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4303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9 、訪客IP:3.142.171.111
姓名 李秉達(Ping-Ta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資訊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數位匯流下台灣電信業者發展趨勢與經營策略之研究
相關論文
★ 半導體二手設備之行銷策略-以應用材料公司為例★ 從創新擴散角度探討新科技技術行銷策略之影響 —以全球資訊大廠推廣Web Services為例
★ 企業多角化經營策略之研究 ─以某機構拓展資訊應用服務市場為例★ 汽車產業網站行銷之應用與效益探討研究-以N品牌為例
★ 系統整合業轉型策略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 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導入之研究-以A、B公司為例
★ 策略聯盟個案分析 - 以台灣光碟機廠商為例★ 資訊教育訓練機構的轉型策略 —以某資訊教育機構為例
★ 組織文化及組織承諾對組織變革影響之研究- 以外商銀行與本國銀行資訊部門為例★ 高階資訊教育市場行銷策略與會員制度之研究-資訊教育產業為例
★ 探討平衡計分卡在售前技術支援部門績效管理的運用 - 以外商資訊科技公司為例★ 軟體行銷策略與競爭優勢分析-以全球二家資訊大廠為例
★ 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以A公司為例★ 企業專案管理系統 - 提升專案即時資訊透通性及其效益分析
★ 金融軟體專案管理導入國際專案管理師(PMP)專案管理機制之效益分析★ 企業轉型與其資源基礎之關係研究及轉型策略之發展-以M公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自從 1997 年台灣開放民營行動通信業務以來,電信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行動通信的普及率逐年快速成長,在彼此相互激烈競爭且傳統語音業務方面獲利逐漸有限的情形下,紛紛投入與整合資源往非語音加值應用服務發展。隨著資訊科技與網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速度、頻寬與涵蓋率不斷的向上提升,電子商務與行動通信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電信、固網、有線電視、數位內容與電子商務產業方面呈現策略聯盟或跨業經營的情況,形成「數位匯流」 ( Digital Convergence ) 的發展趨勢,包含服務匯流、終端設備匯流、網路匯流及市場與產業的匯流。然而為了因應趨勢的發展,電信業者積極地透過行動、寬頻與媒體的整合優勢,運用創新加值服務以創造加乘之產業效益,在行動平台 ( Mobile Phone ) 、數位內容 ( Digital Content ) 與網路電視 (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 IPTV ) 的發展上不盡相同,新服務應用的策略及範圍變成對電信產業拓展事業版圖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研究係採用 Michael Porter ( 1980 ) 的產業分析工具,透過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歸納整理,針對目前電信產業總體環境現況與競爭策略進行產業分析。首先採取總體環境分析、產業生命週期分析與競爭者分析等工具來探討目前電信產業的發展與市場結
構。其次,對於台灣電信產業因應數位匯流的趨勢,在整合企業資源,提供用戶服務匯流的方向上,分別由三個領域:行動平台、數位內容與網路電視,針對電信產業的策略規劃與佈局活動進行深入探討,以了解台灣電信產業對於未來數位匯流服務市場上競爭的優劣勢。
本研究藉由分析與探討目前電信產業環境現況及競爭策略,與其投入在行動平台、數位內容與網路電視等三個面向上所採取的競爭策略,研究結論如下:
1. 電信產業已邁入成熟期,藉由多樣性業務整合發展新興市場。
2. 行動及寬頻市場需求提升,為整體產業帶來新的營運動能。
3. 我國電信政策持續進行資費合理化及推動數位匯流。
4. 業者以策略性購併或聯盟透過整合服務的方式積極發展數位匯流。
依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業者應採取之策略如下:
1. 建議業者應採多角化經營方式,跨入不同領域分散經營風險,藉由差異化創新應用擴大經營版圖增加獲利來源。
2. 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透過豐富的營運經驗與先進的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以邁向國際化的目標。
3. 發展產業上下游整合策略,創造競爭優勢。
摘要(英) The time for the electronic-based society has arrived. The Taiwan government opened the telecommunication up to private enterprise in 1997. Due to the advances mad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the telecommunication user has a large coverage, high speed mobility and nearly universal roaming. Many applications involving various scenarios regarding Digital Convergence have been conducted. Examples include: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networking, wired TV, digital conten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have become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Generally, telecommunication proprieto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wo major business issues, which are valued-added services provid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gital convergence.
