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7306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18.221.116.226
姓名 古正宇(Jean-yu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
(The Hakka Image in Hou Hsiao-Hsie's Films)
相關論文
★ 客家符號建構之研究-以桐花為例★ 客家地區醫療院所企業社會責任--以天晟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為例
★ 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客家社團與溝通媒介之研究—以台灣客家教師協會為例
★ 台灣客家戲教學成效之研究 --以中壢市興國國小音樂教學為例★ 客家休閒農業區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照門休閒農業區為例
★ 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客家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以桃園縣二所社區大學為例★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 以跨文化的觀點看商業電視台製播族群語言教學節目—以TVBS「來怡客」為例★ 客籍企業家興業精神之研究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日本OVOP運動與台灣客家地方特色產業的比較分析:協力角色觀點★ 客家節慶活動旅遊效益之研究-以新埔義民節為例
★ 客家桐花祭與日本櫻花祭之比較研究─以文化治理的觀點★ 日本六級產業理論應用於台灣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以苗栗公館紅棗產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在諸多關於侯孝賢電影的研究中,較少論及他電影裡面的客家特性。有鑑於此,本研究以侯孝賢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以及《好男好女》四部電影為文本,探究客家或客家族群在當代電影中所呈現的意象。
本研究將透過情節與劇情鋪陳、人物角色刻畫、演員對白、服裝道具和場景的分析方式,找出侯孝賢電影世界裡的客家元素。另外再以族群互動的角度,分為客家/客家、客家/非客家、非客家/客家三個層次,以及客家歷史淵源、客家文化特質、客家族群性格和精神心理三個類項,更深入地探查潛藏客家族群與其他族群互動關係所產生的客家意象。
研究發現,侯孝賢電影世界裡的客家元素,因其寫實且自然的電影風格,再現當代的客家影像,實際上多為現實社會狀態的反映,雖未刻意凸顯但也成為真實可探的族群意象;另外,電影裡角色之間的互動,雖然不以客家族群為主體,但透過角色互動的整理分析,也可從族群互動分類的三個層次裡,分別歸納出不同的客家意象。
摘要(英) Abstract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works of filmmaker Hou Hsiao-Hsien has touched little on Hakka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f his movies.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imagery and meanings of Hou Hsiao-hsien’s four movies: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 A Summer at Grandpa’s,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Good Men, Good Women.
This thesis also investigates Hou Hsiao-Hsien’s Hakka elements by analyzing the four works’ plot development, characters, dialogue, costume and scenery. Another research focus will be interactions between Hakka and non-Hakka ethnicities, examining Hakka history, cultural, ethnic characteristic and psychology. It is more deeply investigating the hiding imagery which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akka and others.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Hakka imagery is revealed through movies’real and natural depictions, conjuring up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Hakka in society. Although not intentional, these works can bring up discussions of ethnicity.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s unfolding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kka is not the lead role of the movies. However, this research breaks dow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of Hakka culture through the lens of character interactions and generalization in the movies.
