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20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3.129.21.240
姓名 廖志軒(Chih-Hsuan L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Study on the Civilized Aborigines Hakk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Zhu Qian She's Qian Jie Zhi Clan)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以往漢番關係的論述裡,熟番與漢人接觸以後,熟番向來被認為「漢化」於漢人社會而消失。其實不然。以竹塹地區的竹塹社來說,乾隆年間設立的「采田福地」,一直以來透過每年儀式祭典的舉行,來維繫竹塹社自身的族群認同。日治時期,竹塹社成立祭祀公業組織,從中所衍生出來的派下員,使得竹塹社後裔的認定有了依據。竹塹社與漢人的接觸,並沒有因為「漢化」而消失,而是以「客家化」的形式,生活在這個社會。
在個案的選擇上,本研究之所以以竹塹社七姓裡面的錢皆只派下做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由於錢皆只派下,自乾隆年間起,便長期擔任通事、土目與屯務要職;日治時期,還曾擔任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管理人。這是竹塹社的歷史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家族。另外,官方檔案與契約文書,均有許多關於錢皆只派下的史料,但學者對於這個家族的研究,卻並不多;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族群分布方面,竹塹社所在的竹塹地區,自雍正年間起,清廷鼓勵漢人前來開墾以後,便有許多粵籍墾民來到這裡從事開墾工作。這些粵籍墾民除了向竹塹社請墾土地,同時也教導竹塹社學習漢人的耕種技術;在雙方各方面長期的接觸下,促使竹塹社逐漸走向「客家化」。不管是文化、風俗習慣、信仰、語言…等各方面,均與客家人無異。所以,由於竹塹地區為全臺最多客家人的地區,而且仍然能夠透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竹塹社後裔;使得「熟番客家化」這樣的族群現象,也就因此在竹塹地區最為顯著。
摘要(英) Base on the theory of the past relationship of Han –Aborigine, When the contacted of the civilized aborigines and the Han Chinese. The common recognized that the culture disappeared of aborigines is because the sinicization process of Han Chinese society. Actually, it is not the true. For example, in the region of Zhu Qian have a Zhu Qian She. Here was established the Barbarian’s Fortune Land scheme in the time of Qian-Long dynasty. They have the traditional ceremony rituals every year to maintain to ethnic identity of Zhu Qian She. In the times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ancestral memorial property was established by Zhu Qian She. From the ancestral memorial property evolve the clan member and the offspring of Zhu Qian She have an accordingly confirmed method to their ancestral. The connected of Zhu Qian She and Han Chinese have not disappeared by the sincization process. Actually, they have used a hakkalization methods to live in the Taiwan society.
The reason of select the Qian Jie Zhi clan of Zhu Qian She seven surnmames family to be the selected case of the studying objective, it is because, Qian Jie Zhi clan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role, they are the interpreters, native chieftains and aborigine military colonies from Qian-Long dynasty. In the times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y are the administrator of Zhu Qian She ancestral memorial property. They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cl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hu Qian She. Moreover, the official archives and the land document have very large amount historical resources of the Qian Jie Zhi clan But the study of scholar in this clan is very seldom, actually the study of this clan have so many to do. The ethnic distribution of my study region (Zhu Qian region, Zhu Qian She), from the times of Yong Zheng dynasty, Qing government encourages the Han Chinese to perform the reclamation in this region. There have many Cantonese tenants go to the Zhu Qian region to reclamation. The Contonese tenants require the people of Zhu Qian region to provide the reclaim land to them. Meanwhile, they also taught the people of Zhu Qian region to learn the agricultural skills of Han Chinese. In the long period of contacting, catalyzing the Zhu Qian She gradually migrated to the hakkalization. Include the culture, custom, belief, language and so on…., they have not different from the hakka. Therefore, the Zhu Qian region is the most hakka people living area in Taiwan but we can use the special methods to find the offspring of Zhu Qian She.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civilized aborigines hakkalization is very obvious ethnic phenomenon in Zhu Qian region.
