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4 、訪客IP:18.221.165.246
姓名 謝佳玲(Chia-ling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以新竹地區三個客家戲班為例
(Cultural Performances of Hakka Opera Troupes: The CaseStudy of Three Hakka Opera Troupes in Hsinchu)
相關論文
★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 宗教與天災:苗栗卓蘭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動的探討★ 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
★ 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文化展演為概念,探討台灣客家戲班在地方民間節慶與文化公演不同場域的演出,視其為呈現客家文化內涵的文化展演事件。筆者著重於戲班演出場域的背景脈絡,及文化展演者(演員)對於客家戲的演出觀點作分析,最後提出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表現了哪些台灣客家文化的特色。
本研究以人類學田野方法搜集資料,選定新竹三個戲班為研究對象。以參與觀察法了解戲班的演出活動,拍攝實地演出的影音記錄與撰寫田野筆記。此外配合深度訪談法了解演員個人的不同觀點,並建立訪談逐字稿。最後再依據田野的參與觀察及訪談資料,進行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分析。
筆者透過戲班演出的田野觀察與演員觀點的了解,發現客家戲班展演場域歷經從民間節慶到文化公演的轉換,演員也認為他們的演出由原本地方性的「作大戲」傳統,逐漸轉變為帶有對外呈現「客家大戲」的客家文化意識存在。實際展演內容中,客家戲演員一致認為唱採茶與客家語言是戲班展演客家文化的獨特特色,因為帶有客家元素的音樂語言,透過與戲的結合更靈活地呈現。演員也將日常生活經驗轉移至戲台展演,在戲中呈現客家族群的生活文化。客家戲班除了應用原本的客家戲劇與文化元素之外,筆者觀察到晚近新興的戲班已減少唱採茶的部分,而改用新編曲調,並強調作戲時的聲光效果,有別於一般客家老戲班的展演形式,形成另一種文化展演風格。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erformances of Hakka Opera troupes with the concept “cultural performances”. In this thesis, I will discuss how Hakka Opera troupes perform in folk festival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By analyzing performing fields of troupes and the viewpoints of performers,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isplayed by the performances of Hakka Opera troupes.
In this research, I use the way of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and choose three Hakka Opera troupes in Hsinchu as my target groups for the case study.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is used, and I get acquainted with the troupes. During the fieldwork, the performances are recorded by camera, video camera, and journals with details of the performing activities. Besides the field study, I mad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performers of these troupes to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bout performing on stage. After that, I used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work and interviews to analyze about the cultural performances of Hakka Opera troupe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performances and the performers’ viewpoints, I found
that these Hakka Opera troupes have gone through the change of performing fields from folk festivals to cultural activities. Originally, the performers perceive their performances as only “Zo-da-xi”(traditional big scale opera for the god) in local folk festivals. As the stage switching to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they started to regard their performances as “Hakka Opera,” which means to present their Hakka culture to the public formally. That also means that they begin to care about how to perform on the stage and how to present the Hakka culture properly.
In the performing context, most performers agree with that both the tune patterns
“Cai Cha” (Tea-picking) and the Hakka language are ways of displaying the speciality of the Hakka culture. It is because that a unique technique of the Hakka opera performance must combine skillfully with the Hakkanese language and music. The performers need to transfer their experience of the everyday life to their performances, which thus could present Taiwanese Hakka people’s life and culture. Apart from using the original Hakka cultural element, some newly emerging Hakka Opera troupes tries to reduce the “Cai Cha” tune patterns in their performance and use the new-composed tune patterns to replace. These troupes lay more stress on the sound and light effects to cause audiences’ atten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old Hakka Opera troupes. In fact, this is another performance style of the Hakka opera culture.
