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40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119.132.80
姓名 陳佳彬(Chia-pi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Drama Scripts and Theories of Li Yu)
相關論文
★ 明代小曲研究★ 缽中蓮傳奇研究
★ 龍沐勛詞學之研究★ 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
★ 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探討對象
★ 黃周星及其戲曲著作研究★ 戲曲表演功法之研究--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
★ 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研究
★ 袁于令與《西樓記》研究★ 高濂《玉簪記》研究――從文學劇本到崑曲演出
★ 焦循劇論研究★ 清乾嘉以降崑劇全本戲演出研究
★ 集曲研究──以萬曆至康熙年間曲譜的集曲為論述範疇★ 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為題。以《閒情偶寄》及《笠翁傳奇十種》為主要探討對象,希冀以「創作真實」這一理念,討論李漁戲曲學的理論體系。擬完成以下五項目標:
一、整理近四百年來李漁研究成果:在李漁著作及前賢的研究成果,發現少有對其版本進行考證者,另一方面台灣學人的研究成果不容忽視,為此作回顧整理。
《閒情偶寄》對於劇本創作與劇場實踐,開啟中國古典戲劇理論的整體性論述。本文針對劇作者、劇本、導演創作、演員創作、觀者(讀者與觀眾)、評論者、劇場演出,這七者對於戲劇創作真實層面分別進行研究。
二、李漁的劇本創作與其理論的生成:就「劇本創作真實」探討李漁劇作及編劇理論之間的關係,並討論其劇本結構的形式要求。
三、李漁對導演、演員、劇場實踐與理論的建立:針對李漁導演的創作技法、演出修改本的實踐、家班演員培訓,以及劇場演出進行論述。
四、李漁對觀者(讀者與觀眾)到評論者的探討:從劇場演出的觀者「觀看意識」概念以及李漁提出教育觀眾之法,形成評論真實。
五、李漁劇本創作與劇場實踐的整體概念及理論體系:在劇本(文學)及劇場(演出)的系統研究中,詮釋上述七者的本質及其彼此關係的場域建立,將其關係構成圖譜,並據此說明李漁如何完成劇本與劇場創作。
透過筆者所創的圖譜,認為李漁的創作體系,涵蓋劇本系統與劇場系統,其中劇作者創作的劇本、導演創作、演員創作、觀者(讀者與觀眾)、評論者這五者間對於戲劇創作真實的層面,是有其全面性、體系化的成立,實屬開創中國戲曲史上的第一人。
摘要(英) This thesis is named "The Research of the Drama Scripts and Theories by Li Yu" discussing mainly through "The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閒情偶寄》)and "The Ten Plays of Li Yu"(《笠翁傳奇十種》).The author tries to systematize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 the theories of Li Yu into to the following five topics:
1. Sorting the recent 400- year studies about the compositions of Li Yu.
2. Surveying Li Yu’’s creations of manuscripts and the beginning of his theories.
3. Studying Li Yu’s practices to directors, actors, theater and theoretical establishment.
4. Points of view of Li Yu toward readers, audiences and comments.
5. The whol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 Yu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is manuscript of creations and theater practices.
"The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created the practice with theater to the manuscript which opened the whole sex treati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 drama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the following seven levels of facts: play author, manuscript, creation of director, creation of actor, , reader, reviewer and com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ater. These mentioned seven points reveals the true level to the drama carrying on the research respectively. To show the analysis towards Li Yu’s creations, the author composes a collection of atlases for the script and play systems. The five segments of drama creations-script, director, performer, audience, critics, work comprehensively in a systematic way regarding the reality in drama creat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Li Yu was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drama.
