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李怡慧(Yi-hue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工業用內視鏡創新應用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Industrial Endoscope)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
摘要(中) |
進步的科技與快速的研發,加速產品生命週期的腳步,更激烈了市場爭戰情勢,企業須不斷進行創新以取代進入衰退期的產品與事業、降低所面對之風險。
內視鏡(Endoscope)是用來直接觀察內部腔體的裝置,可以觀察肉眼無法及之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內視鏡發展至今有200年歷史,早期內視鏡的發展以醫療用途為主,用於觀察和診斷人體內部器官和組織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演進,近年內視鏡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廣泛用於醫療、汽車業、建築業、機械產業、國防業...等,許多企業願意花錢購買相關器材與設備,這些新的應用,讓我們瞭解到內視鏡價值不在科技本身,而是在科技的應用。
由於現代內視鏡技術地不斷進步及日漸普遍,未來品質穩定、價格便宜的內視鏡將協助我們完成更多工作。
本論文藉由內視鏡之特性:可記錄影像、儲存資訊、移動性佳,提出新應用之創新方向,讓此產品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用途;並討論新產品之策略,以期創新應用方案可以有效率的擴散至使用者,增進人民福祉,也為企業打造一個新市場。
|
摘要(英) |
The rapi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nd to make the market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Enterprises need to conduct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replace the product and business that go into recession, to reduce the risk faced.
Endoscope is used to directly observe the internal cavity of the device, the state of the container interior space can be observed by endoscope but can’t be observed by naked eye. The developed history of endoscope is almost 200 -year,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endoscope is mainly for medical purposes, for observation and diagnosis of human organs and tissues inside the case.
As time goes on, in recent years, endoscopic applications have sprung up, widely used in medical, automotiv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defense industry ... and so many companies are willing to pay for related equipment and devices. These new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ndustry, let us know the value of endoscope is not technology itself, but the application.
As the endoscopic technology made continuing progress and become more commonplace, in the future, endoscope with stable quality and cheaper price will help people to do more wor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doscope: to record images, to save information, and excellent mobility, we propose new idea about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endoscope, and discuss the new product strategy , so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can be efficiently spread to the users. The product can be used in a wider range, to enhance people’’s well-being and create a new market for enterprises.
|
關鍵字(中) |
★ 內視鏡 ★ 新產品策略 ★ 創新 |
關鍵字(英) |
★ Endoscope ★ New Product Strategy ★ Innovation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一、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3
1-4 研究流程 4
1-5 研究限制 5
二、 文獻探討 6
2-1 創新定義 6
2-2 創新擴散 18
2-3 新產品策略 23
2-4 內視鏡產業發展與現況 30
三、 應用方向的建議 36
3-1 行車記錄器 36
3-2 安全頭盔之行動記錄器 43
3-3 觀光旅遊用途 48
3-4 水底攝影 53
四、 結論與未來展望 56
4-1 結論 56
4-2 未來展望 57
參考文獻 58
附錄 62
內視鏡種類與構造 62
|
參考文獻 |
中文文獻
[1] 天下編輯部 (民99年10月)。台灣標竿企業聲望調查。天下雜誌,457,
171-188。
[2] 吳思華 (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3] 司徒達賢 (1985)。企業概論。台北市:教育部空中大學委員會。
[4] 林耿賢(民97)。藍海策略決策支援模型:產品創新整合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
學研究所,台北。
[5] 湯明哲 (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
[6] 金偉燦、莫伯尼 (2006)。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台北市:天下
文化。
[7] 林建煌 (2009)。行銷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
[8] 王美雅 (2005)。概念型創新的動態擴散過程--複雜理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科
技管理研究所,台北。
[9] 傑佛瑞.墨爾 (2007)。企業達爾文:如何能永遠創新?思科等百家企業印證的
14種成功創新類型。台北市:臉譜出版。
[10] 陳永霖 (2006)。膠囊內視鏡之成像鏡頭設計。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研究所,
台北。
英文文獻
[1] Barnett. H. G. (1953). Innovati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
[2] Everett M. Rogers (1995).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3] Jakki J.Mohr (2004). Marketing of High-Technology Products and Innovations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4] Robertson, T. S. (1976).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6 (January). pp15-16.
網站
[1] 吃尤加利葉的貓(民98年6月13日)。破壞性創新。[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kenyeh.blogspot.com/2009/06/disruptive-innovation.html。
[2] 劉揚銘。產品「更好」與「夠好」的抉擇 。[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1888。
[3] 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局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 。取自http://www.nhtsa.gov/。
[4] 陳界良 (民99年2月27日)。前有車禍各說各話 行車記錄器還原現場。自由
時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feb/27/today-north1.htm。
[5] 劉榮 (民100年1月5日)。中指蕭 炒熱行車記錄器。自由時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5/today-so15-3.htm。
[6] 莊惠雯(民100年4月27日)。釐清交通事故責任 行車紀錄器舉足輕重。新
電子雜誌,取自
http://www.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1104260009。
[7] 恩少爺 (民99年12月13日)。關於 行車記錄器 - 不可不知的六件事!。[部
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gtt-1/article?mid=1442&prev=1453&l=f&fid=18&sc=1。
[8] 交通部統計處。98年道路交通事故概況。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0&mp=1。
[9] OLYMPUS。System guide。取自
http://www.olympus-ims.com/data/File/System_Guide/system_guide.en.pdf。
[10] YAHOO奇摩購物中心。DV攝影機。取自
http://buy.yahoo.com.tw/?catitemid=66459。
[11] 數位影像專賣店。取自
http://www.cdvideo.com.tw/SONY_HDV/sony_hdv.html。
[12] 環球攝錄影器材有限公司。取自
http://www.upve.com.tw/showroom/view.php?C=5328737。
[13] 海樂SEA&SEA 水中攝影照相器材及潛水裝備專門店。取自
http://www.252.tw/index.php?cPath=172_145。
[14] 維基百科。進入市場策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6%96%B0%E4%BA%A7%E5%93%81%E8%BF%9B%E5%85%A5%E5%B8%82%E5%9C%BA%E7%AD%96%E7%95%A5。
[15] 百度百科。工業內視鏡。取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4276778.htm。
[16] 維信百科。內窺鏡。取自
http://www.vertpedia.com/showwiki.asp?keywords=%C4%DA%BF%FA%BE%B5。
[17] 大紀元(民98年11月13日)。張忠謀:創新是台積電的核心價值。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13/n2721367.htm。
|
指導教授 |
張東生(Dong-Shang Chang)
|
審核日期 |
2011-11-1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