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許慧如(HUI-JU HS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形成與運用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nti-Japan National United Front)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中文摘要
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源自於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至共產國際成立後,統一戰線正式誕生,後來列寧(Vladimir Lenin)、斯大林(Joseph Stalin)等人在俄國共產革命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的統一戰線思想。中共身為共產國際的支部,根據共產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開始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中共從1935年提出〈八一宣言〉到1937年9月公佈〈國共合作宣言〉,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由提出到政策成熟時期,為達成此一戰線,共歷經了「抗日反蔣」、「逼蔣抗日」和「聯蔣抗日」三個階段。
面臨生存危機的壓力,中共積極進行與國民黨政府及地方軍的接觸談判,對東北軍的統戰及後來發生的「西安事變」即是「逼蔣抗日」統一戰線最成功的例子。因此,從「反蔣抗日」轉變到「聯蔣抗日」的國共合作抗日之路,對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功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過程中,更是凸顯了毛澤東與國際派王明在統一戰線問題的分歧。
抗戰爆發後,毛澤東揮舞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在國統區和淪陷區尋求發展。首先,毛澤東建立青年組織和成立學校,來吸收知識份子成為中共幹部與紅軍,以政治教育團結學員,以軍事教育培育幹部;其次,毛澤東排除眾議主張「獨立自主游擊戰」、「打小仗,大宣傳」等軍事策略方針,以保存紅軍實力,並不斷地壯大自己在敵後根據地發展,奠定日後奪權的基礎。
|
摘要(英) |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the United Front theory originated from Karl Marx and FriedrichEngels, it came into being formally after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was established. Thethoughts of Karl Marx’s United Front w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Vladimir Lenin,Joseph Stalin, etc. through the Russia Communist Revolution. As a branch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started having a positiveimpetus towards the Anti-Japan National United Front based on the spirit of the Anti-FascistUnited Front.
The Declaration of August 1 was developed by the CCP in 1935 until the Declarationof KMT-CCP Cooperation was proclaimed in September 1937. It was the period that theAnti-Japan National United Front was developed that they went through several phases:First, declared they were against Jiang and anti-Japan. Next, they convinced Jiang to unitewith them against Japan.
Feeling the pressure, the CCP proceeded to negotiate with the KMT and local army.The united front fighting with the Northeast Army and the Xian Incident were the mostsuccessful examples of Forced Jiang, Anti-Japan united front. Therefore, the KMT-CCPCooperation caused critical impact on the fight against Japan. During this period, thedifference between Mao Zedong and Wang M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que became clear.
After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broke out, Mao Zedong brandished theflag of the Anti-Japan National United Front. He sought for developments in the nationaldominion and under-occupied districts. First, Mao Zedong established youth organizationsand founded schools. He then assimilated intellectuals to be cadres of the CCP and RedArmy and united students by political education. Afterwards, Mao Zedong reserved thestrength of the Red Army, and established foundations to seize power in the future byexpanding the regions that were occupi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CP).
|
關鍵字(中) |
★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 共產國際 ★ 聯蔣抗日 ★ 逼蔣抗日 ★ 反蔣抗日 ★ 毛澤東 |
關鍵字(英) |
★ Anti-Japan National United Front ★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 Mao Zedong |
論文目次 |
目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錄………………………………………………………III
表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6
第四節 論文架構………………………………………7
第二章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形成與發展……………9
第一節 共產國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10
第二節 從〈八一宣言〉到瓦窯堡會議………………18
第三節 「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25
第四節 「聯蔣抗日」的確立…………………………32
第三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知識份子之運用……43
第一節 毛澤東等人論知識份子………………………45
第二節 中共的青年統一戰線組織……………………49
第三節 抗戰時期中共的青年幹部學校………………61