關鍵字(中) ★ 劇場藝術學
★ 創作法
★ 《笠翁傳奇十種》
★ 閒情偶寄》
★ 李漁
★ 戲曲學
關鍵字(英) ★ Li Yu
★ The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 Ten Plays of Li Yu
★ Drama Learns
★ Creations Method
★ The Theater Art Learns
論文目次 目錄…………………………………………………………………………… 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第三節 台灣地區李漁文獻析論…………………………………… 8
一、 李漁全集的出版與研究專著
二、 台灣博碩士論文
三、 單篇論文發表情況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21
一、 《閒情偶寄》版本
二、 《笠翁傳奇十種》版本
三、 李漁其他著作概述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35
一、 研究方法
二、 論文架構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 《笠翁傳奇十種》版本探討及齣目研究…………………… 41
第一節 《笠翁傳奇十種》的出版與研究………………………… 41
第二節 各版本間的齣目名稱差異………………………………… 44
第三節 各版本間的齣目名稱辨疑………………………………… 52
一、 《蜃中樓》第二十齣的齣目辨
二、 《凰求鳳》第三齣的齣目辨
三、 《比目魚》第二十齣的齣目辨
第四節 《巧團圓》與《慎鸞交》的齣數與齣目商榷…………… 57
一、 論《巧團圓》未見第十七齣與第十六齣〈途分〉的兩組戲劇行動事件
二、 《慎鸞交》第三十三齣齣數辨正與齣目商榷
第五節 「齣目」、「關目」與「戲劇行動事件」的關係………… 66
第三章 劇本創作:李漁創作技法研究……………………………… 75
第一節 李漁「人情物理」的創作概念……………………………… 75
第二節 劇本真實:李漁戲劇創作真實的理念…………………… 78
一、 《憐香伴》的「奇人情局」戲劇創作真實
二、 《風箏誤》的「誤會離奇」戲劇創作真實
三、 《意中緣》、《玉搔頭》的「真人虛事」戲劇創作真實
四、 從小說到劇本創作的戲劇真實:《奈何天》、《比目魚》、《凰求鳳》、《巧團圓》
五、 《蜃中樓》的「營造幻覺」戲劇創作真實
六、 《慎鸞交》的「風流道學」戲劇創作真實
第三節 戲劇結構:李漁的劇本結構理論與要求…………………104
一、 論「結構第一」下的「立主腦」說
二、 對戲劇結構形式的選材與要求
三、 論李漁對傳奇「格局」的劇本佈局常規
四、 李漁對創作的實質媒介要求與掌握
第四章 導演創作:李漁導演技法的理論與實踐……………………132
第一節 導演創作理念…………………………………………………132
第二節 導演構思:選劇第一…………………………………………134
第三節 導演計畫:修改劇本之法……………………………………137
一、 縮長為短
二、 變舊成新
第四節 導演創作:演出改本(導演本)的劇場實踐………………141
一、 《琵琶記˙尋夫》的修改實踐
二、 《明珠記˙煎茶》的修改實踐
第五節 導演身兼優師之職……………………………………………175
第五章 演出創作:李漁家班演員培訓及劇場演出探討……………178
第一節 李漁家班的研究……………………………………………178
第二節 演員天資與內涵要求………………………………………186
一、 挑選演員先談姿質,再論訓練
二、 演員以天然之性配腳色
三、 學技必先學文方能解讀曲情
第三節 演員訓練及其理論化………………………………………191
一、 學戲訓練:宗古本、選新劇、止惡習
二、 語言訓練:正口音、習咬字、度唱曲
三、 肢體訓練:習技藝、學器樂、練歌舞
第四節 對「觀者」的觀念與觀眾真實……………………………197
一、 李漁對「觀者」的觀念
二、 觀眾真實的訴求
三、 李漁對觀眾提供的教化娛樂
第五節 演出場所與演出時間的要求………………………………210
一、 演出場所與演出時間
二、 演出照明的方法提出
第六章 李漁戲曲學:劇本與劇場……………………………………216
第一節 全方位的戲劇人──李漁……………………………………216
一、 中西方不同語境下的「戲劇」與「戲曲」源頭與概念
二、 「戲劇學」、「戲曲學」、「戲劇戲曲學」的研究
三、 李漁戲曲學的整體架構理念
第二節 劇本系統的創作與理論生成………………………………237
一、 劇本的創作真實
二、 劇作家的劇本與導演的演出本創作法則
三、 戲劇理論與劇本創作的戲劇真實觀
第三節 劇場系統的創作與理論生成………………………………246
一、 劇場的創作真實
二、 導演、演員、演出的創作真實
三、 演員演出、觀眾觀看及評論的戲劇真實
結 論………………………………………………………………………260
一、 本論文綜述
二、 未來論題開展
三、 李漁創作與理論的中國戲劇史地位
參考書目……………………………………………………………………267
附錄……………………………………………………………………………282
附錄1-1李漁生平及創作紀年簡表……………………………………282
附錄1-2研究李漁書目資料彙編………………………………………289
附錄1-3中文單篇論文資料彙編………………………………………394
附錄1-4中國大陸學位論文資料彙編…………………………………339
附錄1-5台灣學位論文資料彙編………………………………………343
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
表目錄
表1-1 北京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閒情偶寄》古籍… 22
表1-2 北京國家圖書館所藏李漁劇作古籍單行本………………… 26
表1-3 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李漁劇作古籍單行本………………… 31
表1-4 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李漁劇作古籍單行本………………… 32
表2-1 《笠翁傳奇十種》各版本一覽表………………………………… 45
表2-2 各版本中「齣目名稱」差異表…………………………………… 47
表2-3 《巧團圓》各版本齣目名稱一覽表……………………………… 58
表2-4 《慎鸞交》各版本齣目名稱一覽表……………………………… 62
表2-5 《笠翁傳奇十種》齣目(以馬漢茂編《李漁全集》的《世德堂藏板》為例)…………………………………………………… 69
表3-1 《笠翁十種曲》創作事件開端處引首出腳色概況一覽表…114
表3-2 《笠翁十種曲》上卷收束概況分析一覽表……………………116
表3-3 《笠翁十種曲》終場收束概況分析一覽表……………………117
表3-4 《閒情偶寄》三部中「實質媒介」的分類及要求一覽表……121
表3-5 《笠翁十種曲》中特殊「科介」一覽表………………………127
表4-1 《琵琶記˙尋夫》原本與改本比較一覽表……………………143
表4-2 《明珠記˙煎茶》原本與改本比較一覽表……………………159
表5-1 《閒情偶寄》具「觀看意識」者之統計表……………………198
表6-1 李漁劇作及其理論中出現「戲場」一詞一覽表………………246
表6-2 李漁《閒情偶寄》與西方戲劇(劇場)理論系統比較參照表…251
圖目錄
