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30601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8 、訪客IP:18.219.200.80
姓名 陳碧妍(Pi-ye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從家族連結到公益網絡之社區治理:以平鎮義民社區發展為例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Clan coaboration to public welfare network:a Case Study of Yim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Pingjen City)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平鎮義民社區在台灣社區發展的過程中是一個特殊的案例,社區的發展與地方信仰密不可分,義民社區在發展的過程中,義民廟扮演著重要的支持者角色,義民社區的治理也由家族的治理模式轉型為公益網絡的治理模式,本文研究義民社區之社區治理,分別以組織與人力資源兩種型態切入研究義民社區之社會網絡,研究發現,在組織型態中,義民廟與義民社區的網絡關係非常密切;在人力資源型態中,義民廟與社區發展協會的網絡關係具有高度的重疊性,亦即義民社區的發展過程是從義民廟開啟。本研究針對未來的社區治理提出幾項建議:(1)內部穩定是社區發展的先決條件;(2)建構暢通的網絡系統;(3)瞭解社區特色;(4)兼顧多數人利益;(5)引進外部資源;(6)瞭解政府政策動向;(7)結合社會福利。這樣才能真正結合社區與政府的力量,做好社區發展,增進社區福利。
摘要(英) There is a close collocation betwee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local religions. The development of Yimin community (DOYC) in Pingjen City district is a special instance in Taiwan. Yimin temple (Y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erms of bolster. The method for administration was converted from mode of clan into public welfare network.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dministrative mode of YC. The social network of YC was discussed from two points of view: organiz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there is a close tie between YT and the network of YC in terms of the organizative point of view whil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T and the network of YC is highly overlapping in terms of human resource’s type. That is to say YT initiated DOYC.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future DOY to raise the benefit and bring growth to the community: a.the prerequisit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bases on inner stability; b.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unhindered network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 ; c.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community; d.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consideration on benefit of the majority ; e.it requires to introduce resource from outward world; f.it is essential to conceive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policies; g.it is imperious to col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with social welfare.
關鍵字(中) ★ 義民廟
★ 義民社區
★ 社會網絡
★ 社區治理
關鍵字(英) ★ Yimin Temple
★ Yimin Community
★ Social Network
★ Community Governance
論文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辭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理論探討與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社會資本、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 13
第二節 相關文獻檢閱 18
第三節 社區治理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個案析探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40
第四節 平鎮義民社區個案析探 53
第四章 實證調查與分析 71
第一節 平鎮義民信仰與社區關聯 71
第二節 平鎮義民社區參與觀察分析 83
第三節 平鎮義民社區網絡分析 88
第四節 平鎮義民社區與政府互動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1
附 錄 139
附錄一:訪談記錄稿 139
附錄二:張玉燕女士自傳 178
附錄三:平鎮市義民社區發展協會第五屆會務人員名冊 180
附錄四:平鎮市義民社區發展協會九十八年度訓練與活動 181
附錄五: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186
附錄六:桃園縣政府推展社區發展建設補助經費申請作業要點 190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王培勳(1996)。如何推動社區化福利服務,社會福利,124,6-8。
內政部(2007)。96年度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報告書。台北市。
司徒達賢序(2006)。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實踐。載於蕭瑞麟著。不用數字的研究。2-3。台北:培生集團。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討。中國行政評論 10,1,台北市。
江岷欽、林鍾沂(1995)。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計畫,台北市。
行政院(2006)。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核定本)。行政院院臺文字第09500056087 號函修正,台北市。
巫惠貞、巫有鎰(2001)。國小教師社會網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與台北市為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6,147-180。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公共行政學報,30,台北市。
李裕華(2009)。協力式社區治理之研究-以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呂育誠(2004)。地方治理觀點下村里角色與功能的再定位。發表於「型塑我國基層地方政府組織的未來圖像」座談會,台北市。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吳烙元、劉聰衡(1998)。臺灣農村社區發展模式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5(2),89-150。
吳瓊恩、藍夏萍(2008)。檢視新公共服務之實踐:台灣社區治理制度現況,發表於「2008 TASPA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
林永發(2005)。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永續經營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麗芳(2002)。華人組織中的關係輿社會網絡。本土心理學研究,18,175-228。
金耀基(1992)。關係和網絡的建構:一個社會學的詮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2,64-85。
柯于璋(2004)。社區主義在政策過程之角色與實踐。發表於「第二屆國家治理、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桃園:開南管理學院。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16,33-57。
高永光(2007)。地方治理與地方民主。研習論壇,74。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孫柏瑛(2004)。當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紀的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
桃園縣平鎮市義民社區發展協會(1991)。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褒忠祠二佰周年慶典紀念特刊,桃園縣。
桃園縣平鎮市義民社區發展協會(2009)。故宋媽陳太夫人訃文。
桃園縣政府社會處(2007)。桃園縣旗艦社區領航計畫。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社會處(2009)。桃園縣旗艦社區領航計畫成果發表會暨2008年福利社區化觀摩活動。桃園:桃園縣政府。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2),101-113。