關鍵字(中) ★ 熟番客家化
★ 竹塹社
★ 錢皆只派下
★ 竹塹地區
★ 文化轉變
★ 認同變遷
關鍵字(英) ★ Civilized Aborigines Hakkalization
★ Zhu Qian She
★ Qian Jie Zhi Clan
★ Zhu Qian Region
★ Culture Change
★ Identity Change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竹塹社與錢皆只派下 18
第一節 竹塹社早期歷史及七姓的形成 18
第二節 錢皆只派下的各房、系譜及分 25
第三節 番屯制度與錢皆只派下 27
第二章 錢皆只派下的土地開墾與水圳設立 37
第一節 竹塹地區漢人拓墾史 37
第二節 錢皆只派下與粵人的土地開墾 42
第三節 水利設施的興建 56
第三章 錢皆只派下的信仰、祖先崇拜與采田福地 61
第一節 義民信仰與地方廟宇的捐銀 61
第二節 祖先崇拜與祭祀公業 71
第三節 采田福地 84
第四章 錢皆只派下的通婚網絡與婦女命名 91
第一節 錢皆只派下的通婚網絡 91
第二節 「妹」字的命名 97
第五章 文化轉變與認同變遷 103
第一節 政策 103
第二節 族群 118
第三節 認同 122
結論 133
參考書目 139
附錄 146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檔案、史料
大正六年業主竹塹社管理人衛阿滿、廖阿壽…等八人,《仝立合簿字》,黃卓權提
供。
大正六年〈仝立合約字〉,黃卓權提供。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新竹縣市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
灣分館,1998年。
昭和四年龍天宮〈贈與証書〉、〈領收証書〉,呂學義提供。
祭祀公業所有者竹塹社,〈協議書〉、〈同意書〉、〈承諾書〉,手稿,無頁碼,吳學
明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計畫,《淡新檔案》、《岸裡大社文書》。
《新埔日治時期戶籍資料》,新埔鎮戶政事務所提供。
新埔與天宮文書。
葉浮溪撰稿,〈田寮村矺子國王宮沿革志〉,橫山田寮村國王宮。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熟蕃戶口調查及沿革綴》,手抄本,1910年。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灣時報發行所,1926
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土地申告書》,出版時間不詳,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國
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明治三十八年戶口調查集部原表(地方之部)》,1907年。
,《大正四第二次年戶口調查集部原表(地方之部)》,1917年。
(二)古文書、族譜
陳秋坤撰文,《臺灣古書契》,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年。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年。
張炎憲編,《竹塹古文書》,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臺灣古文書集》,臺北:南天書局,1988年。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編號200A微捲古文書。
鄭華生口述、鄭炯輝整理,《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2005年。
劉澤民編,《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2004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第七冊,臺北:
遠流,2005年。
《三姓族譜》手抄本,黃卓權提供。
《彭城錢氏族譜》手抄本,錢漢昌提供。
《彭城錢氏族譜》手抄本,姜鳳珍提供。
《錢姓族譜》手抄本,錢錦榮提供。
《錢姓族譜》手抄本,錢彥楠提供。
錢春塘編,《錢姓族譜:竹塹社皆只公派下世系史蹟》,新竹:竹塹社皆只公派下祖塔管理委員會,2009年。
(三)方志、其他
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林柏燕,《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1997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59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5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陳運棟編,《三灣鄉志》,苗栗:三灣鄉公所,2005年。
黃旺成,《臺灣省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湖口鄉志編輯委員會編,《湖口鄉志》,新竹:湖口鄉公所,1996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藍鼎元,《東征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59年。
錢皆只派下兩塊清代墓碑拓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站
(http://163.29.208.16/historica/opensearch/search_stele_result.do)。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司法行政部,《臺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司法行政部,1969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臺北:南天書局,1994年。
伊能嘉矩著、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采田福地》,新竹: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
管理委員會,1987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
吳文審編,《新竹縣湖口鄉客家族姓開拓創業史料》,新竹:新竹縣湖口鄉客家文
化協會,2007年。
林淑鈴,《臺灣客家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與萬巒鄉為例》,臺北/南投:行政
院客家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
究所,2001年。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1997年。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洪麗完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
研究所,2009年。
洪麗完、陳秋坤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洪敏麟編,《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
局,2001年。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1994年。
《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四篇宗教,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 年。
陳運棟,《客家人》,臺北:東門出版社,1998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張耀錡,《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65年。
黃榮洛,《渡台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新竹縣文獻會通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新埔文化工作室編,《采田福地竹塹社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6
年。
潘英海,《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5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
文化局,2005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990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檀萃,《說蠻》,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羅烈師,《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探討》,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二)外文專書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 : 農村を中心とする宗教硏究》,臺北:古亭書屋,
1975年。
Brown, Melissa J. Is Taiwan Chinese?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
44卷第1期(1994年3月),頁197-234。
王幼華,〈合番或者合歡〉,《臺灣史料研究》第27期(2006年8月),頁57-75。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
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223-242。
李季樺,〈竹塹社的「三」姓—一位客家化平埔族人的訪問記要〉,《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0期(1989年3月),頁11-14。
〈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臺灣竹塹社「異姓宗族」的形成〉
(上)、(下)《臺灣風物》第56卷第4期(2006年12月)、第57卷第1
期(2007年3月),頁13-38、頁21-67。
李廣均,〈為何客家婦女(不再)以「妹」字命名:一些觀察與想法〉,《客家文化研
究通訊》第9期(2007年10月),頁178-191。
邱仲麟,〈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
年12月),頁207-262。
胡家瑜、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59期(2003年11月),頁177-214。
桂妹,〈客家婦女名字“妹”的研究〉,《三台雜誌》第16期(1988年2月),頁40-45。
莊金德,〈臺灣屯政之興廢〉,《臺灣文獻》第11卷第4期(1960年12月),頁33-107。
清水純,〈臺灣平埔族的漢化〉,《臺灣學術研究會誌》第2期(1987年5月),頁43-63。
陳金田,〈祖先神主及祭祀〉,《臺灣風物》第39卷第2期(1989年6月),頁99-106。