圖6-1 李漁的創作真實圖譜……………………………………………233
圖6-2 劇場內交流過程圖………………………………………………249
參考文獻 ※說明:
 *分專書、學位論文、單篇論文三大類,每類再分細目。
 *專書 (國別)作者:《書名》,出版資料(含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學位論文 (國別)作者:〈學位論文名稱〉,學校,論文級別,畢業年度。
 *單篇論文 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出版年月,頁數。
 *每類皆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一)李漁研究
(美)張春樹、駱雪倫著,王湘雲譯:《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連海注釋:《閒清偶寄圖說》,全二冊,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
王學奇等校注:《笠翁傳奇十種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民輝譯:《閒情偶寄》,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
朱傳譽主編:《李漁傳紀資料》,全六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1985年。
江巨榮、盧壽榮校注:《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艾舒仁編次、冉云飛校點:《李漁隨筆全集》,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吳瓊:《湖上笠翁──清代奇閒李漁》,崑明:雲南人民出版,1996年。
李忠實譯注:《閒情偶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李漁:《笠翁劇論》,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40年。
李漁:《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李漁:《閒情偶寄》,臺北:明文書局,2002年。
李漁:《閒情偶寄》台北:長安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閒情偶寄》,台北: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李德原譯注:《李笠翁曲話譯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杜書瀛:《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沈新林:《李漁評傳》,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沈新林:《李漁評傳》,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孟澤校點:《人間詞話 笠翁曲話》,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俞為民:《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俞為民:《李漁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000年再版。
洪為法選注:《李漁文選》,上海:北新書局,1937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天成:《李漁戲曲藝術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徐保衛:《李漁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徐壽凱注釋:《李笠翁曲話注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全二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全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998年再版)。
馬漢茂Martin, Helmut輯:《李漁全集》,全十五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藝術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曹聚仁校訂:《閒情偶寄》,上海:上海梁溪圖書館,1925年。
陳再明:《湖上異人李笠翁》,台北:漢欣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陳多註釋:《李笠翁曲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單錦珩:《李漁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單錦珩校點:《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敦睦堂:《龍門李氏宗譜》,浙江:蘭溪李氏宗譜八卷,1940年。
黃果全:《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麗貞:《李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台北:純文學,1974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萬晴川:《風流道學:李漁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萱子編:《李漁說閒》,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董每戡:《《笠翁曲話》拔萃論釋》,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文卿、李彩標編:《李漁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趙文卿、趙肖羽編:《李漁研究麒麟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蕭榮:《李漁評傳》,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
蕭榮:《李漁評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駱兵:《李漁的通俗文學理論與創作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顏天佑:《閒情偶寄:藝術生活的結晶》,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Chun-shu Chang(張春樹)、Shelley Hsueh-lun Chang,(雪萊,漢名駱雪倫)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ociety,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Li Yü’s World,University of Mivhigan,1992年。