The thesis uses Porter’s industry analysis tool to analysis the competition strategies of recent telecommunications. By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the tool of competition analysis, we tr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structure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Moreover, we discuss the trend of digital convergence in Taiwan from three areas, including: mobile phone, digital content, and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Conclusions of the presented condition are given as follows,
1.To provide various value-added services.
2.To enhance the market requirement of mobility and broadband.
3.To promote digital convergence and reasonable valuations.
4.To achieve strategic alliance.
From analysis result shows, we suggest that the proprietors should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1.To provide different and applied innovations in telecommunication.
2.To use the abundant working experience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to extend overseas market.
3.To integrate industry’s supply chain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關鍵字(中) ★ 數位匯流
★ 產業生命週期
★ 產業分析
★ 競爭策略分析
★ 電信產業
關鍵字(英) ★ Industry life cycle
★ Competitive strategy analysis
★ Industry analysis
★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 Digital convergenc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流程 3
14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21 產業分析理論 5
22 數位匯流 27
23 電信產業分析與文獻回顧 39
第三章、研究方法 49
31 研究架構 49
32 研究方法 50
33 研究對象 52
第四章、電信產業概況與競爭分析 53
41 產業分析 54
42 數位服務匯流應用策略與趨勢 74
43 行動平台 79
44 數位內容 85
45 網路電視 9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98
51 結論 98
52 建議 101
53 研究限制 103
參考資料 104
附 錄 11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Aaker, D. A.(1998)。品牌行銷法則-如何打造強勢品牌(Building Strong
Brands)(沈雲驄,湯宗勳譯):商業週刊。
2. Brand, S.(1999)。Mit 媒體實驗室(白方平譯)。台北:天下遠見。
3. Grant, R. M.(2003)。現代策略管理(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4th ed))
(謝凱宇、林舒柔譯)。台北:科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Griffin, R. W.(1999)。基礎管理學(方世榮譯)。台北:東華。
5. Grove, A. S.(1996)。十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王平原譯):大
塊文化。
6. Michael Allison, J. K.(2001)。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規劃實務指南與工作手冊(蔡美
慧譯)。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7. Negroponte, N.(1995)。數位革命(齊若蘭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
8. Porter, M. 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競爭優勢(上))(李明軒、邱如美
譯)。台北:天下文化。
9. Porter, M. E.(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周旭華譯):天下遠見
出版有限公司。
10. Porter, M. E.(1998)。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周旭華譯)。台北:天
下文化。
11. Porter, M. E.(2001)。競爭論(On Competition 2001)(高登第、李明軒譯)。台
北:天下遠見。
12. Schindler, D. R. C. P. S.(2003)。企業研究方法(古永嘉譯)(8版):華泰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Steinfield, T. F. B. D. S. M. C.(1997)。大匯流:整合媒介、資訊與傳播
(Convergence: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甘尚平、唐維
敏、謝奇任譯)。台北:亞太圖書。
14. 方至民(2000)。企業競爭優勢。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15.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6. 司徒達賢(1998)。為管理定位:天下雜誌。
104
17. 司徒達賢(200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購價與分析方法(再版)。台北:勝智文化。
18. 余朝權(1991)。現代行銷管理:五南圖書。
19. 余朝權(1994)。產業爭分析專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 余朝權(2001)。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1. 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中華經濟研究所。
22.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3版)。台北:臉譜出版社。
23. 李仁芳、洪子豪(2000)。企業概論。台北:華泰書局出版。
24.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網通發展大未來 邁向成長新契機:拓墣科技。
25. 林建山(1991)。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台北:
環球經濟社。
26. 孫月珠(2006)。競爭環境分析。
27. 陳明哲(2008)。競爭者分析與競爭對抗.,動態競爭探微:智勝文化出版。
28. 陳明哲(2008)。動態競爭策略探微-理論、實證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29.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不確定,先放著):天下遠見出版。
30. 湯堯(2001)。學校經營策略管理。台北:五南。
31. 資訊工業策進會(2005)。次世代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
心。
32. 江百齡(2007)。在談網路電話及加值服務,第八屆 TWNIC IP 政策暨資源管理會
議。
33. 李炎松(2006)。下一世代資訊及網路發展趨勢,朝陽科技大學演講。
34. 高凱聲(2008)。我國數位匯流和監理制度探討,空大學訊。
35. 黃騰章(2005)。台灣 3g 電信業者服務現況,掌握 3G 行動加值服務研討會:文