關鍵字(中) ★ 文化展演
★ 客家文化
★ 客家戲班
★ 客家大戲
關鍵字(英) ★ Cultural Performance
★ Hakka Culture
★ Hakka Opera troupe
★ Hakka Opera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研究動機1
二、問題意識3
三、本研究重要的名詞概念 4
(一)客家戲班4
(二)客家大戲5
(三)慣習(Habitus) 6
(四)展演(Performance) 7
(五)文化展演(Cultural Performance)7
(六)戲劇展演的物質文化 8
第二節 田野介紹與研究方法8
一、田野介紹 8
(一)擇定新竹地區三個客家戲班的考慮與經過. 8
(二)進入田野 11
二、研究方法16
(一)參與觀察 16
(二)深度訪談 17
(三)訪談與逐字稿分析 18
(四)影音資料使用與分析19
(五)田野筆記運用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文化展演的概念的相關研究22
一、展演概念與文化 22
二、文化展演成為一個闡述文化的機制23
三、文化展演概念的進一步發展 24
(一) Victor Turner的研究與文化展演24
(二) Clifford Geertz的文化詮釋觀點與文化展演27
(三) Richard Bauman的語言藝術研究與文化展演28
(四) F.G.Bailey提出文化展演中的多重意義. 30
(五)台灣的文化展演相關研究30
第二節 客家戲曲相關研究回顧.32
一、客家戲劇在台灣戲劇史上的發展33
二、客家戲劇的相關研究 37
(一)客家戲劇源頭與展演元素37
(二)客家大戲的整體展演 39
小結 40
第三章 客家戲班文化展演場域:民間節慶與文化公演42
第一節 節慶時序與戲班展演 42
一、戲班展演與節慶時序的配合 42
二、節慶流程與戲班展演 46
第二節 民間節慶中客家戲班演出的樣貌型態 50
一、扮仙 50
(一) 充分以地方語言和民眾互動
(二) 北管扮仙展演元素的削弱54
(三) 更新的展演形式 56
二、 戲曲演出活動59
(一)日戲60
(二)夜戲63
三節慶中戲曲活動的演出特色65
(一)作活戲的演出傳統66
(二)演出元素的多元性 68
第三節 文化場演出的特色與意義 70
一、客委會的客家傳統戲曲徵選 70
二、戲班參與文化公演的戲目準備 71
三、文化公演的現場情況 73
四、節慶民戲到文化公演的展演轉變76
(一)活戲演出方式的劇本化76
(二)演出元素選取的轉變 77
(三)文化公演的特殊意義77
小結78
第四章 客家戲班的展演者 80
第一節 演員的戲劇接觸與學戲過程 80
一、演員踏入戲劇界的主因與背景 80
二、不同過程與班底的訓練養成 84
第二節 演員的展演經驗與技巧 90
一、客家戲的唱採茶 90
二、客家戲的唱詞口白 93
三、客家戲的角色塑造 98
第三節 演員的戲劇演出觀點 104
一、演員對客家大戲的概念 104
二、戲齣選定與展演差異 109
(一)戲齣選擇與與觀眾考量 109
(二)展演元素選用與觀眾考量111
三、閩客因素考量 115
四、參與客家傳統戲曲徵選的觀點116
小結118
第五章 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121
第一節 戲班獨特的展演形式 121
一、受京劇影響下獨特展演形式的發展122
二、以客家採茶為基底的展演 124
三、客家大戲劇目選擇 128
四、戲劇展演中的物質文化 130
第二節 展演元素中最顯著的客家標記133
一、客家音樂與戲的結合. 133
二、戲劇中的客語使用 135
第三節 從客家戲班文化展演中看見的台灣客家 137
一、客庄生活經驗與客家文化反應137
二、不同族群文化的語彙影響.......... 138
三、當代客家新戲班的改革模式.. 140
小結142
第六章 結論143
參考書目152
附錄ㄧ156
附錄二160
參考文獻 王振義,1982,《台灣的北管》。台北:百科文化。
王嵩山,2001,<儀式、文化展演與社會真實性>。頁295-330,收錄於王秋桂/
莊英章/陳中民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頁97-116,收錄於齊力/林本
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大林:南華大學社教所。
台灣省文獻會,1980[1971],《台灣省通誌:卷六學藝志》。台北:眾文。
司黛蕊,2005,<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民
俗曲藝》,148:7-42。
呂訴上,1961,《台灣戲劇電影史》。台北:銀華。
余舜德,1997,<身體修練與儀式展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
1-35。
李姚軍、徐江敏(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台北:桂冠。
李文勳,2008,《客家大戲表演型態之研究》。高雄: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
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台北:麥
田。
胡台麗,1997,<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84:61-86。
范揚坤,1999,<文獻中所見的客家採茶戲史料與分別的一個初步探討>。頁9-36,
收錄於《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______,2004,<改良採茶與採茶改良>,《臺灣戲專學刊》,9:263-284。
段馨君,2007,<想像與建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客家研究》,2(2):103-149。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台北:南天。
陳雨璋,1985,《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賣茶郎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音
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麥楨琴,2004,《台灣客家改良戲之音樂研究:以「平板」唱腔演變為例》。台北:
台北師範教育學院傳統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台北:育英。
______,1982,《台灣客家系民歌》。台北:百科文化。
楊德睿(譯),2002,《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台北:麥田。
黃心穎,1998,《台灣的客家戲》。台北:台灣書店。
黃榮洛(譯),2005,<台灣戲的考察>,《新竹文獻》,19:46-56。
黃應貴,2004,<導論:物與物質文化>。頁1-26,收錄於黃應貴編《物與物質