Eric P. Henry(韓南), Chinese Amusement : The Lively Plays of Li Yu《中國人的娛樂:李漁的充滿生氣的演出》,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年。
Hanan Patrick, The Invention of Li Yu《李漁的創作》,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年。
Man, Sai-cheon(文世昌),A Study of Li Yu on Drama《李漁戲劇理論的研究》,Hong Kong: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1970。
Matsuda Shizue(馬措達),Li Yu:His Life and Moral Philosophy as Reflected in His Fiction《李漁生平及其小說中所反映的道德哲學》,Thesis (Ph.D.)--Columbia University, 1978. Ann Arbor, Mich. :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1985。
Mao Nathan K.(茅國權)、Liu Ts'un-yan(柳存仁),Li Yü《李漁》,Boston : Twayne Publishers, 1970。
 (二)戲劇戲曲類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明)潘之恆:《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明)張岱:《琅嬛文集》,長沙:岳麓書院,1985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曲海總目提要》,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中國戲劇出版社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全10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959年第一次出版)。
王士儀:《論亞里斯多德《創作學》》,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王士儀:《戲劇論文集:議題與爭議》,台北:和信文化,1999年。
王鋼:《校訂錄鬼簿三種》,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王璦玲、華瑋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究會論文集》,全二冊,台北:中硏院文哲所,1998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硏院文哲所,2005年。
朱文相:《中國戲曲學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
何輝斌:《戲劇性戲劇與抒情性戲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余秋雨:《戲劇理論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余秋雨:《戲劇審美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吳梅:《顧曲麈談 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吳毓華編著:《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呂效平:《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克和:《中國曲學研究》,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再版)。
李玫:《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略》,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李曉:《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周華斌:《中國戲劇史論考》,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孟昭毅:《東方戲劇美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
林國源:《古希臘劇場美學》,台北:書林,2000年。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俞為民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台北:華正書局,1998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1997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施旭升:《戲劇藝術原理》,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胡明偉:《中國早期戲劇觀念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夏寫時:《中國戲劇批評的產生和發展》,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夏寫時:《論中國戲劇批評》,山東:齊魯書社,1988年。
秦學人、侯作卿編:《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彙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孫惠柱:《戲劇的結構》,台北:書林,1993年。
徐慕雲:《中國戲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1989年再版)。
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1992年再版、2006年新版增修)。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
張燕瑾:《中國戲曲史論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許建中:《明清傳奇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貫湧主編:《戲曲劇作法教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竹:《中國古代劇作學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9年。
