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7203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37.164.241
姓名 連梓鈞(Tzu-chun L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
(A study of the ethnic interaction of Hakka Villa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language contact: a case of Ben-Gon Village in Sin-Wu Township)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笨港村位於桃園縣新屋鄉境內西側濱海的一個小村落,也是新屋鄉沿海地區最具有客家風情的傳統客家聚落。有很多人都認為沿海地區是閩南人生存聚集的場域,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靠海的笨港村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聚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關係的狀況,針對笨港村閩客族群語言使用的程度與狀況予以探討,並探究經過語言接觸後,閩客族群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福佬客家化的現象,且進一步探討笨港村泛客家化現象是否會影響閩客族群對客家文化的認同。另外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語言接觸、族群互動以及族群認同等相關文獻,並根據計畫資料庫中量化與質化的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的關係。
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背景」在語言能力、使用狀況以及語言接觸中,確實呈現不同層次上的落差;而笨港村閩客兩族群經過長時間接觸、互動下,受到龐大的客家人口包圍、客語為當地主要溝通語言、閩客族群大量通婚以及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在笨港當地的閩南族群呈現較為特殊的福佬客家化現象。然而笨港泛客家化的現象,也促使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對於客家認同的狀況,皆能夠表現正面積極的態度。
摘要(英) Ben-Gon Village is a small and by-the-sea village located in the Sin-Wu Town of Taoyuan, it is also a traditional village full of Hakka customs and feelings. Many people think the sea-brink area is full of Minnan people, only few people know Ben-Gon Village is actually a Hakka Tow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language-contact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ethnics, focusing on the extent their languages are utilizing, further to investigate the root cause of assimilation from Fulao to Hakka among them through long-term interaction. Moreover, this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if such assimilation may induce Fulao ethnic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Hakka people. This study utilizes literature analysis to probe into the language contact, ethnic interac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carrying ou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the existing data base, thereby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race interactions in Ben-Gon Village.
The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re are various extents of difference between ages and ethnic background, in terms of language ability, 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s. Two ethnics interact for a long history, along with other factors like intermarriage, the majority of Hakka becomes the main language ultimately, the assimilation from Fulao to Hakka did occur over the past years; as a result, the identification exhibits a positive and aggressive manner.
關鍵字(中) ★ 福佬客家化
★ 族群認同
★ 族群互動
★ 語言接觸
★ 笨港村
關鍵字(英) ★ Assimilation from Fulao to Hakka
★ Ethnic identification
★ Ethnic interaction
★ Language contact
★ Ben-Gon Villag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語言接觸之相關概念與理論 23
第二節 族群接觸與族群互動之探討 43
第三節 族群同化與族群認同之探討 54
第三章 笨港村的區位概述與移墾歷程 71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71
第二節 笨港村人口概述與漢人移墾歷程 82
第四章 笨港村民眾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之實證分析 91
第一節 量化分析 92
第二節 質化分析 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4
第一節 結論 184
第二節 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6
壹、中文部份 196
貳、英文部分 206
參、網路電子資料 209
附錄一 相關文獻檢視 211
附錄二 家戶普查問卷 230
附錄三 深度訪談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 234
附錄四 編號H01之訪談稿 235
附錄五 編號H02之訪談稿 239
附錄六 編號H03之訪談稿 243
附錄七 編號H04之訪談稿 247
附錄八 編號H05之訪談稿 250
附錄九 編號H06之訪談稿 255
附錄十 編號H07之訪談稿 258
附錄十一 編號H08之訪談稿 263
附錄十二 編號H09之訪談稿 267
附錄十三 編號F01之訪談稿 271
附錄十四 編號F02之訪談稿 276
附錄十五 編號F03之訪談稿 28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日婉琦 (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王明珂 (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6-19頁)。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明珂 (2003)。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
王甫昌 (2003)。台灣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灣:學群。
王振寰、瞿海源 (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台北:巨流。
王雯君 (2004)。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昱祺 (2008)。原住民的台語經驗--以台東地區的四大族群為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台灣語文教師碩士班碩士論文。
丘昌泰 (2005)。臺灣客家人的“福佬化”現象:族群同化理論的觀察。四川成都: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
尹章義(主編)(2008)。新屋鄉志。桃園縣:新屋鄉公所。
冉明珠 (2008)。通霄地區的客家族群在語言使用上的隱形行為初探。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兆玉 (2008)。屏東高樹鄉大路關廣福村客家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
李台元 (2003)。台灣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制度之評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春慧 (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花蓮: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嫦薇 (2006)。多元文化檢視雲林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教育社會學通訊第72期(19-38頁)。
何文馨 (2005)。創造與社區無間的校園環境-原住民學校社區化與族群認同:以台東原住民社區學校建築為例。學校行政第40期 (172-189頁)。
何大安 (2007)。語言活力通說。載於編者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1-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邱英哲 (2008)。語言流失與復振:以高中村 Hla’alua 人為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鳳靖 (2008)。巴西回流台灣移民者的語言使用與語言態度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玲 (2010)。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的可能關係:以中壢市新新國小之家長為例的經驗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呂麗蓉 (1987)。台灣地區語言態度、語言使用及族類認同之調查研究。台北: 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茗芬 (2007)。屏東地區閩客雙方言接觸現象-以保力、武洛及大埔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珍妦 (2004)。美濃地區幼兒在家客語使用現況調查暨其國客雙語能力與智力之相關探討。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27-51頁)。台北:業強。