關鍵字(中) ★ 客家意象
★ 客家族群
關鍵字(英) ★ Hakka Ethnic Group
★ Hakka Image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客家族群與台灣社會 12
第二節 客家族群與台灣電影 24
第三節 侯孝賢電影風格 38
第四節 客家意象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1
第四章 侯孝賢電影世界的客家元素 77
第一節《在那河畔青草青》 77
第二節《冬冬的假期》 86
第三節《童年往事》 97
第四節《好男好女》 109
第五節 小結 119
第五章 侯孝賢電影的客家意象分析 125
第一節 客家族群自我認定的客家意象 125
第二節 客家族群自我投射在其他族群的意象 141
第三節 他者眼中的客家族群意象 146
第四節 侯孝賢電影的客家意象與社會意義 156
第六章 結論 163
第一節、研究發現 163
第二節、研究結論 165
參考文獻 169
壹、中文部分 169
貳、英文部分 174
附錄一 桃園縣文化局「客家影展」影片播映表 177
附錄二 侯孝賢電影作品表 179
附錄三 台三線竹苗地區針對「客家文化特質」問卷調查依據「客家」與「非客家族群」的結果 181
附錄四 客家族群性格主要意象代表 183
附錄五 四部電影簡介與劇情大綱 18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與學位論文
王一凡(2006):客家社區環境意象對遊客偏好之影響。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甫昌(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W.Lawrence Neuman(著):當
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初版)。台北:學富文化。
王明珂(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初版)。台北:允晨文化。
中國電影圖史編輯委員會(2006):中國電影圖史。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林 鬱(譯)(1991),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著):尼采語錄(初版)。台北:智慧
大學。
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桃園:中央大
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天文(1995):好男好女:侯孝賢拍片筆記,分場、分鏡劇本(初版)。台北:麥田。
李曉方(2006):客家文化特質研究的幾點思考。載於羅勇(主編)客家文化特質與客
家精神研究(一版)。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吳詩怡(2007): 博物館與客家記憶。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念真、朱天文(1992):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新版)。台北:
遠流。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初版)。台北:業強。
吳 瓊(2005):中國電影的類型研究。(初版)。北京:中國電影。
李世暉 (2011):台灣客家公共事務的理論與實踐:治理的觀點。(初版)台北:智勝文
化。
李天鐸 (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初版)。台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李道新(2005):中國電影文化史(一版)。北京:北京大學。
雨 青(1998):客家人尋根(五版)。台北:武陵出版社。
松本一男(1996):客家人的力量。台北:國際村出版社。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 (2000):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初版一刷)。台北:麥田。
林文淇(譯)(1997),Graeme Turner(著):電影的社會實踐(初版)。台北:遠流。
林彥亨(2003): 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丞(2007): 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志明、吳佩慈 等(譯)(2000),Olivier Assayas,Alain Bergala,Emmanual Burdeau等(著):
侯孝賢Hou Hsiao-hsien(初版一刷)。台北:財團法人電影資料館。
卓伯堂(主編)(2009):侯孝賢電影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房學嘉、宋德劍、周建新、肖文評(2002):客家文化導論。廣州:花城出版社。
周建新(2006):在路上:客家人的族群意象和文化建構—一個過程論的點。載於羅勇
林曉平、鐘俊昆等(主編),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研究(一版)。哈爾濱
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姚曉濛(1993):電影美學(初版)。台北:五南。
侯孝賢、吳念真、朱天文 (1993):侯孝賢電影分鏡劇本—戲夢人生。台北:麥田。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市: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姜如珮(2003): 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聖筑(2006):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桃園︰中央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
高宗熹(1997): 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初版)。台北︰武陵出版社。
崔 煽(2005):客家婚儀六禮的比較研究。載於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
術研討論會文集(一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慰川 (2004):當代港台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8):當代台灣電影:1949-2007。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孫榮光 (2010):客家電影的土地意象、語言使用與身分認同—一個後殖民的觀點。載於
客家.媒體. 再現。 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2010):《茶山情歌》與早期台灣客語傳播。載於客家.媒體. 再現。 台北:
韋伯文化國際。
陳妍容(2006): 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雄屏 (1990):台灣新電影(二版一刷)。台北:時報文化。
黃子堯 (2006):台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利與族群菁英(初版)。台北:客家台灣文史
工作室。
黃舜忠(2004): 電影類型、後設文本與電視經濟以:《2100全民亂講》為例。嘉義︰
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儀冠(2007):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載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
家族群與在地社會¬-台灣與全球的經驗(頁185–214)。台北:智勝。
張維耿(2005):梅縣喪葬舊禮俗及其儒道佛的關聯。載於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2–35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張淑娃(譯)(1988),Marc Ferro(著):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初版)。台北:玉山社。
曾逸昌(2002):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台北:曾逸昌。