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36. 謝進男(2007)。營運與技術之數位匯流新趨勢,NCC元年:通訊傳播嘉年華數位
匯流論壇論文集(頁27-35)。台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37. 簡仁德(2003)。我國網路與電信匯流技術與政策發展方向,2003年網際網路與電
信匯流趨勢研討會。
38. 司徒達賢(1979)。台灣企業之環境分析。企銀季刊,第三卷(第一期)。
39. 司徒達賢(1994)。策略矩陣分析法基礎。管理評論,第十三卷(第二期)。
40. 何吉森(2004)。因應數位科技匯流之我國廣播電視政策—廣播電視法合併修正案
評述。科技法律透析,16(3),52-62。
105
41. 余朝權(1991)。產業分析構面之探討。台北市銀行月刊,22(7),9-19。
42. 李淳、張玉山(2005)。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公
平交易季刊,13(4),167-196。
43. 周霞麗(1998)。如何做好產業分析與市場預測-以工業產品為例。台灣經濟研究
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44. 林紘一郎(2000)。包括メディア産業法の構想。メディア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50。
45. 高凱聲、劉柏立(2005)。歐盟2003年通訊法之研析。經社法制論叢,35,
319-340。
46. 張重昭(1987)。生產技術僵固性、產業環境確定性與企業競爭策略之關係。管理
評論,6,180-193。
47. 陳人傑(2004)。通訊傳播基本法之管制規則。科技法律透析,49,44-51。
48. Jannifer, Y.(2009)。剖析手機軟體商場運作模式 行動開發人員的「搖錢樹」。
RUN!PC。
49. TWNIC(2009)。九十八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
訊中心。
50. 人民郵電報社(2005)。日本從e-japan邁向u-japan:人民郵電報社。
51. 行政院研考會(2008)。97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52. 吳佩玲(2009)。台灣民眾在家上網活動仍以資訊瀏覽為主,但溝通社交成長潛力
不容小覷():資策會 FIND。
53. 林世懿(2004)。日本最新it政策─u-japan介紹:資策會 FIND 。
54. 孫青(2009)。數位英國報告的震撼: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
55.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9)。2009 數位內容產業年鑑:經濟部工業局。
56. 郭明洲(2009)。2010年電信服務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
57. 資策會FIND(2006)。洞悉南韓無所不在政策—u-korea:資策會FIND 。
58. 薛琦(2001)。新世紀的產業發展-兼談傳統產業的轉型(科經(研)090-009
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59. 簡仁德(2001)。電信自由化工作小組議題及結論報告。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60. 簡仁德(2004)。交通部電信總局92年報。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61. 蘇晟愷(2007)。Wimax 未來發展趨勢分析:DIGITIMES Inc.。
62. 方柏丰(2008)。台灣iptv平台營運業者的經營策略分析。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
所。
106
63. 方修忠(2005)。電信競爭與專利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
64. 王培任(2006)。數位匯流對我國電信管制的挑戰-以網路電話政策之比較分析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65. 王莉雅(2002)。我國電信服務業因應wto國際化要求。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
所。
66. 王麗珠(1990)。電信網路利用自由化對企業競爭與市場結構影響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67. 年華亭(2008)。數位匯流創新經營模式研究 - 以台灣電信業者為例。國立中央大
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68. 朱宏義(1998)。推播媒體(push media)產業分析之初探研究─以台灣地區華文全球
資訊網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
69. 吳思華(1984)。產業特質與企業經營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台北。
70. 李清義(2007)。電信營運商之iptv服務競爭策略與經營模式 -以中華電信mod為
例。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71. 李萬明(2007)。論電信事業「相關市場」之界定問題:競爭法理論之探討。國立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72. 紀涵雅(2006)。手機加值服務營運策略之研究。碩士資訊管理所,國立中正大
學。
73. 胡守維(2003)。我國電信產業競爭力之探討。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74. 胡英如(1998)。固網電信市場開放之競爭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
75. 徐永泉(2008)。運用資源構型模型分析產業競爭優勢-以全球電信服務產業為
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76. 徐振坤(2007)。數位匯流趨勢下電信公司轉型策略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
77. 張振榮(2004)。行動電話通路商競爭策略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策略聯盟廠商為
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78. 張榮祥(2004)。電信業競爭態勢分析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固網業為例。中國文
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79. 連寶如(2003)。台灣網路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國立中正大
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107
80. 陳立興(1999)。數位媒介整合下之有線電視與電信事業的相關管制規範與競爭機
制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81. 陳地利(2003)。從獨占到寡占市場探討台灣電信產業之競爭特色。中華大學科技
管理研究所。
82. 陳春美(2004)。唯行動或唯固網相對於全業務電信經營效率的研究。國立交通大
學管理科學系所。
83. 陳柄榕(2007)。Wimax電信商發展策略之研究。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84. 陳致榮(2001)。個案研究法。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85. 陳麗茹(2008)。台商前進印度行動電話產業之進入策略。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
學系。
86. 黃南榮(2002)。邁向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電信業者競爭策略分析。國立中山大
學高階經營碩士班。
87. 黃翊琄(2006)。台灣資源化產業發展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以3c物品為例。龍華科
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
88. 熊念哲(2008)。台灣wimax系統服務之策略分析。國立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