陳焜全,〈陳四源湖口南勢開庄立業史〉,《新竹文獻》第17期(2005年4月),頁
65-6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第31卷第
4期(1980年12月)、第32卷第1期(1981年3月),頁154-176、頁136-157。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下),《食貨月刊》
第11第1期(1981年4月)、第11卷第2期(1981年5月),頁19-36、
26-44。
黃煥堯,〈清季臺灣番人對地方治安的貢獻-義番及其功能的探討〉,《臺北文獻》第
75期(1986年3月),頁131-197。
詹素娟,〈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臺灣史研究》
第11卷第1期(2004年6月),頁43-78。
,〈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和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2卷第2期(2005年12月),
頁121-166。
鄭喜夫,〈清代臺灣番屯考〉(上)、(下),《臺灣文獻》第27卷第2期(1976年6月)、第27卷第3期(1976年9月),頁111-130、59-89。
〈清代道卡斯族姓名初探稿〉,《臺灣文獻》第51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59-109。
〈清代道卡斯族竹塹社姓名資料〉,《臺灣史蹟》第39期(2001年12月),
頁189-208。
衛惠林,〈從埔里巴宰七社的漢化史實看中國民族文化之匯聚整合程式〉,《中山文化學術集刊》第27期(1981年11月),頁133-185。
謝繼昌,〈平埔族之漢化—臺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7期(1979年3月),頁49-72。
〈從埔番式微來看臺灣漢人移民模式〉,《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
第8期(1982年3月),頁47-66。
鍾幼蘭,〈「族群」與平埔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3期(1995年6月),頁61-74。
(二)會議論文
林欣宜,〈清代早期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與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發表於「客家文
化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臺灣中壢,2002年,10
月30-31日。
〈身分、族群關係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清代竹塹社熟番為例〉,發表於「國
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主辦,臺灣臺北,2005年 11 月 24-25 日。
施添福,〈清代臺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庄〉,發表於「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
與社會變遷(四溪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主辦,臺
灣新竹,2008年。
〈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析〉,發表於「臺
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溪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會)」,國立交
通大學客家學院主辦,臺灣新竹,2010年。
陳秋坤,〈潘頭家祭祖:清代臺灣富有熟番地主家族的家居和社會生活,1786-1825〉
,發表於「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辦,臺灣臺北,2007 年12 月20-21 日。
詹素娟,〈熟番身分論-以日治時期的身分登錄為中心〉,發表於「文化創造與社會
實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臺灣臺北,2008年,11月
7-9日。
羅烈師,〈通往地獄的天堂之路:道卡斯竹塹社文化之殞落〉,發表於「第二屆全國
人類學相關學術領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
辦,臺灣臺北,2001年,6月2-3日。
〈清代竹塹地區族群界域的形成〉,發表於「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
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臺灣臺北,2007年,12月20-21
日。
John R. Shepherd, Demographic Studies of Plains Aborigines: An Exploratory
Overview, 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臺灣臺北,2000年10月23- 25日。
Siraya Marriage Practices in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Taiwan: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in the Household Registers, 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
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辦,臺灣臺北,2003年9月30日~10月1日。
(三)專書論文
王世慶、李季樺,〈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收入潘英海、詹素娟編,
《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王崧興著、宋秀環譯,〈中國人:其中心與周邊〉,收入徐正光編,《漢人與周邊
社會研究:王崧興教授重要著作選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收入黃寬重、劉增貴編,《家族與社會》,(北京:中國大
百科全書,2005)。
李季樺,〈清代「番兒至老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收入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
洪麗完,〈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以清代番屯組織為例〉,收入洪
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2009)。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入氏著,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收入氏著,
《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0)。
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收入潘英海、
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5)。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一個霄裏社家族的研究〉,收入潘英海、詹素娟編,《平
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籌備處,1995)。
張隆志,〈追尋失落的福爾摩莎部落—臺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收入黃富三、
古偉瀛、蔡采秀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
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黃富三,〈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收入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
一輯》(臺北:眾文,1980)。
黃應貴,〈導論:從周邊看漢人社會與文化〉,收入黃應貴、葉春榮編,《從周邊看漢
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1997)。
黃卓權,〈清代北台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系編,《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2002)。
劉瑞華、林瓊華,〈臺灣土地開發歷程與原住民的土地流失-清代竹塹社的產權變動
研究〉,收入洪麗完、陳秋坤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
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詹素娟,〈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收入洪麗完
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
研究所,2009)。
潘英海,〈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收入潘英海、
莊英章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1994)。
Shepherd, John Robert,Rethinking Sinicization:Processes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收入蔣斌、何翠萍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
(三)學位論文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林文凱,〈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郭雅瑜,〈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1年。
楊毓雯,〈「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
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鍾幼蘭,〈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
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碩士論文,1995年。
謝仲修,〈清代臺灣屯丁制度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6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1-6-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