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鄭榮興,1999,<苗栗地區客家採茶活動現況簡論>。頁1-8,收錄於《苗栗縣客
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______,2001,《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後龍:慶美文教。
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南京:譯林。
劉新圓,1999a,<外來劇種的影響對客家戲劇之影響>。頁75-104,收錄於《苗
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______,1999b,<從外來劇種的影響看台灣客家大戲的發展>,頁190-207。收
錄於許常惠、鄭榮興編,《茶香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省文化處。
______,2003,《山歌子的即興》。台北:文津。
劉美枝,1999,<採茶戲音樂>。頁105-116,收錄於《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
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謝一如,1997,《台灣客家戲曲之流變與發展:從客家三角採茶戲到客家大戲》。
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1999,<試探台灣客家戲劇之發展>。頁37-74,收錄於《苗栗縣客家戲
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______,2002,<台灣客家戲曲之發展與演變>。頁142-229,收錄於謝一如、 徐
進堯(合著)《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竹北:竹縣文化局。
羅正心,1997,<算命技巧裡的語言表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4:37-60。
鍾駿楠,2008,《台灣客家大戲發展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 參與觀察法 >。頁195-221,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
台北:巨流。
蘇秀婷,1999a,《台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台南:成
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1999b,<採茶戲藝人生活面面觀>。頁117-147,收錄於《苗栗縣客
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______,2005,《台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台北:文津。
Bailey, F. G..1996, “Cultural Performance, Authenticity, and Second Nature.” Pp.1-17
in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edited by David Parkin et al..
Providence & Oxford: Berghahn Books.
Bauman, Richard. 1975,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American Anthropology ,77:
290-311.
_______.1977,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_______.1992, “Performance.” Pp.41-49 in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 amd
Popular Entertainment , edited by Richard Baum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iver
Beeman, O. William.1993, “The Anthropology of Theater and Spectacle.” Annual
Review Anthropology , 22: 59-88.
Bulter, Judith. 1990, Gender Trouble. New York: Routledge.
Geertz,Clifford.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______.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Graham, St John. 2008, “Victor Turner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formance: an
Introduction.” Pp.1-37 in Victor Turner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formance,
edited by John St Graham. New York: Berbabn Books.
Lowell, J Lweis. 2008, “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A
Reconstructive Introduction to Victor Turner.” Pp.41-58 in Victor Turner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formance, edited by John St Graham. New York: Berbabn Books.
Singer, Milton. 1972 ,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s, Inc..
Schechner, Richard. 2002,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urner, Victor.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______. 1988,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s.
指導教授 呂玫鍰(Mei-huan Lu) 審核日期 2010-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