主管管理碩士學程。
89. 劉博麒(2003)。從電信產業的自由化與國際化來探討中華電信的競爭策略。義守
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90. 劉瑞芬(2008)。通訊通路商的競合策略與企業核心能力之關係。亞洲大學經營管
理學系碩士班。
91. 蔡秀媛(2005)。行動通訊加值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購買意向與品牌忠誠行為關係
之研究-整合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92. 蔡明德(2007)。數位匯流下通訊服務產業之營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
系研究所。
93. DIGITIMES(2008)。全球數位電視與應用服務發展趨勢
94. 行政院研考會(2008)。國內上網人口及家戶創新高,中高齡網民快速增加 行政
院研考會公布97年數位落差調查結果。檢自:http://www.rdec.gov.tw/ct.asp?
xItem=4150840&ctNode=12232&mp=100
95. 余麗姿(2007)。五大行動電視試播團隊廠商名單。檢自:http://money.udn.com/
html/rpt/rpt91037.html
96. 吳佩玲(2008)。新興寬頻與無線服務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個人應用服務概況
篇。檢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09#c1
108
97. 林芬卉(2005)。全球各國發展行動電視服務 電視功能手機將熱門。檢自:http://
www.digitimes.com.tw/tw/rpt/rpt_show.asp?cnlid=3&v=FW0524&n=1
98. 時報資訊(2010)。《通信網路》台灣大去年黑莓機銷售近2萬支,q2推應用軟體
商店。檢自: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00322/3/1xxe7.html
99. 蘇文彬(2010)。3g用戶數成長 用戶平均營收貢獻卻下滑。檢自:http://
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0169
B. J. (1996). Coopetition. 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8. Collis, D., & Ghemawat, P. (1994). Industry Analysis: Understanding Industr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New York: John Wiley.
9. Cooper, D. R., & Schindler, P. S. (2003).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8 ed.). New York:
McGraw-Hill/Irwin.
10. European_Commission (1997). 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Vol. COM(97) 623): European Commission.
11. Galbraith, J. R. (1977). Organizational Design: Addision Wesley.
12. Grant, J., & King, W. R. (1982). The Logic of Strategic Plan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3. Grant, R. M. (2002). Contemporary strategic analysis (4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imited.
14. Grant, R. M. (2002). Contemporay Strategy Analysis (4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5. Hill, C. W. L., & Jones, Gareth R. (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Massachusetts:
Hougheon Mifflin Company.
16. Hill, C. W. L., & Jones, Gareth R. (2001).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5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7. Keen, P. G. W., & Cummins, J. Michael (1994). Networks in Action-Business Choice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ecisions: Wadsworth Publishing.
18. Kinnear, T. C., & Bernhardt, K. L. (1990).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3 ed.): Foresman and
Company.
19. Kobayashi, K.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convergence in Japa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onvergence policy challenges in As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10
20. Kotler, P. (197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3 ed.): Prentice-
Hall.
21.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 ed.): Prentice-Hall.
22. Kotler, P. (2003).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3. Michael A. Hitt, R. D. I., & Robert E. Hoskisson (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West Publishing.
2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ew York: Alfred A. Knopf,Inc,.
25. OECD (199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Convergence or collision?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6. Pool, I. d. S. (1983). Technologies of Freedom.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27.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28.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 Porter, M. E. (1998). On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0. Robbing, P. (1994). Management (4 ed.): Prentice Hall Inc.
31. Roger, K., & Jerry, H. (1991). Strategic Planning in Education: Rethinking, Restructuring,
Revitalizing. Lancaster: Technomi.
32. Sharplin, A. (1985).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33. Shepherd, W. G. (1979).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4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34. Steiner, A. G. (1979). Strategic Planning. New York: Macmillan.
35. 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New York: McGraw-
Hill.
