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3.138.105.4
姓名 蔡宜汎(Tsai 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The Study of The Mencian Philosophy in Wang Chuan-shan’s “Complete Explanations of the Study of the Four Books”)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船山思想體系統特異,論及《孟子》中的「性」、「心」、「知言養氣」的工夫論、「王霸之別」、「君權論」等,在概念設定和思想系統上,皆與孟子不同,但又是本於儒家的基本義理而有發揮。為免船山思想受宋明理學概念所擎制,亦避免脫離《大全說‧孟子》的論述對象,本文以船山對《孟子》中各重要議題的回應作為論述主軸。從《大全說‧孟子》對《孟子》的重新詮釋,彰顯出船山重視實踐的思想發展。從船山對《孟子》各論題的側重,除了可描繪出其獨特的義理系統,亦體現出明末清初變革之際的學術轉向。
正文由第二章展開,第二章論「人禽之別」,此章確立船山人性論中的「性」、「情」、「才」定位。首論船山強調「仁義」是人天生本有而能外顯的能力,再論船山以「誠」論孟子之「性善」,是從《孟子》中的「性」之有無善惡論,轉移到「性」如何能顯善的「繼善」論。進而船山重釋「生之謂性」,他認為「情」、「才」亦有「成性」之價值,故從人可以踐「天德」而論人的氣稟、形軀皆貴於禽獸。因此,船山的詮釋是將孟子的貴性說,轉移為氣性貴於合一的道德實踐論。
第三章論「心」,船山對孟子之「求其放心」提出不同的詮解,以「人心」、「道心」之「同體異用」架構「心」的基本概念,並且重釋〈告子上‧15〉中的「思」,是純善且承繼天德而活動的概念,兼具感知以及彰顯道德的能力,因此能統合「人心」、「道心」,是使「心之能徹乎形而上者」。此凸顯理想的道德實踐,是「人心」盡顯「道心」;「小體」盡為「大體」所用,使人之全體生命能渾顯天理。此是在「心」的道德實際中,消弭了《孟子》中「大體」、「小體」呈現二元對立概念的拉鋸。
第四章論工夫,船山重新詮述「知言養氣」章。旨在「養氣」必以「集義」為本,故工夫上是以「心」作為修養之根本,帶動「氣」向外的實踐道德。船山認為「知言」、「養氣」是工夫亦是境界,因其肯定「言」可表現「理」,而「氣」可表現「義」。「知言」是在「知」這方面的「知之大明」;「養氣」是在「行」這方面的「行之造極」,兩方面都是本於「仁義」的修行實踐,最後「知」、「行」相輔相成而能「知行合一」即是「成聖」工夫。
第五章論王霸之辨,船山認為道德開展功業的能力,並因此賦予功業價值。故其「王霸之辨」要求國君不只要本於「仁」,更要真正地掌握並落實「仁術」,如此本於道德而建功立業才得以稱之為「王」。由王者必須以功業保民,論成「內聖」必開「外王」,此是從王霸本質的異同論,轉移到以道德能否成就功業為問題意識。在「理」、「勢」合一的史觀運用上,「史」就是「理」的具體表現,故其討論政治制度並不崇古,亦能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下來肯定霸者的建樹。船山以高標準嚴王、霸之辨,要求國君落實仁政以保民,也反映在他趨向以穩定秩序與大一統的格局作為理想政治的典範,故他是以尊君的方向詮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然而,船山本於其「理勢說」,透過著書立論,對歷史中的「變」深切反省,體察出歷史以人文為本的道德意涵,而人唯有在道德實踐的活動中,才能從變動的「勢」中體踐其「理」。船山於時代變局中意識到了儒家在「外王」上的限制,才能逼現出儒家內部思想格局朝向實踐的開拓;而船山盡己所能地以道德理論之建立,將觸角延伸向政治制度的課題,才開顯出儒家思想在人文化成上的圓滿境界。
摘要(英) The thinking system of Wang Chuanshan is exceptional, his interpret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of Mencius including human nature, heart, "the theory of the discipline of identifying discourse and cultivating qi" ,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kingly way and hegemony", "the theory of Imperial Power" are different from Mencius in terms of conceptual setting and thinking system. Instead, his elaboration i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argu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avoid the limitation of the Neo-Confucianism upon the thinking of Wang Chuanshan’’s philosophy, and also avoid as the discourse with Mencius in “The Complete Sayings in Reading the Four Books”, this paper focuses on Wang Chuanshan’’s responses to important topics of Mencius as the main argument subject.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in “The Complete Sayings in Reading the Four Books” highlights the emphasis of practice and orientation of Wang Chuanshan,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portrait of his unique argumentation system, but also present the academic shift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ing to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animals", and also estabishes the positioning of nature, feeling , body within Chuanshan’’s “study of human nature”. In this section, we first argue that his emphasis of “humaneness and justice” are based on instinct and bear the ability of external expression , then argue that his interpretation of Menius’ “innate goodness” is rooted from honesty, which is based on Menius’’ belief that human nature is no good nor evil, shift to the importance of how human nature can show goodness from “goodness according to moral”, thereby further reinterprets "inborn nature". Wang Chuanshan believed that feeling and body form the value of human nature. As human can practice “heavenly virtue” , he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both human body and spirit are superior to animals. Therefore, his interpretation is a transformation of Mencius “emphasis of human nature” to a moral practice theory in which Qi and human nature combine together.