第四章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軍事策略之運用…79
第一節 毛澤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統戰構想……80
第二節 毛澤東的軍事策略……………………………88
第三節 「打小仗,大宣傳」的策略…………………97
第五章 結論……………………………………………109
徵引書目…………………………………………………118
|
參考文獻 |
一、中文書目
(一)史料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1921-1949)》,《中國共產黨文獻資料庫》(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件選集》,中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青年運動文件選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金沖及主編,《陳雲傳》,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合編,《毛澤東軍事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合編,《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 (1929-1936)》,輯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硏室選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第3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明,《王明選集》,第1卷(東京:汲古書院,1970年)。
王明,《王明選集》,第3卷(東京:汲古書院,1973年)。
王明,《王明選集》,第4卷(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毛澤東,《論新階段》(重慶:新華日報,1938年)。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
任弼時,《任弼時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2年)。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恩來,《周恩來書信選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10-11卷(台北:中央文物經銷,1984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4卷(台北:中央文物經銷,1984年)。
陳紹疇、劉崇文著,《劉少奇年譜(1898-1969)》,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陳雲,《陳雲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張聞天,《張聞天文集》,第2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豐之餘等著,《彭德懷資料集》(香港:勁草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二)報紙
〈十九路軍與共產黨閩變時之初步協定原文〉,《江聲報》(廈門),1934年9月1日,版3。
〈北平各大中學全體學生請願反對華北一切傀儡組織保障國家領土行政完整〉,《申報》,1935年12月14日,版9。
〈八路軍通電告捷〉,《申報》,1937年9月27日,版2。
〈中國抗戰第四年的初勝大勝〉,《申報》,1940年8月30日,版4。
〈進攻華北日軍八路軍光榮戰績〉,《申報》,1940年9月11日,版3。
張學良,〈對時局宣言〉,《解放日報》(西安),1936年12月13日,版1。
〈迎接解放區青年聯合會的成立〉,《解放日報》,1945年5月4日,版1。
〈狂歡中幾句話〉,《中央日報》(南京),1936年12月26日,版3。
〈全國新聞界對時局共同宣言〉,《大公報》,1936年12月16日,版3。
胡適,〈張學良的叛國〉,《大公報》,1936年12月20日,版2。
公弼,〈推究張學良之前途〉,《上海時事新報》,1936年12月15日,版2。
何炳松,〈西安事變感言〉,《上海時事新報》,1936年12月18日,版2。
吉章簡,〈從張學良叛變說到中國應走之路〉,《上海時事新報》,1936年12月19日,版2。
〈號召全國學生團體參加全聯大會〉,《新華日報》,1938年3月16日,版4。
劉光,〈中國青年的責任〉,《新華日報》,1941年7月7日,版7。
〈西北青年救國會告全體會員書〉,《新中華報》,1938年8月10日,版3。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紀念“一二九”四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中華報》,1939年12月16日,版3。
〈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組織法(草案)〉,《紅色中華》,1936年11月9日,版2。
(三)工具書
廖蓋隆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總論、人物》(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四)專著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四川歷史大事記(民主革命時期)》(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央團校青運史研究室編,《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青年運動簡史》(北京:中央團校青運史研究室,1982年)。
中國軍事博物館編,《勇者無畏:為國捐軀的八百將校陣亡檔案》,下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59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津市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津市文史資料》,第3輯(內部發行,1985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文史瓷料研究委員會編,《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16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國青年出版社編,《青年工作手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第3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8年)。
王功安、毛磊,《國共兩黨關係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年)。
王焰,《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王禹廷,《細說西安事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9年)。
王金鋙,《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歷史軌跡》(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日本防衛廳防衛硏究所戰史室編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譯,《日本大東亞戰爭史:中國之部節譯本》(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
于學仁,《中國現代學生運動史長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文原編,《西安事變史料》,第1冊(台北:國史館印行,1993年)。
文輝抗、葉健君主編,《紅色大本營─延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右軍,《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香港:春秋出版社,1971年)。
