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李伊婷(Yi-ting Lee)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政治因素對於法院審理之影響分析:以台灣選舉誹謗司法案件為例 (Analysis on Pol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urt's Ruling Outcomes: Take Cases of Defamation in Campaign as Example)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
摘要(中) |
在台灣選舉過程中,採取「負面競選」(negative campaigning)是相當普遍的手法,也因此經常引起選舉誹謗訴訟案件。然而,這類涉及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司法案件,其判決結果是否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本論文蒐集「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於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間,各級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選舉誹謗案件判決,透過「政黨因素」、「當選與否」、「關係背景」(選舉層級及被告身分)、「審判層級」四個指標,採取量化與質化(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兩種研究方法、三個階段資料分析,檢證政治因素是否會影響選舉誹謗案件的判決結果。實證資料顯示,在量化分析方面,除當選者較易被判無罪之外,其餘三個指標(政黨因素、關係背景、審判層級)與法院判決之間並不必然存有因果關係。在質化分析方面,亦無法證明政治因素有系統性的影響法院的判決。總體而言,民間對於審判刻板印象,譬如「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當選過關,落選被關」、「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不算」等,與實際司法運作情形有所出入,而這樣的落差乃因對於法律審判原則不熟悉及政治人物訴諸群眾力量所造成。在結論中,摘述分析要點,並提出研究限制及未來可能發展方向。
|
摘要(英) |
During elections, negative campaigning is a fairly common approach taken in Taiwan, and therefore often leads to cases of defamation in campaign. Owing to high political sensitivities with which such judicial cases are characterized, most people doubt whether such ruling results would be affected by political factors. This article collected data on judgments of campaign defamation in the Courts (District Court, the High Court and Supreme Court) from January 2000 to March 2011. Relevant data are obtained from “The Judicial Yua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aw and Regulations Retrieving System.”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es and qualitative method (documentary analys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four indicators (partisanship, elected or not, socio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judicial procedure) on litigations of campaign defamation.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empirical data show that the three indicators (partisanship, socio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judicial procedure) do not necessarily have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urt’’s judgments except that those elected are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not guilty. In the part of qualitative analyses, there is no obvious evidence proving that political factors systematically influence the Court’’s decisions. Generally speak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stereotypes of judicial systems, for example, “the courts are dominated by the Kuomintang;” “those elected will be let off, but those losing the elections will be imprisoned;” “those with good social connections won’t have any problem, but those without connections will have big trouble;” or “at the first trial a heavy sentence is passed, at the second trial the sentence is halved, and at the third trial the case is quashed;”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s in judiciary operations. This gap between people’s perceptions and the reality is largely due to the general public’s unfamiliarity of the legal principles and politicians’ strategy to impose pressure on the Courts by mobilizing voters. In conclusion, the key findings and research limitations are reviewed, and suggestions of judicial politics a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
|
關鍵字(中) |
★ 司法體系 ★ 國民黨 ★ 政治因素 ★ 法院 ★ 選舉誹謗案件 |
關鍵字(英) |
★ judicial system ★ Kuomintang ★ political factor ★ court ★ defamation in campaign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架構................................2
第二章 司法審判與選舉誹謗........................4
第一節 司法獨立性與民主政治....................4