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mind. Wang Chuanshan g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bout Mencius’’ "seek for the lost mind" , use human mind and moral mind to construct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ind in way of same-body-different-functions , he also reinterpreted the thinking in Gaozi (I, 15) 〈告子上‧15〉 , which is a concept of purely goodness and a concept of adoption of heavenly virtue and activity, it also combines the abilities of perception and moral practicing , therefore can unify human mind and moral mind , so that “mind can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divine order of things”. Such emphasis of ideal moral practice shows that human mind is revealed from moral mind. “Sense organs” is manipulated by “mind” , so that human lives can reveal the “divine order of things” . Such moral practice of mind eliminates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ense organs and minds.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es discipline . Wang Chuanshan reinterprets the chapter of "the identifying discourse and cultivating qi".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qi i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justice , therefore discipline makes use of mind as the fundamental accomplishments, and cultivates qi as an external moral practice. Wang Chuanshan believed that the identifying discourse and cultivating qi is disciplineas well as a state of mind , as confirms that discourse can express truth , and qi can express justice. Identifying discourse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 while cultivating qi is the “perfection of behavior”. Both are the practical discipline of humaneness and justice . Lastly, “the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ur co-operate” and become saint-to-be discipline.
The fifth section discus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kingly way and hegemony". Wang Chuanshan thought that moral enables achievements , and hereby grants moral the value of achievements. Therefor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kingly way and hegemony" requires the king not only acts based on humaneness, but also practice "the arts of humaneness" . Only one performs and achieves based on moral is really worthy of the name of king. King must protect civilians through achievements. Being an outer king is an essential step to be an inner saint , this also questions whether the shift of the theory about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ature of kingly way and hegemony" to moral can enable achievements.
關鍵字(中) ★ 讀四書大全說
★ 王船山
★ 孟子
★ 道德實踐
★ 內聖外王關鍵字(英) ★ Mencian
★ Complete Explanations of the Study of the Four B
★ Inwardly a sage and outwardly a king
★ Wang Chuan-shan
★ moral practice論文目次 【凡例】 1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引言 3
第二節 前人文獻回顧與評析 4
第三節 研究動機及預期成果 7
一、凸顯《大全說》的體制、詮釋方式 8
二、船山以實踐為導向詮解《孟子》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一、以《孟子》中的重要論題為架構 13
二、章節安排 14
第五節 文獻討論範圍和取材 14
第二章 論人禽之別─人性論中的性情才 17
第一節 仁義之內在與外顯 17
一、辨「仁內」 18
二、辨「義外」 23
第二節 以「誠」論性善 30
一、「誠」 31
二、論人性之能與成:性日生日成 35
三、性的動態發展:習與性成 38
第三節 船山論「生之謂性」 41
一、辨惡出於情之變 43
二、情、才能夠盡性的積極特質 47
第三章 論心 57
第一節 心的二重意義 57
一、以「同體異用」論人心與仁的關聯 58
二、人心與道心 63
第二節 「思」─人心之能貫徹形上、形下者 66
一、「思」是心能顯仁義的保證 67
二、從「惻隱」之不足論「思」的工夫義 72
三、通貫天道人道、大體小體 75
第四章 論「知言養氣」─以心為主的工夫論 81
第一節 論不動心 83
一、論告子之不動心 83
二、論孟子持志而不動心 90
第二節 論集義養氣 95
一、志於道,氣顯義 96
二、非義襲而取之 101
三、告子未嘗知義 104
四、以心集義,助長浩然正氣 105
第三節 論知言 111
一、知言是工夫亦是境界 111
二、知言、養氣工夫互發而不分先後 114
三、至聖:知行合一、物我渾然 118
第五章 論王霸之辨 123
第一節 王霸同、異質之爭 123
第二節 論王霸之別的判准 126
一、以存心作為王、霸判別的不足 126
二、王者基於仁而建功業 130
二、仁政的落實 136
第三節 論王道政治 147
一、理在史中展現 148
二、論君權 160
第六章 結論 173
第一節 船山詮釋方法的運用與成果 173
一、船山論《孟》的詮釋 174
二、詮釋方法的運用成果:體用一致的論理展示 177
第二節 船山論《孟》的義理展示 178
一、人禽之辨 178
二、心論 179
三、「知言養氣」的工夫論 181
四、王霸之辨 182
第三節 由《大全說.孟子》重探船山思想定位 183
【參考書目】 187
參考文獻 一、王船山著作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湖南:嶽麓書社出版,1991年第一版。
《四書考異》
《四書箋解》
《四書稗疏》
《四書訓義》
《尚書引義》
《禮記章句》
《讀通鑑論》
《姜齋文集》
以上皆見《船山全書》第一、四、六、七、八等冊,湖南:嶽麓書社出版,1991年第一版。
二、古籍著作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邱燮友分段標點:《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第一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年。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疏,田博元分段標點:《禮記注疏》(上)、(中)、(下),收入《十三經注疏》十、十一、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北京第12次印刷。