程予誠(1993):現代電影學。(初版)。台北:五南。
楊煥鴻(2006):他者不顯,台灣電影中原住民影像。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
論文。
楊長鎮(2006): 認同的辨證:從客家運動的兩種路線談起。載於施正鋒(主
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初版)。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楊蕙嘉(2008): 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200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
華書局。
楊淇竹(2010):跨領域改編—《寒夜三部曲》及其電視劇研究。(一版)。台北:威
秀。
溫麗榮(2010): 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
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勁峰、魏麗霞(2005):人際關係與社會秩序的重建—關於客家人崇宗敬祖型為社會
學分析。載於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版)。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俐俐(2009):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北京市:北京大學。
劉還月(1992):客家文化的留與棄。載於新个客家人(一版)。台北:台灣客家公共事
務協會。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
鄧伯宸(譯)(2005),Harold R‧Isaacs(著):族群Idols of the Tribe(初版)。台北
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淑芬(2005):語言接觸下的語言演變—以台灣佳冬的客家話為例。載於陳世松(主
編)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會文集(一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社。
黎毓輝(2008): 國小願景建構與實踐的探索—以一所客家小學為例。屏東︰屏東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政珍(1993):電影閱讀美學(一版)。台北:書林。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 (1949-1994)(初版)。台北:遠流。
(2005):從數字看台灣五十年。載於,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 (上冊)
(頁50–57)(初版)。台北:文建會。
鍾國芳、田有煌(2006):心理認同:客家宗族生成的認同心理。載於羅勇(主編)客
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研究(一版)。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蕭新煌、黃世明 (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初版)。南投市:省文獻會。
蕭新煌 (2005):蕭新煌的台灣觀察筆記:剖析台灣轉型的五大挑戰(初版)。台北市:
新自然主義。
蕭新煌、黃世明 (2008):台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
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頁157–189)。新竹市:台灣客家
研究學會。
羅頗誠(譯)(1997),陳儒修(著):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初版一刷)。台北:
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君培(2010):社會工作者的貧窮意象。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二、 期刊、雜誌文章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吳正桓(1987):侯孝賢電影的兩個世界。電影欣賞,5(2),32-35。
施正鋒(1997):台灣族群政治。 台灣評論 ,31,2-30。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郭詩詠(譯)(2005),鄧志傑(James Udden)(著):侯孝賢與中國風格問題。電影欣賞,124,59-63。
郭良文(1998): 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之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7。
莊英章(2002):試論客家學的建構:族群互動、認同與文化實作。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40- 43。
許秀惠(1997):台灣有志氣的人太少—侯孝賢暢談電影與非電影。財訊,186,108-115。張維安(2005): 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43(2),1-10。
張維安、王雯君(2005): 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人文與社會
科學雜誌,43(2),43-76。
黃儀冠(2007):母性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臺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客家研究,2(1)。
(2005):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再現(1970s–1980s)—以身分認同和國族想像為主。台灣文學學報,6,159-192。
陳德旺(譯)(1988),蓮實重彥(訪問):侯孝賢訪問錄—電影創作全賴直覺。電影欣
賞,6(6),59- 63。
劉純杏(2001): 客家文化負面印象之辯解。行天宮人文發展中心通訊,1,16-30。
盧非易(1996):試建台灣電影觀賞率之常態線。傳播研究簡訊,5,7-9。
貳、英文部分
Barth, Fredrik(1969). Introduction. In F.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s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Boulding, Kenneth E. (1956). The Image:Knowledge and Life in Societ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ooley, C. H. (1964).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 Y.: Schocke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2)
Genette, Gérard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An Essay in Method. Trans. Jane E. Lewin .
Ithaca: Cornell UP .
Rapoport, A. (1977). Human Aspeets of Urban Form. Pergamon, N.Y.
Reber, A.S. (1985).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London: Penguin Books.
參、其他
一、影片
1. 侯孝賢,《在那河畔青草青》(台北:東大有限公司,1982)。
2. 侯孝賢,《冬冬的假期》(台北:萬寶路有限公司出品,1984)。
3. 侯孝賢,《童年往事》(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85)。
4. 侯孝賢,《好男好女》(台北:侯孝賢電影社,1995)。
5. Olivier Assayas奧利弗.阿薩亞斯 (1997):HHH PORTRAIT OF HOU HSIAO
-HSIEN(侯孝賢畫像)。
指導教授 李世暉 審核日期 2011-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