周玉蓉 (2007)。族群互动下的語言接觸―以廣西富川為例。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 卷十八第四期(26-29頁)。
周錦宏 (2010)。客家漁村文化資源調查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林逸涵 (2006)。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關係之研究。屏東: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惟仁 (1991)。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市:前衛。
洪泉湖 (2005)。臺灣的多元文化。台北市:五南。
施添福 (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崇武 (2009)。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韋煙灶、林雅婷 (2008)。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北部場)(91-117頁)。
范麗娟 (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成虹飛、顧瑜君、吳天泰、蔡篤堅、魏惠娟、謝臥龍、駱慧文,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范佐勤 (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平 (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正光、蕭新煌 (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臺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第十期(1-10頁)。
徐正光、鄭力軒 (2002)。當代台灣客家社會生活。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 第五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徐瑞珠 (2005)。苗栗卓蘭客家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枝烈 (1996)。都市原住民兒童適應問題之探討--二個兒童的晤談。原住民教育季刊 第1期(33-57頁)。
陳麗華 (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 9(3)(423-447頁)。
陳麗華、劉美慧 (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 9(177-226頁)。
陳麗華 (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陳淑娟 (2002)。桃園大牛欄台閩語、客語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6)。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 7.2(147-434頁)。
陳新平 (2006)。笨港希望存摺。台北:群學。
陳淑嬌 (2007)。台灣語言活力研究。載於鄭錦全(主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19-29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莊英章 (2001)。新加坡華人的社群共祖與宗鄉社區之整合:海外華人祖先崇拜的思考,載於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 (主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537-572頁)。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莊英章 (2002)。試論客家學的建構:族群互動、認同與文化實作。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40-43頁)。
莊英章 (2004)。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台北: 允晨文化。
許木柱 (1989)。少數民族的社會心理適應—以加州華人為例的人類學探討。海外華人研究第1期(89-105頁)。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許文忠 (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倩雯 (2003)。文化同化對高雄市客家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影響研究。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曹逢甫 (2001)。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第四期(143-170頁)。
黃宣範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黃厚源 (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宣範 (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新一版)。台北:文鶴。
黃惠雯等(譯)。Crabtree, B. & Miller, W.(著),1999, 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黃卓權 (2008)。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台北市:南天。
桃園縣文獻會編 (1962)。桃園縣志 卷六 人物志‧立功篇。桃園:桃園縣文獻會。
桃園縣文獻會編 (1962)。桃園縣志 卷首 志略篇。桃園:桃園縣文獻會。
葉蜚聲、徐通鏘 (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
葉至誠、葉立誠 (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葉神保 (2002)。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台東: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嘉彥、游汝傑 (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台北:五南。
廖晨佐 (2008)。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鄧曉華 (2000)。古南方漢語的特徵。古漢語研究 第3期。
楊文山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委會委託研究報告。
張文軒(譯) (1999)。George Yule(著) (1996) 語言學導論。台北:書林。
張琇喬 (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台北: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張錦裕 (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桂 (2003)。族群關係。載於瞿海源、王振寰 (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張家偉 (2010)。國小學童國語發音類型及成因初探。台東: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秋雲 (2002)。台灣地區原住民母語教育政策之探討:以布農族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鶴群、連文山、房智慧 (譯) (2002)。Schaefer R. T.(著),社會學。台北:巨流。
劉秀雪 (2004)。語言演變與歷史地理因素--莆仙方言:閩東與閩南的匯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瓊嬅 (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載於南華大學(主編) (1997),族群、認同、多元文化社會學書研討會(55-70頁),嘉義: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
蔡宏杰 (2009)。楊梅客家話語音變化和語言轉移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美琪 (2007)。原住民族群認同與收看原住民族電視台行為之關連性研究─以花蓮地區Truku(太魯閣族)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佳敏 (2005)。宜蘭縣溪北地區褌、恭、姜字組的語音變化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嘉文 (2003)。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初版)。香港:培生。
賴慶安 (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秋妹 (2009)。美濃客家家庭客語的流失與保存。台東:國立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 (1989)。中國族群政治現象研究策略試析:以「傣泐」為例的探討。考古人類學刊 46 (42-66頁)。
謝國平 (1998)。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謝國平 (2007)。語言流失與RLS在台灣。載於編者鄭錦全(主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7-18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藍采風 (2000)。社會學。台北:五南。
羅暉玲 (2003)。學生對於國、客語語碼混合之教學語言的態度調查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素英 (2007)。Holo話與客家話的活力─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活力與瀕危度的評估準則談起。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55-71頁)。
貳、英文部分
Aboud, F.,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J. Phinney & M.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 32-55. Newbury Park, CA:Sage.
