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203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3.144.117.52
姓名 陳治瑋(Chih-we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之策略分析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Hakka-Ecotourism in Longtan)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2002國際的生態旅遊年開始,強調利用生態恢復以及活動遊憩來減低環境承載量的休閒觀光產業在此開始產生,在少數人數控管的經營方式並透過當地居民對自然地景與當地文化結合導覽機制,讓旅客可以對當地產生一種歸屬感以及深度的在地體驗。本文研究範圍以龍潭鄉全區為研究範圍,龍潭鄉地區內以客家族群為主,客家文化氣息濃厚。同時盤點龍潭鄉境內生態旅遊資源,找尋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與方式並以策略分析結合生態旅遊,並歸納出永續客家生態旅遊的發展互動模式。最後依環境、文化、政治、經濟以及社會五個面向探討生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發展策略,藉由研究結論與建議,做為日後生態旅遊發展策略之參考。
摘要(英) The year of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tarted in 2002 and as a result, the tourism industry which emphasizes on us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reation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loading has developed. By allowing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ourists and integrating natural landscapes and cultures to guided tours with the help of local residents, tourists can develop their senses of belonging to the place and deeply experience it. This study covers the entire Longtan Township where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are Hakka and Hakka culture is deeply rooted in this area.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resources for ecotourism within Longtan and identifies places where ecotours could take place and methods that could be used for ecotours. Strategic analysis is used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Hakka ecotours between ecotours and Hakka culture. In the end,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Hakka ecotours based on five factors, namely, environment, cultur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sustainable ecotour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future.
關鍵字(中) ★ 策略分析
★ 龍潭鄉
★ 龍潭
★ 客家
★ 生態旅遊
關鍵字(英) ★ Longtan
★ Stategic Analysis
★ Ecotourism
★ Hakka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生態旅遊…………………………………… 19
第二節 碩博士相關論文檢視……………………… 38
第三節 國內相關社區生態旅遊案例分析………… 45
第三章 龍潭鄉概況………………………………… 53
第一節 龍潭鄉區位概述…………………………… 53
第二節 龍潭鄉旅遊資源盤點……………………… 58
第四章 龍潭鄉SWOT分析………………………… 77
第一節 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遊客資料分析……… 77
第二節 龍潭鄉生態旅遊SWOT現況分析………… 91
第三節 龍潭鄉生態旅遊之策略組合………………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4
第二節 永續客家生態旅遊之策略建議…………… 120
參考文獻 ……………………………………………… 134
表目錄
表 1-1SWOT分析圖……………………………… 12
表 1-2受訪者資料表………………………………… 15
表 2-1傳統旅遊與生態旅遊差異比較表…………… 20
表 2-2生態旅遊的定義……………………………… 22
表 2-3生態旅遊評估指標…………………………… 35
表 2-4國內生態旅遊研究文獻……………………… 38
表 2-5桃米社區與同禮部落比較表………………… 52
表 3-1中正路三坑附近活魚餐廳…………………… 69
表 3-2文化路與石管局附近活魚餐廳……………… 70
表 3-3龍潭鄉花生糖業者一覽表…………………… 72
表 4-1遊客年齡層分布表…………………………… 78
表 4-2遊客職業分類表……………………………… 78
表 4-3遊客教育程度表……………………………… 79
表 4-4遊客月收入表………………………………… 79
表 4-5遊客婚姻狀況表……………………………… 80
表 4-6遊客居住地類別表…………………………… 81
表 4-7遊客生態旅遊參與次數表…………………… 81
表 4-8遊客停留時間表……………………………… 82
表 4-9遊客旅遊資訊取得表………………………… 83
表 4-10遊客交通工具表…………………………… 83
表 4-11遊客關係類別表…………………………… 84
表 4-12遊客參與當地社區舉辦之活動表………… 84
表 4-13遊客生態觀念表…………………………… 85
表 4-14遊客參與客家生態旅遊動機表…………… 86
表 4-15遊客參與客家旅遊類別表………………… 87
表 4-16龍潭鄉客家意象調查表…………………… 88
表 4-17消費者個人資料與前往動機交叉表……… 90
表 4-18龍潭鄉生態旅遊SWOT表…………………… 108
表 4-19龍潭鄉生態旅遊策略分析表……………… 113
圖目錄
圖 1-1研究架構圖…………………………………… 9
圖 1-2龍潭鄉區內自行車步道的路線圖…………… 16
圖 1-3研究流程圖…………………………………… 18
圖 2-1永續性生態旅遊之模式……………………… 30
圖 2-2桃米社區紙教堂外景圖……………………… 48
圖 2-3砂卡礑溪名石圖……………………………… 51
圖 3-1龍潭大池……………………………………… 60
圖 3-2永福宮………………………………………… 62
圖 3-3聖蹟亭………………………………………… 63
圖 3-4聖蹟亭內部設計圖…………………………… 63
圖 3-5二坪老茶亭…………………………………… 64
