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30501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1 、訪客IP:3.14.6.194
姓名 蘇軒正(Hsuan-cheng 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大埔、豐順客家話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Dapu、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iy)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東勢客家話的歸屬問題,先後有江敏華(1998)、江俊龍(2003)的學位論文提及,初步認為和廣東省大埔縣的客家話最相近,而將東勢客家話訂為大埔客家話。之後吳中杰(2008)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東勢話雖以大埔話為主幹,然而含有其他次方言,不等同於廣東大埔境內任何一個方言點。筆者為釐清東勢客家話的來源,前往東勢的原鄉廣東省大埔縣、豐順縣重新調查,希望能進一步瞭解東勢客家話的流變。
本文共分成六章,第一章為序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大埔豐順的語言分佈、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大埔豐順客家話語音系統,分別敘述了台中東勢、大埔高陂、豐順湯坑客家話的聲、韻、調語音系統。第三章描述大埔、豐順客家話和中古音的比較,分聲、韻、調作歷時縱向的探討。第四章說明大埔、豐順客家話的語音特點,同時對東勢的陰平本調(33)與變調(35),透過和東勢原鄉大埔、豐順的語言做比較,說明東勢特殊35調的來源。第五章敘述東勢、大埔、豐順客家話的詞彙比較,以內部共同詞彙、內部差異詞彙作比較分析,內部差異詞彙以東勢客家話為主體,分析東勢客家話的來源、受到其他語言影響的成分、自己演變的部分,以瞭解組成東勢客家話的成分。第六章結論,從前面的研究結果,重新思考東勢客家話的歸屬問題。
以東勢、大埔、豐順的語音特點來看,共同的語音特點有:1.鼻音和塞音聲母的音韻行為不同。2.中古擦音聲母讀塞擦音聲母ts?-、t??-。3.知、章組聲母三等字有細音。4.咸、山、江、梗攝二等見曉組的細音字。5.效、咸、山、江、梗攝二等字的-o元音。6.部分地方清去幾乎都歸上聲。7.部分地方的詞彙並沒有仔尾詞。內部的差異有:1.大埔客家話部分知、章組影、喻母字出現舌尖後音t?-、t??-、?-、?-聲母之外,其他的聲母形式大致相同都有t?-、t??-、?-和ts-、ts?-、s-兩套滋絲音。2.大埔客家話蟹合一的「杯」字、止攝合三的「尾」字特殊的-ei韻母。3.豐順客家話的「銀」、「牛」韻母念成-en。4.豐順客家話的果合一、宕合一保留了較多的合口成分。5.東勢客家話在見組字較容易增生細音,如:「狗」念kieu31。6.大埔客家話少部分全濁上歸上聲。7.部分豐順客家話的清去幾乎都歸上聲。
以東勢客家話為主對比大埔、豐順客家話:就細部的語音特點差異來分析,豐順和東勢的一致性比大埔更高;就較有特色詞彙來分析的話,內部共同詞彙的影響占35%,豐順客家話的影響占23%,大埔客家話的影響占13%,豐順和東勢的相似度略高於大埔。如同吳中杰(1997)所說:東勢客家話可能是大埔、豐順、饒平三方言的混合。就筆者的研究資料顯示:東勢客家話應該是以大埔、豐順客家話為主體,再加上在東勢地區與其他方言的接觸,最後融合成一種東勢主流的客家話,而其中豐順的成分應該比大埔的成分多,其餘對東勢客家話影響較少的客家話,語音的殘留大多保留在稱謂的詞彙中。
摘要(英) Talking about the belonging of Tungshih Hakka Modality, there are Chiang, Min-Hua(1998) and Jiang,Jiunn Long (2003)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ir thesis, and define Tungshih Hakka Modality as Guangdong Province’s Dapu Hakka. And then, WU Chong-chieh (2008) has different opinions, he consider that the key of Tungshih Hakka Modality is Dapu Hakka, however which consist other sub-dialects, and which not equal to any dialects points. The writer wants to clear the source of Tungshih Hakka Modality and went to Guangdong Province’s Dapu , and Feng Shuenn to research, and understands the transform of Tungshih Hakka Modality.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clear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goal, the language spread in Dapu , and Feng Shuenn , the thesis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language system of Dapu , and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they statement the Hakka language system in Taichung Dongshih, Dapu, and Feng Shuenn.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pu , and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and Ancient Chinese. The fourth chapter statement the language special point of Dapu , and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which also compare the language in Taichung Dongshih, Dapu, and Feng Shuenn, it means to clear the special 35 blends in Taichung Dongshih.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wording of Dongshih, Dapu, and Feng Shuenn. It compares joint words in inner and exterior, the inner difference words use the key of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Compare the source, influenced by other languages and changed itself of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Try to understand the composing of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chapter reconsider the belong question of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 special point of Dongshih, Dapu, and Feng Shuenn, the common language points consists are as follows. 1. The behavior of Nasals and Stops are different. 2. The Ancient Nasals reads as Affricates, such as ts?-、t??-. 3. Three levels such as Consonants have detail voice. 4. Two levels voices have detail voices. 5. Original voice of two level voices. 6 Some parts of voices are upper voices. 7. Parts of voices have no end voices. There are some inner differences. 1. Dapu Hakka Modality have voice behind tongue, such as t?-、t??-、?-、?-, and some other forms of Consonants are similar, such as t?-、t??-、?-and ts-、ts?-、s-. 3. The vowels of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read as –en. 4.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retains more heal ups. 5.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has more increase detail voices, such as kieu31. 6. Parts of Dapu Hakka Modality are upper voices. 7. Parts of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are upper voices.