Banton, M. (1981)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Ethnic Change. Pp. 31-52 in C.M. Keyes ed. Ethnic Change.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pp. 291-324). Newbury Park, CA: Sage.
Brown, H. 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Clevedon: Prentice Hall.
Crawford, James (1996).Seven Hypotheses on Language Loss: Causes and Cures. In Stabilizing Indigenous. Languages.Gina Cantoni ed., US: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Press.
Ehlich, Konrad. (1994).Communication Disruptions: On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Language Contact. In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onflict. Martin Putz ed. Pp. 103-122.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Fishman, Joshua A. (1972). Advance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Volume 2. Hague: Mouton.
Fishman, Joshua A. (1972). Language in sociocultural chan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rdo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 R. C. and Lambert, W. E.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Giles, Howard. (1973). Accent Mobility: A model and some data.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5: 87-105.
Giles, H.; Bourhis, R.Y.; & Taylor, D.M. (1977).“Towards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 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In Giles H. ed., 307–348.
Gal, Susan (1979). Language Shift: Social Determinant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 Bilingual Austria.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nnertz,U. (1974) .Ethnicity and Opportunity in Urbnn America. Pp. 37-75 in A. Cohen ed.,Urban Ethnicity. London : Tavistock.
Horowitz, Donald l. (1975).Ethnic Identity, ed. 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dwood, J. H. Giles & R.Y. Bourhis. (1994). The genesis of vitality theory: Historical patterns and discoursal dimen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08:167-206.
Jenkins, R. (1986).Social Anthropological Models of inter- ethnic Relations. Pp. 170-156 in J. Rex & D. Mason eds. ,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lly, J. R. (1983).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London: Allen and Unwin.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New York: Harper & Row.
Lieberson, S., G. Dalto, and M. E. Johnson. (1975). The course of mother tongue diversity in n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 (1), 34-61.
Lipjart, A. (1975) .Political Theorie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Ethnic Conflict in the Western World. Pp.46-64 in A. Lipjart ed. , Ethnic Conflict in the Western World.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a Framboise, T., Coleman, H. L. K., & Gerton J. (1993).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Sulletin, 114 (3), 395-412.
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108 (3), 499-514.
Schermerhorn, R. A. (1970).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Sankoff, Gillian (1980). Language Use in Multilingual Societies: Some Alternate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Life of Languag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ommer, Gabriele. (1995). Towards an ethnography of language shift: goals and methods. Language choices : conditions,constraints,and consequences ed. by Martin Pütz.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Theotorson, G., Theotorson, A. G. (1969).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rk:Barnes and Noble Books.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rgroup relations, 33-4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Tutty, M. L., Rothery, M., & Grinnell R. M. eds.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London: Allyn and Bacon.
Wallman, S. (1986) ,Ethnicity and the Boundary Process in Context. Pp. 226-245 in J. Rex & D. Mason eds. ,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參、網路電子資料
楊文山(2004)。93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04月13日,取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3944&CtNode=1894&mp
新屋鄉戶政事務所網站。2010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hsinwuhr.gov.tw/cht/population/populationx_np528.html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網站。台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ntcu.edu.tw/taiwanese/LR2008/schedule.html
韋煙灶 (2009)。桃園地區粵東移民分布的地理意涵解析─以觀音、新屋、楊梅三地調查為例。行政院客委會網站,2010年12月10日,取自http://tung2007.hakka.gov.tw/ct.asp?xItem=46563&ctNode
施正鋒 (2002)。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2009年12月27日,取自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31112/20031112.htm
羅烈師 (2004)。台灣地區二十年來客家博碩士論文簡述。2010年6月21日,取自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696&ctNode=515&mp=298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11-7-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