陳竹:《明清言情劇作學史稿》,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陳建森:《戲曲與娛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傅瑾:《中國戲劇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傅曉航、張秀蓮主編:《中國近代戲曲論著總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傅曉航:《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緖文化出版社,2000年。
楊世祥:《中國戲曲簡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楊惠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楊棟:《中國散曲學史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台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葉長海主編:《中國戲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趙山林:《中國戲曲觀眾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0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景深:《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趙景深:《曲論初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劉水云:《明清家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1998年修訂版)。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盧前(盧冀野):《中國戲劇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
盧前(盧冀野):《明清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994年再版)。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2005年,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
譚霈生:《戲劇藝術的特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顧仲彝:《戲劇理論與技巧》,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
顧春芳:《戲劇交響──演劇藝術擷萃》,上海:復旦大學,1998年。
 (三)翻譯類
王士儀譯注:《亞里斯多德《創作學》譯疏》,台北:聯經,2003年。
吳鈞燮、聶文杞譯、威廉˙阿契爾著(W. Archer):《劇作法》(Playmaking),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2004年再版)
杜定宇譯、海倫˙契諾伊:《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收錄《西方導演小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胡耀恆譯、奧斯卡˙布羅凱特(Oscar G. Brockett)著:《世界戲劇藝術欣賞》(History of the Theatre),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2001年再版)
姚一葦譯注:《詩學箋註》,台北:書林,1984年。(1989年台灣中華書局再版)
徐士瑚譯、阿‧尼柯爾(A. Nicoll)著:《西歐戲劇理論》(The Theory of Drama),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崔延強:《亞里士多德.論詩.修辭術:亞歷山大修辭院》,台北:慧明文化出版,2001年。
張黎譯、萊辛(G. E. Lessing)著:《漢堡劇評》(Hamburgische Dramaturgi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陳中梅譯注:《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3年。(第四版)
陳中梅譯注:《詩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童道明主編(譯):《戲劇美學》,台北:紅葉文化,1993年。
路應昆:《戲曲藝術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劉效鵬譯:《詩學》,台北:五南書局,2008年。
劉國賓等譯、斯泰恩(J. L. Styan)著:《現代戲劇理論與實踐》(Modern Drama in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
繆靈珠譯、章安祺編訂:《繆靈珠美學譯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羅念生譯:《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
羅曉風譯、喬治‧貝克(G. P. Baker)著:《戲劇技巧》(Dramatic Technique),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四)其他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宋)劉壎:《水雲村稿十五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冊289-290。
(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冊291-294。
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方孝嶽:《中國文學批評》,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
王季思:《王季思教授古典文學論文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王衛民編校:《吳梅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全三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朱恩彬:《中國文學理論史概要》,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年。