Compare the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to Dapu, and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To analysis the detail language special difference, the unity of Dongshih and Feng Shuenn is higher than Dapu; If we compare the special words, the influence of inner common words is 35%,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is 23%, Dapu Hakka Modality is 13 %, the similarities of Feng Shuenn and Dongshih is higher than Dapu. The same as WU Chong-chieh(1997) said, Dongshih Hakka Modality may be the composition of Dapu, Feng Shuenn and Jaoping. From writer’s research, Dongshih Hakka Modality’s key point is Dapu and Feng Shuenn Hakka Modality, and added some other dialects in Dongshiha areas, in the end to blend to be a Hakka Modality which is the main trend in Dongshih, and the components in Feng Shuenn is more than Dapu, some other Hakka Modalities which is not influenced Dongshih Hakka Modalitiy is also be retained in the words of appellation.
關鍵字(中) ★ 35調
★ 客家話
★ 東勢
★ 大埔
★ 豐順
關鍵字(英) ★ Hakka Modalitiy
★ 35blends
★ Dongshih
★ Dapu
★ Feng Shuenn
論文目次 目錄
封面………………………………………………………I
電子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誌謝………………………………………………………VII
圖1:大埔縣地圖………………………………………VIII
圖2:豐順縣地圖………………………………………IX
圖3:大埔客家話的語言分片…………………………X
圖4:豐順客家話的語言分片…………………………X
目錄………………………………………………………XII
第一章、 緒 論…………………………………………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 二、大埔縣的史地和方言分佈……………………3
三、豐順縣的史地和方言分佈…………………………4
四、文獻探討……………………………………………5
五、研究內容及方法……………………………………10
(一)田野調查法………………………………………10
(二)語音描寫法………………………………………13
(三)共時比較法………………………………………14
(四)歷時比較法………………………………………15
(五)歷史比較法………………………………………15
第二章、大埔、豐順客家話語音系統…………………16
一、台中東勢客家話語音系統…………………………16
(一)聲母系統…………………………………………16
(二)韻母系統…………………………………………18
(三)聲調系統…………………………………………21
二、大埔客家話語音系統(高陂話)…………………23
(一)聲母系統…………………………………………23
(二)韻母系統…………………………………………25
(三)聲調系統…………………………………………28
三、豐順客家話語音系統(湯坑話)…………………30
(一)聲母系統…………………………………………30
(二)韻母系統…………………………………………32
(三)聲調系統…………………………………………35
第三章、大埔、豐順客家話和中古音比較……………38
一、聲母的比較…………………………………………38
二、韻母的比較…………………………………………46
三、聲調的比較…………………………………………58
第四章、大埔豐順客家話的語音特點…………………62
一、聲母的特點…………………………………………62
(一)明母字念?-………………………………………62
(二)鼻音和塞音聲母的音韻行為不同………………62
(三)中古擦音聲母讀塞擦音…………………………64
(四)精莊組字不同的韻母形式………………………65
(五)日、影、喻母的?-和?-聲母……………………66
(六)知、莊、章聲母的前化運動……………………67
二、韻母的特點…………………………………………68
(一)三等的知章組字有細音…………………………68
(二)咸、山、江、梗攝二等見曉組的細音字………69
(三)止攝字的-ai、-ie韻母……………………………69
(四)一、二等字的-o和-a元音對比…………………70
(五)效、咸、山、江、梗攝二等字的-o元音………71
(六)合口字的開口化現象……………………………72
(七)見組字的保守化現象……………………………73
(八)蟹、梗兩攝的-e元音……………………………74
三、東勢陰平本調(33、35)與變調(35)的討論…75
(一)單音詞的35調…………………………………76
(二)陰平連讀變調……………………………………78
(三)東勢35調的來源…………………………………82
第五章、大埔豐順客家話的詞彙比較…………………84
一、內部共同詞彙………………………………………84
二、內部差異詞彙………………………………………95
(一) 東勢和大埔相同的詞彙……………………………96
(二) 東勢和豐順相同的詞彙……………………………100
(三) 東勢受到閩南語影響的詞彙………………………109
(四) 東勢本身發展出的詞彙……………………………115
三、小結…………………………………………………122
第六章、結論……………………………………………123
附錄………………………………………………………126
附錄一……………………………………………………126
參考書目…………………………………………………190
一、專書…………………………………………………190
二、期刊論文……………………………………………190
三、學位論文……………………………………………191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丁邦新,1980,《台灣語言源流》,學生書局,台北。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1983,《方言調查字表》,商務印書館,北京。
王東,1996,《客家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王福堂,1999,《漢語方言的演變和層次》,語文出版社,北京。