張隆盛(2002)。我國永續發展的問題與挑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評論基金會國政評論報告(永續《研》091-026號),未出版。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陳玉賢(1997)。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是「教育改革工程」的良藥。台灣教育,558,47-50。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仲偉(2000)。社區居民對民營企業參與社區活動態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2),109-116。
陳其南(1998)。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陳定銘(2006)。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研習論壇月刊,62,1-11。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基金會為例。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台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誠(2004)。邁向地方治理的策略—兼述全球治理、府際治理與地方政府再造的問題。地方制度法專題,台北市,http://mypaper.pchome.com.tw/macotochen/post/1239519861。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黃文博 (1998)。站在台灣廟會現場。307,台北:常民文化。
黃美容(2009)。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清高(1985)。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思與言,23(3),275-302。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詹中原(2006)。全球治理下國家公共政策的影響指標:理性選擇制度論的觀點。國政研究報告憲政法制組,憲政(研) 095-019 號,台北市。
廖俊松(2006)全觀型治理:一個待檢證的未來命題。臺灣民主季刊3(3),台北市。
蔡志恆(2002)。全球治理思潮與治理結構之發展。國政研究報告憲政法制組,憲政(研)091-052 號,台北市。
劉世棠(2008)。社區社團化的功能與模式之研究-以台南市金華社區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方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劉坤億(2002)。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國立臺北大學行政暨政策學報,34,台北市。
劉坤億(2003a)。全球治理的理想與現實。中國行政評論,13,1,台北市。
劉坤億(2003b)。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國立空中大學空大行政學報,13,台北市。
劉毓玲 (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
劉瑞卿(2002)。居民社區意識與社區觀光發展認知之研究---以名間鄉新民社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祭神與祭禮。台北:常民文化。
劉麗雯、關華山(2001)。社會網絡理念與機構老人居住空間設計。當代社會工作學刊,4,56-62。
賴玉玲(2005)。褒忠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出版。
賴威岑(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做比較。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盧葦洋(2004)。社區大學組織能力及其成效之研究-以宜蘭杜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賴澤涵、傅寶玉(2006)。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謝臥龍等著(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戴光廷(2007)。民主行政下的社區治理與政府角色初探:台灣社造發展的省思。地方與區域治理電子期刊,2。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鐘秀華(1997)。桃園市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顧麗梅(2006)。治理與自治:城市政府比較研究。上海:三聯。
二、 西文部分
Barnes, J. 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 (1), 39-58.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5).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Bourdieu, Pierre. (1980). Le Capjtal Social: Notes Provisoires. Actea de la Rechercheen Sciences Sociales 31, 2-3.
Bourdieu, Pierre.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241-258).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o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95-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laskiewicz, J., & Wasserman, S. (1993).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methodology, and directions for the 1990.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22(1), 3-22.
Emirbayer, M., & Goodwin, J.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1411-1454.
Ibarra, H. (1993).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3), 171-501.
Kilduff, M., & Tsai, W. (2003). 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Krackhardt, D. (1993). MRQAP: Analytic versus permutatioin solulions. Working pape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Lin, N. (1986). Conceptualizing social support. In, N. Lin ,A.Dean, & W.Ensel (Eds.), Socai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Orland, FL: Academic Press, Lnc.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a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nge, P. R., & Contractor, N. (2003).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eno, J. L. (1934). Who shall survive: Foundations of sociometry, group psychotherapy and sociodrama. Washington, D.C.: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Publishing Co.
Newcomb, M.D., & Chon, C (1989). Social support among young adults: Latent variable model of quantity and satisfaction within six life area.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 24, 237-256.
Palloni, Alberto, Douglas S. Massey, Miguel Ceballos, Kristin Espinosa, & Michael Spittel. (2001).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Test Using Information on Family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Smouts, M. S. (1998).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15(1), 17-28.
Stoker, Gerry. (1998). Governance as a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55, 17-28.
Werner, O., & Schoepfle, G.M. (1987). Systemzatic fieldwork: Foundations of ethnography and interiew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Wolfe, A. W. (1978). The rise of network thinking in anthropology. Social Networks, 1(1), 53-64.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0-6-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