圖 3-6江夏科文祖堂………………………………… 65
圖 3-7武德殿………………………………………… 66
圖 3-8三坑子老街…………………………………… 67
圖 3-9大平隘寮……………………………………… 68
圖 3-10挑擔石板古道………………………………… 69
圖 5-1永續客家生態旅遊示意圖…………………… 12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 王鑫(2002)。《發展永續旅遊的途徑之一:生態旅遊》。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4期,頁28-44。
2.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出版。
3. 丘昌泰(2007)。《鄰避情結與社區治理:臺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台北:韋伯。
4.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未出版。
5. 江裕春(2010),《龍潭椪風茶文化研究─在地知識的傳承》。國立高雄餐飲學院碩士論文。
6. 交通部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7. 交通部觀光局(2005)。2004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8. 交通部觀光局(2006)。2005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9. 朱若柔譯,W. Lawrence Neuman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10.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印(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何海兵(2005)。《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珠海潮2005 年第1 期。
11. 呂永龍(1998)。生態旅遊的發展與規劃,自然資源學報,13(1),81-85。
吳旬枝(2006)。原住民族參與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發展過程中雙邊互動關係– 同禮部落VS太魯閣國家公園。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宋瑞、薛怡珍。2004年。《永續發展的旅遊-生態旅遊的理論與實踐》。
13. 李永展,2005,〈社區永續發展指標:以台北市士林區名山里為例〉。《研考雙月刊》,29卷5期,頁79-97。
14. 李麗雪、顏家芝、洪得娟、葉美智譯(2001)。M. Honey 著:生態觀光、永續發展(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台北:地景。
15. 林永發(2005)。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之永續經營管理。第八屆海峽兩岸國家公園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公園學會。
16. 林澔貞、翁儷芯(2002)。試論森林生態旅遊之拓展。台灣林業,第28卷,第1 期,頁63。
17. 周錦宏(2006)。休閒社會學(二版)。台北:華立。
18.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台北:智勝文化。
19. 周蓉渝 (2010)。桃米生態社區遊憩資源效益評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客委會(2010)。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客委會。
21. 俞可平主編,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 桃園縣文化局,2005,《桃園縣文化資產手冊》。
23. 郭岱宜(2001)。生態旅遊。台北:揚智。
24.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編印(2005b),《桃園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桃園市:桃縣文化局。
25. 陳林(2004)。《非營利組織法人治理》。台北:洪葉文化。
26.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
27. 陳定銘(2006)。審議式民主在地方社區之實踐:以北投社區大學推動公民會議為例。載於第五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宜蘭。
28. 陳桓墩、陳墀吉(2005)。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台北:威仕曼。
29.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30. 黃錦堂(2008)。〈政府職能與角色分析架構建立之研究〉,發表於公共治理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舉辦,台北。
31. 張蘇芝(2005)。建立社區論壇以探討太魯閣國家公園大同大禮地區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曾槶源(2005)。非營利組織協助推動社區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動南投桃米生態村社區總體營造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楊東霖(2005)。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34. 葉碧雯(2005)。《桃園縣龍潭鄉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SWOT 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35. 劉吉川(1997)。生態觀光與社區發展。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第5卷,第3期,頁2-8。
36. 龍潭鄉公所(2006)。龍潭鄉誌。桃園:龍潭鄉公所。
37. 龍潭鄉公所編印(1980),《台灣區客家民俗文化專輯─從龍潭出發》。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38. 龍潭鄉公所編印(1993),《第二屆台灣區客家民俗文化大展特刊─新个龍潭人》。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39. 龍潭鄉公所編印(1996)《台灣區第三屆客家民俗文化大展》。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40. 龍潭鄉公所編印(2002)《台灣區第三屆客家民俗文化大展》。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貳、英文部分