何大安,1998,《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大安出版社,台北市。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商務出版社,北京市。
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
辛世彪,2004,《東南方言聲調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洪敏麟,1984,《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中。
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台北。
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北京。
袁家驊等,2001,《漢語方言概要》,語文出版社,北京。
涂春景,1996,《卓蘭苗栗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
───,1998,《台灣中部地區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
張振興,1988,《台灣閩南方音記略》,文史哲出版社,台北市。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
楊續賢,1979,《台灣區姓氏唐號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
董同龢,1979,《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台北市。
詹伯慧,1991,《現代漢語方言》,新學士出版社,台北。
───,199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
橋本萬太郎,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鍾榮富,2004,《台灣客家語音導論》,五南圖書出板松,台北。
藍小玲,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
羅肇錦,1989,《瑞金方言》,台灣書局出版社,台北。
───,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原出板社,台北。
───,2000,《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
二、期刊論文
吉川雅之,1998,〈大埔縣客家話語音特點簡介〉,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58-173。
吳中杰,1997,〈東勢客話與豐順客話〉《大甲河紀事-台中縣客家文化協會成立二週年慶暨會員大會特刊》,32-34。
───,2008,〈台中東勢客家話的起源和形成〉,《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591-599。
高然,1996,〈廣東豐順客方言的分佈及其音韻特徵〉,《客家研究輯刊第2期》,133-145。
──,1997,〈廣東豐順客方言語法特點論述〉,《暨南學報》,21(1),133-145。
徐貴榮,2004,〈客語”漳潮片”的分片芻議-以台灣饒平客家話音韻談起〉,《第五屆客家方言暨首屆贛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26。
張光宇,1995,〈論客家話的形成〉,《清華學報》,25卷第2期。
───,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30卷第4期。
───,2002,〈比較法在中國〉,《漢語音韻學第7屆國計研討會》,121-124。
───,2003,〈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第36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論文》,澳大利亞,墨爾本。
───,2004,〈漢語語音史中的雙線發展〉,《中國語文》,第6期。
陳秀琪,2002,〈中古精莊知章母在客語的演變〉,《客家方言研究-第4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2003,〈論梅縣方言的捲舌音〉,《第36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宣讀論文》。
───,2004,〈客家話聲調的轉移現象〉,《第6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18-19。
黃雪貞,1987,〈客家話的分不與內部異同〉,《方言》,第2期,133-145。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第4期,241-246。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緒論〉,《方言》,第4期,241-246。
───,1997,〈客家方言古入聲字的分化條件〉,《方言》,第4期,258-262。
董忠司,1994,〈東勢客家語音系略述及其音標方案〉,《客家語言討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
鍾榮富,2008,〈東勢客家話的聲調:語音與音韻的考察〉,《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
三、學位論文
江敏華,1998,《台中縣東勢鎮客語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中杰,1999,《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嵩雁,1993,《台灣饒平方言》,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仲森,2005,《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貴榮,2002,《台灣桃園饒平客話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夢涵,2010,《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雯君,2005,《台灣四縣海陸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秀霞,2003,《桃源高家豐順客話音韻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文英,2004,《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羅肇錦、陳秀琪 審核日期 2010-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