李廣倉:《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方法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學穎集評標校、吳偉業著:《吳梅村全集》,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邱江寧:《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1990年。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大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編:《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篇-元明清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二版)
傅修延:《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
程麻:《中國心理偏失:圓滿崇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黃保真、蔡鍾翔、成復旺:《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1987年第一次出版)
楊星映:《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綱要》,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字》,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趙衡毅:《新批評──一種獨特的形式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蔣瑞藻:《小說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入《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薛理桂:《檔案學導論》,台北:漢美圖書,1998年。
關紹箕:《後設語言概論》,新莊:輔仁大學出版,2001年。
 (五)工具書
么書儀等編著:《中國文學通典:戲劇通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戲曲.曲藝》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戲劇》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資料館報刊組編:《戲曲理論文章索引(1949-1981)》,北京:內部發行,1983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資料室編著:《中國戲曲研究書目提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王沛綸編著:《戲曲辭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5年。
王森然遺稿、《中國劇目辭書》擴編委員會擴編:《中國劇目辭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1997年。
王學奇、王靜竹撰著:《宋金元明清曲辭通釋》,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二、學位論文
 (一)李漁研究
(以下提供建議閱讀之論文,李漁相關學位論文參見本文附錄1-4、附錄1-5)
(韓)樸泓俊:〈李漁通俗戲曲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
朱亮潔:〈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清海:〈李漁戲曲舞臺演出理論解讀〉,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識要〉,哈爾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高源:〈李漁的整體戲劇觀念及其理論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張成全:〈李漁研究〉,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曉軍:〈藝術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藝術:論戲劇家李漁的文學創作〉,復旦大學,博士論文,1995年。
許莉莉:〈試論李漁戲曲理論和創作實踐的錯位關係〉,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黃果泉:〈李漁的文化人格和文學思想〉,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黃春燕:〈李漁的戲曲敍事觀念與明末清初的江南城市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潘丹芬:〈試論李漁的觀眾理論〉,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蔡東民:〈李漁劇論研究百年(1901-2000)檢討〉,上海戲劇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
盧壽榮:〈李漁戲曲小說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駱兵:〈李漁的通俗文學理論與創作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鄺采芸:〈明末清初傳奇多元對應關係研究--以李玉、李漁、洪昇、孔尚任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二)其他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高禎臨:〈明傳奇六十種曲戲劇情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游宗蓉:〈元雜劇排場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1998年由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郭怡君:〈明代戲曲編劇理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三、單篇論文
 (一)李漁研究(以下提供建議閱讀之論文,李漁相關論文參見本文附錄1-3)
(日)岡晴夫,仰文淵譯:〈李漁的戲曲及其評價〉,《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頁51-59。(岡晴夫:《關於李漁評價的考察》,《藝術研究》第54號,1989年3月,第103-133頁。中譯載《藝術研究》第11輯,浙江省藝術研究所1989年,第338-358頁。)
(日)岡晴夫,胡志昂譯:〈關於李漁評價的考察〉,浙江《藝術研究》,第11輯,1989年。(岡晴夫:《關於李漁評價的考察》,《藝術研究》第54號,1989年3月,第103-133頁。)