古屋奎二,《蔣總統秘錄》,第11冊(台北:中央日報社,1977年)。
田酉如,《中國抗日根據地發展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向青編,《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司馬璐,《中共歷史的見證—司馬璐回憶錄》(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
成仿吾主編,《陝北的青年學生生活》(上海:中華大學圖書,出版年不詳)。
成仿吾,《戰火中的大學—從陝北公學到人民大學的回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米暫沉,《楊虎城將軍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編,《共青團基本知識問答》(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年)。
共靑團中央靑運史硏究室等編,《抗日戰爭時期青年運動專題論文集》(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1988年)。
朱雪河主編,《中共駐馬店市驛城區歷史大事記(1921-2002)》(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朱鴻召編,《眾說紛紜話延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包遵彭,《中國青年運動史》(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李玉貞譯,《聯共、共產國際與中國》,第1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
李志民,《革命熔爐》(北京:中央黨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
易社強著、饒佳榮譯,《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台北:傳記文學,2010年)。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三聯書局,2000年)。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南方局黨史資料徵集小組編,《南方局黨史資料》,第3卷(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從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國史館,2000年)。
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組織委員會編,《周恩來百周年紀念論文集》,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周文祺、褚良如編,《特殊而複雜的課題-共産國際、蘇聯和中國共産黨關係編年史 (1919-1991)》(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胡喬木,《中國共產黨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台北:聯經書局,2001年)。
斯諾著、李方淮等譯,《紅星照耀中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彭傳編寫組,《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編,《一個真正的人─彭德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
孫思白主編,《北京大學「一二九」運動回憶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黃修榮,《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史》,下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
黃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黃藥眠,《動盪:我所經歷的半個世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童小鵬主編,《第二次國共合作》(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楊奎松《中間地帶的革命—中國革命的策略在國際背景下的演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雲若,《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紀要(1919-194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楊天石,《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奧‧鮑里索夫,《蘇中關係(1945-1980)》(北京:三聯書店,1982年)。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3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1974年)。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2年)。
團中央、團山西省委青運史研究室編,《安吳古堡的鐘聲》(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3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1975年)。
郭恒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蔡裕國,《中共黨史—延安時期》(台北:國史館印行,1990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92年)。
鄭洸,《中國共青團簡史》(北京:中國靑年,1992年)。
劉茂恩口述、程玉鳳撰,《劉茂恩回憶錄》,下冊(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劉伯承,《劉伯承回憶錄》(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劉家棟,《陳雲在延安》(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台北:國史館印行,1995年)。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
謝幼田,《中共壯大之謎—被掩蓋的中國抗日戰爭真相》(香港:明鏡出版社,2004年)。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一、二篇》(北京:上海書局,1989年)。
嚴帆,《中央革命根據地新聞出版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
Nym Wales著,陶宜、徐復譯,《續西行漫記(Inside Red China)》(北京:三聯書局,1991年)。
戴季陶,《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台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49年)。
(五)期刊
〈談判聯合抗日的三個基本條件〉(1936年3月4日),《文獻和研究》,期4(1985年),頁2-21。
〈冬季以前一、二、四方面軍的行動方針〉(1936年8月30日),《文獻和研究》,期4(1985年),頁2-21。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關於與南京談判重提國共合作停止內戰致朱德張國燾等電〉(1936年9月27日),《文獻和研究》期4(1985年),頁2-21。
〈張聞天毛澤東關於爭取迅速開始與南京主要代表談判致朱德張國燾等電〉(1936年10月8日),《文獻和研究》期4(1985年),頁2-21。
〈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關於國民黨提出的談判條件致朱德張國燾等電〉(1936年10月17日),《文獻和研究》期4(1985年),頁2-21。