36. Horrocks, J. (2006). NGN and Convergence Models, Myths, and Mudd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NGN Foresight Forum.
37. Pepper, R. (2002).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digital mig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4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ociety.
38. Aaker, D. A. (1992). Managing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 Brand Equity. Planning Review, 20
(5), 56-58.
39. Abernathy, W., & Utterback, J. (1978).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Technology
Review, 80(7), 40-47.
40. Barney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112.
111
41. Chan-Olmsted, M. S., & Kang, Jae-Won (2003). Theorizing the strategic architecture of a
broadband television industry.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6(1), 3-21.
42. Collett, S. (1999). SWOT Analysis. Computer World, 33, 58-61.
43. Duncan, R. B. (1972). Characteristics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s and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313-327.
44. Hall, R. H. (1992). Intraorganizational Structural Variations: Application and the Bureaucratic
Mode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5. Jan, V. C. (1999). One Competition, Access and Diversity in Media, Old and New: Some
Remarks for Communications Poli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Media and Society, 1,
183-207.
46. Kuo, G.-S. (1998).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Markets: Vision and Potential.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36(11), 95-96.
47. Maitland, C. F., J. M. Bauer, & R.Westerveld (2002). The European market for mobile data:
evolving value chains and industry structur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6(9-10), 485-504.
48. Morganti, F. (2002). The value chain telecommunication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ontent
is transforming industry structures. Intermeida, 20(1), 18-19.
49. Porter, M. E. (2001).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2-78.
50. Stacey, R. (1993). Strategy as Order Emerging from Chaos. Long Range Planning, 26(1),
10-17.
51. Stern, L. W., & Reve, T. (1980). Distribution Channels as Political Economies: A Framework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4, 52-64.
52. Timmers, P. (1998).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EM –Electronic Markets, 8(2),
4.
53. Turner, M. (2001). How Does Your Company Measure Up? Black Enterprise, 32(4), 52-53.
54. Williams, J. (1996). On becoming a strategic partner with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World., 13(3), 31-32.
55. AdMob_Mobile_Metrics (2009). iPhone and Android app discovery and usage: AdMob
Mobile Metrics.
56. BIS_&_DCMS (Digital Britain Report). 2009: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
57. Goldmedia_GmbH (2004). bmco User Survey: Goldmedia GmbH.
58. TU_Midea (2005). S-DMB Service Status: TU Midea Corp.
59. Gartner (2009). Gartner Says Worldwide Smartphone Sales Reached Its Lowest Growth Rate
With 3.7 Per Cent Increase in Fourth Quarter of 2008, from http://www.gartner.com/it/
page.jsp?id=910112
網站資料
1. Apple. from http://www.apple.com/
2. Digitimes科技網. from http://www.digitimes.com.tw/
3. ezPeer. from http://web.ezpeer.com/
4. IDC. from http://www.idc.com.tw/
5. ITU, 國. from http://www.itu.int/osg/csd/publications/#dns
6. KKBOX. from http://www.kkbox.com.tw/
7. RapidBI. Pestle Analysis Tool, from http://www.rapidbi.com/pestle/
8. wikipedia百科全書網站.
9. 中華電信. from http://www.cht.com.tw/
10. 亞太電信. from http://www.aptg.com.tw/
11. 交通部MOTC. from http://www.motc.gov.tw/
12. 公開資訊觀測站. from http://newmops.tse.com.tw/
13. 台灣大哥大. from http://www.taiwanmobile.com/
14.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from http://www.ncc.gov.tw/
15. 城邦讀書花園 (2009). 「愛閱位置」大調查, from http://www.cite.com.tw/98ireading
16. 威寶電信. from http://www.vibo.com.tw/
17. 拓墣產業研究所. from http://www.topology.com.tw/
18. 數位台灣計畫. from http://www.etaiwan.nat.gov.tw/
19. 數位電視與廣播教學推動聯盟中心. from http://dtv.csie.ntut.edu.tw/
20. 智慧台灣計畫. from http://www.intelligenttaiwan.nat.gov.tw/
21. 經濟部工業局. from http://www.moeaidb.gov.tw/
22. 行動台灣計畫.
23. 行政院NICI小組. from http://www.nici.nat.gov.tw/
24. 行政院主計處. from http://www.dgbas.gov.tw/
25.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from http://www.twnic.net.tw/
26. 資策會. from http://www.find.org.tw/
27. 遠傳電信. from http://www.fetnet.net/
指導教授 李小梅(Shau-Mei Li) 審核日期 2010-6-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