第二節 影響司法審判可能因素....................6
第三節 選舉誹謗現象探討.......................11
第三章 研究設計.................................13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13
第二節 研究資料說明...........................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15
第四章 備受社會關注選舉誹謗案件之文獻分析.......19
第一節 政黨因素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19
第二節 當選與否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23
第三節 選舉層級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27
第四節 被告身分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30
第五節 審判層級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34
第五章 政治因素對於選舉誹謗訴訟影響之量化分析...39
第一節 2000年至2011年選舉誹謗案件趨勢.........39
第二節 政治因素與選舉誹謗案件的交叉分析.......41
第六章 司法實務運作與民眾觀感之落差.............44
第一節 負面競選與司法審判之關係...............44
第二節 政黨因素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45
第三節 當選與否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47
第四節 關係背景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48
第五節 審判層級對於選舉誹謗案件審判之影響.....50
第七章 結論.....................................52
第一節 研究結果...............................5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53
參考文獻........................................54
附件一 編碼說明................................61
附件二 深度訪談大綱............................64
附件三 備受社會關注選舉誹謗案件................65
附件四 選舉誹謗案件原告與被告黨籍交叉分析......76
|
參考文獻 |
王金壽,2006,〈台灣的司法獨立改革與國民黨侍從主義的崩潰〉,《台灣政治學刊》,10(1):103-162。
王金壽,2007,〈獨立的司法、不獨立的法官?--民主化後的司法獨立與民主監督〉,《台灣社會研究》,67:1-38。
王金壽,2008a,〈司法獨立與民主可問責性:論台灣的司法人事權〉,《台灣政治學刊》,12(2):115-164。
王金壽,2008b,〈台灣司法改革二十年:邁向獨立之路〉,《思與言》,46(2):137-174。
王鼎銘,2005,〈負面競選對2002年高雄市選情影響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0:83-114。
包喬晉,2007,〈黃俊英:如重選當仁不讓〉,《聯合報》,6月16日。
司法院,2006,〈「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4_u95.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司法院,2007,〈「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4_u96.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司法院,2008,〈「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4_u97.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司法院,2009,〈「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4_u98.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司法院,2010,〈「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4_u99.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司法院,2011,〈「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u100.pdf,查閱時間:2011年12月25日。
甘添貴,1990,〈評「審判獨立之檢討」〉,收錄於葉大殷等合著《改革司法》,頁69-74。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白錫鏗,2005,〈涉不實文宣攻擊傅學鵬 何智輝判無罪〉,《聯合報》,3月10日。
江良誠,2009,〈為兒選戰鋪路? 林宗男反抹黑〉,《聯合報》,3月31日。
江良誠,2010,〈林耘生告誹謗 吳敦義獲判無罪〉,《聯合報》,2月24日。
吳重禮,2008,〈司法與公共支持:台灣民眾對於司法體系的比較評價〉,《台灣政治學刊》,12(2):15-66。
吳重禮、陳慧玟,2000,〈政治與司法:實然面的分析途徑〉,《問題與研究》,39(9):1-12。
吳重禮、黃紀,2000,〈雲嘉南地區賄選案件判決的政治因素分析:「層狀勝算對數模型」之運用〉,《選舉研究》,7(1):87-113。
吳親恩,2008,〈地方議會金權政治的變化:司法判決書的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2(2):165-212。
李欣芳,2005a,〈李遺憾:決上訴討回公道〉,《自由時報》,11月17日。
李欣芳,2005b,〈麻將官司效應民眾籲投台灣一票〉,《自由時報》,11月20日。
李復甸,2007,〈司法正義與民主政治〉,《臺灣民主季刊》,4(3):173-184。
李開菊,2005,〈柔性政變官司卅南社聲明:故入扁罪〉,《自由時報》,12月23日。
李錫璋,2006,〈鄭麗文登廣告意圖使林佳龍不當選 判刑三月〉,《大紀元報》,10月11日。
李曜丞,2005,〈林佳龍告馬英九 求償1億 誰是新民進黨廣告 「非常嚴重指控」 未見國民黨舉證 獨自指控四人涉誹謗等罪〉,《聯合報》,10月15日。
周志宏,2007,〈司法獨立與民主轉型〉,《臺灣民主季刊》,4(3):153-160。
林永謀,1990,〈審判獨立之檢討〉,收錄於葉大殷等合著《改革司法》,頁39-67。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林恆立,2010,〈吳敦義選戰官司判無罪 林耘生擬上訴〉,《中央社》,2月23日。
林修全、李濠仲,2004,〈扁:流產的柔性政變 也是政變〉,《聯合晚報》,11月16日。
林新輝、陳敏鳳、張宏業,2004,〈柔性政變?連宋告扁 求償2元〉,《聯合晚報》,11月17日。
林濁水,2010,〈李文忠官司 有怨判死〉,《蘋果日報》,8月19日。
林靜芬,2000,〈大法官第五0九號解釋對選舉之影響評析〉,《政策月刊》,62:45-47。
洪貴參,1990,〈司法風紀問題—律師、法官的倫理〉,收錄於葉大殷等合著《改革司法》,頁75-100。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范凌嘉,2006,〈判刑、褫奪公權一年 鄭:離譜〉,《聯合報》,10月12日。
范凌嘉、黃雅詩,2005,〈批「新民進黨運動」藍諷扁一吻 羅、林青蛙變王子〉,聯合報》,10月12日。
范榮達,1998,〈傅學鵬何智輝被訴 本屆苗栗縣長選舉 互控散發不實文宣〉,《聯合報》,6月5日。
凌珮君,2007a,〈陳菊:司法史黑暗的一天〉,《聯合報》,6月16日。
凌珮君,2007b,〈扁批司法 陳菊:扁沒有能力干預司法〉,《聯合報》,6月19日。