〔漢〕毛公傳,鄭元箋、〔唐〕孔穎達正義、周何分段標點:《毛詩正義》(上)、(中)、(下),收入《十三經注疏》三、四、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北京第12次印刷。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邱德修分段標點:《周禮注疏》(上)、(下),收入《十三經注疏》第六、七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重印版。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一 ~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明〕胡廣、楊榮、金幼姿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書大全校注》(上)、(下)冊,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簡體字)。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1978年7月第一版。
〔清〕王敔:《大行府君行述》、《姜齋公行述》。
〔清〕劉毓崧:《王船山先生年譜》
以上兩本見《船山全書》第十六冊。
〔清〕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孟子師說》收入《黃宗羲全集》,第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北京第12次印刷。
三、專著類(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永祥:《船山學譜》,台北:廣文書局版,1975年。
王雲五主編、民國張西堂編:《明王船山夫之年表》,收入《新編中國名人年普集成》第五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7月,初版。
王之春:《船山公年譜》,台北:中華書局,1989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5年4月五版。
王興國主編:《王船山學術思想討論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歷史哲學》,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第9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牟宗三:《圓善論》,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2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苗力田譯、〔德〕伊曼努爾‧康德著:《道德的形而上學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04月。
岑溢成:《《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釋傳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屈萬里:《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1月,修訂版。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初版。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
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中研院哲研所,2002年。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再版。
侯外盧:《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船山學案》,湖南:岳麓書社,1982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8月第五版。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長沙:商務印書館,國學小叢書本,1938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收入《張岱年全集》第二卷。
《張岱年全集》第五卷,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25日,初版。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第四冊,台北:德富古籍叢刊,2000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三卷下,香港:友聯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
黃俊傑主編,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
《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初版。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一月第一版。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香港:三聯書店,1962年。
嵇文甫:《船山哲學》,上海:上海開明書店,1963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8月初版。
楊錦富:《王船山禮學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初版。
詹海云:《清初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劉瑾輝:《清代《孟子》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初版第八刷。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增訂版四刷。
蔡仁厚:《孟子要義》,台北:台灣書局,1980年,初版。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北京: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版,1986年。
羅正鈞、李柏榮纂:《船山師友記》,湖南:嶽麓書社出版,2010年1月第一版。
譚嗣同:《上歐陽中鹄》、《論藝絕句》
以上兩本譚氏著作收錄於《船山全書》第十六冊,湖南:嶽麓書社出版,1991年第一版。
四、學位論文(按發表時間順序排列)
章啟輝:《王夫之的《四書》研究及其早期的啟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博士論文,2002年。
莊凱雯:《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研究──由心性論到知人之學》,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年。
劉用瑞:《船山《論語》詮釋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3 年。
季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12月版。
周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吳龍川:《太極─船山《易學》〈乾〉〈坤〉並建理論新探》,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6。
施輝煌:《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博士班2007年博士論文。
五、期刊(按刊行時間先後編排)
劉茂華:《王夫之學術思想繫年》,香港:香港新亞書院學報五卷一期,1960年5月。
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鵝湖月刊》,第40期(1978年10月)。
〈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上)〉,台北:鵝湖月刊1980年4月第58期(頁2-8)。
〈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下)〉,台北:鵝湖月刊1980年5月第59期(頁7-13)。
蔡仁厚:〈孟子的學術批評〉,《鵝湖學刊》,第99期(1983年9月),頁2-8。
岑溢成:〈「生之謂性」釋論〉,台北:鵝湖學誌第一期1988年(頁55-80)。
〈白人與長馬-《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章的分析〉,《鵝湖月刊》第18期(1997年6月)。
姜廣輝、陳寒鳴:《關於明清之際啟蒙思想的幾個問題》,載《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2年第3期。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12-1-3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