司之附加價值之研究—以手機產業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19] 袁郁淳,「品牌價值評價模型之探討—日本HIROSE品牌鑑價模型為例」,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0] 張志豪,「自有品牌對企業價值創造之研究—以宏達電為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1] 莊素玉,「獨家專訪大前研一:品牌與人才將是台灣生存之道」,天下雜誌,397期,150-154頁,2008。
[22] 許鳳婷,「華人喬布斯:HTC執行長周永明」,数字商业时代,200902期,2009。
[23] 郭怡君,「策略聯盟及團隊成長如何影響動態能耐的演化:以宏達國際電子公司為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4] 陳瓊琪,「從台灣智慧型手機設計代工個案探討其競爭優勢」,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5] 傅筱琪,「台灣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展競爭策略─以宏達電公司為例」,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08。
[26] 黃仁律,「探討宏達國際電子建構品牌之過程:一個個案研究」,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27] 楊千,鄭淑文,「自有品牌與OEM的迷思─以宏碁為例」,中華管理學報,Vol.4(1),p.89-100,2003。
[28] 經濟部,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部商業發展專案:商業服務業品牌價值推廣計畫─商業服務業品牌鑑價機制報告」,2008。
[29] 鄭漢鐔,「企業價值創造的田字訣」,工商時報,2009年3月18日。
外文文獻
[1] Aaker, D.A.,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991.
[2] Brad Stone and Miguel Helft, “Apple’s Spat With Google Is Getting Personal”,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2,2010.
[3] Johnson et al., “Reinves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ember 2008.
[4] Magretta, J.,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80(5), pp.86-92, 2002.
[5] Mahadevan, B.,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2, No. 4, pp. 55-69, 2000.
[6] Osterwalder, A., Pigneur, Y. “An E-Business Model Ontolo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 15th 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 2002.
[7] Petrovic, O., et al., “Developing Business Models for Ebusine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1.
[8] Richard G. Hamermesh, et al., “Note on Business Model Analysis for the Entrepreneu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2.
[9] Shafer, S. M., et al., “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Horizons, Vol.48(3), pp. 199-207, 2005.
[10] Slywotzky, A. “Value Migr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1996.
[11]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h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Brand Valuation”,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2002.
指導教授 賴弘能、鄭漢鐔
(Hung-neng Lai、Hann-tarn Jeng)
審核日期 2010-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