凌珮君,2007c,〈選舉官司較勁 民進黨30立委聲援陳菊 國民黨議會黨團指栽贓〉,《聯合報》,6月22日。
孫銘鴻、吳重禮,付梓中,〈政治因素對於賄選訴訟案件的可能影響:司法專業人士的觀點分析〉,《台灣政治學刊》。
康仁俊,2010,〈李文忠將入監 陳德愉哽咽:我很自豪,會相信他、支持他〉,《今日新聞網》,8月13日,http://www.nownews.com/2010/08/13/11490-2635855.htm#ixzz1YjzZOxBB,查閱時間:2011年9月29日。
張永泰,2005,〈連戰宋楚瑜控告陳水扁案連宋勝訴〉,《大紀元報》,12月21日。
張永泰,2008,〈連宋柔性政變案 陳水扁被判道歉〉,《大紀元報》,6月6日。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0:121-159。
張桐銳,2002,〈審判獨立與司法行政監督〉,《法學講座》,1:19-36。
曹敏吉,2000,〈許榮棋涉傳播謠言 起訴〉,《聯合報》,11月09日。
曹敏吉,2001,〈被控誹謗 謝長廷出庭 針對許榮棋、白瑄指控 提出反駁〉,《聯合報》,05月11日。
許宗力,1997,〈民主化與司法威信的重建〉,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77-88。台北:月旦出版社。
郭安家、張家樂、黃宏璣、蕭白雪,2010,〈李文忠要蹲八月牢 綠批政治判決〉,《聯合晚報》,8月14日。
陳亮諭,2008,〈林宗男偕子提告 吳敦義一笑置之〉,《聯合報》,1月30日。
陳敏鳳,2004,〈扁爆七日政變內幕〉,《聯合報》,11月15日。
陳朝政,2007,〈從第四屆高雄市長選舉省思選舉訴訟制度〉,《選舉評論》,2:57-72。
彭威晶,1994,〈選情加溫 候選人各出「名牌」抹黑牌、安定牌、揭弊牌、主席牌...各種花招紛紛出籠〉,《聯合報》,11月07日。
曾韋禎、陳鳳麗,2011,〈李文忠又因違反選罷法遭起訴卅綠委質疑檢 為討好吳敦義〉,《自由時報》,7月8日。
楊和倫,1995,〈許水德語出驚人:法院也是執政黨的!〉,《新新聞周刊》,437:25。
廖元豪,2007,〈司法與台灣民主政治--促進、制衡,或背道而馳?〉,《臺灣民主季刊》,4(3):161-172。
劉育民,1995,〈市長的話 引起風波 吳敦義批評司法 法官們要求道歉「一審依法,二審減半,三審判無罪」〉,《聯合報》,8月31日。
劉幸義,1996,〈司法改革與民主政治的關聯性〉,收錄於蔡政文主編《國家發展大戰略》,頁59-84。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蔡政諺、王昭月,2010,〈「紅包蓮」案 林益世判賠70萬〉,《聯合報》,8月20日。
鮑建信、朱有鈴,2010,〈余政憲妻告毀譽 林益世判賠70萬〉,《自由時報》,2月13日。
謝銘旺、許俊傑,2005,〈兩造怎麼說 何:遲來的正義 傅:不會再上訴〉,《聯合報》,3月10日。
瞿海源、鄭宏文,2000,〈司法信賴的調查分析〉,收錄於澄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司法的重塑:民間司法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頁93-107,台北:桂冠圖書。
羅嘉薇,2004,〈李320電王:堅強一點 否則黨會滅〉,《聯合晚報》,4月25日。
蘇永欽,1998,《司法改革的再改革》,台北:月旦出版社。
蘇位榮,2008,〈前檢察總長:諮委是線民 許榮棋被告誹謗 盧仁發提非常上訴:謝在民進黨聲望極隆…應避嫌而未避嫌〉,《聯合報》,02月14日。
蘇福男,2008,〈「被影射」余政憲妻 控告林益世 被指紅包蓮 鄭貴蓮不滿〉,《自由時報》,1月9日。
Ansolabehere, Stephen, and Shanto Iyengar. 1996. Going Negative. New York, NY:Free Press.
Audrey A. Haynes, Julianne F. Flowers, and Paul-Henri Gurian. 2002. “Getting the Message Out: Candidat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During the Invisible Primary.”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55 (3): 633-652.
Bosco, Joseph. 1994. “Taiwan Factions: 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In Murray A. Rubinstein (ed.), The Other Taiwan: 1945 to the Present (pp. 114-144). Armonk, NY: M.E. Sharpe.
Earl Babbie.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th ed.). Belmont, CA:Wadsworth.
Ferguson III, C. 1997. “The Politics of Ethics and Elections: Can Negative Campaign Advertising Be Regulated in Florida?.”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 24:463-504.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rkins, Christopher. M. 1996.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Democratization: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44 (4): 605-626.
Lau, Richard., and Gerald Pomper. 2002. “Effectiveness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in U.S. Senate El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6 (1): 47-66.
May, F. P. 1992. “State Regulation of Political Broadcast Advertising: Stemming the Tide of Deceptive Negative Attacks.”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72: 179-216.
Rosenn, Keith. 1987. “The Protection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Latin America.” Inter-American Law Review 19 (1): 1-35.
Scammell, Margaret. 1998. “The Wisdom of the War Room : U.S Campaigning and Americaniza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0: 251-275.
Segal, Jeffrey A. 2008. “Judicial Behavior.” In Keith E. Whittington, R. Daniel Kelemen, and Gregory A. Caldeira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aw and Politics (pp. 19-3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u, Chung-li. Forthcoming. “Charge Me if You Can: Assessing Political Biases in Vote-buying Verdicts in Democratic Taiwan (2000-2010).” The China Quarterly.
|
指導教授 |
吳重禮、孫煒 (Chung-li Wu、Way Sun)
|
審核日期 |
2012-1-30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