(日)岡晴夫:〈李漁的戲曲及其評價〉,《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1期,1987年。(岡晴夫:《李漁的戲曲及其評價》,《藝文研究》第43號,1982年12月,第57-73頁。中譯載《戲曲研究》第17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第51-59頁;《李漁全集》第20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52-272頁。)
(日)岡晴夫:〈明清戲曲界中的李漁之特異性〉,《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3期,1998年。
王建科:〈李漁的科諢理論及其小說戲曲的科諢藝術〉,《東方人文學誌》,第1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123-147。
王建科:〈李漁的科諢理論及其在戲曲史上的地位〉,《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3年,第1期,頁56-60。
王秋貴:〈笠翁教優——李漁藝術教育主張淺識〉,《戲曲藝術》,1984年,第1期,頁80-84。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頁139-188。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183-250
伏滌修:〈論李漁“一夫不笑是吾憂”的商業化戲曲創作宗旨的積極意義〉,《藝術百家》,2001年,第3期,頁18-23。
伏滌修:〈論李漁與李玉的職業戲曲作家與專門戲曲作家之別〉,《戲曲藝術》,2004年,第3期,頁50-55。
伏滌修:〈論李漁戲曲傳奇性的實現〉,《戲曲藝術》,2002年,第1期,頁22-27。
朱秋娟:〈李漁家班系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頁28-33。
朱秋娟:〈李漁家班與《閒情偶寄》的戲曲理論〉,《藝術百家》,2008年,第1期,頁145-148。
朱秋娟:〈李漁與他的家班女樂〉,《古典文學知識》,2008年,第1期,頁101-105。
朱萬曙:〈論李漁的戲劇理論體系〉,《藝術百家》,1991年,第1期,頁37-45。
朱穎輝:〈如何評價明代劇作、劇論與舞臺實踐的關係——對《李漁論戲劇導演》一文的商榷〉,《文藝研究》,1981年,第2期,頁125-127。
朱錦華:〈《閒情偶寄》成書時間考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頁53-55。
朱錦華:〈李漁戲曲理論研究50年綜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頁17-21。
羽離子:〈李漁作品在海外的傳播及海外的有關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69-78。
吳淑慧:〈明清傳奇教化典範的思索──以李漁《閒情偶寄》對戲曲典範的再理解〉,《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1期,2001年10月,頁255-270。
吳瑞霞:〈觀眾接受意識與戲曲結構形式——李漁戲曲結構理論透視〉,《戲劇》,2001年,第3期,頁67、頁112-116。
李惠綿:〈李漁劇作中的神異情節〉,《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277-302。
李惠綿:〈明代戲曲文律論之開展演變〉,《臺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4年6月,頁135-19。
杜書嬴:〈《李漁的儀容美學》序說〉,《浙江師大學報》,1996年,第4期,頁59-64。
杜書瀛:〈《笠翁十種曲》版本、校注及其評價——從《憐香伴》新版校注談起〉,《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24-30。
杜書瀛:〈李漁對我國戲劇理論的貢獻〉,《浙江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頁40-46。
沈惠如:〈李漁家伶演劇研究〉,《德育學報》,第8期,1992年10月,頁119-128。
沈新林:〈李漁金陵事蹟考(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頁55-60。
沈新林:〈李漁金陵事蹟考(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85-89。
沈新林:〈論李漁小說中的自我形象——兼論自我寄託的創作方法〉,《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4期,頁12、頁103-114。
姚文放:〈李漁戲劇美學的古典傾向與近代因素〉,《藝術百家》,1989年,第2期,頁78-83、頁118。
姚安:〈論李漁的《十種曲》及其戲曲理論的一致性〉,《藝術百家》,2002年,第1期,頁59-65。
姚品文:〈李漁“立主腦”論辨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頁28-33。
胡元翎:〈李漁《蜃中樓》對“柳毅”故事的重寫〉,《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頁90-100、頁144。
胡天成:〈李漁演劇活動摭談〉,《藝術百家》,1990年,第4期,頁53-59、頁75。
胡明寶:〈勸懲與娛樂並重,道學與風流合一——李漁戲劇功能觀評析〉,《零陵師專學報》,1990年,第4期,頁81-87。
范民仁:〝An Evaluation of Li Yu's Revised Scene of P'I-P'A Chi--With Reference to His Theory of Drama〞,《源遠學報》,第2期,1989年11月,頁19-25。
徐保衛:〈“翼聖堂”主人——作為出版家的李漁〉,《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Z1期,頁116-119。
徐保衛:〈塵世之旅──李漁的“遊蕩江湖”和“打秋風”〉,《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頁4-12。
浦部依子:〈李漁戲曲《比目魚》中劉藐姑的主導性──對於中國古典戲曲中的兩性關係的一些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頁135-140。
高小康:〈論李漁戲曲理論的美學與文化意義〉,《文學遺產》,1997年,第3期,頁82-92。
高宇:〈古典戲曲導演的方法論──淺談李漁的《演習部》及其他〉,《戲劇藝術論叢》,第3輯,1980年。
高宇:〈論李笠翁的導演改本──淺談《演習部》及其它之二〉,《戲曲藝術》,第4期,1982年。
高宇:〈戲劇傳統的編劇學與導演方法論──喜讀《李笠翁曲話》注釋本〉,《湖南戲劇》,第4期,1980年。
張文勳:〈李漁的戲曲理論(上)〉,《上海戲劇》,1981年,第2期,頁52-54。
張文勳:〈李漁的戲曲理論(下)〉,《上海戲劇》,1981年,第3期,頁58-60。