1. Alavalapati, J. R. R., & Adamowicz, W. L. (2000). Tourism impact modeling for resource extraction reg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7(1), 188-202.Baloglu, S., & McCleary, K. W. (1999).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 808–889.Ceballos, L. H.(1999).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into the millenniu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 Australia: The World’s Natural Theme Park,
4. Constable, N.(1996).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akka ?.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3-35). Washingt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5. Cartwright, L. (2000), Selecting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oes Consensus Exist in their Choice andPurpose?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15(1/2): 65-78.
6. Dyer, P., Aberdeen, L., & Schuler, S. (2003). Tourism impacts on an Australianindigenous community: A djabugay case study. Tourism Management, 24(1),83-95.
7. Daniel Kaufman, Aart Kray and Massimo Mastruzzi, Governance Matters VI: Aggregate and Individual Governance Indicators for 1996-2007 (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2008).
8. Epstein, Paul et al. 2006. Results that Matter: Improving Communities by Engaging Citizens, Measuring Performance, and Getting Things Done. U.S: Jossey-Bass
9. Gahin, R., V. Veleva, and M. Hart (2003), Do Indicators Help Creat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Local Environment, 8 (6):661-666.
10. Guevara, J. R. Q., (1996), " Learning Through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or Community Ecotourism Planning" , Convergence, No.29,pp.24-40。
11. Haralambopoulos, N., & Pizam, A. (1996). Perceived impacts of tourism: The case of Samo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3), 503-526.
12. Hult, K. M. and C. Walcott. (1990). Govern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Politics,Structure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Publishing Company.
13. Peterson, M. & Mets, L. (1987). Key Resources on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4. Jessop, Bo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No.155, pp. 29-45.
15. Kuvan, Y., & Akan, P. (2005).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general and forest-relatedimpacts of tourism: The case of Belek, Antalya. Tourism Management, 26(5),691-706.
16. Proceedings of the 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National Conference. 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and the Bureau of Tourism Research, Canberra, 1-9.
17. Miller, M. L.(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Vol. 20, 181-199.
18. Mathieson, A and G. Wall, 1982.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New York: Longman.
19. Marsh, H. W., & Hau, K. T. (1999).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trategies for small sample sizes. In R. H. Hoyle (Ed.), Statistical strategies for small sample size. Thousand Oaks, CA: Sage, 251-306.
20. 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 , 44, 652-667.
21. Ross, E. L. & Iso-Ahola, S. E. (1991). Sightseeing tourists’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8(2), 226-237.
22. Weihrich, H.(1982).“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15,No.2 ,pp.54-66.
23. World Bank., (1989). Involv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ank-Supported Activities, Operational Directive 14.70,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參、網站檢索
1. 桃園石門活魚觀光節:http://jumpingfish.tycg.gov.tw
2. 桃園縣戶政事務所:http://www.lungtanhr.gov.tw/
3. 桃園縣社區營造總體營造網:http://www.tyccc.gov.tw/tycomm/p1.htm
4. 桃園縣政府網站:http://www.tycg.gov.tw
5. 桃園縣龍潭鄉導覽協會:http://98.to/LTGA/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11-7-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