馬寶華、烏偉褒譯,〈蘇聯及共產國際對西安事變的反應〉,《文獻和研究》,期6(1986年),頁46-50。
張魁堂,〈劉鼎在張學良那裡工作的時候(二)〉,《黨的文獻》,期3(1988年),頁14-19。
孟昭群,〈毛澤東與抗大的創建和發展〉,《黨的文獻》,期3(1996年),頁34-39。
奚定懷,〈回憶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講演〉,《黨的文獻》,期3(1997年),頁53-59。
郭偉、伍天傑、沈喬,〈平型關大捷小考〉,《黨的文獻》,期1(2007年),頁90-91。
王化一,〈東北義勇軍的興起和失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131-147。
周振強,〈蔣介石的鐵衛隊─教導總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43-53。
劉文輝,〈走到人民陣營的歷史道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1-58。
蔡廷鍇,〈回憶十九路軍在閩反蔣失敗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59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71-113。
李中舒,〈三青團和青年軍政工的合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96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100-111。
趙榮聲,〈衛立煌訪問延安〉,《文史資料選輯》,第100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46-47。
潘雲波口述,〈參加革命的片斷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文史資料》,第18輯(內部發行,1980年),頁1-12。
陳志文,〈大革命時期廣州學生運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文史資料》,第18輯(內部發行,1980年),頁13-50。
馬龍翔,〈“一二九”運動在天津北洋大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遼寧文史資料》,第9輯(1984年),頁26-30。
邱新野,〈闖關找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遼寧文史資料》,第9輯(1984年),頁31-42。
曹慕堯,〈栗再溫同志在平山縣的建黨活動〉,政協瀋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瀋陽文史資料─革命回憶錄專輯之一》(1982年),頁6-14。
〈關於游擊戰爭(抗戰論文選輯)〉,《群眾周刊》,卷1期9(1938年),頁161。
呂振羽,〈南京談判始末〉,《群眾論叢》,期3(1980年)。
鮑爾威(John B. Powell)著、尹雪曼譯,〈西安事變的國際情勢〉,《傳記文學》,卷19期1,頁85-86。
陳立夫,〈參加抗戰準備工作之回憶〉,《傳記文學》,卷31期1(1982年),頁45-51。
沈雲龍、杜桐蓀,〈周恩來致陳果夫立夫兩先生函年份問題的再討論〉,《傳記文學》,卷37期4(1980年),頁52-54。
李昌,〈回憶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中國青年》(北京),期22(1961年),頁6-16。
李穎,〈中國共產黨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紀橋》,期24(2009年12月),頁13-14。
李良志,〈論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作用(二)〉,《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0期3(2000年),頁110-116。
嚴志才,〈抗戰爆發後我黨軍事戰略的轉變〉,《中共黨史研究》,期2(1982年),頁45-50。
曹雁行、蔡霆光,〈皖南事變始末〉,《中共黨史研究》,期1(1982年),頁2-23。
〈季米特洛夫在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討論中國問題會議上的發言〉(1936年7月23日),《中共黨史研究》,期2(1988年),頁79-87。
〈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中共中央書記處電〉(1936年8月15日),《中共黨史研究》,期2(1988年),頁79-87。
馬貴凡譯,〈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電(1936年12月16日)〉,《中共黨史研究》,期3(1988年),頁78-89。
馬貴凡譯,〈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電(1937年1月19日)〉,《中共黨史研究》,期3(1988年),頁78-89。
馬貴凡譯,〈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電(1937年3月5日)〉,《中共黨史研究》,期3(1988年),頁78-89。
楊奎松,〈關於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聯蔣抗日”方針的關係問題〉,《中共黨史研究》,期4(1989年),頁51-59。
黃一兵,〈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與中國抗日戰爭─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為線索〉,《中共黨史研究》,期5(2005年),頁16-24。
顧關林,〈簡述地方實力派與中共的早期關係〉,《中共黨史研究》,期1(1988年),頁41-45。
珏石,〈周恩來與抗戰初期的長江局〉,《中共黨史研究》,期2(1988年),頁9-17。
金松林,〈中共中央《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產生於1936年〉,《黨史通訊》,期4(1984年),頁2-12。
楊奎松,〈西安事變期間“三位一體”的軍事協商與部署〉,《近代史研究》,期6(1996年),頁81-96。
楊奎松,〈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日軍事戰略方針的演變〉,《歷史研究》,期4(1995年),頁23-35。
楊奎松,〈關於共產國際與中共關係史研究的進展問題〉,《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期3(2002年),頁2-10。
楊奎松,〈張學良與西安事變之解決〉,《中國社會科學》,期5(1996年),頁186-200。
陳其欽,〈評《密勒氏評論報》〉,《圖書館雜誌》,期6(1991年),頁48-50。
袁旭,〈平型關戰鬥與百團大戰若干史實的考訂〉,《抗日戰爭研究》,期2(1991年),頁225-229。
王鋒,〈抗戰時期「知識青年奔赴延安」現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期114(2009年),頁51-58。
于光遠,〈憶彭真二三事〉,《百年潮》,期5(1997年),頁29-35。
〈毛澤東對抗大的指示〉,《八路軍軍政雜誌》,卷1期4(1939年),頁35-50。
張偉佳,〈抗大辦學理念對當代軍校教育的啟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成立70周年〉,《南京政治學院學報》,期3(2006年),頁74-77。
王志君,〈「陝公」:黨的第一所高級幹部學校〉,《黨政論壇》,期3(2008年),頁14。
劉毅生,〈抗戰初期赴延安的14位陸川縣青年〉,《廣西黨史》,期4(1995年),頁17-19。
黃超凡,〈共青團福建地方組織與五卅運動〉,《中共黨史研究與教學》,期1(1995年),頁35-38。
姚軍、陳乃鵬,〈“五卅”運動中的青年學生〉,《中國青年研究》,期9(2008年),頁70-73。
二、外文書目
石川忠雄,《中國共產黨史研究》(東京:慶應通信,1959年)。
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
指導教授 |
齊茂吉(Mao-chi chi)
|
審核日期 |
2011-1-18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