張敬:〈論李笠翁十種曲〉,《幼獅文藝》,第41卷第5期,1975年5月,頁139-162。
張薰:〈李漁「窺詞管見」析論〉,《致理學報》,第19期,2004年11月,頁99-128。
郭光宇:〈譽過其實 去毀幾希——關於李漁劇作的評價〉,《戲劇藝術》,1981年,第3期,頁76-83。
郭英德:〈“一夫不笑是吾憂”——李漁《風箏誤》傳奇的喜劇特徵〉,《名作欣賞》,1987年,第4期,頁50-56。
陳多:〈“好事從來由‘錯誤’”——《風箏誤》新析——李漁淺探之一〉,《藝術百家》,1989年,第2期,頁69-77、頁128。
陳多:〈李漁《立主腦》譯釋〉,《上海戲劇》,1980年,第2期,頁55-57。
陳多:〈李漁《脫窠臼》譯釋〉,《上海戲劇》,1980年,第4期,頁48-49。
陳勁松:〝Notes on Dramatic Theories of Aristotle and Li Yu(李漁)〞,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第36卷第1期,1995年3月,頁63-72。
陳賡平:〈論李漁對於中國戲曲理論上的貢獻〉,《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60年,第1期,頁5-17。
傅秋敏:〈論“選劇第一”——李漁與斯坦尼導演學比較研究之一〉,《藝術百家》,1987年,第2期,頁106-116。
單錦珩:〈李漁評價的歷史考察〉,《浙江師大學報》,1991年,第4期,頁72、頁79-85。
黃果泉:〈李漁家庭戲班綜論〉,《南開學報》,2000年,第2期,頁24-29、頁36。
黃強:〈李漁生平三考〉,《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頁64-68。
黃強:〈李漁戲劇理論體系(上)〉,《揚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1994年。
黃強:〈李漁戲劇理論體系(下)〉,《揚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4年。
黃強:〈論李漁小說改編的四種傳奇〉,《藝術百家》,1992年,第3期,頁48-54。
黃雅莉:〈李漁《窺詞管見》淺析〉,《語文學報》,第12期,2005年12月,頁57-85。
楊絳:〈李漁論戲劇結構〉,《文學研究集刊》,第1輯,196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比較文學論文集1984年收入)
葉朗:〈李漁的戲劇美學〉,《美學與美學史論集》,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
詹皓宇:〈書寫才女--李漁〈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評析〉,《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73-190。
劉慶璋:〈戲劇情節論——從《詩學》和《閒情偶寄》的情節論談起〉,《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頁77-82。
劉慧珠:〈李漁文學觀中的虛實論〉,《修平學報》,第5期,2002年9月,頁87-107。
鄭素華:〈試析李漁的戲曲導演理論〉,《陰山學刊》,2004年,第3期,頁33-37。
鄧丹:〈中國戲曲史上《笠翁十種曲》之特異性〉,《文學前沿》,2007年,第00期,頁138-143、頁147、頁144-146、頁148-153。
鄧綏寧:〈李漁生平及其著述〉,《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11卷第2期,1968年11月,頁573-603。
蕭榮:〈李漁戲劇理論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頁81-88。
賴慧玲:〈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1期,1994年12月,頁121-129。
賴慧玲:〈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3年1月,頁267-282。
謝柏梁:〈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上)〉,《戲曲藝術》,1993年,第3期,頁3-10。
謝柏梁:〈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中)〉,《戲曲藝術》,1993年,第4期,頁47-50。
謝柏梁:〈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下)〉,《戲曲藝術》,1994年,第1期,頁53-57。
魏中林、謝遂聯:〈20世紀的李漁戲曲理論研究〉,《江海學刊》,2001年,第4期,頁167-171。
羅中琦:〈李漁《十種曲》慣用情節析論〉,《中國語文》,第4卷第4期(總號622期),2009年4月,頁62-81。
羅中琦:〈李漁科諢論及其實踐〉,《古今藝文》,第29卷第4期,2003年8月,頁36-45。
 (二)其他
丁揚忠:〈戲劇戲曲學學科建設之我見〉,《戲曲藝術》,2005年,第3期,頁8-11。
余言:〈從“戲劇戲曲學”說起〉,《中國戲劇》,2008年,第3期,頁58-59。
李惠綿:〈戲曲「關目」論之興起與發展〉,收錄於《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出版,2002年3月),頁173-219。
沈達人:〈20世紀戲曲學斷想〉,《民族藝術》,1997年,第1期,頁8-10。
周企旭:〈戲曲學視野的“劇種”與“聲腔”〉,《當代戲劇》,2007年,第5期,頁14-17。
周湘魯、王依民:〈首屆戲劇戲曲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中國戲劇》,2004年,第7期,頁30-31。
苗懷明:〈吳梅進北大與戲曲研究學科的建立〉,《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頁65-72。
袁鳳琴:〈「水神托人傳書」母題的流變〉,《藝術百家》,2004年,第2期,頁35-39。
許子漢:〈戲曲「關目」義涵之探討〉,《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125-142。
郭若沫:〈歷史․史劇․現實〉,《戲劇月報》,1943年第四期。
陳多:〈由看不懂「戲劇戲曲學」說起〉,《戲劇藝術》,2004年,第4期,頁12-19。
曾永義:〈從格範、開呵、穿關到程式〉,《戲曲研究》2005年,第68輯,頁93-106。
賀壽昌:〈戲劇戲曲學發展戰略構想〉,《戲曲藝術》,2005年,第4期,頁4-7。
廖奔:〈20世紀中國戲劇學的建構〉,《文藝研究》,1999年,第4期,頁42-44。
廖奔:〈縱觀戲劇戲曲學學科發展〉,《戲曲藝術》,2005年,第4期,頁35-37。
歐陽予倩:〈怎樣才是戲劇〉,《戲劇論叢》,第4輯,1957年11月,頁197-199。
鄭傳寅:〈西學、國學與20世紀的戲曲學〉,《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497-499。
指導教授 洪惟助(Wei-zhu Hong) 審核日期 2011-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